导航:首页 > 轴承铸造 > 铸造涂料透气不好什么原因

铸造涂料透气不好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22-12-12 00:37:42

『壹』 铸造件为什么有气孔

铸件气孔产生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为:
1.熔炼工艺不合理,金属液吸收了较多的气体;
2.铸型中的气体侵入金属液;
3.起模是刷水较多,型芯未干;
4.铸型透气性较差;
5.浇包工具未烘干。
等等。

『贰』 铸件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防止铸件常见缺陷的方法(2)

铸件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防止铸件常见缺陷的方法

防止方法:

1、模具要充分预热,涂料(石墨)的粒度不宜太细,透气性要好。

2、使用倾斜浇注方式浇注。

3、原材料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处,使用时要预热。

4、选择脱氧效果较好的脱氧剂(镁)。

5、浇注温度不宜过高。

砂眼(砂孔)

特征:在铸件表面或内部形成相对规则的孔洞,其形状与砂粒的外形一致,刚出模时可见铸件表面镶嵌的砂粒,可从中掏出砂粒,多个砂眼同时存在时,铸件表面呈桔子皮状。

形成原因:

由于砂芯表面掉下的砂粒被铜液包裹存在与铸件表面而形成孔洞。

1、砂芯表面强度不好,烧焦或没有完全固化。

2、砂芯的尺寸与外模不符,合模时压碎砂芯。

3、模具蘸了有砂子污染的石墨水。

4、浇包与浇道处砂芯相摩擦掉下的砂随铜水冲进型腔。

防治方法:

1、砂芯制作时严格按工艺生产,检查品质。

2、砂芯与外模的尺寸相符。

3、是墨水要及时清理。

4、避免浇包与砂芯摩擦。

5、下砂芯时要吹干净模具型腔里的`砂子。

裂纹(热裂纹、冷裂纹)

特征:裂纹的外观是直线或不规则的曲线,热裂纹断口表面被强烈氧化呈暗灰色或黑色,无金属光泽,冷裂纹断口表面清洁,有金属光泽。一般铸件的外裂直接可以看见,而内裂则需借助其他方法才可以看到。裂纹常常与缩松、夹渣等缺陷有联系,多发生在铸件尖角内侧,厚薄断面交接处,浇冒口与铸件连接的热节区。

形成原因:

金属模铸造容易产生裂纹缺陷,因为金属模本身没有退让性,冷却速度快,容易造成铸件内应力增大,开型过早或过晚,浇注角度过小或过大,涂料层太薄等都易造成铸件开裂,模具型腔本身有裂纹时也容易导致裂纹。

防治方法:

1、应注意铸件结构工艺性,使铸件壁厚不均匀的部位均匀过渡,采用合适的圆角尺寸。

2、调整涂料厚度,尽可能使铸件各部分达到所要求的冷却速度,避免形成太大的内应力。

3、应注意金属模具的工作温度,调整模具斜度,以及适时抽芯开裂,取出铸件缓冷。

冷隔(融合不良)

特征:冷隔是一种透缝或有圆边缘的表面夹缝,中间被氧化皮隔开,不完全融为一体,冷隔严重时就成了“欠铸”。冷隔常出现在铸件顶部壁上,薄的水平面或垂直面,厚薄壁连接处或在薄的助板上。

形成原因:

1、金属模具排气设计不合理。

2、工作温度太低。

3、涂料品质不好(人为、材料)。

4、浇道开设的位置不当。

5、浇注速度太慢等。

防治方法:

1、正确设计浇道和排气系统。

2、大面积薄壁铸件,涂料不要太薄,适当加厚涂料层有利于成型。

3、适当提高模具工作温度。

4、采用倾斜浇注方法。

5、采用机械震动金属模浇注。

;

『叁』 铸造气孔怎么解决

铸造气孔解决的方法与技巧:
1.磨料裂解产物卷入金属液中产生的气孔。此种气孔大而多并伴有碳黑。
防治措施是改进工艺,使浇注过程中金属液流动平稳,不产生紊流,同时提高浇注温度和负压度以及涂料层的透气性。
2.模样、涂料干燥不良引起的气孔。模样干燥不良,含水较多,涂层干燥不良或模样接缝粘接不良渗入涂料不得干燥,浇注时产生大量的气体,极易形成反喷,此种情况下最易产生气孔。
防治措施是模样充分干燥,涂料层干燥后及时浇注,模样粘结不得有漏粘结现象。
3.模样粘结剂过多引起的气孔。粘结剂过多,气化慢,金属液将其卷入形成气孔。
防治措施是选用低发气量,气化速度快的粘结剂,在保证粘结牢固的前提下,用胶量越少越好。
4.浇注时卷入空气形成气孔。
防治措施是通过合理设计浇注系统,保证浇注过程中金属液流动平稳,不卷气。

『肆』 铸造用涂料技术知识

铸造用涂料技术知识

目前涂料发展的新趋势之一就是仿石涂料的研究和运用。仿石涂料就是通过涂料模仿真石材的装饰效果,更加节能环保,也更安全,也被称为液态石。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铸造用涂料技术知识,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涂料强度不足怎么办?

涂料强度不足分两种情况:一是常态烘干强度,二是高温冲刷后的强度,二者不可互替,常态烘干强度高≠高温强度高,误解了就会出事。

1、 烘干强度不足有3种原因:

一是添加剂性能欠缺,二是添加剂加入量不足,三是骨料粉有问题。前二者易被人理解,后者则不见得能普遍真正弄得清。下面重点讲骨料粉问题。

① 同一骨料粉过粗过细对涂层烘干后强度都会有所影响,最佳选择范围是180~250目。

② 轻质骨料粉(比重轻)往往不如比重大的骨料粉强度高,因为其形成的涂层致密度稍差,同等重量下其体积与覆盖面显然不同。

③ 某些骨料粉因其中含有某种有害元素必将严重削弱涂层干强度,比如CaO、MgO等甚至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成分,其含量越大则涂层强度越低,而且浆液存放时间越长则强度下降越明显。

2、 高温强度不足根在添加剂性能低劣

全世界常用的铸造涂料几乎都有一个致命的共性——不能持久经受高温冲刷,往往1600℃超过40秒就顶不住了,所以搞什么瓷管浇道。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不在于骨料粉的耐火度,而关键在于添加剂的高温强度:桂林5号涂料薄薄1~2mm的涂料在1600℃以上能任由长久冲刷,强度非但不减,而且浇注温度范围内越高温越强越硬,这就叫高温陶瓷化,其胜于陶瓷管的高温性能。

(二)、涂料浆液有气泡怎么办?

气泡产生有如下原因——不明其形成原因则打乱仗:

① 涂料中有起化学反应产生气泡的组元,如橄榄石粉、铝钒土中含有CaO等

② 涂料浆液易发酵而产生气泡,此类气泡原于添加剂无防腐能力,是添加剂本身在水液中产生细菌而发酵

③ 搅拌操作不当导致添加剂粉料空隙中的气体无法排溢而产生气泡

解决方法——明白气泡的来源则消除之方向简单:

① 凡含CaO等有害物多的骨料慎用——先与水浸润后加添加剂搅拌

② 无防腐能力的种种“复合添加剂”慎用或不用。桂林5号一料通添加剂不含任何化工防腐剂,但配好的涂料浆液即使在炎热厦天久置一个月也不会发酵,这是刘玉满教授2013年攻克的国际性难题又一重大发明。

③ “稠”搅拌极利消除气泡。稠搅拌有似于碾压,实质上是增加被浸润的粉粒(团)之间的摩擦与挤压,从而强化水对粉的湿润,粉料百分百浸润则无气体藏身之处,当完全搅拌均匀时再补加水调节所需浓度,则不易有气泡在浆液中留存。如果“稀”搅拌,一旦添加剂与水先形成胶体之后,“粉团”中的气体无法排溢。

浆者乃胶体状,一个绿豆大的气泡被粘附力不小的胶体包围于其中,消泡剂又如何冲破“胶体”把小气泡夺出来,谈何容易,涂料浆非牛顿流体,不要做这种无用功,且消泡剂臭不可闻。很多文章上推介的所谓消泡剂无非就是什么正丁醇、正戊醇之类的东西,加入涂料浆液中非但无法消泡,反而严重恶化涂料性能,而且有一种高度刺激性的恶臭,所谓消泡剂的使用不要走进误区。

(三)、涂料烘干后开裂怎么办?

涂料烘干开裂除了添加剂的强度和抗裂性不佳而不能克服烘干收缩力外,还有其他几个因素值得注意:

① 骨料粉过细或不良成份过量(如铝矾土生料等)

② 水浸润后的骨料粉烘干时收缩率过大(如膨润土)

③ 干燥温度不稳定(如正面太阳晒,反而阴凉)

④ 涂料厚薄悬殊(如转角处堆积很厚,而两侧直面很薄,有似于铸件热节缩裂)

⑤ 泡沫熟化不充分,烘干过程发生3次变形

⑥ 热气流速度过快,导致各部位烘干应力差异(比如烈日下刮大风或烘房内高温强对流)

防裂措施:

① 提高添加剂的抗裂性(比如增加抗裂纤维含量)

② 降低添加剂的收缩率(合理调节配方)

③ 骨料粉不要过细或透气性过低

④ 烘房内温度均衡,太阳能利用不要简单化“风吹日晒”

⑤ 白模转角处的浆液不要流积过多过厚(软毛刷处理或调换浆液流动方向)

⑥ 白模必须充分烘干熟化

⑦ 烘干温度控制在60℃以下

⑧ 必要时可添加2~3%的硅溶胶增加抗裂性

⑨ 不要乱选用不明不白的'添加剂、粘结剂之类的物料

(四)、涂料不挂膜怎么办?

不挂模就是涂挂性差,涂挂性差要从多方面去查原因:

① 涂料的添加剂本身涂挂性不良,这点易被人接受;

② 同样的添加剂如骨料的目数粗必然涂挂性差;

③ 同样的添加剂和同样的骨料,浓度过稀也必然涂挂性差;

④ 同样的骨料目数而不同的骨料比重,必然是骨料比重大的涂挂性差;

⑤ 涂料宜搅拌态或流动态使用,久置静态必然比流动或搅拌态涂挂性差;

⑥ 久存发酵变质或脱水分层的涂料必然涂挂性差。

因此,出现涂料涂挂性不理想时,先究其原因再作对策,不要糊里糊涂下结论,然后糊里糊涂的调整来调整去,也许会越调越糟。

以骨料比重而言,很多人忽视或片面认识,比如宝珠砂之类,其比重是4~4.2g/cm3,而石英粉之其比重只2.2~2.4 g/cm3,很显然如果骨料粉中宝珠砂粉占100%,其结果必然是相当差的涂挂性,所以在配制涂料时宝珠砂的比例一般不超过35%为宜。

有一个误区不要陷入,就是对波美度的认识。波美度=144.3-144.3/d,式中d是涂料浆液的密度,不同的骨料粉或同一骨料粉不同目数,其水份适应性完全不同,因而也就必然得出不同的波美度值,所以各厂有各自的波美度,无统一参数,不要照套,更不要误导。

(五)、涂料脱水(离浆)怎么办?

涂料脱水是指涂料浆“收缩脱水”,又称“离浆”,其表现形式是在涂料浆的表面,或涂料浆与料池壁面之间的界面上析出一层水。

脱水原因

主要是涂料的悬浮体系不稳定,放置一段时间后其自身的网状胶凝结构的体积发生收缩,尤其是配加有较大量钠基膨润土的涂料更易出现这种脱水离浆的现象。

解决办法

① 严格控制涂料组元的成分,少用或不用钠基膨润土之类的组元,不少论著推荐使用钠基膨润土作悬浮剂是片面的而且钠基土绝大多数是纯碱与普通膨润土复合而成,面非天然钠基。涂料中配加凹凸棒土防脱水效果较好。

② 提高涂料的粉液比,适当增加浓度

③ 密度过大的比例适当减少

④ 骨料粉的粒度不宜过粗

⑤ 加入微量而恰当的活化剂,以提高骨料的分散度

⑥ 有脱水的涂料往往在涂挂时易发生“破水”(流沟)缺陷,当脱水严重时,应及时搅拌,并在搅拌态使用,或者添加适当组元调节合适后尽快使用,勿再久置。离浆脱水过于严重的涂料不宜使用,需配加一定量的添加剂调节合格后使用,如已变质则予报废不用。

(六)、涂料清理不脱壳怎么办?

按传统理论,涂料脱壳有两个条件:一是内层涂料不粘砂(化学粘砂、热化学粘砂、机械粘砂——渗透性粘砂),二是整个涂层能烧结成硬片。

传统理论认为,钢水表面的FeO过量渗集于涂料层而降低和改善涂料层的烧结度,形成“锅巴层”。而对于还原型的骨料涂层,铁水表面不易产生过量的FeO,所以无法烧结成“锅巴层”,也就无法成片脱壳。采用新一代桂林5号生产铸钢件,即使骨料粉100%是石英粉也能理想脱壳,采用“改性石英粉”显然就更漂亮了,不清自脱。

按传统理论,不论是石英粉还是抗粘砂能力最强的石墨粉作骨料时,都极难成片脱壳,原因是石墨粉高温下不烧结。当采用新一代桂林5号与石墨粉配制使用时,稍添加点石英粉就能实现高温陶瓷化自行脱壳,或者内层骨料用石墨粉,外层石英粉,则高温下里外形成复合瓷片,极易脱壳,这就是涂料层陶瓷化自动脱壳的奥妙。

不论是理想的烧结层还是高温陶瓷层,要想不表自脱都是要具同样的的先决条件——涂料内层不粘砂,那么内层的添加剂和骨料粉的科学选择是不可忽视的。

(七)、涂料敷补浇道接口严重冲刷粘砂怎么办?

首先要明确指出,装箱时用水涂料(或水泥巴)敷补接口是绝对错误的,是不允许的,否则此处在浇注高温钢铁水时必生产“水气”爆炸而使涂层开裂或松脱而冲刷,一旦冲开缺口,则钢铁水直接冲刷干砂层,真可谓所兵败如山倒,铸件内必有大量砂眼。

浇道如咽喉,是钢铁水进入型腔的唯一通道,而且此处温度最高,冲刷时间最长,冲力也最大,所以不管用什么东西去补浇道的粘接口,首先浇道应采用能经受长时间高温冲刷的涂料,比如桂林5号涂料虽薄薄1~2mm的涂层厚度,即使3~5吨重的铸件也根本不需陶瓷浇道。在整个浇道耐高温耐冲刷的前提下,装箱时的粘接口必须用同样耐高温的瓷化型醇基涂料膏(泥巴状)去敷补,而决不可图简单省事随便用水泥巴胡乱一抹了事。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醇基快干涂料中的粘结剂比如树脂、松香等都不耐高温,补之必易冲刷掉”。市场上品种繁多的醇基涂料确实是以树脂和松香为粘结剂,高温钢铁水一冲很快就溶化掉了,这种醇基涂料是不能用于敷补浇口的。桂林5号瓷化型醇基涂料则相反,它在高温下能在几秒钟内快速硬化和瓷化。所谓瓷化就是陶瓷化转变,变得如陶瓷薄片那样耐高温耐冲刷。这种醇基涂料用法很简单:100g醇基5号粉+1000g骨料粉+300g左右浓度为90%的酒精,混合搅拌成烂泥巴状往接口上抹涂即可。

桂林5号醇基涂料与常见的醇基涂料根本差别就是粘结剂成分不同,并在多种组元之中含有能在高温下促进骨料粉陶瓷化的材料——高强度高温瓷化型醇基涂料。

(八)、涂层鼓起易脱落怎么办?

涂层鼓起往往象手指甲大小或更大面积,常出现在刷完最后一层涂料烘干之后,很易碰之即脱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如何解决?

出现这种现象多属操作问题。根本原因是涂第一层涂料时,浆液未能与白模表面发生充分的浸润,未能把白模表面微小沟凹中的气体充分赶走,在烘干过程中,微小沟凹中的气体受热并集结膨胀,由于第一层涂料很薄,能较好透气,所以往往没有明显的鼓起现象。但涂到第二或第三层情况就不同了,涂第二、三层时,水份渗至第一层,而第一层下面的沟凹中的气体依然存在,而涂完第三层之后,涂层厚度增大,且内外层干燥程度不同,外层的浆液在烘房内先结成膜,而内层尚处湿态,此时透气性处最差时段,内层被外层渗入的水湿润之后,与白模间的粘附力亦处最弱状况,此时内层之下的气体受热膨胀则必把局部(手指甲般大小)涂层鼓起(1~2mm左右),这就是“鼓泡”的形成之根本原因。

当然,“鼓气”的来源与残留于白模表面的脱模剂的量及种类也大有关系,它的存在本身就消弱了涂料浆液的渗透性和粘附性,而且受热易挥发产生气体,这点往往被人忽视。

解决办法:

① 第一层涂料一定要尽量与白模表面多摩擦——手摩擦、反复淋涂、刷涂、流动状态浸涂等均行之有效。

② 对白模表面受脱模剂污染的现象,宜用洗涤剂或酒精把白模表面擦一遍。

③ 适当提高涂料的粘附性和渗透性,加入2~3%硅溶胶有效。弄清其形成原因和气的来源,消除之则轻而易举,此现象全国很普遍,但不难解决。

(九)、涂料层出现针孔怎么办?

针孔与气泡有别,气泡往往指>1mm的“泡”,针孔(针眼)指<1mm的微孔,涂料层出现的针孔通常0.5~1mm,影响涂层的致密性和铸件的表面粗糙度。

产生针孔的原因:

① 涂料中有关组元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微气体

② 粉料未充分被水浸润,表面的凹沟或内部微孔吸附有气体被涂料浆液胶体所封闭,而当浆液静置若干时间后,即聚集成微“气泡”,烘干时即留下微孔。

③ 白模在浸涂时速度过快,粗糙的白模表面上所吸附的气体未能及时排出而分散于浆液涂层之下,干燥过程形成微孔

④ 涂料搅拌过程操作不当而使空气卷入浆液内

针孔消除办法:

① 浸涂贪快,涂料浆液与白模表面摩擦欠缺不到位是普通被忽视的操作误区,可称“偷工减料”

② 高速搅拌——贪快,烘温过高——贪快,欲速则不达,效果反之

③ 三种易产生微气孔的骨料要慎用:铝矾土(内部有微孔)、镁橄榄石粉(不仅有微孔且含少量CaO)、高岭圭煅烧后亦与铝矾土类同。如选用这些骨料,一是使用比例要合适,二是搅拌前最好先用水浸润一段时间,要在浆液胶体形成之前让微孔中的气体排出,让CaO先与水反应充分。

(十)、涂料层在烘干过程湿态脱落怎么办?

涂料层在烘干过程湿态成片脱落的现象在一些单位时有发生,尤其是涂得越厚时越易湿态脱落,第一层脱落往往少见,2或3层脱落为多见。很明显,是涂层自身重力作用超过其与白模表面粘附力时而引起成片脱落,而且完全可以肯定白模是平面朝下的部位脱落,不可能是上表面的涂层脱落。

既然如此,就应纠正一下操作了:

① 涂层烘干增厚之后,再次浸涂时千万不要把模样在浆池中浸泡太久,避免本已烘干的第一层也浸润成“浆”。第一层应充分浸润,充分摩擦,久浸比快浸好,而第二、三层则不然,浆液能均匀浸挂上即应尽快提出浆池。

② 第二、三层浸涂后只要不再流滴就应尽快进烘房烘干,久置不烘则外层水份很快向内层浸润,消弱内层与白模的粘附力。

③ 厚层浸涂后的模样不要千篇一律地一面朝天、一面朝地摆放,对于易浸润脱落的部位尽可能不朝地面,斜放、竖放或反放均可避免重力脱落。

④ 适当在工艺允许范围内提高烘干温度,降低烘房湿度,增加房内热量流动,以加快烘干速度。

⑤ 增加粘结剂的使用量,提高涂层粘附力

⑥ 尽量不用或少用吸水量大、密度大或过粗的骨料。

;

『伍』 铸造气孔产生的原因

铸件气孔产生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为:
1.熔炼工艺不合理,金属液吸收了较多的气体;
2.铸型中的气体侵入金属液;
3.起模是刷水较多,型芯未干;
4.铸型透气性较差;
5.浇包工具未烘干。
等等。

『陆』 灰铸铁铸件气孔,沙眼是怎么回事 怎么纠正知道的朋友说明 谢谢

灰铸铁件的气孔缺陷原因太复杂了。可以写一篇几十页篇幅的论文。我这里只能给你简单地说。
首先说气孔的分类,主要有三类---侵入性气孔、析出性气孔、反应性气孔。它们的形态、形成原因和解决办法各不相同。不能用一个方法解决不同的气孔。
析出性气孔多发生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通常是铸件的心部,只有解剖或者机械加工之后才能发现,数量多形状小而圆,在平面上成片状分布,实际在三维空间中是球状分布。形成原因主要由于液体金属中溶解了大量的成气元素,如氢、氮、一氧化碳等等,当金属凝固时由于溶解度的降低,就析出成为气孔。解决办法主要是尽量减少金属液体溶解成气元素,净化铁水,低温浇注。这要深入调查,从炉料、工艺多方面找出主要原因解决。
反应性气孔多分布在铸件的皮下,也是一片一片地分布,也是分布在后凝固的位置,形状经常呈针形,和铸件表面垂直。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液体金属和造型材料或者和涂料的反应生成,可能是物理反应或者是化学反应。例如,铁水中的活泼金属元素和水的反应产生出氢气孔。
侵入性气孔是最常见的气孔,个大数量不多,经常分布在铸件的最高处的表面,形状往往不是标准的球形,有的甚至像老鼠洞,但是表面圆滑且光滑。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铸型或者芯子的发气量太大,或者铸型和芯子的排气不良,有时也因为浇注温度低,铸型发的气排到压到液体金属内还没来得及排到型外铸件就凝固了。解决办法主要是尽量减少铸型和芯子的发气,加强铸型和芯子的排气性能。
还有一种特殊的气孔,叫做渣气孔,形状接近圆形,分布一片一片的,也多在铸件的表面,但是气孔内往往有像炉渣一样的固态物质。这是由铁水中的渣子反应生成。主要应该净化铁水。
至于砂眼的成因,主要是型砂的强度低,或者工人操作不注意造成的。或者是工艺设计不合理冲砂造成。有时也由于涂料太厚造成。

『柒』 铸造的涂料为什么要透气

铸造涂料是指涂敷在铸型型腔或型芯表面,以改善其表面耐火度、化学稳定性、抗金属冲刷性、抗粘砂性等性能的一种覆盖物,是重力型金属铸造的基础涂料。铸造涂料颗粒相对较粗,但绝热性能好,可防止铸造时铸件缺肉和冷隔,与铸件表面质量关系密切。铸造涂料可以减少铸件表面的机械粘砂和化学粘砂,减少铸件表面的夹砂和冲砂,改善铸件的表面性能和内部质量。
一般情况下,铸造涂料采用浸涂法,具有生产效率高、节省涂料、涂层均匀以及对涂料的要求不高、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深受欢迎。铸造涂料适用于金属模具、细薄截面铸件和大平面铸件,也适用于供料口、轮毂、活塞、连杆、气缸等。

阅读全文

与铸造涂料透气不好什么原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空调阀门没开会怎么样 浏览:54
仪表盘上显示胎压多少是正常的啊 浏览:527
仪表盘出现号是什么故障 浏览:782
井下自动报警灭火装置 浏览:845
中间有丝杆的是什么阀门 浏览:140
德国太力电动工具广告牌 浏览:847
深圳市仪器检测机构有哪些 浏览:325
如何测量轴承座 浏览:274
东莞长安家园五金制品公司 浏览:931
电动阀门tsc什么意思 浏览:523
仰卧起坐辅助器健身器材怎么收纳 浏览:340
大油桶改装工具箱图纸 浏览:488
小米6镧系统工具箱充电电流 浏览:852
机械设备不用时标识怎么写 浏览:313
电池包翻转实验装置 浏览:727
什么车仪表盘有挡位 浏览:332
化工设备仪表怎么画 浏览:880
三类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的场所 浏览:558
阀门开关Hss是什么信号 浏览:965
氨压缩机皮带传动装置 浏览: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