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书房文玩之文房四宝
“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宝独相依”
文房四宝即 笔、墨、纸、砚。
没有哪一个民族文明像中华民族文化那般与自己的书写工具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甚至可以称之为“笔尖上的中国”。中国书画艺术就靠着文房四宝这套传统工具来传达古人的思想,文字、生活和情感。
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文书工具与记录载体,在翰墨飘香的漫长历史中,文房四宝蕴含着一代代人的情感与记忆,关系着文明与文化的传承。不可想象,没有自己的书具,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是怎样一番光景,如此多辉煌灿烂的典籍将以怎样的形式流传至今。
文房之名,起于南北朝(公元420-589年)时期,专指文人书房。笔、墨、纸、砚为文房专用,而被誉为“文房四宝”。古人素有“笔砚精良,人生一乐”之说,精美的文房用具,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精髓。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多以书香为魂,笔墨为伴。即便是阮籍之狂也未能幸免。在文人眼里,文房四宝不仅仅作为书画工具,更是一种精神伴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先之道,翰墨之精,莫不由文房四宝传之无穷。文房四宝是文人雅士泼墨挥毫必不可少的工具,古人用以书写千古文章或描绘山川大河,因此对其选择是非常重视的。
薛涛曾作《四友赞》:“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煤而黯黯,入文亩而休休。”所咏的就是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历史源远流长,在不同朝代具体指代略有所变,但基本在笔墨纸砚之畴。只是不同时期的名品有所不同,反映了文房四宝工艺和产地的历史变迁。
11月,各大拍卖公司秋拍扎堆涌来,又到了拍卖黄金季。近年来除了书画、邮票钱币、珠宝等传统收藏项目外,以中国独有文书工具“笔墨纸砚”为主的“文房用品”拍卖专场也极其火热,成为诸多藏家的投资热点。著名文物鉴定家史树青在《文房四宝》一文中写道:“笔、砚、纸、墨皆中国古代发明创造,具有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都赖其功能而传播……同时文房四宝本身也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发展成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工艺美术品。”
这可能和文玩市场受众广、青睐人群多有一定关系,也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毕竟我们现在谈起文房四宝,多少带有一些思古幽情。
下面简单的谈一下文房四宝。
一、笔
当欧洲的羽毛笔、古希腊的芦管笔早已退出历史舞台,毛笔仍兴盛不衰。文房四宝以笔为首,有道是:笔正心正,一字见心。毛笔讲究尖、齐、圆、健。
《史记》有传,蒙恬筑长城,取中山兔毛造笔。所以最早有史料记载我们使用的毛笔是蒙恬创造的,蒙恬在当地被人们奉为笔祖,又据传蒙恬的夫人卜香莲也精通制笔技艺,被奉为笔娘娘。这个便无从考证了。所以至今被誉为毛笔之乡的河北衡水县侯店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如同过年,家家包饺子,饮酒庆贺,纪念蒙恬创毛笔。
秦蒙恬始以兔毫竹管为笔。虽然所记不详,但这是古书上关于是谁始创毛笔的唯一记载。东汉的学者、书法家蔡邕,在他的《笔论》中说,书法,下笔之前,要先酝酿情怀,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可见中山兔毫在汉时已是很出名的。
中国古时, 制笔选材极为广泛, 除常见的狼毫、兔毫、羊毫等,鸡羽、胡须、胎发、虎毛等, 皆可制为笔毛。依笔锋的软硬划分,毛笔有硬毫、软毫、兼毫三种;依笔毫的长度划分,又有长锋、中锋、短锋三种。不同质地、形状、大小的毛笔所绘线条不尽相同,或婀娜多姿,或圆润浑实,或刚健挺拔,或平和柔韧。
人们赋予毛笔尖、齐、圆、健之“四德”,除修削整齐、锋颖锐利、圆转如意、健劲耐用的质量标准外,也寓意文人雅士敏锐的文心、广齐的眼界、兼容的气度、自强的精神。
在古人的心目中,毛笔本身便是文化、情怀的象征。
二、墨
然后就是墨,墨是中国特有的书写、绘画材料,自书契之始即已存在。古人以松烟、油烟、朱砂等材料制墨,所制佳墨坚实细腻、宜书宜画,不仅质地优良,而且装饰精美。墨的制作由简单朴素逐渐趋向华丽繁复,诗、书、画、印皆再现于墨品之上。古代文人为墨赋诗、作铭、作记,其对墨的嗜好与喜爱可见一斑,更掀起了文人制墨之风。韩熙载自制“麝香月”墨,苏东坡“蓄墨数百挺”,李孝美远至千里外赏墨,曹寅的“兰台精英进呈墨”,纪晓岚的“观弈道人吟诗之墨”,刘墉的“清爱堂墨”等皆体现了文人墨品的风度与意趣。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写道:“然而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已。”墨的使用直接影响到书与画的神韵与风格。浓墨落笔,凝重沉稳;淡墨作画,淡雅有神,中国书画正是由于墨色的变化而独具韵味。
唐代制墨业空前兴盛,制作精益,明匠辈出,在唐末乃至历代各朝中最负盛名的制墨大师便是奚超,其与子奚延圭都受到南唐后主李煜赏识,全家赐国姓“李氏”,并封李延圭为墨务官,从此“李墨”名满天下。宋时李墨的产地歙县改名徽州,“李墨”改名为“徽墨”。今黄山市屯溪区、歙县两地为徽墨制造中心。
三、纸
纸上纵豪万水千山,没有好的纸即便字画再怎么浑然天成,也会影响到字画的质地。作为其四大发明之一的产物,纸是印刷术的承载物,是知识和信息的载体,是传递人文和情怀的通道。 纸是书写、绘画、印刷的载体,它的出现,结束了中国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
对古人而言,纸是怡情悦性的工具,是针砭时弊的载体,是离愁别绪的倾诉,是不遇之情的寄托。而对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而言,纸,是中国文化和历史之精华的浓缩,提及纸,就会让人联想到书写于纸上的辉煌历史,那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更有那一幅幅酣畅淋漓的书法、惟妙惟肖的绘画闪过我们的眼前。
《后汉书·蔡伦传》写蔡伦造纸:“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105)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蔡伦是东汉和帝时的一名宦官,亏他想出以植物纤维造纸的方法。造纸的原料各地不同,据苏易简《纸谱》说:“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人以藤,海人以苔,浙人以麦面稻秆,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多是植物性纤维,就地取材。我国的造纸术,于蔡伦后六百多年传到中亚,再经四百年传到欧洲,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造纸工艺用到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变化,纸质逐渐从粗糙到光滑,从朴素到精致,从单一到多样。麻纸、藏经纸、宣纸、皮纸、竹纸、纸笺、宫绢等品种相继诞生。
文人最重视的纸是宣纸,产自安徽宣州,今宣城县,故名。宣纸质地柔韧、洁白平滑、色泽耐久、吸水力强,在国际上“纸寿千年”的声誉。宣纸有生熟之别,有单宣夹贡之分。互有利弊,各随所好而已。古人喜用熟纸,近人偏爱生纸。生纸易渗水墨, 笔头水分要控制得宜,于湿干浓淡之间显出挥洒的韵味。
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
四、砚
砚,也称砚台,居四宝之末,但由于它质地坚硬,能传百代,同时被誉为“文房四宝之首”。苏东坡的邻堂遗砚,米芾的紫金砚都是极有名气的。明代陈继儒有言:“文人之有砚,如美人之有镜,一生之中最相亲傍。”砚不精,则笔墨不适,无以发精华而焕神采。
因为墨须加水发磨始能调用,而发墨之石刑则是砚。其中有陶、泥、砖瓦、金属、漆、瓷、石等,最常见的还是石砚。可以作砚的石头极多,我国地大物博,到处是名山大川,广东的端砚、婺源的歙砚,山东的鲁砚、江西的龙尾砚、山西的澄泥砚等都极为不错。
其中名气最大的要数广东高要县端溪所产的端砚。苏东坡好砚,曾说“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可见端砚之珍贵。与端砚齐名的是歙砚,产地在江西婺源县( 原安徽) 之歙溪。五代南唐时宫廷对砚制作特别重视,命人采掘歙州石,用以制作南唐官砚,专门在歙州设置制砚务督管砚事,提高的制砚的地位。
遗憾的是无论是端砚还是歙砚,都因为开采过量,罗掘俱穷,已不可多得。所以近年来拍卖趋势上涨。我也只能从古人著述中略知一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米芾的《砚史》, 高似孙的《砚笺》,以及南宋无名氏著的《砚谱》等。
中华文明传播至今,与这四类书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被发明创造于古代,却一直影响到现代,有自己不可替代的地位,不同于宗教偶像的神话,笔墨字眼没有神灵的威严,它们本身就是世俗生活的一物。人们尽可与之亲狎,嘻笑怒骂,庄谐皆宜。人们珍爱书具,实质上是珍爱生活。文人与笔墨纸砚的趣事虽不乏神怪的色彩诸如妙笔生花神笔马良此类,但却也是真实地反映人们的情趣、理想和生活。
人们对它们的感情,与其说是膜拜,不如说是对自己的生活寄予了太多的希望。
斗转星移,传统的书具逐渐被无纸化的办公软件取代。书写逐渐脱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手写文字,从与我们息息相关,变成了我们怀念的对象。传统的毛笔书写,更是渐行渐远。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人们又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古代文化遗产成了普遍关注的对象,尽管笔墨纸砚不再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文书工具,但不论是对于书画从事者,收藏家还是普通人,它们都在以另一种方式回归人们的生活,成为收藏赏玩之乐事,陶冶情操之雅趣。
2. 怎样辨认一套好的文房四宝
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
3. 文房四宝的牌子比较好用的,都有什么呢
毛笔、墨水、纸和砚被称为文房四宝。文房四宝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如今,文房四宝是许多书法家最喜爱的书写工具之一。也是送礼的好选择,所以买文房四宝,哪个牌子比较好?我想推荐荣宝斋的四宝。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长期以来被称为“研究”,而笔、墨、纸、砚则被称为“文房四宝”。在书画所用的文化艺术工具中,只有这四件宝物受到文人的喜爱和珍视。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或“研究四士”。文房四宝的价格差别很大,有的只有几十元,有的几千元。
因为笔是文房四宝的第一支,所以笔有着最优雅的标题和笑话。毕氏最早的正式称谓是关,源自《诗经》 : “一个文静多情的女子,而我同关。”三国时期的曹植称毛笔为“村汉”。汉本指锦鸡或雉,这里指毛笔和毛笔。西晋文人左思称这种笔为“软汉”。唐代著名作家韩愈甚至为《比》写了一部毛影传记,并赋予了人格化的寓言,分别命名为《比毛影》、《管城子》、《钟书玲》和《钟书君》。白居易把这支笔称为“毫毫”。陆把这种笔叫做“毛锥”。此外,还有“龙须游”、“墨草独通”、“豪州氏”等多个名称。
4. 为什么质量好的文房四宝用具都在日本,真是国人的悲哀
21世纪初的今天,当中国内地的文物市场蓬勃发展,大家已经开始意识到古砚珍贵价值的时候,除了一些出土品,所有端溪名坑石和古歙州名石都告缺货,因为绝大多数质地最好的中国石砚,都已到了日本。
日本人比我们更懂砚台,在国内很多收藏家和古董商,在他们中间,不缺乏各类别的专家,但是对于砚台,他们比起日本那些收藏砚台的书法家来说,实在还处在很低级的阶段。
日本人狡猾的很,也聪明的很,砚台不过是石头,石头质地本身不分新老,如果按古人笔迹模刻上古人名字,再经过几年风霜的旧化,谁又说的清楚呢,他们早期买过一些伪刻上各种名人名字的砚台后,对那些所谓名人的砚台再也不信了,他们从逻辑的角度出发,再也不相信那些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们会闲着没事做,在上千方样式庸俗,质地粗糙的普通砚台上反复刻上名字,还一个名字接一个名字的排着队刻,他们相信,真正的好砚台,古人视为珍宝,那是未必肯轻易下刀的,那些早年从国内售出的无文字但质地上乘的砚台,日本人都珍藏着,这些年看到国内收藏市场火爆,就甩些普品来处理,想不到卖的还相当不错。2006年南方有家拍卖公司拍卖的一批砚台,有来自日本两家的旧藏,这两家都是早出书的,他们的砚台档次都不是太高,大多制式不够文雅,很多铭文都是后刻的,可信度不高,但居然整体卖的不错。
5. 谈谈我国古代“文房四宝”各自的第一品牌、产地及优点
湖笔--浙江
徽墨--安徽
宣纸--安徽
端砚--广东
砚
砚虽然在“笔墨纸砚”的排次中位居殿军,但从某一方面来说,却居领衔地位,所谓“四宝”砚为首,这是由于它质地坚实、能传之百代的缘故。所以,现今社会上收藏“四宝”以砚最为多见,受人喜爱的范围也最为广泛。
中国最早的砚台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它和我们现在使用的砚台有何区别呢?
砚的历史同墨一样悠久。七十年代末,在陕西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一套绘画工具,其中有石砚、研棒及砚盖,距今约7000年左右。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战国墨砚,是用鹅卵石打磨制成。不过,那时的墨为天然矿石,因而砚还需用研棒辅助,才能将墨磨至细。砚这种附带磨杵或研石的形制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发生改变,即取消磨杵或研石,而接近于现在的砚呢?目前所知,要直到两汉时期。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故不需再借助磨杵或研石研天然或半天然墨了。如此看来,磨杵或研石经过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长跋涉,才逐渐消隐,尽管今天已不为所用,但其为传播文化立下的功绩仍不可没。
古砚除了石砚外,还有用陶土烧成的陶砚,著名的唐代问世的"澄泥砚"即是陶砚中的名品;瓷砚,有南北朝时期青瓷砚,宋时的影青瓷砚、绿瓷砚、龙泉瓷砚、建窑墨瓷砚等。除此之外,还有以汉魏宫殿瓦制成的瓦砚等。
砚历来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因而也就有了"石虚中"、"即墨侯"、"万石君"、"石乡侯"、"铁面尚书"等别号。
种类
石砚的品种很多,其中以端砚、歙砚最为名贵。
端砚是砚中极品,因产于端州(今广东肇庆)而得名,大约问世于唐武德年间(618-626)。《端溪砚史》称赞它"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摩之寂寂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它的优点是既不损笔毫,又易发墨。除此之外,端石还有着美丽的纹理,著名的有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冰纹、石眼等。端砚从最初的讲求实用逐渐走向审美观赏,加工日愈繁细,除了形式多样的形质,还依其纹理雕刻以山水、人物、花草、鸟兽等等各种图案。
歙砚约产生于唐开元年间(713-741),也因产地歙州(今属江西)而得名。因砚材产于婺源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龙尾砚"。其石呈青灰色,质地较端溪石软一些,发墨也逊于端砚,较易干。著名的品种有龙尾、罗纹、金星、眉子等。
除此之外,还有秦砖,汉瓦,玉砚,陶砚等。
使用要点
用时注水,不用时须洗涤干净。洗砚宜用温水或冷水,不可用沸水。以丝瓜络擦之最宜。
磨墨后不可将墨放置砚上,容易伤损砚面。
选砚方法
砚的形式,不论方形圆形,一要“石理细腻”,石质能发,磨时快而细且不坏笔。二要砚心凹进,可以多贮墨汁。
纸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在纸张发明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是采用什么来作为记事材料的呢?
根据文献和实物资料,最早的人们是采用结绳来记事的,遇事打个结,事毕解去。后来又在龟甲兽 骨上刻辞,所谓“甲骨文”。在青铜产生以后,又在青铜器上铸刻铭义,即“金文”或“钟鼎文”。再后,将字写在用竹、木削成的片上,称“竹木简”,如较宽厚的竹木片则叫“牍”。同时,有的也写于丝织制品的嫌帛上。先秦以前,除以上记事材料外,还发现了刻于石头上的文字,比如著名的 “石鼓文”。
一般人们皆知,纸是在东汉由蔡伦发明的。纸的发明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发展。蔡伦也因此被当代美国学者评选为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一百位历史人物之一。东汉刘珍等人编著的《东观汉记》最早记载了蔡伦造纸的事迹。蔡伦造的纸以树皮、破布、鱼网为原料,翻开了植物纤维造纸的历史。他造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但近年的考古发掘,却对此提出了疑问。随着西北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工作的进展,许多西汉遗址和墓葬被发现,其中也不乏纸的遗物。这些纸均据其出土的地点而被冠名.这些纸不但都早于蔡伦纸,而且有些纸上还有墨迹字体,说明已用于文书的书写。 从目前出土古纸自身的年代顺序,可以分别排列为:西汉早期的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灞桥纸、悬泉纸、马圈湾纸、居延纸,西汉晚期的旱滩坡纸。
隋唐五代,造纸术进一步得到发展,不仅原料扩大了,产地和品种也日益增多。
影响深远,驰名中外的宣纸,始于唐代,因产于安徽宣城而得名。主要原料为青檀树皮,辅以砂田稻草,既坚韧又柔软,寿命又长,有"纸中寿千年"的美誉,宜于书画。明清时成为宫廷及官府公文用纸和书画用纸,至今盛誉不衰,成为书画家首选用纸。
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古纸在留传下来的古书画中尚能一窥其貌。
种类
宣纸品类繁多,从配料来说,可分为棉料、净皮、特净皮三种;从厚薄分,又有单宣、夹宣、二层贡、三层贡等;从加工制作工艺又可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化(生宣吸水性强;熟宣是生宣加以明矾等加工而成,质硬而不吸水;半熟宣能够吸水,但不像生宣那么易于渗化)。
书法用纸还有毛边纸,竹帘纸,白关纸,七都纸,六吉宣纸,虎皮宣纸,腊笺,泥金笺,高丽笺等。
使用要点
练习写小字用毛边纸,大字用浅黄色七都纸,书写屏联肚宣纸及冷金笺。
初学写字用吸墨的毛面粗纸,练习日久,遇到纯细光泽之纸,自然格外觉 得易写。
摹帖宜用油光纸,取其纸薄透明,容易钩摹。
临帖宜用田字格、九宫格、回宫格纸,取其易于布置结构。
硬纸用软笔,软纸用硬笔,此即「弱者强之,强者弱之」刚柔相济的中道 要诀。
选纸方法:
宣纸选择以吸水性较好,又与笔墨配合为原则。切忌用光滑的纸,即不渗墨, 又不驻笔,更写不出力量来.
墨
墨给人的印象似稍嫌单一,但却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墨的世界并不乏味,而是内涵丰富。作为一种消耗品,墨能完好如初地呈现于今者,当十分珍贵。
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做为书写材料。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到处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文献记载,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绳(木工所用)、墨龟(占卜)也均曾用墨。
人工制墨究竟始于何时,史料并没有准确的记载。相传第一个造墨的人,是周宣王时的邢夷。明罗欣《物源》上记载:"邢夷作墨,史籀始墨书于帛"。经过这段漫长的历程,至汉代,终于开始出现了人工墨品。这种墨原料取自松烟,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后来用模制,墨质坚实。据东汉应劭《汉官仪》记载:尚书令、仆、丞、郎,月赐愉麋大墨一枚,愉麋小墨一枚。”愉麋在今陕西省千阳县,靠近终南山,其山松甚多,用来烧制成墨的烟料,极为有名。从制成烟料到最后完成出品,其中还要经过入胶、和剂、蒸杵等多道工序,并有一个模压成形的过程。墨模的雕刻就是一项重要的工序,也是一个艺术性的创造过程。
见于史书记载的第一个制墨人是三国时的韦诞(字仲将),有"仲将之墨,一点如漆"的美誉,他不仅是制墨专家,还是书法家。
制墨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改进,唐代还设有制墨官。最为著名的制墨人要数易水奚鼐、奚鼎兄弟。他们总结前人经验,改进前人方法,以鹿角胶蒸而和之,制出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奚氏从南唐定居安徽,南唐后主李煜因喜其墨而赐国姓李。他们所制的墨称为"李墨",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说。李墨就是后来著名的"李廷珪墨"。
明代制墨业大多集中于皖南地区,形成歙县和休宁县两派。歙县派程君房创造"漆烟"制漆法,方于鲁创造了"前无古人"的"九玄三极墨"。休宁县的汪中山则是"集锦墨"的创始人,使墨除了实用外,又成为了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工艺品。到了清代,墨更加注重审美性,大多图案设计、铭文款识都精美细致,具有艺术欣赏性和收藏价值。
墨之造型大致有方、长方、圆、椭圆、不规则形等。墨模一般是由正、背、上、下、左、右六块组成,圆形或偶像形墨模则只需四板或二板合成。内置墨剂,合紧锤砸成品。款识大多刻于侧面,以便于重复使用墨模时,容易更换。墨的外表形式多样,可分本色墨、漆衣墨、漱金墨、漆边墨。
种类
松烟墨 用松树枝烧烟,再配以胶料、香料而成,墨色浓而无光,入水易化。
油烟墨 用油烧烟(主要是桐油,并和以麻油或猪油等),再加入胶料、麝香、冰片等制成,墨色乌黑有光泽。油烟墨以质细而轻,上砚无声者为佳。
使用要点
磨墨时先洗净砚中宿墨。
磨墨要有耐心 ,磨墨需用力,磨时要匀整不偏,轻重相等,疾徐有节。
磨墨须浓淡适中,过浓则笔滞,运用不灵活;过淡则易渗沁而色浅,写出来的字缺少神采。
墨须每日新磨,磨成后,应即使用,隔日则胶煤脱离,不宜再用。
选墨方法
什么样的墨是上品呢。第一,质地坚细。所谓坚细是指质地紧实,磨出的颗粒细腻。第二,色泽黑亮,以黑得泛紫光为最上乘,纯黑次之,青光又次之。第三,胶质适中,太重粘笔,太轻则不浓。
选墨以质地细洁,色泽光润,胶水不重,上砚无声者为佳。若胶重有杂质则不宜。初学写字,为节时省事,不妨改用上等墨汁,但墨汁也要渗少许水用墨条磨一磨,以分散其渣滓。如写宣纸屏幅,则必须磨墨,写时可以挥洒自如,裱时亦不易涨墨。钢笔墨水不可用。
笔
被列为文房四宝之首是毛笔。相传毛笔是秦代大将蒙恬创造的。晋人张华的《博物志》上就有"蒙恬造笔"的记载;南朝周兴嗣《千字文》中也有“恬笔伦纸”之说,都把蒙恬作为制造毛笔的始祖。近几十年,随着考古新发现,毛笔的产生,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西周以上虽然迄今尚未见有毛笔的实物,但从史前的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等上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东周的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其后,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战国笔,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出土的秦笔,及长沙马王堆、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甘肃省武威、敦煌市悬泉置和马圈湾、内蒙古古居延地区的汉笔等都有遗存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据1975年,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三支毛笔看,蒙恬时代的笔,制作已非常精良考究。蒙恬创笔未曾见诸正式的史书,据《史记》记载,他在做大将之前,“尝书狱典文字”。唐韩愈《毛颖传》中说蒙将军南伐楚国,曾猎山兔而制笔,献于始皇。毛笔因此有了“管城子”和“中书君”的别称。由此,我们可以推想,蒙将军是一位制笔专家,在工艺改革上负有盛名。
传统的毛笔不仅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 具,而且在表达中国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不过由于毛笔易损,不好保存, 故留传至今的古笔实属凤毛麟角。
我国毛笔产地很多,依产地和制作工艺不同,大致分为"湖笔"和"湘笔"两个流派。浙江、江苏、上海、安徽以至北京所产均属"湖笔"系列;江西以南大体上属"湘笔"系列。
种类
1.笔的大小分为:
按笔头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种。除一般的大、中、小楷外,再大的有京楂、斗笔、提笔、屏对等,再小的则有圭笔。
2.笔毫的原料上分为:
依据制笔的原料不同分为羊毫笔、狼毫笔、紫毫笔、兼毫笔几种。
(1)羊毫类。笔头是用山羊毛制成的。羊毫笔比较柔软,吸墨量大,适于写表现圆浑厚实的点画。比狼毫笔经久耐用。此类笔以湖笔为多,价格比较便宜。一般常见的有大楷笔、京提(或称提笔)、联锋、屏锋、顶锋、盖锋、条幅、玉笋、玉兰蕊、京楂等。
(2)狼毫笔。笔头是用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制成的。以东北产的鼠尾为最,称"北狼毫"、"关东辽尾"。狼毫比羊毫笔力劲挺,宜书宜画,但不如羊毫笔耐用,价格也比羊毫贵。常见的品种有兰竹、写意、山水、花卉、叶筋、衣纹、红豆、小精工、鹿狼毫书画(狼毫中加入鹿毫制成)、豹狼毫(狼毫中加入豹毛制成的)、特制长峰狼毫,超品长峰狼毫等。
(3)紫毫。笔头是以兔毛制成的,因色泽紫黑光亮而得名。此种笔挺拔尖锐而锋利,弹性比狼毫更强,以安微出产的野兔毛为最好。
(4)兼毫。笔头是用两种刚柔不同的动物毛制成的。常见的种类有羊狼兼毫、羊紫兼毫,如五紫五羊,七紫三羊等等。此种笔的优点兼具了羊狼毫笔的长处,刚柔适中,价格也适中,为书画家常用。种类有调和式、心被式。
除此之外,还有用鸡毫、山马、鼠须、猪鬃等制成的笔。还有白羊毛、青羊毛、黄羊毛、羊须、马毛、鹿毛、麝毛、獾毛、狸毛、貂鼠毛、鼠须、鼠 尾、虎毛、狼尾、狐毛、獭毛、猩猩毛、鹅毛、鸭毛、鸡毛、雉毛、猪毛、胎发、人须、茅草等。
3.笔毛长短分为:
长锋,中锋,短锋。
4.笔管的质地分为,
有水竹、鸡毛竹、斑竹、棕竹、紫擅木、鸡翅木、檀香木、楠木、花梨木、况香木、雕漆、绿沉漆 、螺细、象牙、犀角、牛角、玳瑁、玉、水晶、琉璃、金、银、瓷等,不少属珍贵的材料。
5.按笔的用途,还冠以雅号的有:
冰清玉洁、珠圆玉润、右军书法等等,此类笔多数质量较好,大小适中,有数十种之多。
性质
1.硬性之笔毛如:
鬃毛笔,紫毫笔,狼毫笔,鼠毫笔。
2.软性之笔毛如:
羊毫笔,鸡毫笔。
3.中性之笔毛如:
兼毫。(如三紫七羊毫、五紫五羊毫、七紫三羊毫。)
使用要点
写大字用大楷羊毫,写小字用紫毫,狼毫,及兼毫(如能用小楷羊毫写 小楷者更好)。写行书隶书用羊毫。
写甲骨宜用硬毫,写篆书隶书宜用羊毫。
用过之笔,必须随时用清水洗净,不可稍留宿墨。
选笔方法
以“尖、齐、圆、健”为原则。即笔毫聚拢时要尖;压扁时要齐,书写时四面都能铺开,不扁不散为圆;笔毫弹性好,久写不退为健。羊毫倘若肥钝难写,初学时可选笔锋稍薄者。至於普通水笔,则绝对不能使用。
6. 现在市场文房四宝一套多少钱,有没有收藏价值呢
现在文房四宝套装特别多,尤其网上,你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搜索一下就会看到很多。文房四宝套装的质量水平参差不一,价格也千差万别,从几十元到几万元的都有,譬如我有朋友在京*东上购买的芬尚牌文房四宝高档精品礼盒套装
标价只有158元,绝大部分不具有收藏价值,都是普通的毛笔、宣纸、墨汁,也不是什么名砚,是普通消费者画画儿和写毛笔字用的。要购买有收藏价值的文房四宝,需要一样一样的花心思去淘,因为市场较乱,以假乱真的很多,所以一定要请行家参谋才能购买到真品。
7. 买文房四宝合算还是分开来买合算
这要看别人想不想“宰”你了。呵呵。因为我自己家是做这行的。建议你还是分开买比较好。跟上面的观点一样。全套在做工和规格上都有局限,另外,包装上也是有成本的。往往经销商在成套的商品中利润也是高过单品的。最好的办法是找一家齐全点的店,分别选上自己喜欢的。然后算帐的时候让老板让一点。通常都会便宜些的。
8. 文房用品性价比高的小众品牌有没有
价格低质量好的用品肯定有,货比三家,多打听一下
9. 杭州卖文房四宝哪家又名有实惠(买来自己用的)
我推荐您去河坊街的建新笔店,位置在吴山广场西侧,四宜路口附近。
该店以前在涌金路(后扩宽为西湖大道),本人6岁学习书法,已经光顾了20多年。质量极好,价格也很低廉。
再好一点的可以去中山中路官巷口的邵芝岩笔庄。
文化市场的东西虽然更便宜,但恕我直言,那里的笔是没法练字的。
10. 文房用品如何选择
笔:
专指毛笔,选用具有锋颖、弹性的动物毛发制成。按原材料可分为羊毫、狼毫、紫毫、兼毫等品种。
羊毫笔:选用1-2岁公山羊的羊毛制作。羊毫质地柔软,有弹力,经久耐用,称之为软毫。以浙江、江苏一带出产的山羊毛质量为上乘。
狼毫笔:选用黄鼠狼的尾毛制作。狼毫性刚健、有弹性,称之为硬毫,主要产自北京市和辽宁省沈阳市等。
紫毫笔:选用山兔毛制作,属硬毫类。以安徽、浙江一带产的山兔毛质量为佳。
兼毫笔:选用两种以上的动物毛发制作,多采用石獾毛与羊毫、紫毫与羊毫按比例配方精制而成,具有刚柔相济的特点。例如:7紫3羊、5紫5羊、大白云等。
名牌毛笔: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推荐的中国名笔有:浙江省湖州市善琏湖笔厂产的双羊牌湖笔、湖州千金牌湖笔、练市金塔牌湖笔、上海老周虎臣笔厂产的虎牌毛笔、杭州艺兰图牌毛笔、江西文港邹氏农耕牌毛笔、扬州江都龙泉牌国画笔、苏州金鼎牌毛笔、北京武京生牌毛笔、安徽泾县山兔牌宣笔、北京兴方元狼毫笔
墨:
专指书法、绘画用的书画墨。按原材料可分为油烟墨、松烟墨、色素炭黑墨等。
墨主要采用桐油等植物油熏炼成的油烟,用松木熏炼成的松烟,用天然气或煤焦油熏炼成的色素炭黑等,与动物胶混合,再添加香料、中草药、防腐剂等,经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最著名的是徽墨,其特点是“点墨如漆、万载存真”。主要产自安徽省的歙县、绩溪县、黄山市屯溪区、旌德县及上海市等地。
名墨五大家:李廷珪牌徽墨、胡开文牌徽墨、绩溪良才徽墨、上海曹素功牌徽墨及北京一得阁牌墨汁
纸:
专指宣纸和书画纸。
宣纸:采用产自安徽宣城泾县及周边地区的青檀树皮与沙田稻草为原料,按照严密的传统手工艺制作而成。其特点是质地柔韧、洁白细腻、百折不损、不蛀不腐,具有千年寿纸之美誉。
宣纸名牌:有红星牌、曹光华牌、汪六吉牌、汪同和牌、金星牌、双鹿牌、曹氏牌、红叶牌、明星牌、千年古宣牌等。
书画纸:采用产自中国各地的青檀树皮、桑树皮、楮皮、水竹、三桠树皮等与龙须草以及藤、麻类植物为原料,采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而成。亦称仿宣纸。
书画纸名牌:有广西都安龙凤牌书画纸、河北迁安令支牌高丽纸、浙江龙游寿牌书画纸、四川夹江县竹纸,还有产自安徽省泾县境内的书画纸、福建毛边纸和竹纸、云南腾冲仿宣纸、浙江温州桑皮纸、浙江富阳竹纸、山东临朐托裱书画纸、湖南浏阳贡纸等
砚:
地球上的岩石根据成因可分为火成岩、水成岩、变质岩3大类,其中只有水成岩(也叫沉积岩)或水成岩经轻微变质后,同时具备细、腻、润特点方可制砚。细而不损毫,腻而能发墨,润而贮水不枯,颇具欣赏与收藏价值。
名砚品牌:端砚(广东)、歙砚(安徽)、洮砚(甘肃)、澄泥砚(山西)自古被誉为4大名砚。此外还有松花砚(吉林)、徐公砚(山东)、红丝砚(山东)、苴却砚(四川)、易水砚(河北)、思州砚(贵州)、天坛砚(河南)等。
端砚:产自“中国砚都”广东省肇庆市,因该市古称端州,故名端砚。它分为紫端和绿端两种,石质细腻、娇嫩、滋润、致密坚实,有的端砚石中还有石眼、火捺、冰纹等优美的石品花纹。
歙砚:因产于安徽省古歙州而得名,又因其优质砚石出自今江西省婺源县龙尾山,故又称“龙尾砚”。歙砚石质坚韧、晶莹、细润、纹理致密。
洮砚:又称洮河砚,产于甘肃省卓尼县、岷县、临洮的交界之地。质细坚密、碧绿如玉、磨而不磷。
澄泥砚:属泥质陶砚,采用黄河流域的淤泥黏土为原料烧制而成。以山西新绛县绛州牌澄泥砚和山西五台定襄河边镇出产的为最佳,其次是山西晋城、山东拓沟、河南洛阳等地出产的。
选购时应注意什么:
来中国旅行者,用文房四宝作为留念品或馈赠品,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选购时首先要看品牌,建议购买名优产品。再有,要去正规文房四宝店购买,并妥善保存发票。
选购毛笔:注重圆、尖、齐、健4个字,即笔毫要圆,笔锋要尖,笔毛要排列整齐,劲健有弹力。
选购墨:选表面细腻、乌黑发亮、放在手上有沉重感。色泽发灰的墨档次低、质量差,多为学生用墨,不宜选做馈赠礼品。
选购宣纸和书画纸:选纸张平整、洁白、薄厚均匀、声音绵柔的。听其声“哗哗”作响者质量较差。
选购砚:首先要看石质是否达到细、腻、润的要求,然后再看造型、雕工、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