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轴承铸造 > 锣是什么时代铸造的

锣是什么时代铸造的

发布时间:2022-11-22 02:41:57

『壹』 古代的锣诞生于什么年代

秦汉以后,总称为“金”的乐器作为听觉讯号的器物用于军队的指挥,所用的种类日渐减少,保留下来的主要是钲与铙两种。后来,又增设了两种。一种是产生于南方的锣,至唐宋时逐渐传遍全国,并广泛运用于军队指挥,如人们一般所说的“鸣金收兵”,便主要是指击钲与锣而言。另一种是兼作煮饭炊具的刁斗,又名“金柝”,打击时亦可作为军中的信号使用。著名的《木兰诗》中便有“朔气传金柝”的句子,借“金柝”来表示战争。杜甫《夏夜叹》中也有“竞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的诗句。

『贰』 锣是用什么铜做的

熟铜,经过精炼可供锤锻的铜,通常是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铜的含量只有60%左右 。熟铜有较好伸长率,韧性好易拉伸,其热导率和电导率都很高,化学稳定性强,抗拉强度大,易熔接,具抗蚀性、可塑性、延展性。

『叁』 打击乐器锣是什么

锣是我国古代各族常用的敲击体鸣乐器,锣在我国古代的民族乐队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而且它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它不仅在民族乐队、民间器乐合奏、各种戏曲、曲艺以及歌舞伴奏中使用,而且也是庆祝集会、赛龙舟、舞狮子、欢庆丰收和劳动竞赛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锣属于打击乐器,以黄铜制成,可以分为大锣、小锣、云锣、十面锣等。大锣的声音洪亮、强烈、力度变化幅充大;小锣的声音清脆有诙谐色彩;云锣是有节律的打击乐器;十面锣是由十几面大小不等,音色、音高各不相同的锣悬于木架上,由一人独奏。

『肆』 铜鼓是怎样起源的

铜鼓,是彝、苗、瑶、侗、壮、布依、水、黎、白、土家、仡佬、佤、傣等族和克木人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滇、黔、川、粤、桂、湘、海南等省、区。

铜鼓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关于它的起源,说法不一。一般多认为它是由作为炊具用的铜釜演变而来。云南楚雄万家坝古墓(公元前六世纪,约春秋晚期)出土铜鼓,鼓身似釜,表面有烟痕;云南祥云大波拿古墓(公元前三、四世纪,约战国中晚期)出土铜鼓,制作也较粗糙、古朴,接近于铜釜,或另有铜釜伴出,是鼓釜兼用阶段的遗物。至秦汉之际已盛行于各地。主要用于祭祀和乐舞伴奏,也用于传信报时、婚丧活动、战阵助威等。为富贵人家所拥有。是表现其社会身份和夸示财富的象征。晋代裴渊《广州记》:“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面阔丈余,方以为奇。”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蛮夷之乐有铜鼓焉。……贞元中,骠国进乐有玉螺、铜鼓,即知南蛮酋首之家,皆有此鼓也。”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其制如坐墩,而空其下,满鼓皆细花纹,极工致,四角有小蟾蜍。”宋李昉等辑《太平御览》、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都把铜鼓列入乐部之中。

铜鼓通体用铜铸成,呈圆墩形。鼓面圆而平,下接鼓身,连接部分略外凸,曲腰,中空,圆形敞口底。两侧有耳。不同时期和地区有多种类型,每个类型中又有多种形式。鼓面主体多为太阳纹,即中心呈放射状光芒,其周围为多层同心环带,由宽窄不等的图案组成,称晕圈。花纹装饰繁缛多彩,有的鼓身四周铸有虫鱼、鸟兽、花卉、舟船图案或青蛙、骑士立像。其形态典雅、庄重,具有独特风格。如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出土铜鼓。鼓面主体纹饰为翔鹭衔鱼纹,又有芒纹、菱形纹、锯齿纹等。胴与腰间铸四个绳纹钮,饰有羽人划船、羽人舞蹈纹。通高36.5、面径56.5厘米。为西汉时期制品。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广西岑溪出土铜鼓。鼓面中心有十二角芒光体,其边缘铸六个立体青蛙。胴与腰间铸四个绳纹钮。鼓面及周身饰五铢钱纹。此类鼓形体较大,通高57.2、面径90厘米。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收藏一件与此鼓形体相近的铜鼓,鼓面中心有八角芒光体,从中心至四周有六列弦纹,间以云雷纹、菱形纹。除鼓面边缘铸六个立体青蛙外,在胴、腰间一面绳纹钮下方还铸一立体虎形饰物。通高52、面径103.4厘米,约为西汉时期遗物。音乐研究所收藏的另一面小型铜鼓,鼓面中心有十二角芒光体,鼓面和周身有多种纹饰。通高28、面径49.7厘米。

铜鼓按不同形制和花纹,分为八个类型: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广西北流出土一面铜鼓,高67.5、面径166厘米,重300公斤。是现今世界最大的铜鼓。全国各地收藏的铜鼓已达1400面,分散在中南、西南各地民间还有200余面。中国是世界上发现铜鼓数量最多、铸造和使用铜鼓时代最早、历史最长的地区。

在使用铜鼓的广大兄弟民族中间,铸造和搜求铜鼓之风沿续数千年,作为乐器,以其多种演奏形式,形成独特的铜鼓乐。较流行的演奏方式是将鼓悬挂在木架或树杈上,用特制球形鼓棰敲击。一人击鼓,另一人持木桶在鼓底晃动,以改变音量和音色;也常平置地面击奏或由两人抬鼓边走边以手拍击;有的在鼓下置一水桶,盛水过半,使鼓声清纯悦耳;还有的将小型铜鼓挎在身上敲击。铜鼓音色粗犷宏亮,音量较大,鼓声可传数里。

铜鼓即可单独演奏,也可与象脚鼓、鋩锣、钹、拍板、葫芦笙合奏,壮族民间流行着铜鼓乐,农闲时,相邻村寨常聚村郊赛铜鼓。对歌、赛马也击铜鼓助兴。苗、瑶、壮、彝、水、布依等族铜鼓主要用于伴奏铜鼓舞(又称“跳铜鼓”)。将铜鼓悬挂,一人边击边舞,众人围铜鼓双脚交替踏地前后跳跃,舞姿强悍有力。有的地区还有铜鼓芦笙舞。瑶族常以两面音高不同的铜鼓与一面皮鼓合奏,另有其它乐器伴奏,人们围圈而舞。

『伍』 锣是由什么组成的

锣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由锣体、锣架、锣棰三部分组成。锣体铜制,因用“响铜”制成,故也有“响器”之称。

结构较简单,锣体呈一圆盘形,四周以本身边框固定,用锣棰敲击中央部分振动发音。在我国的民族乐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陆』 锣鼓的来源

霍州威风锣鼓是以鼓、铙、锣、镲四种乐器齐奏的一种民间音乐表演形式,其特点是古朴凝重,粗犷豪放,音域宽广,刚劲激昂如黄河奔腾,似雷霆万钧,故有“斯声撼世”、“天下第一鼓”之誉称。

威风锣鼓起源尧舜,兴于隋唐。相传公元61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霍州大战刘武周部将尉迟恭,以威风锣鼓演兵布阵,一举大获全胜,继而流传于民间,用于喜庆典礼、集会、社火、迎神祛邪。千百年来霍州威风锣鼓经人民群众不断挖掘、整理和创新,极大丰富了威风锣鼓的艺术表现手法,在鼓花、锣花、镲花与铙花传统的表现手法上不断花样出新,曲牌也日见雄风,队伍不断壮大,由二三十人扩大为三五百人至千人。欣赏威风锣鼓,使您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演变,感受到人类永不退缩的精神,使你心情激荡,豪气陡增,可达到一种拔地而起、豁然开朗的艺术境界。

『柒』 世界上最早的铜锣类型是什么

世界上最早的铜锣类型是万家坝型铜鼓。

万家坝型铜鼓是1976年在云南楚雄万家坝23号墓出土的,现珍藏于云南省博物馆,该鼓的音律准确,同墓还出土另外三鼓,经测定,四鼓之间包含有小三度、纯四度、大二度、小二度的音程关系,音响效果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万家坝型铜鼓鼓面饰太阳纹,腰部饰对称双耳,器身上还有简单的云纹、网纹等纹饰,器表有烟熏的痕迹,曾经作为炊具使用,身高37厘米,面径41.5厘米,足径63厘米,断代为春秋时期。

铜锣

铜锣属于中国传统响器,由青铜制成,锣面呈圆盘形,中央微鼓起,盘边穿孔结绳,可以一手提着,一手用锤击打就发出柔和而洪亮、能传得很远的声音,演奏时用槌敲击锣面中心点,可因力道强弱,而表现出不同的音响效果。

铜锣可以分为大锣、小锣、掌锣和云锣四大类,大锣发音较低;小锣发音较高,锣面呈坡形,有高音、中音和低音之分;掌锣是最小的一种锣,锣面平坦无脐,形状像个盘子,可以放在手掌中敲击;云锣是可以演奏出旋律的一种乐器。

『捌』 锣铎是什么意思

两种响器--打击乐器

锣是一种属于多类的打击乐器。木锣,皮锣,筛锣,土锣,锣是用铜等冶炼而成的,它的结构比较简单,锣身呈一个圆形的弧面,四周是以锣身的边框固定,演奏者用木棰敲击锣身正面的中央部分,产生振动而发音。

其它响器---打击乐器还有 :钟铙钹镲铴锣铎钲铃錞镈镛铓缶磬鼓.......

『玖』 锣的构造是怎样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秦汉时期的锣由锣体、锣架、锣棰3部分组成。锣体铜制,因为用响铜制成,所以也有响器之称。锣的结构较简单,锣体呈一圆盘形,四周以本身边框固定,用锣棰敲击中央部分振动发音。锣体一般中央部分略凸,称为“脐”、“光”或“堂”,是发音的主要部分,脐的大小、厚薄与锣的面积比例,决定着音调的高低,也有中央部分平坦无脐或突起成半圆的球状,这些都构成了锣的主要特征。锣脐与锣边之间称为“锣面”、“二位”或“内、外八字”,在锣边一侧钻有两个锣孔,以穿系锣绳,便于提携或悬挂锣架。

『拾』 请问这个铜锣是什么年代制造上面的字是什么意思做什么用谢谢。

什么年代不清楚,字是 泰来 两个字。可能是乐队的名字,有否极泰来的意思吧。

阅读全文

与锣是什么时代铸造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浏览:745
清洁保养维护机械或电器装置前 浏览:736
石灰石脱硫再热装置作用 浏览:780
鞋厂设备多少钱 浏览:444
阀门上开过力是什么 浏览:353
汽车改装排气阀门开关控制盒坏了 浏览:662
燃气灶离燃气阀门距离图 浏览:211
五菱宏光仪表盘上的表怎么调 浏览:202
网课批注设备哪个好 浏览:938
锋驭仪表台怎么设置中文 浏览:3
气动计数回路应用于哪些设备 浏览:500
一种可测量磁感应强度的实验装置 浏览:884
多液力元件传动装置 浏览:37
夹具中分度装置的作用 浏览:518
阀门cl4500是什么意思 浏览:495
机械键盘轴有多少种轴 浏览:640
轴承厚度英文怎么写 浏览:427
什么自来水阀门最耐用 浏览:212
2018印刷机械展什么时间 浏览:62
动漫机械奥特曼叫什么 浏览: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