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要详细过程
炼铁:
输料系统把烧结矿(由烧结厂烧成的)、焦碳、石灰石等原料输入到高炉顶的布料系统,由布料系统均匀的按一定比例布入炉内。热风系统将风吹进高炉,焦碳燃烧形成一定的高温(1150--1200度)化学气氛,烧结矿中铁的氧化物在这种温度和环境下发生还原反应。
矿石中的氧一部分形成二氧化碳,一部分变成一氧化碳,还有一些杂质气体被高温排走,进入除尘净化系统和高炉燃气回收系统,无用的二氧化碳被排走,一氧化碳被回收再利用。矿石中的铁被还原后在高温下行成液态铁水。
铁水又叫生铁。生铁可分三类:一类是供炼钢用的钢铁(硅SI含量小于1.25%);一类是供浇铸机件和工具的铸造铁(硅含量大于1.25%);还有一类是铁合金(主要是锰铁和硅铁)。
炼钢:
实质上是将铁水(生铁)加温并添加不同的元素,通过吹氧等手段,使铁的含碳量降低到0.2-1.7%的冶炼过程。可炼出多种不同质地的钢。如加锰,就炼出锰钢;加镍、铬、钛就炼出不易生锈的钢。
(1)铸造球环怎么脱硫扩展阅读:
铁碳合金分为钢与生铁两大类,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碳合金。碳钢是最常用的普通钢,冶炼方便、加工容易、价格低廉,而且在多数情况下能满足使用要求,所以应用十分普遍。按含碳量不同,碳钢又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随含碳量升高,碳钢的硬度增加、韧性下降。
合金钢又叫特种钢,在碳钢的基础上加入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使钢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发生变化,从而具有一些特殊性能,如高硬度、高耐磨性、高韧性、耐腐蚀性,等等。经常加入钢中的合金元素有Si、W、Mn、Cr、Ni、Mo、V、Ti等。
合金钢的资源相当丰富,除Cr、Co不足,Mn品位较低外,W、Mo、V、Ti和稀土金属储量都很高。21世纪初,合金钢在钢的总产量中的比例将有大幅度增长。
含碳量2%~4.3%的铁碳合金称生铁。生铁硬而脆,但耐压耐磨。根据生铁中碳存在的形态不同又可分为白口铁、灰口铁和球墨铸铁。白口铁中碳以Fe3C形态分布,断口呈银白色,质硬而脆,不能进行机械加工,是炼钢的原料,故又称炼钢生铁。
碳以片状石墨形态分布的称灰口铁,断口呈银灰色,易切削,易铸,耐磨。若碳以球状石墨分布则称球墨铸铁,其机械性能、加工性能接近于钢。在铸铁中加入特种合金元素可得特种铸铁,如加入Cr,耐磨性可大幅度提高,在特种条件下有十分重要的应用。
钢铁中碳的来源:炼铁的原料之一是铁矿石,铁矿石主要成份是Fe2O3,没有碳。炼铁的原料之二是焦碳。炼铁过程部分焦碳留在了铁水中,导致铁水中含碳。钢铁的生产 由铁矿石炼生铁。
由生铁作原料炼钢,炼钢的过程主要是除碳的过程.还不能将碳除尽,钢需要有一定量的碳,性能才达到最佳。
按冶炼设备分
⑴转炉钢 用转炉吹炼的钢,可分为底吹、侧吹、顶吹和空气吹炼、纯氧吹练等转炉钢;根据炉衬的不同,又分酸性和碱性两种。
⑵平炉钢 用平炉炼制的钢,按炉衬材料的不同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一般平炉钢多为碱性。
⑶电炉钢 用电炉炼制的钢,有电弧炉钢、感应炉钢及真空感应炉钢等。工业上大量生产的,是碱性电弧炉钢。
按钢的品质分
⑴普通钢 钢中含杂质元素较多,含硫量ws一般≤O.05%,含磷量wP≤0.045%,如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等。
⑵优质钢 钢中含杂质元素较少,含硫及磷量ws、wp,一般均≤0.04%,如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工具钢、弹簧钢、轴承钢等。
⑶高级优质钢 钢中含杂质元素极少,含硫量ws一般≤O.03%,含磷量wP≤0.035%,如合金结构钢和工具钢等。高级优质钢在钢号后面,通常加符号“A”或汉字“高”以便识别。
② 如何辨别明朝,清朝,民国,现代的宣德炉
宣德炉质量判断
旧说有五色,分别为佛经纸,栗壳,茄皮,棠梨,褐色,其中以佛经纸色 宣德炉
为第一。上海朵云轩95年拍品中有一铜炉(高19.2厘米),其色泽就能达到佛经纸色。此外,一些使用了特种工艺制造的洒金、错金铜炉,其价值要比一般的铜炉高数倍。
其次是看造型、铸工、大小以及重量
造型以古雅浑厚为上,有耳足的比无耳足的要好,铸工越精越好。以大小而言,径8-12厘米的炉最常见,属于小号;径15厘米左右的炉是中号,数量比小号少,但价值比小号高;而径大于20厘米的炉是大号,工艺精者稀见,价值也很高。在同样尺寸的情况下,炉越重价值也越高。如友所藏的明末清初的宣炉,径只有15.8厘米,而重量可达7斤,是该尺寸铜炉中的超重量级选手,价值要比普通的重3斤的高数倍。
最后看款的质量
款铸得越精越奇就越能帮助断代,而铜炉的价值也越高。宣德炉在明、清以及民国均有铸造,但如何判定年代的早晚呢?从整体造型上来说,明代铜炉的整体风格是雅致、浑厚。 发展到明末清初和清早期,铜炉依然浑厚,但不及早先的雅致。时至18世纪,风格开始趋向纤弱,在造型和装饰上力求变化,有的也雅致,但总体上浑厚不足。下两图是笔者藏品,原伦敦佳士得拍品,31.8厘米高,乾隆款和乾隆时期,纹饰较繁复,珊瑚镶嵌完整无缺漏。 19世纪及以后,铜炉铸造的质量每况愈下,无论是包浆纹饰造型都比前期的差。值得一提的是带有“石叟”款的铜炉。对这类铜器的考证专家有不同意见:英铜器专家Rose Kerr在她的《中国晚期铜器》书中提出“石叟”是始于明代后期的一江南作坊的“商标”(Rose Kerr, Later Chinese Bronzes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London, 1990]);另一专家Paul Moss不同意,他在《第二青铜时代》一书中认为明后期的专铸“石叟”款铜器的作坊不存在,“石叟”是传说中擅长作银镶嵌铜器的一僧侣的别号。他认为带“石叟”款的铜器是19世纪的作品。下图带“石叟”款的银线镶嵌的铜炉,一说是17世纪,一说是19世纪。
编辑本段宣德炉真伪判断
由于宣德炉价值不菲,市场上伪品很多,怎样来分辨这些伪品便是让收藏者们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 辨别宣德炉的真伪主要看三个方面:
看包浆
真品包浆温润,宝气内蕴,长时间不变。伪品包浆枯槁,有的象油漆,越放久越难看。
看铸工
真品铸工质量平均,精品铸工相当精。伪品铸工不平均,有地方好有地方差,或者铸工粗糙。
看磨损
真品有自然均匀的磨损,特别是在足底。伪品无磨损或人为打磨。 炉是古代焚香烧炭之器,有熏炉、香炉、手脚炉之分。古人崇尚焚香,香炉用途极多,主要功能有三点:一是用来薰衣;第二是书房必备之器,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诗句为证;第三是用来供祀神佛。明代宣德年间所铸的铜炉属焚香供祀之类,是专为郊坛大庙铸造的放在祭祀案桌上的供炉,宣德炉选料考究,做工精美,款式古朴典雅,当时就十分珍贵。明代宣德年间是铜香炉制作的巅峰时期,宣德炉的色彩丰富,它以紫红色为基调,有褐、青、绿、红、蓝、黄、白、金等数十种颜色。炉的构造由炉耳、炉身、炉足三部分组成。炉耳有:象耳、狮耳、环耳等,都成对置于炉身的两侧。有的炉不饰耳,炉身光素不作纹饰;有时还在炉身外部敲上些小块金箔。宣德炉炉壁厚重,拿在手上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款识规范端庄,大多落于炉外底部。据记载:宣德炉仅在宣德三年铸造过一次,一共5000只,以后就封炉不铸了。由于宣德铜炉名冠天下,所以后世多有仿制,但是无论怎么仿,它的颜色、铜质都与真正的宣德炉相差甚远。 价值 包浆 铸工 磨损
不菲 长时间不变 铸工质量平均,精品铸工相当精 自然均匀的磨损
编辑本段宣德炉色质
宣德铜炉经6炼到12炼之后,基本接近纯铜,所以颜色为紫红色的,虽然添加了金银等材料,但数量较少,对制成品的色质改变不大。所以宣德以后的仿品在铸炉中不把金溶入铜料中的原因,而把金材料用洒金、鎏金、错金、割金等工艺装饰在炉表面,达到美观的效果。 宣德炉的表面经过长时间的氧化,形成栗红色的氧化层,这就是判别真假宣德炉的基本色调。宣德炉原料在冶炼过程中,合金成份的不同,也会造成宣德炉材料颜色有些差异,也导致这些铜合金表面的氧化层颜色的差异。但万变不离其中,真宣德炉的表面颜色与栗红色不离左右。 因此,要从表面颜色上判别真假宣德炉已经很清楚了。如铜炉表面氧化层颜色显黑色或黑色带绿,那是铜材料中含铅太高,不属纯铜;如铜炉表面生成绿锈,那是含锡太高,已接近青铜合金;如铜炉表面一擦就黄烂烂的,氧化层不致密,那是含锌太高,是黄铜合金。从表面质地上看,如被氧化的粗糙、不平,或者能见到砂眼等,那是黄铜合金铸造或是粗铜铸造。从重量上看,炉直径12厘米的,重量大约在1千克以上,炉直径15厘米的,重量大约在1.7千克以上,炉直径18厘米的,重量大约在3千克以上,在考虑炉壁厚度相同情况下,近似半圆球环的体积。
编辑本段特色
一是原料多,除铜之外,还有金、银等贵重材料加入,所以炉质特别细腻,呈暗紫色或黑褐色。二是炼次繁,一般炉料要经四炼,而宣德炉要经十二炼,因此炉质会更加纯细,如婴儿肤。 三是闪金光,鎏金或嵌金宣德炉金光闪闪,给人—种不同凡器的感觉。传世的宣德炉很少很少,且价格为天文数字,非常昂贵。因此,各朝历代都纷纷仿制,如今很多仿品充斥市场,无论到哪个旧货市场或古玩店,均可见到“大明宣德年制”款的宣德炉,然而如果想从这里找到真宣德炉简直是大海捞针,但事物不是绝对的,河里总会有鱼,也许我们会在某个古董摊上遇到真品,那么你如何断定它的真伪?这就需要你掌握一些鉴定知识。其实古玩中最容易鉴别的就是宣德炉,因为真伪之间相差太悬殊了,通常认为不易鉴别的,是因为没有见过真的宣德炉,一旦见过真的宣德炉,真假优良一目了然。 鉴别时,首先要知道真宣德炉选用的是一种风磨铜。反复提炼,同时铜中加入金、银等贵金属,这样,愈烧愈纯,金银等贵金属便浮于表面,轻轻擦拭,便泛出光泽,所以说铜质非常精细,而作假者不知其内加入金银等贵金属。 宣德炉最奇妙处在于色彩。伪造的宣德炉色彩炫于外表,真的宣德炉色彩融于内质,从黯淡中放出奇妙的光泽,如同美丽的女子,其肌肤柔滑细腻,惹人抚弄。宣德炉放在火上烧久了,色彩灿烂多变,如果长时间放在火上即使扔在污泥中,拭去泥污,也与从前—样,伪造的宣德炉,即使用火培养数十年,一旦脱火,则形容枯槁。
内腔特征
宣德炉的造型只是它的外形,提及炉的内腔。宣德炉的内腔亦有欣赏和断代价值,反映了匠心和时代的审美情趣。感觉明匠更注重内腔的造型设计,尤其想表达炉腔的纵深感(横向的和竖向的)。横向的纵深感以弧线大来体现,竖向的纵深感以炉腔深来表达。 有几个特征充分体现匠心: A.炉壁不等厚,上下厚,中间薄。 B.炉口壁直,向内腔过度有棱角。 C.内腔底低。 D.内腔底面径小。 E.内腔的最凸处低于外形的最凸处。 这些特征的意义:内腔底低是为了增加竖向的纵深感。然而底低了,腔的竖中点(内腔的最凸处)必然要低,否则不好看,所以必然形成内腔的最凸处低于外形的最凸处,但若要形成这种效果,就必须是炉壁不等厚。 内腔底低了,底面径就必定要小(因有炉壁的厚度),产生的视觉效果是增加了横向的纵深感,因为底径小,腔下半部的弧度就大了,所以内腔底低亦有增加横向纵深感的意义。
含金及抛光炉
不少收藏者认为宣德炉中含金。有些人认为有些铜炉表面的“雪花金”斑点就是铜质中含金的体现。有些人认为宣德炉若比重超过铜,就一定有金的成分。“雪花金”是一种色斑,不是铜质中含金,因为就算铜中加入金,炼出的成品也不可能呈金和铜分离的状态。有些宣德炉比重是比铜大,但这并不足以说明炉中含金,有多种金属的比重都大于铜,这些炉的铸造中有可能是加入了其他比重大的金属。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的东亚部负责人Rose Kerr曾对维多利亚博物馆馆藏的宣德炉作过成分分析,她的结论是绝大多数炉的成分是含29%到35%锌的黄铜,其中未发现有金的成分。 国外回流的抛光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藏队伍的扩大,文物的回流正向纵深发展,宣炉也不例外。从国外回流的宣炉一大部分都是曾经被清过皮壳的。这些炉因为外表亮堂,或许会被初学者认为是假炉,但实际上清过皮壳的炉和现做的假炉很容易区分。 看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看内腔。清过皮壳的炉内腔的锈、香灰或土基本保留,内腔壁近口唇处多有磨损或不规则的绿锈堆积,和新做的伪炉截然不同 二是看耳足等转折处的缝隙,清过皮壳的炉在这些缝隙处多有白色或青白绿色的粉状残留物。 三是看款,清过皮壳炉的款在笔划中有残留的锈或青白绿色的粉状残留物。四是看炉足,清过皮壳的炉在足底处有明显磨损,受力接触面的铜色比其他铜色略淡。在这些清过皮壳的炉中,炉的缺陷(如修补,撞击痕等)和铜质的精粗一览无余。由于皮壳是被擦亮而非新铜,这些炉放一段时间后色泽就会逐渐变暗,呈一种温润的老铜色。 有些藏家认为这些炉被动过皮壳,不值得收藏,但笔者认为不妨拓宽一下思路。单从皮壳而言,这些炉虽然比不上原包浆未受损的炉,但至少不比入过土、锈重斑驳的炉差。清过的炉能展示炉的铜质之美。如果玩炉侧重于精度和铜质,这些清过皮壳的炉也值得青睐。从2004年起,这类外表亮堂的炉也经常出现在佳士得的拍卖中,成交率和成交价均较好。
编辑本段精粗炉的区分
古人在宣德炉上力求完美,今人玩炉可不辨年代,但却不可不辨精粗。笔者以为,精度和质量是宣德炉的生命,无论是在辨伪方面还是收藏方面,精度应是主要的着眼点。宣炉的精度主要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造型:精炉的造型规整,从哪角度看对称性都很好,口沿很平,耳和都很规矩。粗炉劣炉则歪歪扭扭,怎么都不舒服。 二看铜质:精炉的铜质非常纯净,泽好,炉表有婴儿肌肤般幼滑的感觉。炉的铜质不精,看上去闷杂,光泽暗淡。 三看炉款:精炉的款韵味足工艺佳,书法规整,字口干净利落,地章平整。炉的款书法拙劣,笔划和地章中沙眼较重。 四看打磨:精炉的打磨非常细致,佳者能够磨去失蜡铸造所形成的微小沙眼,以致表面极其平滑。粗炉的打磨粗糙,有的甚至没有经过细磨,炉体尚存挫痕。 同样类型的炉子,上等精炉和粗劣炉的差距不亚于上品官窑瓷器和粗制民窑瓷的差距。如果说造型和款式(比如私款及书体的种类)能够使我们横向地区分炉的类别,那么,精度便能使我们纵向地拉开炉和炉之间的距离。两者结合起来,玩炉便有多姿多彩的乐趣。 以上是看精粗的一般特征。精度和质量在不同时期还有不同侧重点。明炉重韵味,不管是整体或者细部的设计,都耐人寻味。明末清初的炉有拙朴的厚重感。雍正时期的炉线条柔和,而乾隆时的精炉工艺水平达到历史最高点。
判断标准
通常在判断宣炉的好坏时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1、最主要是看包浆、色泽。旧说有五色,分别为佛经纸,栗壳,茄皮,棠梨,褐色,其中以佛经纸色为第一。上海朵云轩95年拍品中有一铜炉(高19.2厘米),其色泽就能达到佛经纸色。此外,一些使用了特种工艺制造的洒金、错金铜炉,其价值要比一般的铜炉高数倍。 2、其次是看造型、铸工、大小以及重量。造型以古雅浑厚为上,有耳足的比无耳足的要好,铸工越精越好。以大小而言,径8-12厘米的炉最常见,属于小号;径15厘米左右的炉是中号,数量比小号少,但价值比小号高;而径大于20厘米的炉是大号,工艺精者稀见,价值也很高。在同样尺寸的情况下,炉越重价值也越高。如友所藏的明末清初的宣炉,径只有15.8厘米,而重量可达7斤,是该尺寸铜炉中的超重量级选手,价值要比普通的重3斤的高数倍。 3、最后看款的质量。款铸得越精越奇就越能帮助断代,而铜炉的价值也越高。宣德炉在明、清以及民国均有铸造,但如何判定年代的早晚呢?从整体造型上来说,明代铜炉的整体风格是雅致、浑厚。 发展到明末清初和清早期,铜炉依然浑厚,但不及早先的雅致。时至18世纪,风格开始趋向纤弱,在造型和装饰上力求变化,有的也雅致,但总体上浑厚不足。下两图是笔者藏品,原伦敦佳士得拍品,31.8厘米高,乾隆款和乾隆时期,纹饰较繁复,珊瑚镶嵌完整无缺漏。
炉的色质
宣德铜炉经6炼到12炼之后,基本接近纯铜,所以颜色为紫红色的,虽然添加了金银等材料,但数量较少,对制成品的色质改变不大。所以宣德以后的仿品在铸炉中不把金溶入铜料中的原因,而把金材料用洒金、鎏金、错金、割金等工艺装饰在炉表面,达到美观的效果。 宣德炉的表面经过长时间的氧化,形成栗红色的氧化层,这就是判别真假宣德炉的基本色调。宣德炉原料在冶炼过程中,合金成份的不同,也会造成宣德炉材料颜色有些差异,也导致这些铜合金表面的氧化层颜色的差异。但万变不离其中,真宣德炉的表面颜色与栗红色不离左右。 因此,要从表面颜色上判别真假宣德炉已经很清楚了。如铜炉表面氧化层颜色显黑色或黑色带绿,那是铜材料中含铅太高,不属纯铜;如铜炉表面生成绿锈,那是含锡太高,已接近青铜合金;如铜炉表面一擦就黄烂烂的,氧化层不致密,那是含锌太高,是黄铜合金。从表面质地上看,如被氧化的粗糙、不平,或者能见到砂眼等,那是黄铜合金铸造或是粗铜铸造。从重量上看,炉直径12厘米的,重量大约在1千克以上,炉直径15厘米的,重量大约在1.7千克以上,炉直径18厘米的,重量大约在3千克以上,在考虑炉壁厚度相同情况下,近似半圆球环的体积。
③ 有关地球环保的宣传标语
1.工资你高我也高,环保意识要提高
2.绿水青山是我家,大家不要破坏他
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4.环境与人类共存,开发与保护同步
5.贯彻环保教育,宣导环保资讯
6.生产绿色产品,节约地球资源
7.全员参与改善,持续环保社区
8.落实环保责任,完善环保制度
9.推展减废运动,做好废弃管理
10.团结一条心,石头变成金
12. 推动全员品质活动,提高全员工作士气
13. 全员参与、强化管理;精益求精、铸造品质
14. 讲求实效、完善管理;提升品质,增创效益
15.预防保养按时做,生产流畅不会错
16.时时寻求效率进步,事事讲究方法技术
17. 老毛病、要根治,小问题、要重视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com/s/1qOrzzI1-u_lWoXfnJyCFIg
④ 我们应当怎样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呢
1、减少污染物排放
改革能源结构,多采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烧煤前先进行脱硫),改进燃烧技术等均可减少排污量。
另外,在污染物未进入大气之前,使用除尘消烟技术、冷凝技术、液体吸收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消除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可减少进入大气的污染物数量。
2、绿化造林
茂密的林丛能降低风速,使空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下降。树叶表面粗糙不平,有的有绒毛,有的能分泌粘液和油脂,因此能吸附大量飘尘。蒙尘的叶子经雨水冲洗后,能继续吸附飘尘。如此往复拦阻和吸附尘埃,能使空气得到净化。
3、合理使用农药,重视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合理使用农药,这不仅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还能经济有效地消灭病、虫蚯蚓可以改善土壤污染、草害,发挥农药的积极效能。
在生产中,不仅要控制化学农药的用量、使用范围、喷施次数和喷施时间,提高喷洒技术,还要改进农药剂型,严格限制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重视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开发与生产。
4、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
根据土壤的特性、气候状况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特点,配方施肥,严格控制有毒化肥的使用范围和用量。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可增强土壤胶体对重金属和农药的吸附能力。
如褐腐酸能吸收和溶解三氯杂苯除草剂及某些农药,腐殖质能促进镉的沉淀等。同时,增加有机肥还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的流动条件,加速生物降解过程。
5、积极响应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倡议活动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我们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亚洲熄灯日:2010年6月21日亚洲城市熄灯活动是继2008年3月29日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的“地球一小时”接力后又一次大型的熄灯环保活动,活动主题为“熄灯亮心”,由香港地球之友、北京地球村等环保团体联手推动。
该活动旨在倡议亚洲的各个城市在这一天熄灯一小时(晚上9点-10点),借此来引起人们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重视,同时倡导人们选择节能减排、爱护环境、敞开心灵、亲善人际关系的生活方式。
⑤ 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采取的措施可归纳为哪四种
一,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如工厂上脱硫工艺,减少粉尘排放等等;
二,采取集中供热等措施,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三,多植树造林,改善下垫面,减少风吹尘;
四,鼓励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能源浪费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等的排放;
五,区域协同控制,大气污染不是一个城市的问题,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污染物会输送到其周边等等。
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
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
农业污染首先是由于耕作或开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还未稳定时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悬浮物。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废气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
⑥ 如何避免铸造出现的气孔
避免铸造出现气孔的措施有:
1、控制金属液的含气量,熔炼金属时,要尽量减少气体元素溶入金属液中,主要取决于所用原材料,合理的熔炼操作和合适的熔炼设备。
2、减少砂型(芯)在浇注时的发气量。
3、采用一定的措施使浇注时产生的气体容易从砂型中排出。如保证砂型有必须的透气性,多扎出气孔,使用薄壁或空心和中间填焦炭的砂芯,避免大平面在水平浇注位置,设置出气口,适当的提高浇注温度和注意引气等。
4、提高气体进入金属液的阻力。例如保证直浇道有所需的高度和金属液在型内的上升速度,在砂芯(型)表面实用涂料以减小砂型(芯)表面孔隙等。
5、浇筑时保证受热均匀。例如呋喃树脂粘结剂铸型,对浇注温度很敏感,小于1350度不会出现热皮下气孔,型腔各部分受热程度不同也会在热区产生热皮下气孔,所以浇注系统应将金属液分散引入型腔,使其热场均匀,缩短充型金属液流动距离,不使型腔局部受热过剧而使呋喃树脂分解。
(6)铸造球环怎么脱硫扩展阅读
一、侵入性气孔这种气孔的数量较少,尺寸较大,多产生在铸件外表面某些部位,呈梨形或圆球形。主要是由于铸型或砂芯产生的气体侵入金属液的未能逸出而造成。
防止措施:
(1)减少发气量:控制型砂或芯砂中发气物质的含量,湿型砂的含水量不能过高,造型与修模时脱模剂和水用量不宜过多。砂芯要保证烘干,烘干后的砂芯不宜存放太长时间,隔天使用的砂芯在使用前要回炉烘干,以防砂芯吸潮,不使用受潮、生锈的冷铁和芯撑等。
(2)改善型砂的透气性,选择合适的型空紧实度,合理安排出气眼位置以利排气,确保砂芯通气孔道畅通。
(3)适当提高浇注温度,开排气孔和排气冒口等,以利于侵入金属液的气体上浮排出。
二、析出性气孔这种气孔多而分散,一般位于铸件表面往往同批浇注的铸件大部分都发现有。这种气孔主要是由于在熔炼过程中,金属液吸收的气体在凝固前未能全部析出,便在铸件中形成许多分散的小气孔。
防止措施:
(1)采用洁净干燥的炉料,限制含气量较多的炉料使用。
(2)确保“三干”:即出铁槽、出铁口、过桥要彻底烘干。
(3)浇包要烘干,使用前最好用铁液烫过,包中有铁液,一定要在铁液表面放覆盖剂。
(4)各种添加剂(球化剂、孕育剂、覆盖剂)一不定期要保持干燥,湿度高的时候,要烘干后才能使用。
⑦ 造成环境恶劣的原因有哪些
一是经济增长的方式仍是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高污染来支撑。据介绍,与发达国家相比,广东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差距很大,单位GDP水资源消耗是美国的5.5倍,韩国的5.2倍,墨西哥的1.46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单位GDP的能源消耗是日本的6.6倍,美国的2.5倍……
二是污水、废气的排放量仍大量增加。例如,去年全省的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已达到114.8万吨,比上年增加6.7%,但完成脱硫的装机容量仅比上年增加了5%;全省城镇污水处理率仅为35%,污水收集管网配套不完善,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农灌水直接排入江河;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以10%的速度增长,但大多数为简易填埋,没有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对土壤、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三是气候异常,环境的自净能力降低。去年广东遇到了4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气候极其异常,降低了城市空气和江河地表水的环境自净能力。
⑧ 脱硫铁水渣铁如何分离
脱硫后铁水在进混贴炉前进行捞渣或扒渣,目前各炼钢厂采用较多的是扒渣设备,但建议使用捞渣机,目前烟台盛利达公司生产的铁水捞渣机相对较完善,各项优势均明显优于扒渣机。
⑨ 铸造球铁环如何脱硫
目前脱硫方法一般有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脱硫等三种。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渴求也不断增加,燃煤烟气中的SO2 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减少SO2 污染已成为当今大气环境治理的当务之急。不少烟气脱硫工艺已经在工业中广泛应用,其对各类锅炉和焚烧炉尾气的治理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