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选配连杆轴承
连杆轴承分为连杆大端轴承和连杆小端轴承
连杆小型端轴承是结合活塞销或十字头销减少销磨损的连杆小型端轴承。经常使用滑动轴承。在十字头连杆上,小端轴承经常使用锡青铜、铅青铜制成的圆柱套或内表面有减脂的钢套。套筒的内表面有油孔,有时还会制造油槽,使润滑油能够进入润滑。为了防止柴油机启动时发生干摩擦,一些轴承内表面也有油罐。一些小型高速柴油机的连杆小型端轴承使用滚针轴承。
轴承选择包括轴承尺寸轴承弹性轴承长度位置凸及轴承钢背面表面质量等内容轴承尺寸的选择。轴承尺寸的选择取决于主轴颈和连杆轴颈的缩小尺寸和轴承座孔的尺寸或维修尺寸。轴承的缩小尺寸适合轴颈维修尺寸。合适的轴承背面通常用缩小值表示。
Ⅱ 轴承怎么分类的,3类轴承是什么有无精度等级之分高手速度回答!!!!
3类轴承是指调心滚子轴承(或球面滚子)。轴承有精度等级之分。
轴承分类如下:
1、滑动轴承,滑动轴承不分内外圈也没有滚动体,一般是由耐磨材料制成。常用于低速,轻载及加注润滑油及维护困难的机械转动部位。
2、关节轴承,关节轴承的滑动接触表面为球面,主要适用于摆动运动、倾斜运动和旋转运动。
3、滚动轴承,滚动轴承按其所能承受的载荷方向或公称接触角的不同分为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
4、深沟球轴承,,是最具代表性的滚动轴承。
5、角接触球轴承,一般习惯上称为36、46型轴承为代表的六类轴承,角接触一般为15度、25度、45度等。
6、调心球轴承,调心球轴承是二条滚道的内圈和滚道为球面的外圈之间,装配有圆球状滚珠的轴承。
7、推力球轴承,分为单向和双向两种。 它们只能承受轴向载荷,绝不能承受任何径向载荷。
8、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一般为60°常用的推力角接触球轴承一般为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主要用于精密机床主轴,一般与双列圆柱滚子轴承一起配合使用,可承受双向轴向载荷。
9、推力滚子轴承,包括推力圆柱滚子轴承、推力圆锥滚子轴承、推力滚针轴承和推力调心滚子轴承。
10、滚针轴承装,有细而长的滚子(滚子长度为直径的3~10倍,直径一般不大于5mm)。
11、外球面球轴承,外球面球轴承的外圈外径表面为球面,可以起到调心的作用。
12、调心滚子轴承,调心滚子轴承有两列对称型球面滚子,主要承受径向载荷,同时也能承受任一方向的轴向载荷,但不能承受纯轴向载荷。
13、法兰轴承,法兰轴承外轮上带有凸缘法兰。特点是能简化主机结构,缩小主机尺寸,使轴承更容易定位。
14、带座轴承,向心轴承与座组合在一起的一种组件,在与轴承轴心线平行的支撑表面上有个安装螺钉的底板。
15、组合轴承,一套轴承内同时由上述两种以上轴承结构形式组合而成的滚动轴承。如滚针和推力圆柱滚子组合轴承、滚针和推力球组合轴承、滚针和角接触球组合轴承等。
16、直线轴承,直线轴承分为金属直线轴承和塑料直线轴承。
(2)弹性轴承怎么样扩展阅读:
轴承钢的特点:
一、接触疲劳强度
轴承在周期负荷的作用下,接触外表很轻易发作疲惫破坏,即涌现龟裂剥落,这是轴承的重要破坏情势。因而,为了进步轴承的运用寿命,轴承钢必需具备很高的接触疲惫强度。
二、耐磨性能
轴承任务时,套圈、滚动体和维持架之间不只发作滚动摩擦,而且也会发作滑动摩擦,从而使轴承零件一直地磨损。为了增加轴承零件的磨损,维持轴承精度稳固性,延伸运用寿命,轴承钢应有很好的耐磨性能。
三、硬度
硬度是轴承质量的重要质量之一,对接触疲惫强度、耐磨性、弹性极限都有间接的影响。轴承钢在运用状况下的硬度个别要到达HRC61~65,能力使轴承取得较高的接触疲惫强度和耐磨性能。
四、防锈性能
为了避免轴承零件和成品在加工、寄放和运用历程中被侵蚀生锈,请求轴承钢应具备良好的防锈性能。
五、加工性能
轴承零件在消费历程中,要经过许多道冷、热加工工序,为了满意少量量、高效力、高质量的请求,轴承钢应具备良好的加工性能。例如,冷、热成型性能,切削加工性能,淬透性等。
轴承钢除了上述基础请求外,还应当到达化学成分恰当、外部组织平均、非金属搀杂物少、外部外表缺点契合规范以及外表脱碳层不超越规则浓度等请求。
Ⅲ 什么是轴承轴承干什么用的是什么形状的必须套轴上用吗
轴承,是支承相对旋转的轴的部件。通常情况下,是轴旋转。举例就是自行车,脚蹬子与车子连接的那个部分,可以帮助我们让车子走起来。
支持和约束轴的旋转或摆动的机械零件。轴和轴承构成动联接,借以传递载荷和约束轴的运动。
在中国古籍中,关于车轴轴承的构造早有记载。1279年,中国的郭守敬创造的天文简仪,其作用与现代推力滚子轴承相似。1772年,英国的C.瓦洛设计制造球轴承,并装在邮车上试用。1794年,英国的P.沃思取得球轴承的专利。19世纪中叶,欧洲随着轴承材料、润滑剂和机械制造工艺方面的进步,开始有了比较完善的滑动轴承。1881年,德国的H.R.赫兹发表关于球轴承接触应力的论文。在赫兹成就的基础上,德国的R.施特里贝克、瑞典的A.帕姆格伦等人又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对发展滚动轴承的设计理论和疲劳寿命计算作出了贡献。1883年,俄国的N.P.彼得罗夫应用牛顿粘性定律计算轴承摩擦,同年英国的B.托尔在测定车辆轴承的摩擦系数时发核潜艇用轴承现轴承中有油膜压力存在,并测出油膜压力分布曲线。1886年,英国的O.雷诺对托尔的发现进行了数学分析,导出了雷诺方程,从此奠定了流体动压润滑理论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后,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逐渐成熟,按这一理论设计滚动轴承使寿命大为增加。
轴承的种类很多。按其所能承受的载荷方向可分为:①径向轴承,又称向心轴承,承受径向载荷。②止推轴承,又称推力轴承,承受轴向载荷。③径向止推轴承,又称向心推力轴承,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按轴承工作的摩擦性质不同可分为滑动摩擦轴承(简称滑动轴承)和滚动摩擦轴承(简称滚动轴承)两大类。
Ⅳ 如何选择轴承类型
首先是,尺寸的限制。通常轴承可以安装的空间是受限制的。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轴径(或轴承内径)是根据机械的设计或其它设计的限制。所以轴承类型及尺寸的选择是根据轴承的内径而决定的。由此,标准轴承的主要尺寸表均根据国际标准内径尺寸而编制的。
标准ina轴承的尺寸形式繁多,在机械装置设计时最好采用标准轴承(这设计到轴承是否容易采购,在这里就说句题外话,有些进口轴承型录上的型号确实有,但一些非标轴承在中国大陆地区没有现货,有些时候期货会很长时间,所以在轴承选型时要考虑时间成本和后期更换的成本)轴承的负荷,施加在轴承上的负荷,其性质、大小、方向是多变的。通常,额定基本负荷在尺寸表上均有显示。但轴向负荷及径向负荷等等,亦是选择适合的轴承重要因素。当球及滚针轴承的尺寸相当时,滚针轴承通常有较高的负载能力及承受较大的振动及冲击负荷。
转速,允许转速是根据轴承的类型,尺寸,精度,保持架类型,负荷,润滑方式,及冷却方式等因素确定。轴承表上列出了标准精度轴承在油润滑及油脂润滑下的允许转速。通常,深沟球轴承、自动调心球轴承及圆柱滚子轴承都适用于高速运转的场合。
轴承公差,轴承尺寸精度及旋转精度是根据ISO及JIS标准。对于要求高精度及高速运转的机械,建议使用5级或以上精度的轴承,深沟球轴承、向心推力球轴承或圆柱滚子轴承则适用于高运转精度的机械。刚性,当轴承的滚动体及滚道接触面受压,会产生弹性形变。有些机械需要将弹性形变减至最小。滚子轴承比球轴承产生的弹性形变量小。
安装及拆卸,某些应用场合需要经常拆卸及安装,以确保可以定期地进行检测及维修。内外圈可以分别安装的轴承如:圆柱轴承,滚针轴承,及圆锥轴承十分适用于此场合。锥孔型的自动调心球轴承及自动调心滚子轴承在轴套的帮助下,同样简化了安装程序。
Ⅳ 机器人专用轴承中的刚性轴承和柔性轴承分别是什么
柔性轴承不同于普通轴承,它的外环很薄,容易产生径向变形,在未装入凸轮之前环是圆形的,装上之后为椭圆形。
谐波传动变速器是利用柔性元件可控的弹性变形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其特点是,传动比大并且适用范围广、精度高、空回小、承载能力大、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传动平稳、噪声小、可向密封空间传递运动。
谐波传动变速器包括三个基本构件:波发生器、柔轮、刚轮及柔性轴承。其中柔性轴承是核心部件,变速器通过轴承的弹性变形达到高减速比的性能要求。
柔性轴承在工作中,内圈安装在椭圆形的刚轮上,工作中承受循环应力载荷,外圈安装在柔轮上,工作中随柔轮的弹性变形不断的发生变化,不仅承受循环应力载荷,而且承受交变应力载荷。
Ⅵ NBR70轴承是什么样的
NBR70不是轴承型号,而是一种材质,在轴承行业只能做密封材料。
NBR70 是:丁腈橡胶,硬度为绍尔A 70度
丁腈橡胶是由丁二烯和丙烯腈经乳液聚合法制得的,丁腈橡胶主要采用低温乳液聚合法生产,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粘接力强。其缺点是耐低温性差、耐臭氧性差,绝缘性能低劣,弹性稍低。 丁腈橡胶主要用于制造耐油橡胶制品。简称NBR,由丁二烯与丙烯腈共聚而制得的一种合成橡胶。是耐油(尤其是烷烃油)、耐老化性能较好的合成橡胶。丁腈橡胶中丙烯腈含量(%)有42~46、36~41、31~35、25~30、18~24等五种。丙烯腈含量越多,耐油性越好,但耐寒性则相应下降。它可以在120℃的空气中或在 150℃的油中长期使用。此外,它还具有良好的耐水性、气密性及优良的粘结性能。广泛用于制各种耐油橡胶制品、多种耐油垫圈、垫片、套管、软包装、软胶管、印染胶辊、电缆胶材料等,在汽车、航空、石油、复印等行业中成为必不可少的弹性材料。
Ⅶ 陶瓷轴承的优缺点
陶瓷轴承优点
1、耐腐蚀
陶瓷轴承是一种十分耐腐蚀的机械零部件,其耐腐蚀性比一般的材料都要高。因而目前陶瓷轴承,适宜于在布满腐蚀性介质的恶劣条件下作业。
2、物理性能稳定
陶瓷轴承是一种受热胀冷缩的影响比较小的五金件,因而在轴承的间隙一定时,可允许轴承在温差变化较为剧烈的环境中工作。
3、不易变形
陶瓷轴承由于弹性模量比较高缘故,故而受力使用时不容易变形。因此使用陶瓷轴承,有利于提高工作速度,并达到较高的精度。
4、重量轻
陶瓷轴承由于陶瓷滚动小球的密度比较低,因而重量要轻得多。因此转动时对外圈的离心作用可降低40%,进而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陶瓷轴承缺点
1、加工困难
陶瓷轴承具有较低的承载能力,相比金属材质其对热冲击敏感。所以在加工陶瓷轴承的时候,其加工步骤是十分复杂的,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所以时候陶瓷轴承缺点之一就是加工困难。
2、成本高
陶瓷轴承是非金属、非铁材料,是一种非磁性优良绝缘体,因而陶瓷轴承材质成本比较的高。同时陶瓷轴承加工和磨削成本十分的复杂,因而目前的陶瓷轴承,制作成本也是十分高的。
陶瓷轴承用途
陶瓷轴承具有耐高温、耐寒、耐磨、耐腐蚀、抗磁电绝缘、无油自润滑、高转速等特性,因而目前陶瓷轴承用途是十分广泛的,下面从基本用途和应用领域,来看下陶瓷轴承应用知识。
1、基本用途
陶瓷轴承基本的用途,是应用于精密机床主轴,从而提高机床的速度与刚性。目前陶瓷轴承在医疗器械、低温工程、光学仪器、高速机床、高速电机、印刷机械、食品加工机械中都有应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高科技新材料产品。
2、应用领域
陶瓷轴承目前应用领域,在航空、航天、航海、石油、化工、汽车、电子设备;冶金、电力、纺织、泵类、医疗器械、科研和国防军事等等方面。近年来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工艺水平的日益提高,陶瓷轴承的成本不断下降。
Ⅷ 请问,workbench17.0模态分析中长轴泵中间的联轴器和弹性轴承该怎么约束啊
没有好的办法,一般在模态分析中需要将接触设置为线性接触,弹性接触会自动的变成刚性接触,所以这种情况下,认为的改变模型,将软的部分修改一下,或者改变接触部分的材料硬度
Ⅸ 轴承的材质有哪几种
轴承的材质按材料分为陶瓷轴承、塑料轴承等。普通轴承钢AISI52100(GCr15)、不锈钢AISI440(9Cr18)、氮化硅(Si3N4)和氧化锆(ZrO2)四种轴承材料性能对照情况。
陶瓷轴承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基础件,由于其具有金属轴承所无法比拟的优良性能,抗高温、超强度等在新材料世界一马当先。近十多年来,在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塑料轴承一般可以分为塑料滚动轴承与塑料滑动轴承;塑料滚动轴承与塑料滑动轴承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名称就可以区别开来,塑料滚动轴承工作时发生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而塑料滑动轴承工作时发生的是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与制造精度;而塑料滑动轴承摩擦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轴承滑动面的材料。
(9)弹性轴承怎么样扩展阅读:
一、塑料轴承的优点:
1、塑料轴承整体均是润滑材料,使用寿命长;
2、塑料轴承使用中不会发生生锈现象且耐腐蚀,而金属类轴承易生锈不能用于化工液中;
3、塑料轴承质量比金属轻,这更适合现代化的轻量型设计趋势;
4、塑料轴承制造成本较金属类要低;塑料轴承采用的是注塑成型加工而成比较适合大批量生产;
5、塑料轴承在运行中没有任何噪音,具有一定的吸振功能;
6、塑料滑动轴承适合高低温工作-200~+250度;
塑料滑动轴承不仅仅可以做成轴套的形状,也可以做成塑料直线滑动轴承,但前提是制成的材料必须经过自润滑改良以提高其综合耐磨性能。
例如目前市场中常见的塑料直线轴承就是材料经过润滑剂以及增强纤维改性过工程塑料制成,其耐磨性能非常出色。
由于塑料滑动轴承较金属类滑动轴承存在众多的优势,目前塑料轴承的产量正在日益扩大,塑料轴承的使用场合也在不断的延伸。
从健身器材到办公设备以及汽车行业等等均采用了塑料轴承,目前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没有不使用塑料轴承的。
二、陶瓷轴承的优点:
第一,由于陶瓷几乎不怕腐蚀,所以,陶瓷滚动轴承适宜于在布满腐蚀性介质的恶劣条件下作业。
第二,由于陶瓷滚动小球的密度比钢低,重量更要轻得多,因此转动时对外圈的离心作用可降低40%,进而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第三,陶瓷受热胀冷缩的影响比钢小,因而在轴承的间隙一定时,可允许轴承在温差变化较为剧烈的环境中工作。
第四,由于陶瓷的弹性模量比钢高,受力时不易变形,因此有利于提高工作速度,并达到较高的精度。
Ⅹ 轴承钢具备哪些优势和特点
轴承钢是用来制造滚珠、滚柱和轴承套圈的钢。轴承钢有高而均匀的硬度和耐磨性,以及高的弹性极限。对轴承钢的化学成分的均匀性、非金属夹杂物的含量和分布、碳化物的分布等要求都十分严格,是所有钢铁生产中要求最严格的钢种之一。197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一些通用的轴承钢号纳入国际标准,将轴承钢分为:全淬透型轴承钢、表面硬化型轴承钢、不锈轴承钢、高温轴承钢等四类共17个钢号。
轴承钢优特点:
1)高的接触疲劳强度,
2)热处理后应具有高的硬度或能满足轴承使用性能要求的硬度,
3)高的耐磨性、低的摩擦系数,
4)高的弹性极限,
5)良好的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
6)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7)良好的防锈性能,
8)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