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砂型铸造中冷铁工艺是如何使用的,什么情况下使用该工艺哪位大虾请详解一下,谢了.
C. 砂处理
C-1. 我厂使用碾轮式混砂机,多年来一直采用先干混和后湿混的混砂工艺。近来听说加入膨润土以前先湿混的效果更好,不知如何控制先湿混的加水量?但是德国爱里许混砂机采取先干混而后加水湿混,似乎混砂质量还好,为什么?
按照过去传统的混砂方法:加入旧砂、膨润土和煤粉后先一起干混一段时间,然后再加水湿混。这种混砂工艺的缺点是在干混过程中粉状材料容易偏析而落入混砂碾的围圈和碾盘的夹角部位。加水以后粉料的润湿较慢,需要延长混砂时间才能将粉料逐渐裹带出来。混砂机的加料顺序最好是加入旧砂和新砂后,立即加入全部加水量的70~80%进行湿混。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膨润土和煤粉等粉料。然后再逐渐补加其余水分使型砂的紧实率或含水量达到要求。这种先湿混的方案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可能比先干混法的混碾时间缩短1/4左右就能混合均匀。有些采用人工加水方法的工厂开始推广先湿混方案时遇到困难是恐怕第一批加水过多而无法纠正。实际上细心的混砂工经过培训后能够根据混砂机内砂子运动特征大致判断加水量是否合适的。爱里许式混砂机的加水办法不同于其它混砂机,它是在加水前先将旧砂、新砂、膨润土和煤粉一同加入混砂机中混合,用传感器测定出加入的所有材料总体湿度,靠计算机确定需要加入的全部水量,一次加水混匀。由于爱里许机器的转子搅拌功能强,也能在规定的140s时间内将型砂混合均匀。
C-2. 囯内绝大多数铸造工厂,尤其是中小型铸造工厂都是靠手捏和眼看来判断混砂碾中加水量是否合适。结果是型砂干湿程度波动很大,各种性能也都随之变动。请问怎样才能使混砂加水自动化?
湿型砂的湿度必须严格控制,否则会影响会影响型砂的湿态强度、流动性、韧性、透气性、起模性强烈波动,也会导致铸件产生气孔、砂孔、夹砂、粘砂、胀砂等缺陷。靠手捏不能准确控制型砂湿度,所以国内有些大铸造工厂、外资和合资铸造工厂使用进口的型砂加水控制装置。在混砂阶段陆续测定型砂干湿程度,自动确定是否需要继续加水。或者利用传感器测定混砂机称量斗或混砂机中各种材料的干湿程度一次自动加水。由于进口型砂水分控制仪的价格较贵,影响国内中小工厂推广应用。
国内有几家高校和科研单位曾研制成功混砂加水自动控制装置,试用效果尚好。不过可能为了提高技术水平而将仪器功能增多,例如在一次测量中还自动检测和调整型砂的强度。也有的还包括测量型砂的透气性、温度等。这样就使装置的结构变得相当复杂,价格提高,不是一般铸造工厂所能承担的。而且所增多的检测项目并不适用。因为混砂周期时间长度有限,如果湿混阶段测得含水量或紧实率还没达到预期程度,可以继续补加少许水分,依靠水的极强渗透力和润湿性,混砂几秒到十几秒钟后就能分散均匀,即可确定水分是否已经达到目标值。如果混砂机中型砂强度没达到预期值而立即补加膨润土,但是由于膨润土吸水缓慢,在砂粒表面分散和包覆需要较长时间。型砂的强度随着继续混砂还会不断升高,不能预先准确推测出卸料时型砂最终强度。而且,对于铸件品种比较稳定的单一砂而言,膨润土、煤粉的批料量并不需要在混砂过程中立即调整。至于透气性和型砂温度本来不属于混砂机自动控制范围,应当是型砂实验室的检测内容。总而言之,我国众多铸造工厂,尤其是中小铸造工厂,最迫切需要的是结构相对简单、价格比较低廉的型砂紧实率或含水量自动控制仪。
C-3. 我厂的高压造型线生产汽缸体铸件。用国产碾轮式混砂机,混砂周期时间三分钟,型砂手感性能不好,有些脆和不易起模。但又不能延长混砂时间,以免供砂紧张。这种困境是怎样造成的? 应当怎样才能改进型砂品质?
根据囯产碾轮式混砂机产品目录给出数据,由生产率(t/h)除以每批加料量(kg),可计算出混砂周期时间(min),分别为2.60~2.70 min/批。与实际需要相比,如此短的有效混砂时间严重不足,以致型砂性能逐渐恶化。笔者在日本看到丰田、三菱等汽车厂的碾轮混砂机周期都是6min。我国很多工厂混砂周期时间不足的原因是原设计按照过去低密度造型、低强度型砂制定的。当时砂型的压实比压不足300~400kPa,型砂的湿压强度不高于80~100 kPa。使用品质有限的钙基膨润土,有效膨润土含量也不高。如今高密度造型用型砂的湿压强度一般都超过140 kPa,有的甚至达到200 kPa以上。都是用活化膨润土,而且树脂
B. 冷铁在铸造中是个什么概念
铸造生产中,冷铁对提高冒口的作用和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缩松,保证铸件质量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消失模铸造中完全可以和普通铸造法一样地使用冷铁。外冷铁可在舂砂时放入;内冷铁可在制模时嵌入或粘合在模型地内部,也可将外冷铁延伸到型外,固定在砂型中。内外冷铁安放原则与冷铁种类、规格与普通铸造相似。
C. 铸件为实现顺序凝固,应如何设置冒口和冷铁,冒口和冷铁各有什么作用
主要是冷铁加快热传导,使放冷铁的部位先凝固。铸造生产中,冷铁对提高冒口的作用和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缩松,保证铸件质量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消失模铸造中完全可以和普通铸造法一样地使用冷铁。
外冷铁可在舂砂时放入;内冷铁可在制模时嵌入或粘合在模型地内部,也可将外冷铁延伸到型外,固定在砂型中。内外冷铁安放原则与冷铁种类、规格与普通铸造相似。
在铸件厚壁处和热节部位设置冒口,是防止缩孔、缩松的有效措施。冒口的尺寸应保证冒口比它要补缩的部位凝固得晚,并有足够的金属液供给。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在铸件上建立一个从远离冒口的部分到冒口之间逐渐递增的温度梯度,
从而实现由远离冒口处向冒口方向顺序地凝固,即远离冒口的部位先凝固,靠近冒口的部位后凝固,冒口本身最后凝固, 不可以。冷铁是用以增加铸件某一局部的冷却速度而安放在铸型内的金属激冷物。
(3)冷铁铸造有限公司有什么用扩展阅读:
通用冒口适用于所有合金铸件,它遵守顺序凝固的基本条件。
(1) 冒口凝固时间应大于或等于铸件(被补缩部分)的凝固时间。
(2) 有足够的金属液补充铸件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补偿浇注后型腔扩大的体积。
(3) 在凝固期间,冒口和被补缩部位之间存在补缩通道,扩张角向着冒口。为实现顺序凝固,要注意冒口位置的选择,冒口有效补缩距离是否足够,并充分利用补贴和冷铁的作用。
D. 铸造用石墨冷铁有什么作用
有效防治缩孔、缩松。可防止壁厚交叉部位及急剧变化不为产生裂纹
2、与冒口配合使用,能加强铸件的顺序凝固条件,扩大冒口补缩距离或范围,减少冒口数目或体积
3、加速个别热节冷却,实现整个铸件接近于同时凝固,既防止或减轻铸件变形,又可提高工艺出品率
4、改善铸件局部的金像组织和力学性能。如西化机体组织,提高铸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降低和防止厚壁铸件中的偏析倾向
E. 冷铁的作用
冷铁:英文名称:chill
制造工艺:冲压,成形,锻造,车削,铸造或焊接
其它名称:内外冷铁,插片冷铁,冷却钉,螺旋状内冷铁,马蹄钉和铸造钉
冷铁由镀锡或涂敷防粘膜稀浆的低碳钢或线材加工而成,并且可以加 工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和尺寸。无论是马蹄钉还是直杆钉都可以作为冷 铁使用。在铸造生产中,冷铁被用来控制收缩和获得定向凝固。外冷 铁放在模子中顶着铸件壁。内冷铁被压进型芯,或模壁,这样它们的 一大部分就可以伸进模穴,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增加铸件局部冷却速度,在型腔内部及工作表面安放的金属块称为冷铁。冷铁分为内冷铁和外冷铁两大类。放置在型腔内能与铸件熔合为一体的金属激冷块叫内冷铁。造型(芯)时放在模样(芯盒)表面上的金属块叫外冷铁。
其作用为:
铸造生产中,冷铁对提高冒口的作用和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缩松,保证铸件质量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消失模铸造中完全可以和普通铸造法一样地使用冷铁。外冷铁可在舂砂时放入;内冷铁可在制模时嵌入或粘合在模型地内部,也可将外冷铁延伸到型外,固定在砂型中。内外冷铁安放原则与冷铁种类、规格与普通铸造相似。
一 在冒口难于补缩的部位防止缩孔 缩松。
二 防止壁厚交叉部位及急剧变化部位产生裂纹。
三 与冒口配合使用,能加强铸件的顺序凝固条件,扩大冒口补缩距离或范围,减少冒口数目或体积。
四 用冷铁加速个别热节的冷却,使整个铸件接近于同时凝固,既可防止或减轻铸件变形,又可提高工艺出品率。
五 改善铸件局部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如细化基体组织,提高铸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六 减轻和防止厚壁铸件中的偏析。
冷铁的作用是加速铸铁件某部分在浇注过程中的冷却速度的。铸铁件因为其结构的需要造成各个部分壁厚不均,有的部位很厚,在冷却的过程中就冷却的慢,壁厚薄的部位就冷却的快,使得同一个铸件各个部位冷却速度不均。造成的结果有可能产生缩孔、或者把壁薄的部位拉裂。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造型完成后,就在壁厚厚的部位加放冷铁,用它来吸收铁水的温度,加速这个部位的冷却速度,缩短和其他壁厚薄的部位冷却的时间差。
F. 在铸造工艺设计中,设置冷铁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产品名称:冷铁 制造工艺:冲压,成形,锻造,车削,铸造或焊接 其它名称:内外冷铁,插片冷铁,冷却钉,螺旋状内冷铁,马蹄钉和铸造钉 冷铁由镀锡或涂敷防粘膜稀浆的低碳钢或线材加工而成,并且可以加 工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和尺寸。无论是马蹄钉还是直杆钉都可以作为冷 铁使用。在铸造生产中,冷铁被用来控制收缩和获得定向凝固。外冷 铁放在模子中顶着铸件壁。内冷铁被压进型芯,或模壁,这样它们的 一大部分就可以伸进模穴,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编辑本段分类
冷铁
为增加铸件局部冷却速度,在型腔内部及工作表面安放的金属块称为冷铁。冷铁分为内冷铁和外冷铁两大类。放置在型腔内能与铸件熔合为一体的金属激冷块叫内冷铁。造型(芯)时放在模样(芯盒)表面上的金属块叫外冷铁。
编辑本段作用
石墨冷铁
铸造生产中,冷铁对提高冒口的作用和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缩松,保证铸件质量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消失模铸造中完全可以和普通铸造法一样地使用冷铁。外冷铁可在舂砂时放入;内冷铁可在制模时嵌入或粘合在模型地内部,也可将外冷铁延伸到型外,固定在砂型中。内外冷铁安放原则与冷铁种类、规格与普通铸造相似。 一 在冒口难于补缩的部位防止缩孔 缩松。 二 防止壁厚交叉部位及急剧变化部位产生裂纹。 三 与冒口配合使用,能加强铸件的顺序凝固条件,扩大冒口补缩距离或范围,减少冒口数目或体积。 四 用冷铁加速个别热节的冷却,使整个铸件接近于同时凝固,既可防止或减轻铸件变形,又可提高工艺出品率。 五 改善铸件局部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如细化基体组织,提高铸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六 减轻和防止厚壁铸件中的偏析。 冷铁的作用是加速铸铁件某部分在浇注过程中的冷却速度的。铸铁件因为其结构的需要造成各个部分壁厚不均,有的部位很厚,在冷却的过程中就冷却的慢,壁厚薄的部位就冷却的快,使得同一个铸件各个部位冷却速度不均。造成的结果有可能产生缩孔、或者把壁薄的部位拉裂。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造型完成后,就在壁厚厚的部位加放冷铁,用它来吸收铁水的温度,加速这个部位的冷却速度,缩短和其他壁厚薄的部位冷却的时间差。
编辑本段使用经验
善于利用冷铁,包括内冷铁于外冷铁,它既细化一次结晶,消除缩孔、缩松,又提高工艺出品率,当然,适宜的用量和规格是应该考虑的。内冷铁要干净、易熔,用量以少为宜。外冷铁的三维尺寸与冷却物的三维尺寸为0。6-0。7倍的函数关系。过小不起作用,过大造成铸件开裂。铸件在型内要长时间保温,直到低于200℃再开箱。 中小铸件的冷铁使用过程中: 1、中小铸件不便使用内冷铁 2、外冷铁使用在非加工面比较好,而且要刷醇基涂料、使用前抛丸除锈、除水和油 3、侧冷铁出现的问题比较少,效果比端冷铁好 4、端冷铁厚度为铸件厚度1/8~1/4时,激冷效果不好,而且冷铁边沿有缩陷,只能用于小缩孔和缩松 5、端冷铁厚度为铸件厚度1/4~1/2时,激冷效果一般,有时冷铁边沿有缩陷,冷铁面中间也可能有缩陷,并开始出现气孔 6、端冷铁厚度大于铸件厚度1/2时,激冷效果好,冷铁面中间有缩陷,铸件经常有气孔,厚冷铁不可用于高牌号铸铁件,因为易出现局部高硬度。 7、冷铁的非铁水接触面做成空的,有利于消除气孔
扩展阅读:
1
中国铸造协会 《铸造工艺学》
G. 铸造 冷铁起什么作用
冷铁起加快热传递,增加冷速,提高温度梯度的作用。同时增加形核率,细化晶粒,减少时间。
H. 铸件过程中冷铁的作用是什么
(1)冷铁与冒口配合以加强铸件的顺序凝固
I. 铸造中冷铁与衔铁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冷铁是为了增加铸件局部的冷却速度,以减少缩孔(坑)的出现;你说的衔铁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是不是芯铁?如果是芯铁就好回答,芯铁是铸件芯子的骨架,起防止砂芯断开的作用,有的芯铁同时起排气的作用,这样的芯铁是用钢管制作。
J. 生冷铁是什么铸造用的
问题不明确1、生冷铁是用什么材料铸造的?2、生冷铁用在哪种铸造方法上?
一般是铸铁,用来改善冷却条件的。砂型铸造中常采用加冷铁方式改善热节,防止裂纹等缺陷。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