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研磨机的操作方法是什么
操作者必须熟悉设备一般结构及性能,不得超性能使用设备。零件与磨具体积之和不得超过料斗体积的90%。接通电源后,进行空运转,应运转平稳,无异常噪声。否则应停机检查。工件研磨前,必须将工件进行脱油去污处理。加工过程中必须根据工件研磨情况适时添加研磨剂和控制水的添加量。工作完毕停机时,切断电源,清扫设备,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安全操作规程开机前,应检查紧固螺钉,检查电机轴等转动是否灵活。设备在运转中,发现异常应即停车。每隔6个月,应向振动电机或旋转轴的轴承注油口加注锂基脂。下班,应切断电源。
空负荷试运转。主机和分析机转向正确。主机空负荷试运转按转向要求,其运转时间不少于1h。主机空负荷运转时,应将磨辊装置用钢丝绳扎紧,避免磨辊与磨环接触打击,如无条件,亦可将磨辊装置拆卸。主机空负荷试运转应平稳,润滑油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0c。温升不得超过400c。分析机大小锥齿轮运转应平稳,无不正常声音,并保证油路畅通。鼓风机应观察转动方向,不应有不正常声音和振动,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0c,温升不超过350c。符合试运转。经空负荷试运转证明,各部件能正常工作时,才可进行符合试运转。符合试运转时间不少于8h(小时)。磨机工作应正常,传动部分不得有不正常声音和冲击振动。滚动轴承和润滑油最高温度不超过800c,温升不超过400c。管道装置中各法兰接触不应有漏风现象。磨粉产量达到规定指标。调整分析机转速,使成品粒度控制在0.44-0.125mm范围内。经空负荷及负荷使运转合格后,再次把紧固件拧紧,即可投入正常运行。
『贰』 怎样清洗轴承里面的润滑脂
一般是用汽油或者有专门的清洗剂。轴承加润滑脂一个是注意量,不用太多,浪费不说也会影响启动,再就是选择合适的润滑脂,比如同样是轴承脂,有的转速很高,比如30000转的小轴承就要用HOTOLUBE虎头的全合成高温高速轴承脂,既要满足不甩油还要不能太黏影响轴承转动。还有些低转速的高负荷大轴承,就要选择抗极压
『叁』 在减速机内添加剂研磨砂的用量及时间,对轴承的伤害程度
只要你放就会对轴承有伤害,,研磨砂的多少和研磨时间不是定死,,主要听噪音,,和看齿轮研磨情况,,
『肆』 平面磨床主轴轴承应如何修复
主轴的修复:主轴轴颈的圆柱度0.003、径向跳动小于0.002;前后轴颈与前端锥体的同轴度要求0.005mm,轴肩的端面跳动小于0.005。 研磨修复,研套加W14~W7磨料作研磨剂,以20 米/分的线速度 研正主轴颈的圆度,然后用研魔平板研,最后抛光(煤油调氧化铬),光 前轴承座锥孔和后盖滚动轴承座孔间同轴度(刮研修复16点/25 25mm2,竖起来刮研)。 后盖滚动轴承座孔中压入一铜材工艺套(长度为座孔长度2倍约100,套孔与带锥专用芯棒后端轴颈的配合间隙为0.02~0.03)。 上述精度修复后,将前轴承装入座孔,并用一直径与主轴(修复后)轴颈尺寸相同的芯轴作研棒,研刮轴承内孔,显点(12~16 点/2525mm2), 然后以前轴承座锥孔为基准,配磨轴承外锥体,接触大于75%(大端硬)。外磨时轴承套在外径等于修磨后的主轴直径的芯轴上,轴承内孔须调整至自由状态下与芯轴直径滑动配合(用钢丝收缩轴承)。修复方牙(车床)达2级精度。装好前轴承和带有工艺套的后盖轴承座后,用刮研芯轴(外圆尺寸为主轴轴颈尺寸0.002)对前轴承孔进一步刮研,以消除其装配误差,要求圆度0.005、圆柱度0.01,显点数前端(靠砂轮端)长30mm 18~22点/2525mm2,即轴承内孔向后端略有微小锥度,有利于润滑油的输入。使轴承内孔尺寸调整至研磨棒稍紧的滑动配合,这时轴承不再拆下,直接在箱体内进行清洗,然后用氧化铬作研磨剂对轴承进行研磨,以消除刮削时刀痕毛刺,研磨时垂直安放为宜。松开燕尾吊紧块,调节轴承间隙、调整螺母使主轴用手回转不动(此时轴承在自由状态下的间隙为0)。
吊紧燕尾吊紧块(吊紧力不宜太大),使轴承在吊紧块的胀力作用下扩大孔径,并与轴承座套孔紧密贴合,此时用手已能转动主轴,如转不动或在主轴前端螺纹上旋入螺母,并用铜等软金属轻击螺母四周,以分散吊紧的应力,使轴承外锥与座孔贴合得更好,用手转动主轴应灵活、无异常感觉,否则应重调。略倒旋轴承间隙调整螺母,并轻轻的再次扳紧螺母,以减少螺母间垂直度误差对轴承孔精度的影响。将千分表触于主轴前端,在表测的相反方向以20公斤左右的力抬动主轴,测量轴承间隙在0.008~0.015 范围内,超差时应重新调整。 空运转试车:运转2 小时,温升不超过20,轴向窜动和径向圆跳动小于0.01。
『伍』 轴承怎么添加润滑油,像日本MSRHK、NSK等一些进口轴承带有铁盖或胶盖,安装使用时需要放润滑剂吗
传统轴承都是含油的,只是加注的润滑油或脂不同,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在出厂前就已经用加注机,加注好各种型号对应的油脂了
不需要使用者再加注。
如果对于油脂有一些规格上,比如使用温度等的要求。
购买的时候,要询问清楚。
『陆』 如何使用研磨机
操作者必须熟悉设备一般结构及性能,不得超性能使用设备。零件与磨具体积之和不得超过料斗体积的90%。接通电源后,进行空运转,应运转平稳,无异常噪声。否则应停机检查。工件研磨前,必须将工件进行脱油去污处理。加工过程中必须根据工件研磨情况适时添加研磨剂和控制水的添加量。工作完毕停机时,切断电源,清扫设备,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安全操作规程开机前,应检查紧固螺钉,检查电机轴等转动是否灵活。设备在运转中,发现异常应即停车。每隔6个月,应向振动电机或旋转轴的轴承注油口加注锂基脂。下班,应切断电源。
空负荷试运转。主机和分析机转向正确。主机空负荷试运转按转向要求,其运转时间不少于1h。主机空负荷运转时,应将磨辊装置用钢丝绳扎紧,避免磨辊与磨环接触打击,如无条件,亦可将磨辊装置拆卸。主机空负荷试运转应平稳,润滑油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0c。温升不得超过400c。分析机大小锥齿轮运转应平稳,无不正常声音,并保证油路畅通。鼓风机应观察转动方向,不应有不正常声音和振动,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0c,温升不超过350c。符合试运转。经空负荷试运转证明,各部件能正常工作时,才可进行符合试运转。符合试运转时间不少于8h(小时)。磨机工作应正常,传动部分不得有不正常声音和冲击振动。滚动轴承和润滑油最高温度不超过800c,温升不超过400c。管道装置中各法兰接触不应有漏风现象。磨粉产量达到规定指标。调整分析机转速,使成品粒度控制在0.44-0.125mm范围内。经空负荷及负荷使运转合格后,再次把紧固件拧紧,即可投入正常运行。
『柒』 轴和轴承安装
轴承(“Bearing”,日本人称“轴受”)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类。
安装前注意事项1) 轴承的准备
由于轴承经过防锈处理并加以包装,因此不到临安装前不要打开包装。
另外,轴承上涂布的防锈油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对于一般用途的轴承或充填润滑脂的轴承,可不必清洗直接使用。但对于仪表用轴承或用于高速旋转的轴承,应用清洁的清洗油将防锈油洗去,这时轴承容易生锈,不可长时间放置。
2) 轴与外壳的检验
清洗轴承与外壳,确认无伤痕或机械加工留下的毛刺。外壳内绝对不得有研磨剂(SiC、Al2O3等) 型砂、切屑等。
其次检验轴与外壳的尺寸、形状和加工质量是否与图纸符合。
安装轴承前,在检验合格的轴与外壳的各配合面涂布机械油。轴承的安装方法轴承的安装方法因轴承类型及配合条件而有所不同。
由于一般多为轴旋转,因此内圈与外圈可分别采用过盈配合与间隙配合,而外圈旋转时,则外圈采用过盈配合。
(1) 压入安装
压入安装一般利用压力机,也可利用螺栓与螺母,不得已时可利用手锤进装。
(2) 热套安装
将轴承在油中加热使其膨胀后再安装在轴上的热套方法可以使轴承避免受不必要的外力,在短时间内完成安装作业。加热注意事项1) 一般油脂润滑轴承加热不要超过80℃,加油润滑轴承加热温度不要超过120℃。
2) 不允许轴承接触油槽底部。
另外热套安装还可以利用感应加热装置将轴承加热使其膨胀后再安装在轴上。
『捌』 新手如何了解轴承
新手想充分了解抄轴承,可以多从书籍了解和学习。比如下面相关书籍:
电机轴承使用手册、滚动轴承质量检验 、滚动轴承制造工艺学 、滚动轴承应用手册 、 滚动轴承质量控制、 滚动轴承防锈包装 、国内外轴承对照手册
轴承(Bearing)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friction coefficient),并保证其回转精度(accuracy)。
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其中滚动轴承已经标准化、系列化,但与滑动轴承相比它的径向尺寸、振动和噪声较大,价格也较高。
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严格的说是由外圈、内圈、滚动体、保持架、密封、润滑油 六大件组成。主要具备外圈、内圈、滚动体就可定意为滚动轴承。按滚动体的形状,滚动轴承分为球轴承和滚子轴承两大类。
『玖』 宝石一般用于作仪表轴承、研磨剂、装饰品,那宝石要如何清洗
说起宝石,相信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宝石的用途范围十分的广泛,比如可以用来做仪表的轴承,也可以做成装饰品以及研磨剂等,尤其是一些珠宝首饰,是很多女性都非常喜欢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佩戴过珠宝,就会发现珠宝首饰很容易会出现尘垢以及一些污染物等,所以我们也要定期的对珠宝首饰的宝石进行清洗。当然,在清洗的时候,不同特性和硬度的宝石也是要区别对待的。
第三,如果是一些硬度比较低的宝石,比如像琥珀、珊瑚以及绿松石等,这些宝石在清洗的时候千万注意不要用水来洗,否则的话很容易会让宝石出现开裂的现象。因此,在洗这类宝石的时候,尽量要用柔软的布来进行擦洗,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多的摩擦。
『拾』 平面磨床动压轴承故障怎么进行维修
一、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
经过对设备中出现故障的原因分析,发现平面磨床中砂轮轴的轴颈部分表面有纵向裂纹,前、后轴承外观则没有明显缺陷,磨损量也不大,对磨头进行拆检,未发现砂轮轴有弯曲,仅在轴颈部分有浅表纵向裂纹。前、后轴承的外锥凸缘与轴承座孔接触良好,轴承内孔无明显损伤。由此认为磨头无法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前、后轴承的几何精度发生变化,三油楔形状及大小不一致所造成的。故决定修理采用的方案为:修复前、后轴承和镀硬铬(0.02mm)修复砂轮轴。
二、采用刮与研相结合的方法修理轴承
采用刮与研相结合的方法修理轴承,既先对前、后轴承进行刮削显点,再以研磨扩大接触面积并降低表面粗糙度值,刮削时采用轻刮法,绝不能刮成鱼鳞状。
1、将前、后轴承安装到工作位置,按轴承孔配磨一长400mm的圆柱芯轴(直径为55mm),其配磨程度以转动自如为准。在芯轴上薄薄涂一层红丹油,将芯轴穿入轴承,适当调整前、后轴承的松紧程度,转动芯轴,抽出芯轴轻刮划点。此项工作须反复进行以达到在前、后轴承内表面的3条矩形带接触中显点均匀密集为止。然后磨制一根直径比该芯轴小0.02mm长400mm的铸铁研磨棒,涂以W5氧化铬研磨膏对前、后轴承同时进行研磨,随时收紧前、后轴承并注意清除轴承端部多余的研磨剂。经过研磨,使轴承的接触面为完整的3条矩形接触带,最后拆下轴承座仔细清洗,使之不能有任何杂质。
2、将前、后轴承安装到位,按轴承孔配磨一长为350mm的圆柱芯轴,与轴承内孔的配合程度以刚度能穿入为宜。调整前、后轴承至芯轴转动困难时为止。在调整过程中,前、后轴承要交替进行,切不可先调紧其中的一个再调整另一个,按此芯轴直径小0.01mm尺寸精磨砂轮轴轴颈,抛光后即可组装。
3、加注润滑油依次进行装砂轮前和装砂轮后的空运转试验,最后进行磨削试验。经过研磨,使前后轴承有3条与其外锥凸缘相对应宽为15mm的通长矩形接触面。为了进一步降低轴承内孔的粗糙度值,我们试用牙膏对其进行了抛光处理。检查研磨棒的最终集合精度未发现明显变化,即以此直径减去0.01mm作为砂轮轴轴颈的尺寸。
三、采用以研代刮的方法修理轴承
1、采用车削有三头120mm导程正反螺旋槽的铸铁研磨棒进行整体研磨以保证前、后轴承的同轴度。研磨棒的直径是在与前、后轴承配合较紧的基础上减小0.02mm.。所用研磨剂为M28氧化铝加煤油调合而成。为了使前、后轴承有尽可能的调整余量,在装配时用手将前、后轴承轻轻推人轴承座、带上调整螺母,然后将调整螺杆稍用力旋紧即可。
2、研磨时磨头置于垂直状态。为便于研磨棒在研磨过程中做适当的轴向移动并减轻劳动强度,在研磨棒正下方放一液压千斤顶,通过钢珠支承研磨棒。为在研磨过程中使手持力对中,在研磨棒的上端加装手轮装置。
四、在研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使研磨棒的旋转方向与砂轮轴的工作旋转方向一致。这样有利于工作时自吸油流迅速通过径向间隙形成油楔,从而能改善运转性能。
1、研磨过程中要不断地调紧前、后轴承(保持一定的手感)以提高研磨效率和保证轴承的几何精度。
2、随时清除轴承端部多余的研磨剂以避免前、后轴承出现喇叭口。
3、研磨一定时间后抽出研磨棒,清除研磨棒和前、后轴承中的研磨剂,检查研磨效果和研磨棒的研损情况,如研磨棒出现研损,则需对其进行修整以保证前、后轴承孔径的一致性。
4、在做最后研磨时,研磨剂尽量少并适当收紧前、后轴承以保证前、后轴承的最终几何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