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机械制图中的拔模角是什么啊!
如果你要设计的零件是通过铸造出来的,那么这个零件的毛坯需要一个斜角才能从模具中取出来。这个角度就是拔模角。当然,如果你不需要对这个表面进行进一步加工的话,那这个零件就要有一个斜角的。
当这个角很小的时候,不需要在图纸上画出来,只需要标注一下就可以了。
② 拔模斜度指什么
脱模斜度也就是拔模斜度,是为了方便出模而在模膛两侧设计的斜度。脱模斜度的取向要根据塑件的内外型尺寸而定.
应该是C!也就是90度减去A!
③ 拔模角度怎么计算
拔模斜度( 也就是脱模斜度),是为了方便出模而在模膛两侧设计的斜度。脱模斜版度的取向要根据塑件权的内外型尺寸而定。
拔模斜度计算公式:
以拔模斜度1:50是多少度?
拔模斜度计算公式:斜度 tanα=1/50 1.14°锥度 tanα=1/5 11.3°
拔模斜度也就是脱模斜度,是为了方便出模而在模膛两侧设计的斜度。脱模斜度的取向要根据塑件的内外型尺寸而定。为了让成型品可以顺利顶出脱离模具,在与模具开闭相同方向的壁面(包括侧型芯与加强肋),必须设定拔模斜度以利脱模。
塑件脱模斜度的大小,与塑件的性质、收缩率、摩擦因数、塑件壁厚和几何形状有关。硬质塑料比软质塑料脱模斜度大;形状较复杂或成型孔较多的塑件取较大的脱模斜度;塑件高度较大、孔较深,则取较小的脱模斜度;壁厚增加、内孔包紧型芯的力大,脱模斜度也应取大些。有时,为了在开模时让塑件留在凹模内或型芯上,而有意将该边斜度减小或将斜边放大。
另外不管是凸、凹模与镶块甚至滑块都要有的斜度,通常拔模斜度最少为5.,一般来说,以7。以上为好,而其方向则以机台的顶杆顶出或油缸动作的方向为准。尤其是凹模面有蚀纹的时候,更应该注意拔模斜度的问题。
④ 什么是正拔模和负拔模
以固定面为零位(参考基准),材料侧在拔模方向正方向时,拔模导致材料减少为正角度,增加为负角度;材料侧在拔模方向负方向时,拔模导致材料减少为负角度,增加为正角度。
拔模通常用于对模型、部件、模具或冲模的竖直面添加斜度,以便借助拔模面将部件或模型与其模具或冲模分开。
拔模,铸造时为了从砂中取出木模而不破坏砂型,往往零件毛胚设计带有上大下小的锥度,叫拔模斜度。拔模斜度有三种形式:增加厚度法,加减厚度法,减小厚度法。
模具拔模
拔模就是为了保证模具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产品能顺利脱模,我们设计模具的时候有时就没有设置拔模度,而是用我们手工抛光时候自然形成的斜度(很小)这样也能保证脱模的。其实对于高精度零件。
只要你模具型腔和型芯表面粗糙度小(用抛光或工艺磨床),不用拔模也能顺利脱模的。当然顶杆设计也要合理。
⑤ 什么是拔模角
拔模角是模具中的工艺角度,不同模具角度灵活掌握
⑥ 拔模斜度有什么作用一般是多少度
拔模斜度作用是为了方便出模而在模膛两侧设计的斜度。一般来说,以7°以上为好,而其方向则以机台的顶杆顶出或油缸动作的方向为准。尤其是凹模面有蚀纹的时候,更应该注意拔模斜度的问题。
零件冷却的时候,将向型芯收缩。而拔模斜度有助于零件避免受到型芯的影响。即便存在取消拔模斜度的想法,但也一定不要取消拔模斜度。如果拔模斜度降低,零件的锁定力将变大,从而所需要的将零件从模具中拆卸下来的力也将增大。
塑型时间也不得不延长,因为这样才可以使零件充分冷却,保证可以从模具中拆卸出来。因为零件必须冷却到刚度足够大,才可以在不变形的情况下顶出。
这种冷却时间可以占到整个塑型时间的50%~80%。相反,拔模斜度越大,所需要的将零件从模具中拆卸出来的力就越小,零件从模具中拆卸出来的时间也就越短。
考虑到上述相互矛盾的对抗因素,对于大多数填充物料而言,一个比较折中的、方法就是将拔模斜度降低到1°。但是,人们很容易将1°作为对于任何情况都采用的习惯性数值,这样就忽略了合理的拔模斜度可能节省的成本。
(6)铸造业的拔模角度怎么理解扩展阅读
模具设计时,型芯或凸台的拔模斜度可取某高度范围的最大值,型腔的拔模斜度可取某高度范围的最小值。型芯的拔模斜度取最大值,动模型腔的拔模斜度取最小值,这样,试模后可根据制件实际情况对模具进行修理。
流体压力成型机床的顶出机构在动模部分,只有保证开模后制件停留在动模,才能有效完成制件的顶出。模具设计时,当不能完全确定制件在开模后到底停留在哪一半模时,在制件尺寸公差范围内适当调整拔模斜度可使制件在开模后停留在预想的那一半模。
当对制件中的d1、d2、d3、d4有同心度要求时,分型面必须在A~A处且d1与d2设计在同一型芯上才能使模具保证其要求,但很难确定制件在开模后到底停留在哪一半模。模具设计时只要把动模的拔模斜度尽可能取小而静模的拔模斜度取大(在制件尺寸公差范围内),就可使制件在开模后停留在动模。
塑胶产品在设计上通常会为了能够轻易的使产品由模具脱离出来而需要在边缘的内侧和外侧各设有一个倾斜角为出模角。若然产品附有垂直外壁并且与开模方向相同的话,则模具在塑料成型後需要很大的开模力才能打开,而且,在模具开启后,产品脱离模具的过程亦相信十分困难。
⑦ 压铸件拔模角度
高度与拔模斜度,拔模斜度越大越容易脱模,对于墙面较深(高)的产品或产品本身较深(高)的更是重要。又因为拔模斜度而产生的厚度变化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因此可以避免壁面壁厚太薄或太厚而导致成型不良的种种问题:
tanθ=X/H;θ=拔模斜度;H=墙高或肋高;X=所减少的壁厚(或倾斜偏差量)。
通常设计较精密的产品都会要求较小的拔模斜度,也就是在产品深(高)度较大时,其倾斜量X需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例如高100mm的产品,若是要求精密的产品,则希望上下偏差量能控制在0.15 mm之内,tanθ=0.005,θ≈0.25。
这样的角度,就成型而言已是非常困难,但在现今成型机越来越精密、模具也越精细的时代,做到这样甚至更小的偏移也不无可能,若仍无法达到需求,则应考虑做滑块来解决。
(7)铸造业的拔模角度怎么理解扩展阅读
大小确定原则:
(1)材料的收缩阻力大时,拔模斜度应取大。
(2)收缩量大、浇注温度高时,拔模斜度应取大。
(3)制件需要拔模部分尺寸大,拔模斜度应取大。
(4)模具型腔表面越光(即表面粗糙度越小),拔模斜度越小。
流体压力成型制件的壁厚一般较薄,因此拔模斜度取增大制件壁厚的形式。当制件尺寸精度要求不高或制件的图纸未做特殊规定时,其外形、凸出部分的拔模斜度取0。
30′,内腔、孔、凹人部分的拔模斜度取1。。当整体制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或制件的图纸中某尺寸精度要求较高时,应控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