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战争都用火攻,那二战时为什么不用火攻呢,都是用机械设备
古代战争也并非都用火攻,火攻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比如风向,可燃物,版以及如何将敌人引入权陷阱,例如火烧赤壁,如果曹军不是在木船之上,如果没有东风,火攻有什么用。再比例如火烧藤甲军,如果敌人没有穿着易燃的藤甲,也没有被引入葫芦谷呢?再者说不用火攻真刀真枪砍杀的战例也很多。
二战时也不是没有用过火攻,比如美国火烧东京,还有火焰喷射器也是二战发明的,用以攻克敌人的掩体以及藏兵洞。
『贰』 为什么抗洪的时候不用无人机运输沙袋,还要用人搬
无人机载重量很小的,只有几十公斤,何况续航也很成问题,飞不了几趟就没电了
『叁』 抗洪抢险需要哪些机械设备
防汛设备包括:
一、专用抢险机具
1、抛石机
抛石机正对防汛抢险中抛石不到位,须多次倒石,劳动强度大,坦坡、口实损坏等问题提出来的。经近几年研究试验,目前较成熟的抛石机具有抛石笼架、弹性抛石机和自由移动式抛石排等。
2、植桩机
目前国内设计的植桩机主要用于建筑桩基工程和桥梁工程。由于桩基工程用桩大多为一二十米的钢板桩、钢管桩、钢筋混凝土桩、所以植桩机的急振力吨大至数十吨,且整机重量大、价格昂贵、运输不方便。防汛抢险除堵口用长木桩和钢管桩外,一般为中小木桩,要求打桩机轻巧,机动性好,操作简单方便。
二、运输设备
1、拖拉机
拖拉机是一种用于推、拖作业的自行式动力牵引机械,在水利水电、道路、建筑工程施工中,拖拉机和以拖拉机作为基础车组装起来的各种铲土、推土运输机械使用最为广泛的施工机械,抢险中用于软料、土石料等运输。在交通道路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拖拉机更具灵活、方便的特点。在黄河下游防汛抢险中多用于牵引及碾压。
2、翻斗车
小型翻斗车常用于小型土石方工程施工中。在防汛抢险,尤其是急重险情抢护时,因机动翻斗车车容积小、效率低、速度慢,速度慢,一般不予采用。但是如果受抢险场地限制,大型机械设备无法进入抢险工地时,机动翻斗车用于短距离调运工具料物有其轻便灵活的特点,多广泛使用。黄河上常用的为人工装普通型翻斗车,斗容量为0.5m3。
3、汽车
防汛抢险所用的汽车大多为非公路运输车,也就是说大部分为自卸汽车。自卸汽车按其特点可进行如下分类:
①按总重量可分为轻型自卸汽车(总重量在10t以下)、重型自卸汽车(总重量10t-30t)和超重型自卸汽车(总重量30t以上)。
②按用途可分为通用自卸汽车、矿用自卸汽车和特种自卸汽车。
③按动力源可分为汽油自卸汽车和柴油自卸汽车。
④按传动方式可分为机械才传动(总重量55t以下)、液力传动(总重量一般为55t-150t)和电传动(总重量150t以上)自卸汽车。
⑤按车身结构可分为刚性自卸汽车和铰接自卸汽车。
4、驳船
驳船是非自航船,需拖轮或顶推轮来拖曳。在防汛抢险常用到的驳船为泥驳、沙驳和石驳等运输船。
三、机械设备
1、推土机
推土机是土石方施工中的主要机械之一,是一种自行式铲土运输机械,主要进行短距离的推运土方、石渣作业。它的作业距离在50m以内时经济效果最佳。
2、铲运机
铲运机是一种典型的土方运输机械。它能综合地完成铲土、装土、运土和卸土四道工序,能控制填土铺撒厚度和进行平土作业,能在行驶中将土从料中卸出,并铺成所需要的厚度。目前国内外有14%-40%的土方工程是靠铲运机来完成的,而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土方施工有一半以上是靠铲运机来完成的。
3、挖掘机
挖掘机是挖掘和装载土石的一种主要工程机械,按作业特点分为周期作业式(单斗挖掘机)和连续作业式挖掘机。在防汛抢险中主要用到单斗式挖掘机。
4、装载机
装载机是工程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土方机械。它配有多种工作装置,可铲取散粒物料,装车和自行装运,还能 进行挖掘、平整场地、牵引车辆、起重、抓举等作业。装载机的铲斗容量大,机动性好使它能与单斗挖掘机进行竞争并日益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
5、压实机械
压实机械主要用于对土石坝、河堤、围堰、建筑物基础等进行压实,以提高其强度、不透水性和稳定性,防止因受雨水风雪侵蚀引起软化和膨胀,产生沉陷破坏。
四、照明设备
1、应急手持电灯
应急手持电灯内装有6V可充电电池有上下转动90°的6V0.5A的氪气搜查灯和两个6W的日光灯管,还有为报警用的旋转360°闪光灯、报警器和手电,在巡堤查险中便于携带,使用十分方便,可靠性好,可以广泛推广使用。
2、柴油发电机组
小型柴油发电机组在防汛抢险现场照明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防汛抢险位置不固定,要避免因运输、装卸、颠覆、震动等发生故障。
3、汽油发电机
发电机功率1KW-5KW的小型汽油发电机,使用方便灵活,可用于小范围的防汛抢险照明。
五、通讯救生设备
1、海事卫星系统
由于我国加入了图际海事卫星组织,1990年水利部信息中心开始应用际海事卫星系统组建了水利防汛应急通信卫星网,为全国各大流域机构配备了国际海事卫星移动通信A标准站,总重量34kg。通过国际海事通信实现全国各流域机构、地方及水利部、国家防总的联络,主要用于移动通信。1996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又购买了10部NOTEBOOK—M单路便携式海事卫星地面设备,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架设容易、操作简单,利用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亦道上空的国际海事卫星实现通信,可传送一路电话和数据。该设备装配在黄河水利委员会通信管理局、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务局、山东黄河河务局、河南黄河河务局、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故县水利枢纽管理局,用于黄河防汛应急通信。
2、救生设备
为满足洪水淹没区群众紧急转移需要,防汛部门应储备一定数量的救生设备。救生设备品种很多,并有专门生产厂家,应根据需要选购或定制。防汛救生设备必须符合安全可靠、运输投放方便、易于保管的要求。现将常用的救生设备性能规格介绍如下:
3、溺水自动救生器
溺水自动救生器利用急剧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的方法,迅速自动充足气囊(2s~5s),以增加人体在水中的浮力,是一种微型便携式水上救生设备,它由气囊和气体发生器构成。四川遂宁市机器厂生产的溺水自动救生器的主要技术规格如下:外型尺寸130mm(长)×40mI¨(直径);承受重量70kg~90kg;环境温度-10℃~45℃;充气眶力5kPa~15kPa。
4、玻璃钢救生艇
玻璃钢救生艇是采用聚酯类纤维压制而成的,具有高强度、稳定性好、重量轻等优点,但也存在储放体积大、运输不便以及老化等问题。救生艇构造主要有浮力舱、冲气密封带等浮力设施,当艇体进水、倾覆、部分破损时,仍能维持一定的漂浮能力。现国家防总及各流域机构都有一定数量的配备。
『肆』 为什么功的原理 能阐述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使用任何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大于或等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伍』 地下水不用机械能自动引上来吗
地下水(ground water),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回下饱和含水层答中的水。在国家标准《水文地质术语》(GB/T 14157-93)中,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
国外学者认为地下水的定义有三种:一是指与地表水有显著区别的所有埋藏在地下水的水,特指含水层中饱水带的那部分水;二是向下流动或渗透,使土壤和岩石饱和,并补给泉和井的水;三是在地下的岩石空洞里、在组成地壳物质的空隙中储存的水。[1]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沼泽化、盐渍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现象。
『陆』 为什么要用360吨黄豆抗洪,真的有用吗
这次抗洪抢险中,湖北用360吨黄豆作为沙袋抗洪的操作惊艳了全国人民。其实总的来说,这种方法是可取的,原因很简单。首先就是黄豆本身吸水性不错,而且吸水之后可以膨胀。其次就是湖北地区官方的意思是通过洪水直接泡发黄豆,让其成为豆苗。水患过去之后直接种下去。最后就是黄豆的库存量比较大,足够使用。
最后就是黄豆的库存量比较大,足够使用。根据新闻里面的报道,湖北省不仅将库存的黄豆拿出来使用,而且还大量购买外省的黄豆资源。用来专门对抗管涌等险情,毕竟管涌出现的早期,会出现一个一个的小孔,这些小孔必须要赶快处理。而黄豆刚好能够胜任,比传统的沙石更加靠谱,而且还能够回收利用。这是传统沙石无法做到的。所以总的来说,湖北省这次开创性的使用黄豆作为抗洪物资,是一个非常好的发明。
『柒』 请教:为何维和官兵排雷不使用大型机械
排雷的不止中国维和官兵啊,好多国家的。估计地区敏感,不适合大规模排雷版设备吧。另外好权多陈年老雷,大而巴拉的排不仅排不掉,还可能把雷场破坏了。维和部队排雷一般有以色列提供的布雷图,找到一两颗,完成定位的话,应该也好排。
『捌』 为什么酒厂不用机械搅拌而用人工
应该是口感原因吧
『玖』 抗洪时,面对植被茂密的区域该不该采取机械化
抗洪时,面对植被茂密的区域不该采取机械化,因为这样会破坏植被的根部而导致死亡
『拾』 黄豆可以抗洪吗有科学道理吗
黄豆可以抗洪,黄豆遇水会变大,可以对漏水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堤坝渗水严重时,土体里的细沙被流水冲出来,在外形成环状的沙包。这种情况出现的时间久了,大量的涌水翻沙会破坏堤防和水闸地基土壤骨架,引起建筑物塌陷,造成决堤、垮坝、倒闸等事故,也会造成溃口。要对付这种险情,蓄水反压(俗称养水盆)是一种有用的办法,即通过抬高管涌区内的水位来减小堤内外的水头差,从而降低渗透压力,水往低处流不往外溢,从而防止地基被掏空。
由于黄豆吸水性强,把它丢进“养水盆”,豆子体积会增大,不仅可以抬高水位,还能填补砂砾空隙,且黄豆储备量很大,容易抢购调配,还能回收利用,泡胀后能作优质有机肥。
(10)为什么不用机械抗洪扩展阅读:
黄豆同时还有补救灾后农田收成的作用。农田被淹后,第二季水稻已无法种植,但可以视情况改种玉米和黄豆。如果安排得当,可以最大程度弥补因洪水造成的损失。所以,洪灾过去后,黄豆也能派上用场,帮助农民渡过艰难时期。
此外,辣条也诞生于黄豆与洪水的“纠葛”中,1998年,湖南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当时农产品损失严重,平江县酱干产业的主要原料黄豆出现了大幅度的产能下降,直接对酱干产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为了养家糊口,平江县农民被迫要寻找新的出路,在这样的情况下,平江县三市镇的邱平江、李猛能、钟庆元在探索中用面粉代替豆粉,改进生产工艺,采用单螺杆挤压机械加工,加入辣椒、花椒、孜然、糖、盐、植物油等佐料,创新发明了麻辣味的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