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分析机械工程企业的宏观环境
自2011年4月以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已在低谷中运行了4年多,行业竞争惨烈、产能严重过剩,严峻的市场环境让很多企业非常紧张和焦虑,对未来市场走势失去信心。
然而,来自美国、中国、日本、德国、韩国、瑞典、法国和意大利等地的全球领军企业,却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未来运行发展均表现出信心,认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战略必将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工程机械行业:市场环境没那么坏,全球机会还很多
“很多人跟我说当前行业不景气,市场需求不旺,情绪很悲观,我不认同。”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做企业最害怕懒,不动脑子,不发掘需求,不重视市场,只想着增加产量,只看重眼前效益。当前,无论中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都在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大有可为。全球机会多得很,怨天尤人难成事,踏实会干才是金。”
国内外巨头仍看好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这个由中、美、韩三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峰会上,公布了2015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全球最领先的50家制造企业2014年销售额为1595.64亿美元,同比下滑10.67%。中国有11家企业上榜,成为上榜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徐工集团进入前10强,位居中国企业首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说,中国有11家企业入选榜单,和日本并列第一,说明中国的工程机械已成为全球重要市场和重要的制造基地。与会人士指出,工程机械行业,上游连着钢铁等制造业,下游连着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对整个经济的指示作用。近年来,中国经济与工程机械行业处于深度调整阶段。虽然市场出现波动,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依然不失为一个“朝阳产业”。
工程机械行业:市场环境没那么坏,全球机会还很多
与此同时,近期宏观经济、政策层面不断释放出有利于工程机械行业企稳回升的积极信号,随着一系列投资计划加速落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化等,中国工程机械产业今后发展动力强劲。
王民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近年来,全球与中国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和调整,受此影响工程机械产业出现历史性波动,成本上升、竞争加剧、需求冷淡特点明显,但是面对未来机遇,行业对未来的走势信心不断增强。中国制造商通过技术和产品升级,和国外最强的企业正面竞争。全球工程机械产业,“中国制造”正在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卡特彼勒全球副总裁、中国区董事长陈其华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面临着很多挑战,但也有很多机会。一方面,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会给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继续带来信心和希望。另一方面,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会给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带来多年未有的巨大增长机会。“‘一带一路’战略覆盖2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63%的全球人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将成为这个战略发展的重点。”陈其华说,“卡特彼勒相信在中国面临的改革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必将为行业未来带来希望,成为发展的驱动力。”“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中国制造商在全球市场拓展的深入,今后海外业务将成为驱动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持续成长的重要一极,中国仍将保持着全球工程机械第一大市场的地位。”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表示。
工程机械行业:市场环境没那么坏,全球机会还很多
全球化竞争呼唤企业“可持续发展”过去几十年,全球最领先、最主流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都已经进入中国。据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世界最大的50家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中,除中国之外的39家国外公司,已有37家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还在中国投资建立全球研发中心,并将中国供应链体系等导入其全球业务体系。通过一系列深耕,跨国企业以实际行动,不断深入地向中国本地化拓展,将中国打造为其全球业务中最具战略意义的重要板块。“打开工厂的大门,就是国际化市场。”面对竞争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王民指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粗放型发展、中低端追求已经走到头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必须要从亢奋时代回归,静下心来去研究、去发力。理性、实干、严谨、精进应该成为我们迎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祛除中国制造‘虚胖’的努力方向。”中国市场的起伏,加速了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转型升级的节奏。近年来,中国领军工程机械制造商持续发力,不断推进技术、产品创新,并将此打造为驱动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工程机械行业:市场环境没那么坏,全球机会还很多
在海外,中国机械产品与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企业的步伐不断深入。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已经走过“简单海外贸易”、“构建海外代理商渠道和办事处”最初两个阶段,进而步入第三阶段——在海外建立制造基地、研发中心。一些领军企业如徐工已经进入第四阶段——利用当地的人才、技术、产品等,推进目标市场本地化战略。与此同时,中国品牌产品更得到越来越多国外用户的认可。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已经成为整个装备制造产业中的优势产业走向全球,未来也必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对此,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苏子孟表示。
❷ 如何进行装配线的产能分析
你说的是流水线吗?
做什么产品的?说详细点!
我知道一些机箱/路由器组装生产线方面的知识.
❸ 如何做机械加工产能分析
具体看产品,加工工艺
❹ 生产计划产能要分析哪几方面以及人力负荷如何分析
1、做何抄种机型袭以及此机型的制造流程 2、制程中使用的机器设备(设备负荷能力) 3、产品的总标准时间,每个制程的标准时间(人力负荷能力) 4、材料的准备前置时间 5、生产线及仓库所需要的场所大小(场地负荷能力)] 人力负荷应该: 1、根据生产计划产量、标准工时计算所需总工时 2、设定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时间为10小时,则其人员需求为:总需工时/(每人每天工作时间*每月工作日)*(1+时间宽松率)
❺ 机械生产能力怎么描述
第一种 优良、良好、
第二种 每小时的生产能力,比如挖机挖多少方土。
建议采用第一种 省事
❻ 如何分析产能和产值
要计抄算生产能力需要袭首先确定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不同类型的企业生产能力计算方式不同。相比之下,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能力计算稍微复杂一些,主要原因是这类企业产品的加工环节多,参与加工的设备数量大,设备能力又不是连续变动的,而是呈阶梯式发展的,所以各环节的加工能力是不一致的。计算工作通常从底层开始,自下而上进行,先计算单台设备的能力,然后逐步计算班组(生产线)、车间、工厂的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的计算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流水线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能力计算,成批加工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能力计算和服务行业的生产能力计算。
❼ 机械生产产能分析方法
如果只针对一个产品(或者说这个产品所用人员设备与其它产品没有相关性)的话,那么按每道工序的标准工时及设备人员状况进行分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
如果是分析整个工厂的话,不了解实际情况真的没办法帮你
❽ 产线产能如何计算,有什么公式
年生产量/12月/每个月的工作日(约等于22天)/日产量(每人每8小时的产量),这个公式不对。
产线产能公式:
产能=单位工作时间/节拍时间。
其中:节拍时间是指该拉产出单位产品的时间间隔,它等于该拉的瓶颈时间。
单位工作时间是指出勤时间减去相关活动产生的等待时间。
工作时间:员工的实际的作业时间,由出勤时间减去相关活动产生的等待时间。
良品产出数:生产现场的产出必须一定要是良品才能作为产能计算的依据。
(8)如何分析机械产能扩展阅读
产能计划包括两大部分。首先是企业已有的生产能力,是近期内的查定能力;其次是企业在本年度内新形成的能力。后者可以是以前的基建或技改项目在本年度形成的能力,也可以是企业通过管理手段而增加的能力。
计划能力的大小基本上决定了企业的当期生产规模,生产计划量应该与计划能力相匹配。企业在编制计划时要考虑市场需求量,能力与需求不大可能完全一致,利用生产能力的不确定性,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对生产能力作短期调整,以满足市场需求。
对于老企业可能由于产品方向有所改变,或者是产品结构重新设计,也可能因为工艺方法有所改进等种种原因,当初的设计能力已完全不能反映实际情况,这时需要对企业的产能作重新核准,称此结果为查定能力。
查定能力是企业的实际能力,对于企业各类计划有指导作用,是企业计划工作的基本参数.
计算工作通常从底层开始,自下而上进行,先计算单台设备的能力,然后逐步计算班组(生产线)、车间、工厂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的计算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流水线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能力计算,成批加工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能力计算和服务行业的生产能力计算。
❾ 如何精确得定义产能
产能(Capacity)指生产能力,也就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版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权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生产能力是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加工能力的一个技术参数,它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每位企业主管之所以十分关心生产能力,是因为他随时需要知道企业的生产能力能否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当需求旺盛时,他需要考虑如何增加生产能力,以满足需求的增长;当需求不足时,他需要考虑如何缩小规模,避免能力过剩,尽可能减少损失。
产能:是指单位工作时间内的良品的产出数。
工作时间:员工的实际的作业时间,由出勤时间减去相关活动产生的等待时间。
良品产出数:生产现场的产出必须一定要是良品才能作为产能计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