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机械课程设计要怎么做的
机械课程设计是机械专业大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因为他关系到你后来从事该行业的一个理论铺垫,做课程设计可参照《机械课程设计指导书》一步步展开设计,到图书馆查一些相关资料,综合利用大学里学习的理论知识,例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等,使你从理论到实践实现过渡,主要设计步骤有:
设计步骤
1.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2. 电动机的选择
3.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4.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5. 设计V带和带轮
6. 齿轮的设计
7. 滚动轴承和传动轴的设计
8. 键联接设计
9. 箱体结构的设计
10.润滑密封设计
11.联轴器设计
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高等工科院校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全书包括4个部分: 第一篇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以常见类型的减速器(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和蜗杆减速器)为例,系统地介绍了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内容、步骤和方法,给出了装配图、零件图的参考图例。第二篇主要介绍了简化画法以及常用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尺寸及参考图例。第三篇为机械设计及习题和设计大作业中一些常用的数据、标准和规范。第四篇为设计大作业及其指导,注意兼顾机械类和近机类两种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和要求,结合《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教材的平时设计性大作业而编写。全书采用最新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
本书可供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近机类和非机类各专业进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时作配套教材,也可供成人高等工业学校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㈢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课程设计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
编辑本段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就业领域
(1)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2)数控编程与加工;
(3)机械设计与制造;
(4)机械电子工程;
(5)机械设备与管理;
(6)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常识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㈣ 有人可以介绍一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干什么啊
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
提高有关设计能力,如计算能力、绘图能力等,熟悉设计资料(手册、图册等)的使用,掌握经验估算等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
㈤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简介
本书是按照应用型高等工科院校机械设计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编写的,可供学习这两门课程及其课程设计时使用。
全书分为三篇及附录:第一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以常见的减速器为例,系统地介绍了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内容、步骤和方法;第二篇,机械设计常用标准和规范,介绍了课程设计常用标准、规范和资料;第三篇,参考图例;附录,给出了课程设计题目、设计思考题及设计计算示例,供教师和学生参考。
本书可作为应用型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近机类和机电类等专业的教材,并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㈥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设计目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基本内容后提供一个较完整的从事机械设计初步实践的机会。《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编写宗旨就是指导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将所学的机械基础理论运用于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通过机械传动方案总体设计,机构分析和综合,进一步巩固掌握课堂教学知识,并结合实际得到工程设计方面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技术资料,提高绘图、运算的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开发。1.设计目的
机械原理课程是培养学生具有机械理论能力的技术基础课。
课程设计则是机械设计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是我学习机械专业来第一次全面的自主进行机械设计能力的训练。在这个为期两周的过程里,我们有过紧张,有过茫然,有过喜悦,感受到了学习的艰辛,也收获到了学有所获的喜悦,回顾一下,我觉得进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有如下几点:
(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的理论与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设计机械产品的一般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
(3)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合理选择传动机构,正确计算零件的工作能力,确定尺寸及掌握机械零件,再进行结构设计,达到了解和掌握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设计过程和方法。
(4)学习进行机械基础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等。
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简介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根据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专业课开发指导委员会制订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全国多所高职院校历年来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的。全书分为3篇,共23章。第1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共10章),以常见的减速器为例,系统地介绍了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内容、方法和步骤等;第2篇,设计资料(共10章),介绍了课程设计中常用的标准、规范及资料等;第3篇,减速器零、部件的结构及参考图例(共3章),介绍了减速器零、部件的常用结构及有关参考图例。《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力求内容精练,图文并茂,注意引导学生思考。
本书根据“机械设计”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编写而成,可供该课程理论学习和课程设计使用。
本书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基础知识(第1章至第9章),第二部分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常用标准和规范(第10章至第18章),第三部分为减速器参考图例(第19章、第20章)。为使学生在有限的课程设计时间内得到相关基本知识的综合运用与技能训练,本书以常用的齿轮、蜗轮减速器为设计对象,介绍了减速器的一般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汇集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所需的基本内容和资料,以便学生能迅速投入实质性的设计工作。
读者对象:本书内容简明扼要,采用最新国家标准和规范,便于资料查阅,可供高等工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维修等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