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钢筋机械连接的具体要求
一般情源况下机械连接的位置要求是设置在受内应力最小的区段。
机械连接是利用连接套筒的咬合力实现钢筋的连接。由于机械连接套筒的存在,机械连接区段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间距将减少,不能满足最小保护层厚度要求,但在任何情况下,其横向间距不宜小于25mm。
根据国标:
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机械连接的连接区段长度应按35d计算(d为被连接钢筋中的较大直径)。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以下简称接头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在同一连接区段内Ⅲ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25%;Ⅱ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I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除下面b条款所列情况外可不受限制。
2、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Ⅱ级接头或I级接头,且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3、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4、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㈡ 当钢筋连接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简述接头的设置原则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如果是受压面筋的话一般接头位置控制在跨中的1/3内,受拉的接头控制在支座的1/3处。机械连接现在一般用的是直螺纹连接,一个是要用专用的力矩扳手检查,还有就是看套丝的质量,和套管的质量,上紧后看套管两边露丝的多少等。
㈢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规范要求
一般情况下机械连接的位置要求是设置在受内应力最小的区段。
机械连接是利用连接套筒的咬合力实现钢筋的连接。由于机械连接套筒的存在,机械连接区段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间距将减少,不能满足最小保护层厚度要求,但在任何情况下,其横向间距不宜小于25mm。
根据国标:
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机械连接的连接区段长度应按35d计算(d为被连接钢筋中的较大直径)。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以下简称接头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在同一连接区段内Ⅲ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25%;Ⅱ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I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除下面b条款所列情况外可不受限制。
2、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Ⅱ级接头或I级接头,且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3、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4、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㈣ 钢筋机械连接规范
法律分析: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机械连接的连接区段长度应按35d计算(d为被连接钢筋中的较大直径)。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以下简称接头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在同一连接区段内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25%;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I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除下面b条款所列情况外可不受限制。
2、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级接头或I级接头,且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3、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4、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法律依据:《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进《技术公告》中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尽快了解并准确把握公告的内容和技术要求,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促进技术升级,确保《技术公告》的实施。二、对《技术公告》中的限用和禁用技术,施工图设计审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和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应将其列为审查内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不得在工程中使用。凡违反《技术公告》继续使用限用或禁用技术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验收备案;违反《技术公告》并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依据《建设部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实施单位进行处罚。 三、未列入本公告,现阶段广泛应用的技术,不属于本公告的调整范围。
㈤ 钢筋梁下部钢筋机械连接的具体位置。
钢筋在混凝土梁中主要承受拉力,钢筋接头是钢筋受力时的薄弱环节,钢筋的接头应设置在构件受力较小处。
1、单跨梁板的下部纵向受力筋接头不宜设在跨中1/2范围内。
2、连续梁板的纵向受力筋接头,上部负弯矩筋应设在跨中附近,下部主筋应设在支座处。但对满堂基础底板,因其弯矩图和楼板方向相反,钢筋的接头位置也应相反,即上部钢筋应在支座处,下部钢筋则在跨中。
3、钢筋接头不宜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4、钢筋接头不应该集中,要尽量错开位置,让薄弱环节分散开来。
钢筋的检验首先要检查钢筋的标牌号及质量证明书;其次要做外观检查,从每批钢筋中抽取5% ,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创伤和叠层,钢筋表面的凸块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的允许和偏差,钢筋每一米弯曲度不应大于四毫米。
接下来力学性能试验,每批若小于60吨则从中抽取2根,每根截取两段,分别做拉伸和冷弯试验。在截取试件时应除去钢筋两端100-500MM,在截取试件大于60吨还需在取相应的钢筋。
(5)机械接头在计算设置中怎么设置扩展阅读:
钢筋绑扎时,钢筋交叉点用铁丝扎牢;板和墙的钢筋网,除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保证受力钢筋位置不产生偏移。
梁和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接头的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钢筋通常按定尺长度交货,具体交货长度应在合同中注明;钢筋以盘卷交货时,每盘应是一条钢筋,允许每批有5%的盘数(不足两盘时可有两盘)由两条钢筋组成。
钢筋按定尺交货时的长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0mm。直条钢筋的弯曲变应不影响正常使用,总弯曲度不大于钢筋总长度的0.4%;钢筋端部应剪切正直,局部变形应不影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