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机械图纸符号里面的圆跳动,全跳动什么意思
圆跳动指的是圆来跳动自公差,是指被测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时,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全跳动和圆跳动的主要区别:
圆跳动仅能反映单个测量面内被测要素轮廓形状的误差情况,不能反映整个被测面上的误差;
全跳动则可以反映整个圆柱面的误差情况。
因为圆跳动中的各被测量面之间没有建立关系,而是各截面分别读数。在实际使用中往往要求对整个表面的形位公差综合控制,并且要求测量简便。根据这一功能要求,增加了全跳动公差。
网络_全跳动公差
网络_圆跳动
② 跳数是怎么回事
跳数实际上是一个数值(振幅),简单的说就是指一个数(空间)可以被等分成多少个另一个数(相互隔离的或抽象的或连续的空间)的值。
因为跳是需要能量的给人以充满力量的摆脱束缚跨越障碍的感觉(当然干任何事情都是需要转化能量的,除非你变成空间,那么能量就不再运动,能量就变成最原始的状态),把一个数等分仍然是需要转化能量的,跳得高矮,远近受转化能量的大小控制,等份的多少也受转化能量多少的支配,能量是最具有惰性的一种物质,他有想静止不动的特性(这是由于空间这种物质都是挤压在一起的,无法动弹),也就是说无限趋向于静止,所以有把一切拉回到静止状态的趋势,为了跨越并摆脱这种障碍所需要转化的能量的大小可以与任意维数上的空间中的位置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为了克服无限大无限小的空间的阻碍需要暂时用能量把他挤开,以获得通过或占据他们的位置。这就是为什么数列、矩阵和维度空间都无限趋向或远离某一点的原因,也就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在什么地方结束的问题。但是空间的分布按照需要并不是连续的,所以需要计算“跳”到另一个空间位置上去所需要的能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想象一下水或者空气吧,有助于理解的。谈得太快了,拉回来,慢慢来)。 上面表中所有等号右边的数都是跳数值,横向的行叫衰减行(具有方向时是趋向于原发的衰减),第一行等号右边的数叫跳数。第二行以后的行中等号右边的数都是一个值(乘积),不是跳数,称跳跃值简称跳跃或跳。再来看一下列,右数第一列叫原发列 第二列叫基跳列(这一列的所有跳都叫基跳数值简称基跳数或基跳[能量跃迁的值]。右数第三列以后的可以依次叫一,二,三。。。等等跳列都可以,不是固定的)。斜向的叫断裂区段,也是有方向的(分得比较复杂暂且放到一边。) 先来看一些例:(无法在3上记点,故在3前后以一“~”号代替,表示其从“~”号处开始无限循环) 7/3=2.~3333~ 10/3=3.~33333~ 31/3=10.~3~ 127/3=42.~3~ 。。。。。 好了,如何求出符合这样要求的正整数呢? 我们发现,所有这些数除以3的余数都为一。 搞定。 谈点别的,看下这个: 0/3 1/3=0.~3~ 2/3=0.~6~ 3/3=1 4/3=1.~3~ 5/3=1.~6~ 6/3=2 7/3=2.~3~ 8/3=2.~6~ 9/3=3 10/3=3.~3~ 怎么样看出什么名堂没有。好,再来: 0/1 1/1=1 2/1= 2 3/1=3 4/1=4 5/1=5 6/1=6 7/1=7 8/1=8 9/1=9 10/1=10 0/2 1/2=0.5 2/2=1 3/2=1.5 4/2=2 5/2=2.5 6/2=3 7/2=3.5 8/2=4 9/2=4.5 10/2=5 0/4 1/4=0.25 2/4 =0.5 3/4=0.75 4/4=1 5/4=1.25 6/4=1.5 7/4=1.75 8/4=2 9/4=2.25 10/4=2.5 0/5 1/5=0.25 0/6 1/6=0.~6~ 0/7 1/7=0.~142857~ 0/8 1/8=0.125 0/9 1/9=0.~1~ 0/10 1/10=0.1 也许你会问看这个有什么用?(是不是吃多了饭没事做呢?:) 注意这些答案都是很有规律的是不用“计算”就能得出来的。 计算机技术里的"跳数" 跳数翻译成 hop count 一般简单译为hop RIP协议“距离”为到目的网络所经过路由器的数目。“距离”也称为“跳数”(hop count),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就加1。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古老的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路由协议.
③ 机械制图中的圆跳度应如何理解
圆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中,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符号为一带箭头的斜线,形象点就是平面跳动。
全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同时指示器沿理想素线连续移动,由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符号为两带箭头的斜线,形象点就是立体跳动。
④ 在机械加工中跳动0.2A是什么意思
跳动属于机械加工的形位公差中的位置公差范畴,它分为圆跳动和全跳动两种。0.2是允许的最大跳动值,A指的是某个基准,总体理解就是:该面相对于A面的跳动不能高于0.2毫米。
⑤ 在机械加工行业,“跳动”是什么意思
跳动关联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回转面的变动,当理想回转面是以基准要素为轴线的圆柱面时,称为径向全跳动;与当理想回转面是与基准轴线垂直的平面时,称为轴向(端面)全跳动。
⑥ 路由选择中RIP中的跳数是指什么
跳数是指从源端到达目的端所经的路由器的个数,RIP接受的最长距离是15跳。
RIP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算法(DistanceVectorAlgorithms),使用“跳数”(即metric)来衡量到达目标地址的路由距离。这种协议的路由器只关心自己周围的世界,只与自己相邻的路由器交换信息,范围限制在15跳(15度)之内,再远,它就不关心了。
RIP应用于OSI网络七层模型的应用层。各厂家定义的管理距离(AD,即优先级)如下:华为定义的优先级是100,思科定义的优先级是120。
(6)什么是机械跳数扩展阅读
局限性——
1、协议中规定,一条有效的路由信息的度量(metric)不能超过15,这就使得该协议不能应用于很大型的网络,应该说正是由于设计者考虑到该协议只适合于小型网络所以才进行了这一限制。对于metric为16的目标网络来说,即认为其不可到达。
2、该路由协议应用到实际中时,很容易出现“计数到无穷大”的现象,这使得路由收敛很慢,在网络拓扑结构变化以后需要很长时间路由信息才能稳定下来。
3、该协议以跳数,即报文经过的路由器个数为衡量标准,并以此来选择路由,这一措施欠合理性,因为没有考虑网络延时、可靠性、线路负荷等因素对传输质量和速度的影响。
⑦ 机械行业中什么是端面跳动,全跳动和圆跳动有什么区别啊谢谢啦~~
端面跳动只反映某一位置的跳动,也就是说可以只在一点上测出跳动。但有时候当端面要求高时需要整个端面正面的跳动都保证在一定要求内,也就是说这个要求有点像平面度的意思,但这是横贯端面整体跳动的要求。
⑧ 机械制图跳动与全跳动有什么区别
跳动是指任一轴向位置(测量面为圆时)或任一径向位置(测量面为平面时)的跳动量不得大于规定值,全跳动则是在整个圆柱面内(测量面为圆时)或在整个平面内(测量面为平面时)检测任一测量点,跳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得大于规定值。 不知道我解释清楚了没有,呵呵 查看原帖>>
⑨ 机械制图中圆跳动和全跳动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
圆跳动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回转时,在指定方向上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
全跳动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的回转,同时指示器作平行或垂直于基准轴线的移动,在整个过程中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
二、种类不同
圆跳动分径向,端面和斜向三种。跳动的名称是和测量相联系的,测量时零件绕基准轴线回转,测量用指示表的测头接触被测要素。回转时指示表指针的跳动量就是圆跳动的数值,指示表测头指在圆柱面上为径向圆跳动,指在端面为端面圆跳动,垂直指向圆锥素线上为斜向圆跳动。
全跳动公差是关联实际被测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量,当理想要素是以基准轴线为轴线的圆柱面时,称为径向全跳动。当理想要素是与基准轴线垂直的平面时,称为端面(轴向)全跳动。
三、公差不同
1.圆跳动公差
圆跳动公差是指被测要素在某个测量截面内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变动量。圆跳动分为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和斜向圆跳动 。
(1)径向圆跳动
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fd圆柱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
(2)端面圆跳动
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当被测件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旋转一周时,在被测面上任一测量直径处的轴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
(3)斜向圆跳动
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且母线垂直于被测表面的任一测量圆锥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除特殊规定外,其测量方向是被测面的法线方向。
2.全跳动公差全跳动公差是关联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回转面的允许变动量。当理想回转面是以基准要素为轴线的圆柱面时,称为径向全跳动;与当理想回转面是与基准轴线垂直的平面时,称为轴向(端面)全跳动。
(1)径向全跳动:
被测要素绕公共基准线A-B作若干次旋转,并在测量仪器与工件同时作轴向的相对移动时,被测要素上各点间的示值差均不得大于0.1mm,测量仪器或工件必须沿着基准轴线方向并相对于公共基准线A-B移动。
(2)端面全跳动
被测要素围绕基准轴线D作若干次旋转,并在测量仪器与工件之间作径向相对移动时,被测要素上各点间的示值差均不得大于0.1mm。测量仪器或者工件必须围着轮廓具有理想正确形状的线和相对于基准轴线D的正确方向移动。
(9)什么是机械跳数扩展阅读
圆跳动公差的按其被测要素的几何特征和测量方向,可分为四类:径向圆跳动公差、端面圆跳动公差、斜向圆跳动公差、斜向(给角度的)圆跳动公差。
具体如下:
1、径向圆跳动公差带定义:径向圆跳动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意测量平面内,半径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圆柱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在任意意测量平面内的径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
2、端面圆跳动公差带定义:端面圆跳动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意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 当被测件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旋转一周时,在被测面上任意测量直径处的轴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
3、斜向圆跳动公差带定义:斜向圆跳动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且母线垂直于被测表面的任意测量圆锥面上,沿轴线方向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除特殊规定外,其测量方向是被测面的法线方向。
⑩ 机械上的跳动度什么怎么表示的,图
有圆跳动 和全跳动 ,最好是去现场看一下 质管员是怎么测量的,再看书上的定义 会比较好理解一些 就像圆跳动 那制动盘(刹车上的)来说 放到辅助工具上以后 就是图纸上要求的基准 用百分表 或者千分表去测量盘面一周的跳动量 希望能够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