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工消耗量是什么
人工消耗量也称:“人工定额消耗量”具体内容如下!
人工定额又称劳动定额,它表示人工生产效率的水平,是定额的主要部分。人工定额有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两种表现形式,其互为倒数。计算定额的时间单位是综合工日,一般以一个工作日8h计算。
产量定额是指在一个综合工作日内所完成的的装饰分项工程的工作量。时间定额是指完成一个单位装饰分项工程所必需的、各个工序(包括基本用工和其他用工)所耗用的综合工日之和。
1、基本用工 基本用工是指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技术工种用工。
2、其他用工 其他用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超运距用工。定额中规定的运距超过了劳动定额基本用工范围规定的距离时所增加的费用。材料半成品的超运距用工实行劳动定额中有关超运距定额;个别没有超运距定额的,执行材料运输专业定额。
(2)辅助用工。辅助用工是指配合技术工种完成材料加工的工时用量.如筛砂子、洗石子等。一般按辅助工种劳动定额相应项目计算增加;个别没有的项目,根据施工实际采用估算用工的方法增加。
(3)人工幅度差。劳动定额中未包括但在预算定额中又必须考虑的用工增加,一般用百分率来表示并计算,其包括的内容如下:
1)工序交叉、大修停歇的时间损失。
2)机械临时维修、小修、移动等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时间损失。
4)施工用水电管线移动导致的时间损失。
5)工程完工、工作面移动导致的工作损失。
人工幅度差的计算公式为:
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人工幅度差率
以上可知,定额人工综合工日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工日=∑(劳动定额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1+人工幅度调查率)
2. 定额里面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量能作为施工成本的依据么
不能
如果你要借助定额的话,定额中的机械与材料的消耗量可以借鉴,人工的消耗量绝对不能借鉴,并且有些定额中的机械或者材料用不到,要选择性的借鉴
3. 工人、材料、机械消耗量与工程量的区别;人工、材料、机械单价如何确定
你问的这个问题,最好用举例来给你说清楚:还用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你是土豪,要修10m高,一万米长的围墙(不要问为什么,有钱,任性),按工程量计算规则,砌筑围墙的工程量以体积(m³)计算,这个围墙的体积就是工程量,修这堵围墙耗费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就是其消耗量,按工日或者台班等来计算。人工、材料和机械的单价如何确定呢?国家针对你这个问题编制了相应的定额,在每一条定额子目中表明了每做一项工作消耗的人材机。
4.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定额的定义和各自的怎么确定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如何取定?
答:(一)人工工日消耗量:以劳动定额为基础确定;以现场观测定资料为基础计算。
1.基本用工
基本用工指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技术工种用工。按技术工种相应劳动定额工时定额计算,以不同工种列出定额工日。基本用工包括:
(1)完成定额计量单位的主要用工;按综合取定的工程量和相应劳动定额进行计算。
基本用工=∑(综合取定的工程量X劳动定额)
(2)按劳动定额规定应增加计算的用工量;
(3)由于预算定额是以施工定额子旨综合扩大的。
2、其他用工。包括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人工幅度差。
(1)超运距用工。指预算定额的平均水平运距超过劳动定额规定水平运距部分。
超运距=预算定额取定运距—劳动定额已包括的运距
(2)辅助用工。指技术工种劳动定额内不包括而在预算定额内又必须考虑的用工。
辅助用工=∑(材料加工数量X相应的加工劳动定额)
(3)人工幅度差。指在劳动定额作业时间之外在预算定额应考虑的在正常施工条件下所发生的各种工时损失。内容如下:
①各工种间的工序搭接及交叉作业互相配合或影响所发生的停歇用工;
②施工机械在单位工程之间转移及临时水电线路移动所造成的停工;
③质量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的影响;
④班组操作地点转移用工;
⑤工序交接时对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整用工;
⑥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他零星用工。
(二)材料消耗量的计算
材料消耗量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材料数,按用途划分为以下4种:
①主要材料。②辅助材料。③周转性材料。④其他材料。
材料消耗量计算方法主要有:
(1)凡有标准规格的材料,按规范要求计算定额计量单位耗用量。
(2)凡设计图纸标注尺寸及下料要求的按设计图纸尺寸计算材料净用量。
(3)换算法。
(4)测定法。包括试验室试验法和现场观察法。
材料损耗量,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不可避免的材料损耗,如现场内材料运输损耗及施工操作过程中的损耗等。
损耗量:材料损耗率= -×100%
净用量:材料损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率;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量
或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损耗率)
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
(三)机械台班消耗量的计算。
1, 根据施工定额确定机械台班消耗量的计算
预算定额机械耗用台班=施工定额机械耗用台班×(1+机械幅度差系数)
2, 以现场测定资料为基础确定机械台班消耗量
5. 人工工日消耗量如何确定
人工的工日数可以有两种确定方法:一种以劳动定额为基础确定;一种以现场观察测定资料为基础计算。遇到劳动定额缺项时,采用现场工日写实的测时方法确定和计算定额的人工工日消耗量。
预算定额中人工工日消耗量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人工工日数量,是由分项工程所综合的各个工序劳动定额包括的基本用工、其他用工两部分组成的。
1. 基本用工
基本用工指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技术工种用工。按技术工种相应劳动定额工时定额计算,以不同工种列出定额工日。基本用工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 完成定额计量单位的主要用工。按综合取定的工程量和相应劳动定额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用工=Σ(综合取定的工程量×劳动定额)
(2) 按劳动定额规定应增加计算的用工量。例如,砖基础埋深超过1.5 m 时,超过部分要增加用工,且预算定额中应按一定比例给予增加。
(3) 由于预算定额是以施工定额子目综合扩大的,包括的工作内容较多,施工的效果视具体部位不同其效果也不一样,需要另外增加用工,并列入基本用工内。
2. 其他用工
其他用工通常包括以下三种。
1) 超运距用工
超运距是指劳动定额中已包括的材料、半成品场内水平搬运距离与预算定额所考虑的现场材料、半成品堆放地点到操作地点的水平运输距离之差。其计算公式如下:
超运距=预算定额取定运距-劳动定额已包括的运距
需要指出的是,实际工程现场运距超过预算定额取定运距时,可另行计算现场二次搬运费。
2) 辅助用工
辅助用工是指技术工种劳动定额内不包括而在预算定额内又必须考虑的用工。例如,机械土方工程配合用工、材料加工(筛砂、洗石、淋化石膏)、电焊点火用工等。其计算公式如下:
辅助用工=Σ(材料加工数量× 相应的加工劳动定额)
3) 人工幅度差
人工幅度差即预算定额与劳动定额的差额,主要是指在劳动定额中未包括而在正常施工情况下不可避免但又很难准确计量的用工和各种工时损失。其内容包括:
(1) 各工种间的工序搭接及交叉作业相互配合或影响所发生的停歇用工。
(2) 施工机械在单位工程之间转移及临时水电线路移动所造成的停工。
(3) 质量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的影响用工。
(4) 班组操作地点转移用工。
(5) 工序交接时对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整用工。
(6) 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他零星用工。
人工幅度差计算公式如下:
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
人工幅度差系数一般为10%~15%。在预算定额中,人工幅度差的用工量列入其他用工量当中。
6. ∑定额人工消耗量如何计算
预算定额中人工消耗量的确定,其基本步骤如下:
1、确定时间定额中的工作延续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工作延续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休息时间
在计算时,由于除基本工作时间外的其他时间一般用占工作延续时间的比例来表示,因此计算公式又可以改写为:
工作延续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其他工作时间占工作延续时间的比例)]
2、产量定额。其公式如下:
产量定额=1/时间定额
3、计算预算定额人工消耗量。其计算公式为:
预算定额人工消耗量=时间定额*(1+人工幅度差系数)
材料预算定额消耗量的确定
合理确定材料消耗定额,必须研究和区分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消耗的性质。施工中材料的消耗,可分为必需的材料消耗和损失的材料两类性质。
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材料数量,按用途可分为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性材料、其他材料。其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标准规格及规范要求计算。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公式应记住,如:每立方米1砖墙砖的净用量计算公式为:
砖数=1/[(砖宽十灰缝)*(砖厚+灰缝)*砖长]
再如砂浆用量的计算公式为:
砂浆(m3)=(1 m3砌体—砖数的体积)*1.07
其中1.07是砂浆实体积折合为虚体积的系数。
(2)按设计图纸尺寸计算。
(3)对于配合比用料,可采用换算法。
(4)对于不能用其他方法确定定额消耗量的新材料、新结构,可采用测定法。
材料的损耗量,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不可避免的材料消耗,如现场内材料运输损耗及施工过程损耗。
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量=材料净用量X(1+损耗率)
(6)施工定额中人工机械消耗量是用什么表达的扩展阅读:
定额消耗量的细分内容:
用工
(1)本定额的人工工日不分列工种和技术等级,一律以综合工日表示,内容包括基本用工、超远距用工、辅助用工和人工幅度差。
人工幅度差指定额项目以外所必须增加的直接生产用工附加工时。具体指:
① 工序交、搭接停歇的时间损失;
② 机械临时维修、小修、移动不可避免的时间损失;
③ 工程检验影响的时间损失;
④ 施工收尾及工作面小影响的时间损失;
⑤ 施工用水、电管线移动影响的时间损失;
⑥ 工程完工、工作面转移造成的时间损失。
人工消耗指标是指为完成该定额单位分项工程所必须的各个工序的用工量,它包括:
(1) 基本工: 基本工是指完成单位分项工程所需要的主要用工量。例如,各种墙体工程中的砌砖、调制砂浆和运砖的用工量。
由于预算定额是综合性定额,包括的工程内容较多,不同工程内容的工效也不一样。例如墙体砌筑工程中包括门窗洞口、附墙烟囱、垃圾道、各种形式的砌砖等。
其用工量比砌筑一般墙体的用工量多,需要另外增加用工量,这部分用工也属于基本工的内容。基本工用工量是以统一劳动定额(或施工定额)为基础综合而成的。
(2) 超运距用工:它是指预算定额中材料和半成品的运输距离超过劳动定额规定的运输距离时需要增加的工日数。超运距用工=Σ(超运距材料数量×时间定额)。
(3) 辅助用工,是指预算定额中材料加工等用工,要按加工的材料数量和时间定额进行计算。
(4)人工幅度差: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在正常施工组织的情况下,土建各工种工程之间的工序搭接及土建工程与水电工种之间的交叉配合所需停歇时间。
场内施工机械在单位工程之间交换位置及临时水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移动所发生不可避免的工人操作间隙时间; 工程质量检查及隐蔽工程验收而影响工人的操作时间。
场内单位工程之间操作地点转移,影响工人的操作时间; 施工过程中工种之间交叉作业,造成损失所需要的修理用工; 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少数零星用工。
7. 工程造价中人工材料机械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
人工费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1)利用现行的概、预算定额计价模式。利用现行的概、预算定额计算人工费的方法是:根据工程量清单提供的清单工程量,利用现行的概、预算定额,计算出完成各个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人工费,然后根据本企业的实力及投标策略,对各个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人工费进行调整,然后汇总计算出整个投标工程的人工费。2)动态的计价模式。动态的人工计价模式的计算方法是:首先根据招标人提供的清单工程量,结合本企业的人工效率和企业定额,计算出投标工程消耗的工日数;其次根据现阶段企业的经济、人力、资源状况和工程所在地的实际生活水平,以及工程的特点,计算工日单价;然后根据劳动力来源及人员比例,计算综合工日单价;最后计算人工费。其计算公式为:人工费=∑(人工工日消耗量×综合工日单价)材料费的计算公式:材料费=∑(某类材料消耗量╳该类材料单价)材料单价=材料原价+包装费+采购保管费用+运输费用+材料的检验试验费用+其他费用+风险金施工机械使用费的计算公式是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台班综合单价)+施工机械进出场费及安拆费(不包括大型机械)机械台班综合单价包括:折旧费;大修理费;经常修理费;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机上人工费;燃料动力费;养路费、车船使用税、保险费及年检费等七项费用。
8. 定额消耗量是什么意思
定额消耗量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为了完成一定计量单位质量合格的建筑产品,所必须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平整场地中的清单中的量是建筑物首层的净面积,不包含外延两米的面积,定额的面积是外延两米的面积,也就是首层建筑面积+2*建筑物外墙外边线+16。
消耗量定额与传统概念的预算定额的主要区别:消耗量定额反映的是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标准,适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安装工程计价,体现了工程计价“量价分离”的原则;而传统的预算定额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量价合一”,不利于新形势下工程造价的形成。
工程量清单报价时,投标企业没有企业定额时可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参照消耗量定额进行调整。
①工程量清单是把承包合同中规定的准备实施的全部工程项目和内容,按工程部位、性质以及它们的数量、单 工程量清单价、合价等列表表示出来,用于投标报价和中标后计算工程价款的依据,工程量清单是承包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工程量清单是按照招标要求和施工设计图纸要求,将拟建招标工程的全部项目和内容依据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子目分项要求,计算分部分项工程实物量,列在清单上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供投标单位逐项填写单价用于投标报价。
定额消耗量的组成部分
本定额的人工工日不分列工种和技术等级,一律以综合工日表示,内容包括基本用工、超远距用工、辅助用工和人工幅度差;
人工幅度差指定额项目以外所必须增加的直接生产用工附加工时。具体指:
① 工序交、搭接停歇的时间损失;
② 机械临时维修、小修、移动不可避免的时间损失;
③ 工程检验影响的时间损失;
④ 施工收尾及工作面小影响的时间损失;
⑤ 施工用水、电管线移动影响的时间损失;
⑥ 工程完工、工作面转移造成的时间损失。
定额消耗量-网络
9. 定额书里面的人工 消耗量指的是什么的消耗请举例说明
这个就是说每挖100m³土方,消耗的人工日数量啊。
以1-1-1列的22.189为例,意思就是1个人挖100m³的土方,需要耗时22.189天。
以上,请采纳。不懂再沟通。
10. 建筑工程中定额人工消耗量是如何确定的
建筑工程中定额人工消耗量是如何确定的?
答:建筑工程中定额人工消耗量是以《全国建筑安装工程统一劳动定额》为基础,并结合本省实际情况编制的,已考虑了各项目施工操作的直接用工、其他用工(材料超运距、工种搭接、安全和质量检查以及临时停水、停电等)及人工幅度差。毎工日按八小时工作制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