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评价张学良
个人观点:长得帅。
以下摘自知乎:
张学良的功与过,总之是性格决定命运,姿势决定结果。我们研究问题需要分析原因,而非单纯评论结果。下面就根据他一生几个重大阶段,分析分析这个人。
1、思想:
张学良不是败家子,起码不是纯的败家子。
相对大帅张作霖而言,张学良早年受良好传统文化教育,又经历西方教育洗礼,思维比较西化,思想开明,乐于接受并尝试新事物。
从讲武堂毕业后,在东北进行军政改组、兴教育、农业、工业……一系列举措。在他号召并主持的“东北新建设”运动中,军事上整肃军纪;经济上提升奉票信誉,稳定经济,抵制经济侵略;农业上推行机械军垦和移民农垦,造林养田扩大生产;工业上建立我国第一家机器制陶企业“肇新窑业”,建厂并生产第一辆载重汽车“民生牌”……等等举动,都是主动、正面、进步的。
而且张学良反对内战,热衷建设,大帅在世时就提出过“息内争,御外侮”的口号(针对两次直奉战役,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与郭松龄一拍即合,俩人好的就差穿一条裤子了)。
可见张学良对世界的认知比老一辈要开明得多,厌恶穷兵黔武,重视民生建设。
(我爷爷是当时东大学生会主席,组织学生抗日游行时被张学良(时任校长)接见谈话,据回忆,很温和、讲道理的一个人。但最终因为抗日问题,爷爷还是跑延安去了。)
2、立场:
张学良绝对不是汉奸。
其实张氏父子都不认可小日本,但凡长人心,就没有一个甘心做汉奸的,更何况身居高位者有足够的见识。区别在于张作霖那一代人限于时代和经历,没有足够的国民意识,存于“国不知有其民、民不知有其国”的乱世,自然就没有主义、只认利益。
所以张作霖的目标就是进可入主中原,退可据守东北。也就是说,割据起来做东北王已经是他的底线,何谈服从中央政府?何谈全国统一?其实那时候阎锡山等军阀莫不如此,我不卖国,但我的地盘谁占都不行,国民政府不行,日本人不行,共党也不行。总之是不服来辩……呵呵
对比其父,张学良无疑是真正有理想的,大帅在世时他就曾多次建议停止内战共同对外(“息内争,御外侮”)。1928年7月1日,父丧刚过,就向国民政府发出《绝不妨碍统一电》,果断完成东北易帜,让中国实现了辛亥革命以来的第一次统一,起码是形式上的统一。东北三省从地缘、军事、政治等角度的分量都极重,易帜的成果,就是让全国人民真正意识到“中国是个整体,不可分裂”。
东北易帜这件事,个人觉得如果大帅在世,基本不可能,他的割据意识太强。而且就算易帜,大帅开的价码绝壁是老蒋支付不起的,呵呵,参考北洋时期大帅的表现,副总统和总副司令头衔绝对打发不了大帅。
3、性格:
张学良性格比大帅软弱很多,这是不争的事实。
张作霖是什么人?幼时读过私塾却又生性顽劣,后来当过土匪,入过清军马标,建保安军,后期受命北洋,直到镇抚一方,一辈子活在求存和夺权中,靠的就是心黑手狠。先说心黑,在他眼里只有两种人:有利用价值的,没利用价值的。再说手狠,手面大,对有用的人一掷千金,让你无法拒绝,甘心鞍前马后为他卖命;下手快,对有威胁的人,一旦起了杀机就毫不犹豫,马上做掉。张作霖秉承典型的古代帝王哲学,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没有安全感且对权力欲望极大(两次直奉战争可见一斑)。
这就是张作霖,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彻底的机会主义者、利己主义者、实用主义者。但政治就是现实的、残酷的,主政一方,还就得这种人才行。
反观张学良,和乃父相比,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向往国富民强,向往革新,由于环境优越,致使他凡事过于认可积极的一面,优点是能与人合作,缺点是心不硬,手不狠。
郭松龄兵变一事,最能看出张学良的弱点。
张学良从东北讲武堂开始就和郭松龄志同道合,关系极好。他在陆军整理处当参谋长时任命郭松龄代理参谋长,在京榆驻军当司令时任命郭松龄为副司令,就这样,他却在思想上和利益上都控制不了郭松龄,甚至被郭松龄影响。也可以说他从未想过需要控制一个人,天真至此。
郭松龄一直对奉军参与内战不满,要求停止内战、积极反日。这种不满积蓄到郭松龄在滦州发表通电起兵反奉,要求张作霖下野。这一个要求其实等于4个主张,即:“张作霖下野、停止内战、驱逐关东军、拥立张学良”,因为郭松龄的背景和立场历来十分明确,只要张作霖下台,随后几件事都是必然的结果。
这些主张既然提出来,那么无论对郭松龄还是张作霖,甚至日本人,都注定非兵戎相见不能了局,一定是不死不休的结果。而作为三方面关注的焦点,张学良这时要么选择反手一刀软禁老爹上位把持大局,要么坚决拥护老爹打压兵变,总之东北不能散、张家不能倒。可他居然表示“赞成主张,反对兵变”,态度之暧昧匪夷所思,真是莫名其妙!
之后张学良三次求见都被郭松龄拒绝,但郭松龄却随即写信向他表白:成了你赢,败了我死(“成则公之事业,败则龄之末局”)。郭松龄不与他会面,只能以信明志,这说明什么,说明两人情谊太深,一旦与张学良见面,他就没法继续兵变!
可这又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郭松龄为了张学良的事拼命,却不肯带上他?答案很简单:张学良不够狠,带上他,这事就玩不下去了。
郭松龄想得没错,张学良以为这事能够善终,大家和和气气继续建设新东北……作为大帅之子,他过得太顺利,根本不明白这乱世中人人都具菩萨之相,心里却如斧似刀。
反观张作霖在兵变中的表现,则完全当得起枭雄二字。
灵活:当时为避郭松龄兵锋,已经准备下野(尼玛大丈夫能进能退,能上能下,七进七出学老蒋么);
无耻:为反击郭松龄,与日本人商谈日奉密约,获得关东军出兵支援,结果关东军的侧翼攻击成为郭松龄兵败主因(只有利害没有原则);
手狠:抓获郭松龄后立即将夫妻二人枪决,并暴尸三日以儆效尤;
反复无常:之后又毅然反悔导致日奉密约流产(也是皇姑屯爆炸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郭松龄兵败被杀,张学良痛哭几至晕阙。
软弱、迟疑、患得患失、逃避现实、畏惧冲突……在这场兵变大戏的台前幕后,从头至尾都映射着张学良所有的性格弱点。
张学良的软弱,已经被所有人看在眼里,这群东北老帮子对大帅的尊重与畏惧,转化为对少帅的轻蔑和不满,正所谓“主上暗弱,下必取祸”,所以才有后来诛杀杨常之举。换成大帅,杨常二人恐怕连大气都不敢出。后期在热河张学良指挥不动汤玉麟,足可见其软弱贯彻始终。
4、九一八
窝里反是小事,国家民族乃大节所在,张学良的成败得失也都在九一八。过程大家都清楚,不用多讲。
很多年之后,张学良说自己不是不想抵抗,而是误判了日本的动机,以为只是又一次挑衅和勒索,没想到关东军那么大胆,居然就敢真的吞并东北。(至于某些人当年高调宣传蒋介石禁止抵抗,呵呵)
张学良说的这个话我信,但事情不是这个理。
相信的原因很简单,别说张学良,日本军部也不相信关东军那么大胆。
关东军是日军之精锐,关东军之嚣张在九一八和诺门罕事件中都可见一斑。日本人视天皇如神明,可关东军在扩张行动中历来是先斩后奏、违旨出击,只要结果,再以结果挟持内阁与天皇,谋求晋升之路。当然,日本天皇和政府也想吞下更多土地,但一些理智的人知道保持节奏,避免中国和国际的反弹,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吃多了怕噎死,但关东军不管这些。
张鼓峰和诺门罕事件,在天皇都不允许的情况下,捏造大本营指令私自带兵出击。结果毛哥不惯这个病,诺门罕中飞机坦克大炮一起出动,抡圆了一顿大嘴巴子把关东军抽回来了,朱可夫一战成名。关东军战损超过70%,就这样,居然一面上报“辉煌大胜”,一面把手枪给退回来的联队长,逼着人家自杀灭口。
九一八更离谱,日军参谋本部反对在中国大陆继续恶化事态,关东军的军官们必须抢在参谋本部特使到来之前(9月18日)启动行动,最早冲进北大营的独立守备队步兵第二、三中队的500日军,连武器都没带,就这么仓促!而且更更离谱的是,推动关东军这么做的,是比关东军更激进的“满洲青年联盟”的流氓浪人!
(PS.该青年联盟长春支部头子,深度参与事变的小泽开作,就是国际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的父亲。由于他对关东军的崇拜,小泽征尔的名字都来自板垣征四郎的“征”字和石原莞尔的“尔”字。九一八事变时,日本外务省指示,禁止满洲的政府机关和在满国营企业支援关东军,小泽开作发动“满洲青年联盟”组织,为关东军提供情报,后勤和医疗支援,立下汗马功劳。)
流氓逼关东军,关东军逼本部,造成既成事实,你要不要吧,就这么简单。也就是说,一开始就是各种胡闹,直到事态扩大到日军觉得不取东北面子上都过不去才大规模出兵的!
所以说这些无脑、激进、狂妄、没有退路的行为,连日军参谋本部都不知道/不允许,张学良说自己判断失误或想不到,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我们不能站在历史书前,看着必然去判断先人。
但为什么说不是这个理呢。很简单啊,守土有责,你信不信是一回事,该怎么办则是另一回事。规矩是规矩,边境线在那摆着,任何人伸手剁手,伸脚剁脚,这不是应该应分的事嘛!把自身安全建立在对敌人的幻想上,甚至一让再让,这就不是为帅者该有的想法,张学良的软弱再次在危机中彻底暴露,并让他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和执行力。
就好像一个怂人被地痞欺凌,怕挨打啊,一想我又和他没仇,无非是跟我装装逼而已,于是挨骂忍了,钻人裤裆也忍了,想让事就能这么过去。结果地痞一看丫这么怂,直接把房子老婆都霸占了,把怂人撵跑。怂人事后彻夜难眠,心想早知道今天这样,我他妈当初就和他拼了又能怎么样,又能怎么样啊啊啊啊啊~~~可是这时候再说这些有什么用?
5、西安事变
这个事对当时的中国影响绝对是负面的。抗战期间兵变+劫持最高长官。至于是谁怂恿的大家心知,这里只说对张的处置。
蒋介石恨死张学良,但又没法杀他。
一是地位太高(虽无实权但影响大),而且涉及到党派之争,有些事对外界说不清楚;
二是于凤至等人不断通过宋美龄求情,这里面有很深的香火情,老蒋杀张确实也无法对宋美龄交代(没办法,靠夫人起家,就是不如张作霖腰杆子硬);
第三点也是重要的一点,杀了张学良,东北军不抵抗的黑锅老蒋就背定了(当时就有老蒋下令不抵抗的谣言,呵呵),这个锅,可以负责任的说,谁也背不起,所以老蒋始终不敢杀他。
老蒋关了他一辈子,又恨又惋惜,后来干脆不见,反正是你对不起我,不是我对不起你。张学良也知道自己对不起老蒋,所以始终不说蒋的坏话。
当初新中国政府要把大帅府当做张家财产还给张家,张家人坚决不要,这叫做人有分寸,东北怎么丢的人家心知肚明,谁还好意思住进那个大宅子里,住进去好被人指着骂么?
至于屡次邀请张学良回家乡看看,我就呵呵了,人家又不傻。张学良一辈子不回家,不是不想,这个人乡土情不是一般的重。
一是没脸,羞于回乡,回去说什么呢,难不成还按某些人的口径撒谎说当初不怪我?少帅纨绔不假,大是大非问题上不撒谎,这点脸还是要的。
二是不想被利用。张的身份非常尴尬,作为九一八和西安事变的关键人物,这个人在中国现代史上的位置太重要,确确实实是“需要对历史负责的人”。所以在国共之间,他如果选择一个,就等于诋毁另一个,所以人家干脆夏威夷去了,两不相见。
6、总结
张学良这个人的优点,开明、有理想、善沟通。缺点是软弱甚至懦弱、无主见、好享乐、意志力差。
放到今天,几乎是现代人的标准模板,没什么原则上的大是大非,只能说你这个同志是个凡人嘛。当然,养戏子抽大烟这种事我们玩不起,也绝对不会做,但在当时社会,二世祖们玩这些并不为过。
关键是,在某些时代,软弱本身就是罪恶,弱者的存在就是原罪,尤其在你肩负责任的时候。
一个人的影响依赖于他的地位。比如知乎里这么多大牛,个个专业顶尖世情通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把你放当时一个农民身上能掀起多大浪?如果穿越过去化身吴佩孚孙传芳,恐怕个个都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枭雄。就这么简单。
张学良可以是个好参谋,好校长,好将官,好朋友,好情人,唯独不是一个好统帅。他有足够的权力,却没有能够支撑起这份权力的意志。时代错误地选择了他,他也没有真正看清时代。
在那个需要付出无数人生命,甚至以自己生命为代价,仅仅为了不做亡国奴的年代,张公子悠游自在,张少帅寸步难行
『贰』 电子烟说的盒子是什么
维塔贝尔为您解答;
电子烟盒子其实就是
电子烟的电源所在,现在的电子烟有分好几种,我简单跟内你说一下!
1.
调压盒子;就是在外观上市方形的,它是电容子烟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盒子市面上很多。(我们是新宜康电子烟,新宜康有MVP30w、20w、的盒子,可以当移动充电宝使用,非常方便!)
2.
普通杆;在电量和功率上都没有盒子高,而且不能调压,外观基本都是圆形的。
3.
机械杆;在基础上自己可以拆卸组装,机械杆基本上都是电子烟玩家在用。
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网络查【维塔贝尔】
有很多关于电子烟的知识。
好了!我打字好累的,给点分吧!
『叁』 机械杆mod 有必要用正品吗
正品质量会比较好。
这里先要对机械电子烟做个定义,机械电子烟 = 机械电池仓(机械杆) + 雾化器。我们购买的像钢管一样的东西就是机械电池仓或者叫机械杆,英文名叫Mechanical Mod。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机械电子烟和成品电子烟的区别。
机械电子烟和成品电子烟最大的区别是在安全性上。一般设计得比较好的成品电子烟会有一个能够保护电路的内置芯片,可以防止电池过放电和电路短路,而机械电子烟却没有内置芯片来控制这些危险,最终可能导致电池不稳定,甚至引起电池过热和起火。由于这些内在的安全特性,因此成品电子烟比机械电池仓更加的安全。一些流行的成品电子烟有eGO、eVod、 iTaste 等。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如何避免机械电子烟因缺少电路保护而造成的危险,主要包括了8条重要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1. 要经常检查雾化器的阻值和短路情况。
与一般成品电子烟不同,机械电子烟即便在雾化器已经发生短路的时候,仍是可以打火的。这里短路指的电阻阻值变为零或接近零,但是大多数成品电子烟不会让阻值低于1.5欧姆(ohm),这确保了电池不会压力过大。
在使用一个新的雾化器时,一定要先查看一下雾化器阻值,确认无异常后,再拧到机械电池仓上面。
若使用RBA组装型雾化器(rebuildable atomizer),不要让阻值过低,因为过低的阻值会让电池压力过大。一开始最好就将阻值控制在2.4 - 3.0欧姆的标准阻值之间以确保安全。
虽然雾化器不那么容易就发生短路,但是最好还是用万用表测一测(使用机械电子烟的朋友应该准备一只万用表)。具体测试方法是这样的,取出电池,将电池仓和雾化器连接好,把万用表的一只探针放到电池仓的正极,另一只探针接触到电池仓表面上(注意不是电池仓负极)。如果万用表显示出非零阻值,就意味着有电流通过,那么肯定有什么地方发生短路了。
当用万用表测试电阻的时候要注意,万用表的引线可能也会产生电阻。我们见过有的很便宜的万用表,引线电阻甚至高于0.6欧姆。把万用表的两个探针接触起来就可以显示引线电阻。测试雾化器时需要减去这个值得到真实的电阻值。比如说你测雾化器测出阻值为2欧姆,如果引线电阻有0.6欧姆,那么真实的阻值只有1.4欧姆。
2. 避免电池电量用光
另一个可能导致电池损坏甚至起火的原因是持续放电超过了放电的阀值,意思就是电量用的太干净了。
一块锂电池在100%充满的时候通常有4.2v电量,当电池被使用时,电压会降低。当电压降低到3.6v甚至3.3v时,通常你仍然可以安全的使用电池。但是保险一些的做法是,当电池电压达到3.6v时,你最好停止使用电池,尽快充电。
如果你不熟悉你的电池,应该用万用表经常测一测电池电压,看看使用了多少次以后电压会从4.2v降到3.6v。这可以帮助你在没有万用表的时候也能估算出电池电量。
电池电量用光会使电池的寿命缩短。
3. 避免叠加使用电池(使用多节电池)
除非你真的很懂,否则别这么做。叠加电池的意思是把一节电池接在另一节电池的头尾,这么做可以产生更高的电压。但这使得每一节电池的压力变大。
不是所有的电池都是被设计成可以叠加的,当雾化器使用了适合一节电池的设置时,叠加电池会使所有电池的压力过大。
叠加电池另一个问题是过放电(电量用的太光),比如一块电池可能是满电,另一块电池一半电量,用过一段时间,一块电池必然会过放电,这将导致一些问题。
还有一种情况,两节新电池,其中一节比另一节老化的快,也容易产生过放电。
如果没有选择,必须叠加电池时,要选择质量过关,本身就被设计成可以叠加的电池。经常检查电池的状况
4. 避免偶然碰到点火开关
除了用光电量,另一个导致过放电的情况是长时间内经常偶然碰到点火开关。成品电子烟通常有一个10-15秒的关闭机制,也就是说要10-15秒才可以彻底关闭。比如eGo就需要连续按5次按钮来开关。
有一些机械电池仓有给点火开关上锁的功能,但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有这个功能。如果你的机械电池仓有这个功能,那么当你把它装到包里或者口袋里时就应该锁上点火开关。如果你的电池仓没有这功能,那么就要卸下雾化器,最好把电池仓放到一个小布袋里。
5. 使用安全的质量好的电池
市场上有很多种型号的电池都可以用在机械电子烟上。最流行的两种锂电池是ICR和IMR电池,从使用上来讲这两种电池可以用在所有需要3.7v电量的设备上,包括机械电子烟,但是不一定合适。
从安全性上说,这两种电池(ICR和IMR)都是化学结构的电池,ICR着火的概率比IMR要高,因为ICR更易燃,同时ICR比IMR更容易产生压力。IMRs电池有稳定的化学结构,不会像ICR电池那样易燃和爆炸,它不需要保护,更适合机械电子烟使用。
你可能会问,IMR电池和带有保护电路的ICR电池哪个好?可以说还是IMR电池更适合机械电子烟。理由是虽然IMR没有保护电路,但是他们仍然比带保护电路的ICR安全。带保护电路的ICR电池有个风险就是保护系统失效,特别是那些很廉价的电池。事实上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那些廉价的带电路保护的ICR电池比IMRs电池更易燃。
6. 不要倒置电池
电池的外壁永远都是负极,因此机械杆(电池仓)的壁也应该是负极。对大多数的机械杆(电池仓)而言,电池的负极一端置于电池仓的底部,从而确保整个钢管都是负极。这个原理是如果电池外壁受到了损坏并且它接触到了钢管,无论电池在什么位置钢管都会是负极,不会发生短路。但是如果钢管是正极,当电池外壁损坏时,就会发生短路。
7. 不要使电池过充
在电池充满电,放入电池仓(机械杆)之前,要用万用表测一下电压。电压不应该超过4.2v,如果超过了,请考虑更换电池和充电器。过充的电池会非常不稳定。为了延长电池寿命,请在4.1v时充电。
8. 确定机械电池仓有排气孔
当你能做到以上提到的注意事项,已经很棒了。但是即使最聪明的人也会犯错,就算我们做到了所有这些注意事项,也很难避免意外。当发生意外,最好有个所谓的安全机制去处理。
电池使用过程中会散热,这会导致电池仓内的空气速率膨胀。如果机械电池仓是密封的没有排气孔,会导致电池仓内压力过大发生破裂。而机械电池仓的气孔有效地阻止气体快速膨胀,防止电池仓内压力过大,避免危险。
可以把没有排气孔的电池仓想成一个气球,吹过多的气进去就会发生爆炸。当气球有个洞时,无论你吹多少气,也不会爆。
『肆』 电子烟调压盒子是什么意思
维塔来贝尔为您解答;
电子烟自盒子其实就是
电子烟的电源所在,现在的电子烟有分好几种,我简单跟你说一下!
1.
调压盒子;就是在外观上市方形的,它是电子烟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盒子市面上很多。(我们是新宜康电子烟,新宜康有mvp30w、20w、的盒子,可以当移动充电宝使用,非常方便!)
2.
普通杆;在电量和功率上都没有盒子高,而且不能调压,外观基本都是圆形的。
3.
机械杆;在基础上自己可以拆卸组装,机械杆基本上都是电子烟玩家在用。
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网络查【维塔贝尔】
有很多关于电子烟的知识。
好了!我打字好累的,给点分吧!
『伍』 红警3兵种问题
已回答~http://..com/question/230226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