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冷库总调节站的结构和调节方式是怎样的
总调节站又分为膨胀供液的总站、重力供液或氨泵供液的总调节站以及带过桥阀的总调节站三种。
(1)膨胀供液总调节站 该调节站除从储液桶、排液桶和加氨管来的氨液接头外,调节站上还设置了节流阀压力表和截止阀,节流阀的数量与受控蒸发器的数量相等。同时,在每个节流阀后再增加截止阀,以便于维修和更换节流阀。
(2)重力供液或氨泵供液的总调节站 因为重力供液和氨泵供液方式,都是在氨液分离器旁或低压循环桶上装有节流阀,因此,在总调节站上只有集管和压力表,不装节流阀,由于阀门的调节频率较低,总调节站结构较简单,一般小型冷库和设备较少的冷库均采用这种方式。
(3)带过桥阀的总调节站 即按液体制冷剂温度的高低,分成高温总调节站和低温总调节站,两个站并列设置在一起,中间装设一只过桥阀来沟通。按生产操作情况进行相互调节。此种调节方式适应设备较多的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② 有冷库师傅说,冷库运行时。供液阀,开半圈至一圈 ,有这个需要吗,我迷惑。请教
冷库制冷系统有三种供液方式。
1、第一种,冷库安装液泵供液
液泵再循环冷库安装系统在氨制冷系统中应用十分广泛;上世记七十年代上海外贸冷冻五厂万吨冷库是R22液泵再循环制冷系统,一些船用制冷系统也采用了R22液泵供液。冷库安装液泵再循环冷库安装系统虽然能提高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从而提高制冷量但同时也消耗了电力,如果没有合理的配置和恰当的自控运行程序,很难做到节能运行。当前不少液泵再循环系统供液量过大但却不能保证每路通子的最小流量、扬程太高但却还很难保证多层冷库的均匀供液,流量基本无法根据制冷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很难做到节能运行。对于液泵再循环系统,除了配置必需合理,还应加强自动控制运行程序的研究,例如分层供液和变流量控制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节能的目的。
2、第二种,冷库安装直接膨胀供液
直接膨胀供液是大多数卤代烃(包括氟利昂)系统和亇别氨系统采用的供液方法。冷库安装这种供液方法以往基本采用热力膨胀阀供液,由于选型、调节以及产品本身的问题,无法实现节能的目的。电子膨胀阀的出现结合多点温度参数的库温调节,可以较好地实现节能运行,一般可节能10%。卤代烃制冷系统的热力膨胀阀产品已相当成熟而且还有专用的PLC库温控制器,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冷库制冷系统中尚未普遍采用,有待加力推广。氨制冷系统蒸发器运行的过热度不大,控制难度相对较大,目前尚无成熟的氨用电子膨胀阀产品。
3、第三种,冷库安装重力供液
重力供液系统在老的氨制冷系统中应用很广泛,后来逐惭被氨泵供液系统取代。冷库安装重力供液系统虽然操作麻烦但是不需要消耗电力输送,只要配以合适的自动控制,无疑是一种节能的运行。厦门商业冷冻厂的流态化冻结装置采用了R22重力供液系统,上海廿一世记冷库采用氨制冷重力供液系统并实现了自动控制。
③ 冷库膨胀阀怎么调节,,,要详细一些,,谢谢
散型齿轮式是用一个小齿轮带动一个大齿轮,调节的圈数比较多,通常可以回调2~4圈(一答般外调节杆转动4圈内散型齿轮才转一圈)。压杆式可调圈数比较少,每次按1/2,1/3,1/4圈试着调整。
如果膨胀阀出口压力过低,相应的蒸发压力和温度也过低。但由于进入蒸发器流量的减少,压力的降低,造成蒸发速度减慢,单位容积(时间)制冷量下降,制冷效率降低。
如果膨胀阀出口压力过高,相应的蒸发压力和温度也过高。进入蒸发器的流量和压力都加大,由于液体蒸发过剩,过潮气体(甚至液体)被压缩机吸入,引起压缩机的湿冲程(液击),使压缩机不能正常工作,造成一系列工况恶劣,甚至损坏压缩机。
(3)冷库储液罐阀门怎么调扩展阅读:
冷库膨胀阀使用注意事项:
膨胀阀安装位置必须靠近蒸发器的地方,阀体应垂直安装,不能倾斜或颠倒安装。
安装时应注意使感温包内的液体始终保持在感温包内,因此感温包应比阀体装得低一些。
感温包尽可能安装在蒸发器的出口水平回气管上,一般应远离压缩机吸气口1.5M以上。
感温包不能安装在有积液的回管上。
若蒸发器出口带有气液交换器时,一般将感温包装在蒸发器的出口处,即热交换器之前。
④ 阀门怎么调
两个气阀的原理是控制进风量大小,帮助调节火力燃烧。如果关闭两个气阀,没有空气进入助燃,火焰会熄灭或燃烧不充分浪费气源。
如果气阀调成最大进风量大会造成不好点火和气源浪费。如一个关闭一个开启,因灶头有两个出火圈,关闭和开启一个会出现同上一个燃烧的情况。
通过向设在灶体及上盖之间的间隙供应自然空气的方法,来补充燃烧时空气的不足,进而促进燃烧,减少一氧化碳及氮氧化物生成。
通过电机吹送空气的鼓风机与第一空气箱是由输入管相连接;在灶体的上方盖着上盖,中间是火焰喷射区域,火焰经过火焰喷射区域向上喷出;在灶体的上方,顺着圆周设有至少三个以上的凸座;在凸座上放置上盖;再通过上盖与凸座之间生成的间隙供应自然空气。
⑤ 冷库膨胀阀的调节方法
热力冷库膨胀阀是复制冷系统中的制一个重要部件,一般安装于储液筒和蒸发器之间。冷库膨胀阀使中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其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湿蒸汽,然后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达到制冷效果,冷库膨胀阀通过蒸发器末端的过热度变化来控制阀门流量,防止出现蒸发器面积利用不足和敲缸现象。
⑥ 冷库膨胀阀该怎么调节算是正常了
压力要看加R22,原则上调到回汽管有少量挂霜为止。
在判断蒸发压力的高低时,不能过于急躁,只有当设备运行一段时间(至少一小时以上)其蒸发压力不再有大的变化,并且冷冻和冷藏室内的热负荷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温度和压力。
膨胀阀是冷库设备中一个重要的部件,一般安装于储液筒和蒸发器之间。膨胀阀使中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其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湿蒸汽,然后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达到制冷效果,膨胀阀通过蒸发器末端的过热度变化来控制阀门流量,防止出现蒸发器面积利用不足和敲缸现象。
(6)冷库储液罐阀门怎么调扩展阅读:
若膨胀阀流量过小可将其手动开大些,若调大后吸气压力不上升就说明可能是膨胀阀前端的滤网阻塞,按规定进行清洗后即可排除。
冷库膨胀阀一般调节原则:
1、调节时千万不可采取大起大落。
2、散型齿轮式是用一个小齿轮带动一个大齿轮,调节的圈数比较多,一般可以调2~4圈(一般外调节杆转动4圈内散型齿轮才转一圈)。
3、压杆式可调圈数比较少,每次按1/2、1/3、1/4圈试着调整。
4、每调动膨胀阀一次,一般需15-30分钟的时间。
⑦ 冷库怎么调,调到多少正常
保鲜是零下2到4度、冷冻的话、6度以下、我厨房就这样、
⑧ 冷库的膨胀阀怎么调节
膨胀阀的正确调整方法
(1) 在调整热力膨胀阀之前,必须确认冷库制冷异常是由于热力膨胀阀偏离最佳工作点引起的,而不是因为氟利昂少、干燥过滤器堵塞、滤网、风机、皮带等其他原因所 引起的.同时,必须保证感温包采样信号的正确性,感温安装位置必须正确,绝对不可安装在管道的正下方,以防管子底部积油等因素影响感温包正确感温.
(2) 热力膨胀阀调整时注意事项
热力膨胀阀的调整工作,必须在制冷装置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由于蒸发器表面无法放置测温计,可以利用压缩机的吸气压力作为蒸发器内的饱和压力,查表得到近似 蒸发温度.用测温计测出回气管的温度,与蒸发温度对比来校核过热度.调整中,如果感到过热度太小,则可把调节螺杆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即增大弹簧力,减小热 力膨胀阀开启度),使流量减小;反之,若感到过热度太大,即供液不足,则可把调节螺杆朝相反方向(逆时针)转动,使流量增大.由于实际工作中的热力膨胀阀 感温系统存在着一定的热惰性,形成信号传递滞后,运行基本稳定后方可进行下一次调整.因此整个调整过程必须耐心细致,调节螺杆转动的圈数一次不宜过多过 快.
(3)热力膨胀阀具体的调整步骤
1)停机.将数字温度表的探头插入到蒸发器回气口处(对应感温包位置)的保温层内.将压力表与压缩机低压阀的三通相连.
2)开机,让压缩机运行15 分钟以上,进入稳定运行状态,使压力指示和温度显示达到稳定值.
3)读出数字温度表温度T1 与压力表测得压力所对应的温度T2,过热度为两读数之差T1- T2.
注 意,必须同时读出这两个读数.热力膨胀阀过热度应在5-8℃之间,如果不是,则进行适当的调整.调整步骤是:首先拆下热力膨胀阀的防护盖,然后转动调整螺 杆2-4 圈,等系统运行稳定,重新读数,计算过热度,是否在正常范围,不是的话,重复前面的操作,直至符合要求,调节过程必须小心仔细
⑨ 冷库膨胀阀该怎么调节算是正常了
膨胀阀的开启度小,制冷剂通过的流量就少,压力也低;膨胀阀的开启度大,制冷剂通过的流量就多,压力也高。
根据制冷剂的热力性质,压力越低,相对应的温度就越低;压力越高,相对应的温度也就越高。
按照这一定律,如果膨胀阀出口压力过低,相应的蒸发压力和温度也过低。但由于进入蒸发器流量的减少,压力的降低,造成蒸发速度减慢,单位容积(时间)制冷量下降,制冷效率降低。
调节压力必须经过蒸发器与库温产生热交换沸腾(蒸发)后再通过管路进入冷库压缩机吸气腔反映到压力表上的,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每调动膨胀阀一次,一般需10~15分钟的时间后才能将膨胀阀的调节压力稳定在吸气压力表上,调节不能操之过急。压缩机的吸气压力是膨胀阀调节压力的主要依据参数。
⑩ 冷库膨胀阀调节视频 冷库膨胀阀怎么调大
1蒸发器出口设温度计或利用吸气压力来校核过热度; 2过热度太小(供液量太大),调节杆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半圈或一圈(即增大弹簧力,减少阀开度),时制冷剂流量减少;调节杆螺纹一次转动的圈数不宜过多(调节杆螺纹转动一圈,过热度大约改变1-2℃),经多次调整,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3经验调节办法:转动调节杆螺纹改变阀的开度,使蒸发器回气管外刚好能结霜或结露。对蒸发温度低于0度的制冷装置,若结霜后用手摸,有一种将手粘住的阴冷的感觉,此时开度适宜;对蒸发温度在0度以上的,则可以视结露情况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