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跟踪检测

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跟踪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28 10:08:43

Ⅰ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是非常重要的,雨天防雷必不可少,虽然概率小,但有可能就要做好防护,每个细节都很关键。中达咨询就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和大家说明一下。
1.检测对象及检测部位
1.1接闪器现场检查接闪器的材料、规格、防腐措施及锈蚀情况,查看安装是否垂直,焊接是否牢固,有无折断、熔化现象。检查接闪器与引下线的连接是否可靠以及分流情况。对于单支或多支避雷针,应用滚球法确定其保护范围,确定是否能起到保护建(构)筑物的作用。
1.1.1建筑物接闪器对于楼房等建筑物的避雷网或避雷带,圆钢直径应大于等于8mm,培卜扁钢截面积大于等于48m㎡,厚度大于等于4mm.现场检测时用铁锤或钳子等硬器对网带做适当的敲打。查看是否有开焊和弯成直角或小于直角等敷设不合理的地方。
1.1.2水塔接闪器要求利用水塔顶部周围铁栅栏来保护接闪器或敷设环形避雷带边缘,塔顶中心安装避雷针一只。可以通过高倍望远镜来观察接闪器的状况。
1.1.3烟囱接闪器利用安装在烟囱顶部的避雷针或环形避雷带作为保护,多根避雷针应用避雷带连接成闭合环。
1.2引下线现场检查引下线是否垂直、牢固,是否遵循最短路径原则;检查引下线材料直径及截面积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引下线的布设是否合理,应视建筑物出入口、人行道之间距离采取保护措施,其距离必须大于等于3.0m;检查断接卡是否锈蚀、接触不良。宜在距地1.8m处设置断接卡;检查距地面1.5m以下是否设置了非金属防护套管;检查引下线是否变形和弯蓝处是否有直角、锐角弯;检查是否有断裂、机械损伤、严重锈蚀等状况,当截面锈蚀大于等于t/3时应予更换;检查引下线与接闪器、接地装置焊接是否牢固可靠,焊点有无裂缝等;引下线的布设应包括:能否引起雷电反击和雷电电磁脉冲干扰,附近是否有其他设备引线、是否有交叉或平行电气线路,如有应采取措施;引下线的过电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穿过临时建筑物情况和是否便于检查等。对于高度小于等于40.0m的水塔,可以利用铁梯为引下线;高度大于40.0m时,应另加设一根引下线或利用支柱内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对于高度小于等于40.0m的烟囱,可利用铁扶梯作引下线;高度大于40.0m时,应另加装一根引下线或利用支柱或支座内主钢筋作引下线。
1.3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检测以实际测量接地工频电阻值为主要标志。接地装置主要检查安装位置、深度、规格、防腐、冲击接地电阻等,并要查阅基建档案中防雷设计图纸的接地装置材料、规格、布置等是否设计合理。
对于水塔、烟囱等构筑物。由于其防雷装置均暴露在外面,通常可以通过高倍望远镜进行避雷针、引下线的现场观察,可及时发现隐患。必要时,检测员要登到最高处进行实地检查和测量。
检测时应多选择几个点进行测量,最后通过求平均的方法确定该点的接地电阻值。如果测试出的工频接地电阻均合格的话,可以不用再测试该处的土壤电阻率,也不必计算出冲击电阻值。
2.检测前的准备以及检测程序
2.1检测前的准备
2.1.1检测计划由现场检测技术负责人制定,并以书面方式通知施工方、建设方,施工到在那些部分、那些环节时,施工方必须通知检测站及时进行检测,作好原始记录资料;
2.1.2项目熟悉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检测人员熟悉检测项目的技术说明,这部分是熟悉的重点,是一项比较细致的工作,检测人员必须了解相关国家标准对各个检测项目的强制性指标要求。
2.1.3责任落实项目的防雷装置的施工,由土建施工方在负责,根据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原则,按照检测协议约定,检测单位具体落实检测人员工作职责,保证整个检测过程、检测资料的完整性,防雷装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
2.1.4检配镇穗测记录表格准备相关检测记录表格准备,根据新建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准备一套从基础测试开始到工程竣工止的完整检测表格,并指定专人保管。
2.2检测程序
2.2.1前期准备阶段①接受检测任务,了解被检单位的情况。这是一件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旅运是制定检测方案、签订协议、检测实施等后续工作的铺垫,至少应了解其大概情况,如具体地址、规模、性质、土壤类型、检测场所环境等。②制定检测方案。方案要尽量定得细一些。③签订检测协议或合同,也可以是委托书形式。④配备人员。根据被检单位的性质、行业特点,配备具有相应专业特长的检测技术人员。⑤掌握相关知识。了解和掌握与被检单位有关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的规范、规定,包括国家标准规范、行业规范、地方标准以及有关的安全程序、操作规程等。⑥准备仪器。不同的设备、设施所需的检测设备也不同,根据检测对象,准备并检查检测主、备用仪器设备,保证其在检定合格有效使用期内并能正常使用。
2.2.2现场检测阶段①到达受检单位,主动向被检单位出示有关证件。②查阅本次检测对象的防雷工程技术资料和图纸,了解并记录受检单体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后果,确定其防雷类别、防雷区划分和应检测项目。③巡视受检单体及周边环境,根据所使用仪器的测试原理和要求,合理布置接地电阻测试仪辅助桩位并连线,再次检查仪器设备,记录接地电阻测试仪型号名称及检测辅助桩位。④进行现场检测并记录数据。根据确定的检测项目,按先检测外部防雷装置,后检测内部防雷装置的顺序,由检测人员对建(构)筑物、设施的防雷装置的观感质量进行巡视检查,并对相关技术参数进行测量,同时进行接地电阻或过渡电阻测试点取样并绘制测点平面示意图,对测点进行标注和编号后进行接地电阻、过渡电阻等测量,测量结果—读数经复核无误后按要求记入相应的原始记录表。⑤复核、确认并签字。现场检测完毕,对仪器设备再次进行检查,确认其正常,由测试取样者、测试者、记录者对原始记录进行校对和复核后,在指定的主检与复核处签字。同时对现场检测当场发现并能确定的防雷装置缺陷进行汇总,形成存在问题通知书交受检单位现场负责人,由受检单位现场负责人对检测结果进行确认后在指定处签字。
2.2.3分析处理阶段①整理检测数据,出具相关检测文书。对检测原始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和处理后,根据相应的技术标准进行判定,对新确定的存在的问题编制并出具存在问题通知书;对于定期检测或竣工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对于整改后进行的复检,编制并出具复检意见书。②审核、签发相关检测文书并盖章。③登记、发送相关检测文书,并建立档案。
2.2.4服务评价和跟踪回访①在被检单位领取检测报告等文书时,请被检单位填写防雷检测工作作风、服务质量评价表,收回评价表并建立台帐档案。②检测机构管理人员通过电话或上门了解或邀请召开座谈的形式,按不低于30%的比例对检测活动进行服务跟踪回访。
3.检测方法和注意事项
检测方法:包括查阅资料、检查观感质量、测量技术参数及分析处理。
3.1查阅资料指查阅设计图纸、隐蔽工程记录及竣工图等相关资料。
3.2检查观感质量指对各种防雷装置及措施的外露部分观感质量进行检查并记录和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的过程。
3.3测量技术参数指运用各种仪器、仪表设备对防雷装置各种技术参数进行测量、读数、记录。
3.4分析处理指对各种技术参数的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处理并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的过程。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Ⅱ 防雷检测哪个单位检测

1. 当地的气象局防雷检测中心负责执行所在地区的防雷工程检测验收、防雷设施的年检等工作。
2. 防静电接地工作也归气象局管辖。
3. 目前,建设、气象、消防、环境等部门会联合进行相关工作,新建建筑物必须通过这些部门的验收,并获得建设局的证书。
4. 建设单位的申请、施工单位的承办,以及气象局的防雷检测单位来进行检测,相关检测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5. 防雷装置的检测顺序可以先检测外部防雷装置,如接闪器(包括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再检测内部防雷装置。

Ⅲ 防雷检测主要都检测什么

1、检测防雷装置的有效性,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的连通性。

2、接地系统的有效接地电阻,要求≤10Ω。

3、电源防雷系统的对地绝缘阻抗是否在允许值,接地系统是否牢靠,瞬时钳压数值是否有变化等。

4、信息系统信号防雷系统,对于连接的电阻是否属于参数允许值,瞬时钳压数值是否有变化,对地绝缘电阻的正常值等。

一般的防雷检测基本是有这些方面的,还要根据属地的地方性要求,毕竟高雷暴地区的要求会高一些。

(3)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跟踪检测扩展阅读:

进行防雷装置现场检测前的准备工作称为事前检查。在进行防雷装置检测前应对所使用的检测仪器、仪表和测量工具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如下。

(1)仪器仪表鉴定或校准

检查仪器、仪表鉴定证书、校准证书是否在有效期的范围内,一般要求每台检测仪器、仪表要纳入计量的检测,检测单位可委托有计量认证资质的检定单位进行常规的计量检测,检测合格的,由检定单位核发给每台仪器、仪表一张计量认证合格证。

(2)检査仪器仪表电池

检査仪器、仪表所使用的电池是否在正常值范围,如果电池的电压不足,则应立即更换新的电池如遇到在检测中仪器、仪表的电池电力不足时,建议随身携带一组与仪器、仪表相配套的备用电池。

(3)检查检测设备外观及其附属设备

检査检测用测试线绝缘层是否有破损,如果有破损则应更换或采用绝缘胶带对破损的部位进行处理,避免让裸露的金属线在检测过程中碰到带电物体或接地体产生危及人身安全或影响检测数据情况出现如果发现检测线某处断开,可用万用电表的电阻挡寻找检测线断开位置并做处理,以免影响检测工作。

Ⅳ 防雷检测什么时候做

防雷检测的时间安排需根据建筑物类型、使用性质及当地气象条件综合确定,通常分为首次检测、定期检测和特殊情况检测三种情况。

一、首次防雷检测的要求
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建筑物应在防雷装置安装完成后进行首次检测。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防雷工程竣工后需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验收,确保接地电阻、接闪器保护范围等指标符合标准。对于高层建筑、易燃易爆场所(如油库、化工厂)或人员密集场所(如学校、医院),首次检测需在投入使用前完成,未通过检测的建筑物不得投入使用。

二、定期检测的周期规定
1. 一般建筑物:每12个月检测一次,重点检查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的完整性。
2. 易燃易爆场所:每6个月检测一次,因雷电引发的火灾或爆炸风险较高,需缩短检测周期。
3.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每6个月检测一次,雷电电磁脉冲可能损坏精密设备,需加强浪涌保护器(SPD)的检测。
4. 历史雷击频发区域:根据气象部门数据,若年均雷暴日超过40天,检测周期应缩短至6个月。

三、特殊情况触发检测的场景
1. 遭受雷击后:建筑物或设备被雷击后,需立即对防雷装置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损坏程度并修复。
2. 防雷系统改造后:若更换接闪器、引下线或接地体,改造后需重新检测。
3. 环境变化影响:周边新建高层建筑或树木生长可能改变接闪器的保护范围,需重新评估。
4. 法规更新或事故警示:国家发布新防雷标准或同行业发生雷击事故后,建议主动开展检测。

四、检测内容与流程的深度解析
防雷检测需覆盖外部防雷(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和内部防雷(等电位连接、SPD安装)。检测流程包括:
1. 资料审查:核查设计图纸、施工记录及历史检测报告。
2. 现场测试: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等设备测量关键参数。
3. 数据分析:对比国家标准(如GB/T 21431、IEC 62305),判定是否合格。
4. 报告出具:检测机构需在7个工作日内提供报告,不合格项需明确整改建议。

五、未按时检测的风险与法律责任
1. 安全风险:防雷装置老化可能导致雷击引发火灾、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2. 行政处罚:根据《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未履行检测义务的单位可能被处以1万至10万元罚款。
3. 保险拒赔:若因未检测导致雷击损失,保险公司可能以“未履行防灾义务”为由拒赔。

综上所述,防雷检测需结合建筑特性、环境风险和法规要求科学规划周期,并严格执行检测流程,以最大限度降低雷击灾害风险。

阅读全文

与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跟踪检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安福特仪表温度是什么的温度 浏览:770
电动工具电池改直流供电 浏览:376
常州机械设计大概多少钱 浏览:646
8代雅阁轴承怎么拆 浏览:459
南山区有什么电子仪表图片 浏览:780
如何更换奇瑞a5后轴承 浏览:754
辐射4机械侠怎么过不了 浏览:366
小学音乐器材有哪些附图片 浏览:595
花式健身器材有哪些 浏览:510
车钩缓装置的作用 浏览:37
如何定位ios设备 浏览:662
psv阀门是指什么意思 浏览:707
怎么制作电路检测仪器 浏览:372
新办幼儿园消防自动喷淋装置 浏览:31
什么是阀门强制性认证 浏览:955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怎么开 浏览:950
小型电动工具检查记录 浏览:866
室内幼儿游泳池设备多少钱 浏览:620
中山市品普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浏览:4
博世电动工具重庆 浏览: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