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接地线规范标准有哪些
接地线标准
1.如果电压在36V以上或者是绝缘保护层有所损坏的电气设备,其金属框架、回外壳、铠装的答电缆的钢带和铁丝都必须装有具有保护性的接地线。;
2.主要的接地线应在由耐腐蚀性能高的钢板制作而成的,并且它的面积不能小于0.75平方米,厚度也不能小于5毫米;
3.接地线的电阻值不能大于2Ω;
4.用来连接主要的接地线的接地母线应该由横截面不小于50平方毫米的软铜线制成,或者也可以用横截面不小于100平方毫米的镀锌铁线制成,也可以用厚度不小于4毫米以及横截面不小于100平方毫米的扁钢制成;
5.危险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接地母线或者是局部的接地极直接的连接线必须使用横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软铜线,或者是横截面不小于50平方毫米的镀锌铁线,也可以使用厚度不小于5毫米以及横截面不小于50平方毫米的扁钢制成;
6.在连接接地母线和接地极的时候,要使用焊接的方法,或者是用直径大于10毫米的镀锌螺栓和用来防止松懈的装置进行连接。
2. 施工现场配电箱的接地规范要求
1、施工现场配电系统应设置室内总配电屏和分配电箱或室外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分级供电,各级配电装置的容量应与实际负匹配。动力、照明应分别设置。
2、配电箱、开关箱制作安装要求:
①配电箱采用铁板或其他防火绝缘材料制作,做到通风、散热、防雨、防火;
②箱内各种电器,应安装在金属或其他绝缘板上(非木质板),并紧固于箱内。金属底板应与箱体作电气连接;
③正常不带电箱体金属外壳,底座等必须接零(地),且通过专用端子连接,并与保护零线接线端子板分设。各电气连接线应采用绝缘导线,接头可靠,不得外露;
④进、出线必须采用橡皮绝缘电缆,进、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端面,并加保护圈。进(出)线应做好防水弯,不得承受外力。
3、总配电箱电器额定值、动作整定值,应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并装设总自动开关、漏电保护器和分路自动开关。
4、各级配电箱中使用的各种电器元件和漏电保护器应符合国标质量要求。
5、各级配电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应合理布置,起到分级、分段保护作用。
6、漏电保护器应严格按产品说明书使用,并定期进行试验和做好运行记录。对闲置已久和连续使用一个月以上的,应检查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7、安装电流型低压触电保安器要求:
①触电保安器应完好无损,动作灵敏可靠,并应根据实际负荷电流的大小来合理选用;
②被保护的线路和电气设备应绝缘良好,触电保安器的电流标位应正确选择;
③穿过触电保安器的导线,应绞合在一起,用纱带或胶布包好,并放在中心。触保器前后200mm范围内集束不应散开;
④触电保安器应远离交流电磁场,如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电动机等,与这配用的交流接触器安装距离应在400mm以外;
⑤通过触电保安器后的零线,不得重复接地,仅允许做工作零线,被保护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宜采用保护接地;
⑥若采用保护接零,其保护零线应从触电保安器开关前出引。
8、每台用电设备应有专用的开关,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严禁一闸多用。
9、手动开关电器只准用于直接控制照明电路和容量小于3kw的动力电路。各级配箱应明确专人负责、做好定期检查、维修和清洁工作。
10、配电箱进行检查、维修时,必须将与前一级相对应的电源开关切断,并悬挂醒目"停电检修"标志牌。
3. 接地标准国家规范
法律分析:保护接地概念: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在绝缘损坏时有可能带电。漏电危及人身安全,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连接称为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要求: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Ω。
保护接地标准:1、主接地:(1)、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包括电缆的铠装、铅皮、接地芯线)和局部接地装置,应与主接地极连成1个接地网。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1块。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厚度不小于5mm。在钻孔中敷设的电缆不能与主接地极连接时,应单独形成以分区接地网,其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2)、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及变电所的辅助接地母线,应采用断面不小于50mm2的裸铜线、断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断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扁钢。
2、局部接地: 在下列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1)、每个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2)、每个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3)、每个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4)、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的机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要分别装设一个局部接地极。(5)、连接动力铠装电缆的每个接线盒以及高压电缆连接装置。要求: 埋设在巷道水沟或潮湿地方的局部接地极,可采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 3mm的钢板。埋设在其它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采用镀锌铁管。铁管直径不得小于35mm,长度不得小于1.5m。管子上至少要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眼,铁管垂直于地面(偏差不大于15?),并必须埋设于潮湿的地方。如果埋设有困难时,可用两根长度不得小于0.75m、直径不得小22mm的镀锌铁管。每根管子上至少要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n的透眼,两根铁管均垂直于地面(偏差不大15?),并必须理设于潮湿的地方,两管之间相距5m 以上。如系干燥的接地坑,铁管周围应用砂子、木炭和食盐混合物或长效降阻剂填满;砂子和食盐的比例,按体积比约6 : l。 采区配电点及其它机电硐室的辅助接地母线,应采取断面不小于25 mm2的裸铜线、断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 mm、断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扁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第五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发电设施、变电设施和电力线路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在电力设施周围进行爆破及其他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作业的,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电力设施保护的规定,经批准并采取确保电力设施安全的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
4. 接地网涂以黄绿相间色纹是哪个规范要求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
明敷接地线的表面应涂以用15~ 100mm宽度相等的露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在每个导体的全部长度上或只在每个区间或每个可接触到的部位上宜作出标志。
当使用胶带时,应使用双色胶带。中性线宜涂淡蓝色标志。在接地线引向建筑物的入口处在捡修用临接地点处均应刷白色底漆并标黑色记号,其代为“〨”接地。
(4)电气装置安装接地装置设计规范扩展阅读:
明敷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便于检查。
(二)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
(三) 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一般为1-1.5米, 垂直部分为1.5-2米,转弯部分为0.5米。
(四)接地线应按水平或垂直敷设,但亦可与建筑物倾斜结构平行,在直线段上不应有高低起伏及弯等情况。
(五) 接地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时,应加设补偿器,补偿器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
5. 电气设备接地有何要求
标准接地电阻规范要求:
1、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欧;
2、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3、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4、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5、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小于等于100欧
6、共用接地体(联合接地)应不大于接地电阻1欧。
电气设备接地属于安全接地,如果是独立设备,应该不大于4Ω,如果是公共接地应不大于1Ω。
1、应当接地的部分
① 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照明器具、移动式电气设备、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或构架。
② 电气传动装置。
③ 电动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继电保护另有要求时除外)。
④ 室内外配电装置、控制台等金属构件以及靠近带电部位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⑤ 电缆终端盒外壳、电缆金属外皮和金属支架。
⑥ 安装在配电线路杆塔上的电气设备,如避雷器、保护间隙、熔断器、电容器等金属外壳和钢筋混凝土杆塔等。
2、不需接地的部分
① 在不良导电地面 (木质、沥青等) 的干燥房间内,当交流电压为 380V 及以下和直流额定电压 400V 及以下时,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不需接地。但当维护人员因某种原因同时可触及到其他电气设备中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应当接地。
② 在干燥地方,当交流额定电压为 36V 及以下和直流额定电压为 110V 及以下时,电气设备外壳不需接地,但遇有爆炸性危险的除外。
③ 电压为 220V 及以下的蓄电池室内的金属框架。
④ 如电气设备与机床的机座间能可靠地接地,可只将机床的机座接地。
⑤ 在已接地的金属构架上和配电装置上可以拆下的电器。
接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人身遭受电击、设备和线路遭受损坏、预防火灾和防止雷击、防止静电损害和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接地是为保证电工设备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用电安全措施,通过金属导线与接地装置连接来实现,常用的有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
接地装置将电工设备和其他生产设备上可能产生的漏电流、静电荷以及雷电电流等引入地下,从而避免人身触电和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等事故。
6. 建筑电气工程验收中接地装置安装有什么要求
建筑电气工程验收中接地装置安装有什么要求?
接地装置安装
一、主控项目
1、人工接地装置或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必须在地面以上按设计要求位置设测试点。
2、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防雷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经人行通道处埋地深度不应小于1m,且应采取均压措施或在其上方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
4、接地模块顶面埋深不应小于0.6m,接地模块间距不应小于模块长度的3~5倍。接地模块埋设基坑,一般为模块外形尺寸的1.2~1.4倍,且在开挖深度内详细记录地层情况。
5、接地模块应垂直或水平就位,不应倾斜设置,保持与原土层接触良好。
二、一般项目
1、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圆钢、角钢及钢管接地极应垂直埋入地下,间距不应小于5m.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b、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c、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d、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e、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有防腐措施。
2、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的材料采用为钢材,热浸镀锌处理,最小允许规格、尺寸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3、接地模块应集中引线,用干线把接地模块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干线的材质与接地模块焊接点的材质应相同,钢制的采用热浸镀锌扁钢,引出线不少于2处。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7. 电气防雷接地规范要求
(1)要求钢筋混凝土电杆自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30Ω,如线路在居民区,并且电杆自然接地电阻超过30Ω,则应根据地质情况加设角钢垂直接地。(2)电力线路与通信线、电力线等重要设施交叉跨越时,交叉档两端应采用角钢垂直接地。(3)在雷电频繁区域,10kV架空绝缘线路宜视需要每隔200~500米设置避雷器并应加装防雷金具。架空配电线路与电缆连接处应安装线路避雷器。(4)10kV并联电容器、柱上断路器、电缆终端头的防雷装置采用氧化锌避雷器。对经常开路运行又带电的柱上断路器两侧均应装设避雷器,电缆终端头装设一组避雷器。以上接地引下线应分别与各电气设备的外壳连接,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5)对于10kV架空线路独立安装的避雷器应优先选用跌落式避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