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数控机床的规格和性能指标有哪些
工作台面尺寸;行程范围和摆角范围;承载能力;主轴功率和进给轴扭矩;主轴转速;进给速度;控制轴数和联动轴数;刀库容量和换刀时间;机床重量和外形尺寸。
B. 数控机床的基本性能主要包括有哪几方面
数控机床的主要性能指标:
一、数控机床的精度
精度是数控机床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精度主要指加工精度、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1、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定位精度是指数控机床工作台等移动部件实际运动位置与指令位置的一致程度, 其不一致的差量即为定位误差。
定位误差包括伺服系统、检测系统、性进给系统等误差,还包括移动部件导轨的几何误差等。定位误差将直接影响零件加工的位置精度。
重复定位精度是指在同一台数控机床上,应用相同程序相同代码加工一批零件,所得到的连续结果的一致程度。
重复定位精度受伺服系统特性、进给系统的间隙与刚性以及摩擦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重复定位精度是成正态分布的偶然性误差,它影响一批零件加工的一致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
2、分度精度
分度精度是指分度工作台在分度时, 实际回转角度与指令回转角度的差值。 分度精度既影响零件加工部位在空间的角度位置,也影响孔系加工的同轴度等。
3、分辨率与脉冲当量
分辨率是指可以分辨的最小位移间隔。对测量系统而言,分辨率是可以测量的最小位移;对控制系统而言, 分辨率是可以控制的最小位移增量,即数控装置每发出一个脉冲信号,反映到机床移动部件上的移动量,一般称为脉冲当量。脉冲当量是设计数控机床的原始数据之一,其数值的大小决定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脉冲当量越小,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越高。
4、加工精度
近年来,伴随着数控机床的发展和机床结构特性的提高,数控机床的性能与质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中等规格的加工中心,其定位精度普通级达到(±0.005∽±0.008)mm/300mm,精密级达到±0.001∽±0.003mm/全程;普通级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达到±1.5μm ,超精密级数控车床的加工圆度已经达到0.1μm ,表面粗糙度为Ra0.3 μm 。
二、数控机床的可控轴数与联动轴数
可控轴数是指数控系统能够控制的坐标轴数目。该指标与数控系统的运算能力、运算速度以及内存容量等有关。 目前,高档数控系统的可控轴数已多达24轴。
数控机床的联动轴数是指机床数控装置控制的坐标轴同时达到空间某一点的坐标数目。目前有两轴联动、三轴联动、四轴联动、五轴联动等。三轴联动数控机床可以加工空间复杂曲面;四轴联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可以加工宇航叶轮、螺旋桨等零件。
三、数控机床的运动性能指标
数控机床的运动性能指标主要包括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坐标行程、回转轴的转角范围、刀库容量及换刀时间等。
1、主轴转速
目前,随着刀具、轴承、冷却、润滑及数控系统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主轴转速已普遍提高。以中等规格的数控机床为例,数控车床从过去的1000∽2000r/min提高到4000∽6000r/min ,加工中心从过去的2000∽3000r/min提高到现在的10000r/min以上。在高速加工的数控机床上,通常采用电动机转子和主轴一体的电主轴,可以使主轴达到每分钟数万转。这样对各种小孔加工以及提高零件加工质量和表面质量都极为有利。
2、进给速度和加速度
数控机床的进给速度和切削速度一样,是影响零件加工质量、加工效率和刀具寿命的主要因素。目前国内数控机床的进给速度可达10~15m/min,国外一般可达15~30m/min 。
进给加速度是反映进给速度提速能力的性能指标,也是反映机床加工效率的重要指标。国外厂家生产的加工中心加速度可达2g。
3、坐标行程
数控机床坐标轴 X 、 Y 、 Z 的行程大小,构成数控机床的空间加工范围,即加工零件的大小。
4、刀库容量和换刀时间
刀库容量是指刀库能存放加工所需要的刀具数量。目前常见的中小型加工中心多为16~60把,大型加工中心达100 把以上。
换刀时间指有自动换刀系统的数控机床,将主轴上使用的刀具与装在刀库上的下一工序需用的刀具进行交换所需要的时间。目前国内生产的数控机床的换刀时间可达到4∽5s。
刀库容量和换刀时间对数控机床的生产率有直接影响。
四、数控机床的规格指标
规格指标是指数控机床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行程范围
行程范围是指坐标轴可控的运动区间,它是直接体现机床加工能力的指标参数,一般指数控机床坐标轴X、Y、Z的行程大小构成的空间加工范围。
2、摆角范围
摆角范围是指坐标轴可控的摆角区间,数控机床摆角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加工零件空间部位的能力。
3、主轴功率和进给轴扭矩
主轴功率和进给轴扭矩反映数控机床的加工能力,同时也可以间接
反映该数控机床的刚度和强度。
4、控制轴数和联动轴数
控制轴数是指机床数控装置能够控制的坐标数目。联动轴数是指机
床数控装置控制的坐标轴同时达到空间某一点的坐标数目,它反映数控机床的曲面加工能力。
5、刀具系统
刀具系统主要指刀库容量及换刀时间,它对数控机床的生产率有直接影响。
6、进给速度
数控机床的进给速度是影响零件加工质量、生产效率以及刀具寿命的主要因素。目前国内数控机床的进给速度可达(10~15)m/min,国外为(15~30) m/min。
7、平均无故障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MTBF)
MTBF是指一台数控机床在使用中平均两次故障间隔的时间,即数控机床在寿命范围内总工作时间和总故障次数之比。
C. 数控机床对位置检测装置的要求有哪些 详细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1.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是将检测装置直接安装在执行部件上,如光栅、感应同步器等用来直接测量工作台的直线位移,位置检测装置安装在执行部件(即末端件)上直接测量执行部件末端件的直线位移或角位移,可以构成闭环进给伺服系统。测量方式有直线光栅、直线感应同步器、磁栅、激光干涉仪等测量执行部件的直线位移。由于此种检测方式是采用直线型检测装置对机床的直线位移进行测量,因此,其优点是直接反映工作台的直线位移量;缺点是要求检测装置与行程等长,对大型的数控机床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限制。
2.间接测量
间接测量装置是将检测装置安装在滚珠丝杠或驱动电动机轴上,通过检测转动件的角位移来间接测量执行部件的直线位移。
位置检测装置安装在执行部件前面的传动元件或驱动电动机轴上,测量其角位移,经过传动比变换以后才能得到执行部件的直线位移量,这样可以构成闭环伺服进给系统,如将脉冲编码器装在电动机轴上。
间接测量使用可靠、方便,无长度限制;其缺点是,在检测信号中加入了直线转变为旋转运动的传动链误差,从而影响测量精度。一般需对数控机床的传动误差进行补偿,才能提高定位精度。
除了以上位置检测装置,伺服系统中往往还包括检测速度的元件,用以检测和调节发动机的转速。常用的元件是测速发电机。
位置检测装置是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检测位移和速度,发送反馈信号,构成闭环或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主要由检测系统的精度决定。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对位置检测元件,检测系统的精度要求和被测部件的最高移动速度各不相同。现在检测元件与系统的最高水平是:被测部件的最高移动速度高至240m/min时,其检测位移的分辨率(能检测的最小位移量)可达1μm,如24m/min时可达0.1μm。最高分辨率可达到 0.01μm。
数控机床对位置检测装置有如下要求:
(1)受温度,湿度的影响小,工作可靠,能长期保持精度,抗干扰能力强。
(2)在机床执行部件移动范围内,能满足精度和速度的要求。
(3)使用维护方便,适应机床工作环境。
(4)成本低。
D. 数控机床对检测装置有哪些基本要求
响应快,检测准确,可靠性高,寿命长。
E. 数控机床的检测装置应具备哪些特点
数控机床的检测装置的主要特点如下:
寿命长、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
F. 数控机床检测装置作用有哪些数控机床对检测装置的要求有哪些
光栅尺,光电脉冲编码器,感应同步器,旋转变压器,他们都是位置检测元件。而数控机床对位置检测元件要求更高,尺寸加工精度的高低全靠它了,主要是用光栅尺和光电脉冲编码器来检测机床的位置距离,精度极高。
G. 数控机床对检测装置有哪些基本要求
数控机床对检测反馈装置的要求为:
响应时间短,精度高,稳定性好,寿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