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放映机的结构组成
将成卷的影片由供片盘送到片窗照射以映出画面,并经还音部分使光学声带信号转换为声频电流。然后把放映过的影片再收卷起来。它由供、收片盒(或片臂)及供片、间歇、收片等输片齿轮,间歇运动机构、各种滑轮、片门和画幅调节装置等组成。窄胶片移动式放映机多用间歇抓片机构代替间歇输片齿轮。电影放映机的核心部分是间歇运动机构,它将连续转动变为间歇转动,并和遮光板相配合,使影片在光线通过时稳定地停留在片窗处,清晰成像在银幕上;光线被遮住时快速拉下,以免露出影片移动时的痕迹。标准电影移动速度是24格/秒,为了减少闪烁效应,遮光板每格遮光两次,将闪烁频率提高到每秒48次。使用最广泛的间歇运动机构是马尔蒂十字车
连续转动的凸轮 1上有一个导钉2,它每与十字车3径向开槽啮合一次,十字车就旋转 1/4周,因此传动轴每转一圈(由a~e),间歇输片齿轮 4就转动90度,而将影片拉动一格。凸轮在e →a→b的过程中,十字车是静止的。某些窄影片放映机采用光学间歇补偿而不用机械间歇机构,有利于保护胶片,但画面亮度有损。收片机构随片卷直径加大而速度减慢,以减小张力。 有的影院为了放映自动化,在放映机后安置有平盘式循环大片盘,可以容纳整部长度的影片,映完后不必倒片即可在下一场放映。为了简化操作,某些移动式窄影片放映机,在输片通道设计有自动穿片装置,也有的采用影片插盒装置。为了放映无声影片,有些窄影片放映机有16格/秒的速度装置。有的教学、科研专用放映机还可停格、重复或变速放映。
⑵ 爱迪生一共发明了多少种东西,都是什么
爱迪生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比较重要的有电灯、电车、电影、发电机、电动机、电话机、留声机 ,等等。
一、电灯
与人们通常的认识恰恰相反,最初电灯的发明者不是爱迪生,爱迪生是改进了电灯。早在1801年,英国一位名叫汉弗里·戴维的化学家就在实验室中用铂丝通电发光。
1810年,他又发明了用两根通电碳棒之间发生的电弧而照明的“电烛”,这算是是电灯的最早雏形。另一位英国电技工程师约瑟夫·斯旺经过近30年的研究,于1878年12月制成了以碳丝通电发光的真空灯泡。
二、 留声机
1877年,爱迪生发现电话传话器里的膜板随着说话声会引起振动的现象,便拿短针作了试验,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说话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针产生相应的不同颤动。那么,反过来,这种颤动也一定能发出原先的说话声音,于是他开始研究声音重发的问题。
8月15日,爱迪生让助手按图样制出一台由大圆筒、曲柄、受话机和膜板组成的“怪机器”,制成之后,爱迪生取出一张锡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纹的金属圆筒上,让针的一头轻擦着锡箔转动,另一头和受话机连接。
然后爱迪生摇动曲柄,对着受话机唱歌,之后把针又放回原处,再摇动曲柄,接着机器就回放出爱迪生的声音。12月,爱迪生公开展示这台“锡箔筒式留声机”,轰动了全世界。
三、活动电影摄影机
1889年,爱迪生发明了一种活动电影摄影机,这种摄影机用一个尖形齿轮来带动19毫米宽的没打孔的胶带,在棘轮的控制下,带动胶带间歇移动,同时打孔。这种摄影机由电机驱动,遮光器轴与一台留声机连动,摄影机运转时留声机便将声音记录下来,并且可以连续拍摄图像。
四、活动电影放映机
1891年,爱迪生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是早期电影显示设备,引入了电影放映的基本方法,通过在光源前使用发动机来高速转动带有连续图片的电影胶片条,从而产生活动的错觉,光源将胶片上的图片投射到银幕。
五、有声电影
1910年,爱迪生发明了一部由留声机和摄影机组合而成的电影摄影机,在电机能量下,摄影机的遮光曲轴与留声机连动,摄影机运转时留声机就能够记录下声音。放映时,留声机就随画面同步运转,使得声音和图像实现同时出现。
⑶ 电影放映设备有哪些
1,电影放映机
电影放映机(film projector),放映影片用的光学机械。由灯箱、光学系统、传动输片装置和供片盒等构成。影片按每秒 24 格在放映机上运行,每格画面到达定位时,快门按 1/96 秒的间隔时间均匀地打开、关闭一次。因此,每格画面在光源透射下通过放映镜头将影像两次清晰地投射到银幕上。
2,音响系统
音响特指电器设备组合发出声音的一套音频系统音响系统包含:声源设备,音频信号动态处理设备,音频信号放大设备,声音还原设备。
3,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Re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RAID),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块独立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4,银幕
放映电影和幻灯时,供投映放大影像(画面)用的白色屏幕。
5,服务器
单厅配置的服务器,用于播放影片,编辑列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