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某同学设计了右图实验装置

某同学设计了右图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3-08-22 08:35:20

㈠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B是气球).(1)若

(1)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导致装置内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B气球逐渐变大,A气球逐渐变小,故答案为:现象;A气球逐渐缩小,B气球逐渐胀大,原因:CO2气体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被吸收,使锥形瓶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气球B;
(2)氯气可与水反应:C12+H2O=HCl+HClO,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NaOH+HCl=NaCl+H2O,次氯酸钠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和水,NaOH+HClO=NaClO+H2O,将这三个方程式相加,则会得到:C12+2NaOH=NaClO+NaCl+H2O,故填:C12+2NaOH=NaClO+NaCl+H2O;
(3)使装置中产生的现象与(1)中的现象相反,则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应加入能产生气体的物质,可以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故填: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㈡ 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②_____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标号仪器分别是:酒精灯,试管,铁回架台,集答气瓶;
故答案为:酒精灯;试管;铁架台;集气瓶;
(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目的是为了防止装置 漏气而收集不到气体;
故答案为:防止装置漏气而收集不到气体;
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伸入制氧气的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防止气体不易排出;
故答案为:防止气体不易排出;
③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加热时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受热飞溅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故答案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④加热时先将点燃的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是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出现炸裂,因此在对试管加热时要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再固定在盛药品处加热;
故答案为:使试管均匀受热;
⑤在刚开始加热时,排出的气体中混有空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开始收集,否则收集到的氧气不纯,混有空气;
故答案为:连续均匀放出;
⑥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在存放时要求正放在桌面上,为防止逸散还要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故答案为:玻璃片;正.

㈢ (5分)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其气密性良好。操作时,打开A中的分液漏斗的活塞,放出部分溶液

(1)2H 2 O 2 2H 2 O +O 2 ↑;试剂瓶内液面下降,水从直玻璃管喷出。
(2)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 ;CO 2 +2NaOH=Na 2 CO 3 +H 2 O(写SO 2 也对);直玻璃管下口有气泡放出,水面下降

㈣ 某同学设计了实验装置(如图)来验证叶的蒸腾作用:取三支试管,各注入相同体积的清水,分别插入一棵大小

(1)如图分析来实验装置以及自结合题意可知甲、乙除了温度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因此是一组对照实验,甲的温度高,乙的温度低,结果甲的液面下降大,说明甲中的植物蒸腾作用旺盛,散失了大量的水分,促进了植物从试管中吸水,可见温度越高蒸腾作用越强.甲和丙除了枝条的叶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因此甲丙是一组对照实验.
(2)油的蒸发速度非常小,在水的表面加上一层油,遮住了水分与空气的接触,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3)装置中塑料袋内壁上也出现少量水珠,表明茎也能进行蒸腾作用.
(4)蒸腾作用通过叶片上的气孔 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从而对当地的气候有调节作用.
故答案为:(1)甲与丙;叶子有无的变化;甲;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甲与乙;温度的变化;温度越高蒸腾作用越强
(2)防止水分从水面蒸发(3)茎也能进行蒸腾作用
(4)调节气候、减轻干旱

㈤ 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其气密性良好.(1)若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是浓NaOH溶液,锥形瓶中充满CO2

(1)因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使锥形瓶中的压强迅速减小.
故填:版U形管中红墨水权的液面左高右低(或被吸入锥形瓶中)等.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2)由题意可知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应该能使锥形瓶中的压强增大.
故填: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的物质分别是:稀硫酸和锌;盐酸和碳酸钠;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浓硫酸和水;水和氧化钙等.

㈥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

(1)为了使集气内的氧气完全消耗完在做实验时红磷要过量
故答案为:使空气中的氧气全部消耗完
(2)红磷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使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小;因为进入水的体积约为容积的
1
5
所以得出氮气难溶于水的物理性质.
故答案为: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且占容积的
1
5
、20%、氮气难溶于水或氮气不支持燃烧.
(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利用的是压强的改变,所以若把红磷换成木炭,木炭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碳,没有改变集气瓶内的压强,达不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否;木炭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㈦ 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CO 2 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该同学连接装置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3.(5分)(1)干燥CO 2 气体没有 (2)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3)变浑浊变红

与某同学设计了右图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判断地暖是进水阀门还是回水阀门 浏览:355
暖气磁阀门磁点查找视频 浏览:346
帕萨特全液晶仪表多少钱 浏览:150
尿道阀门打开为什么还尿线细 浏览:931
制动器自动补偿装置视频 浏览:247
迷你世界机械开关怎么做 浏览:580
扶梯安全装置的设计改进 浏览:170
如何用硬纸板做一个机械手臂 浏览:980
喂料装置的设计 浏览:244
皇冠液化气阀门 浏览:700
斜仰卧起坐器材怎么用 浏览:506
冷藏库一般用什么制冷剂 浏览:382
奥迪a7仪表盘怎么调暗 浏览:983
dcs怎么控制阀门开度 浏览:513
小米3提示本设备已锁定怎么办 浏览:428
为什么空调制冷感觉不到 浏览:74
起重绞车传动装置 浏览:725
古代车轮没有轴承怎么转 浏览:970
名爵zs仪表盘有响声该怎么解决 浏览:913
早教班需要哪些设备和教具 浏览:175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