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图是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在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铜丝,用棉线吊着并使玻璃棒保持平衡.用
A、铜是红色固体,加热后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氧化铜是黑色固体,所以现象为红色固体变为黑色,说法正确; B、铜丝原来的质量只是铜的质量,加热后变成了氧化铜,故左端的质量增加了,向左倾斜,说法正确; C、铜丝原来的质量只是铜的质量,加热后变成了氧化铜,故左端的质量增加了,向左倾斜,故“玻璃棒向右倾斜”错误; D、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 故选:C. |
⑵ 墨墨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过程:他把盛有盐酸的试管小心地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
(1)由于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天平的左边质量减轻.所以,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2)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到空气中;
(3)要进行进行质量守恒探究活动,应该对实验装置做的改动是: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
(4)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一定不变的是①②⑤.
故答为:(1)右;(2)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到空气中;(3)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4)①②⑤.
⑶ 小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过程如图:他把盛有盐酸(1)观察到反应后天平
(1)由于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天平的左边质量减轻.所以,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2)由上述分析可知,化学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到空气中;
(3)要进行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活动,应该对实验装置做的改动是: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
(4)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所以,一定不变的是①②⑤.
故答案为:
(1)右;(2)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到空气中;(3)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4)①②⑤.
⑷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放在石棉网上的仪器是玻璃钟罩),用该
A、玻璃钟罩的作用是既便于收集白烟,防止白烟逸散到空气中,又可产生的白烟污染空气;故正确;
B、为防止白烟从导管中逃走,造成质量的损失,故装置中可用导管“包裹黑布”,正确;
C、装置中玻璃导管接抽气机的目的是防止白烟从钟罩与石棉网的缝隙中钻出去,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故实验后,将玻璃钟罩内所有的白色固体合在一起称量,其质量大于燃烧前镁条的质量,故错误;
故选D.
⑸ 下列实验装置,能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
A、用图中的装置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是不能达到目的,因为气体会从长颈漏斗内跑出,错误;
B、碳酸钙与盐容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且装置为密闭装置,能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正确;
C、用图中的装置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是不能达到目的,原因在于装置中用的是玻璃管,漏气,错误;
D、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总质量减少,错误.
故选B.
⑹ (6分)某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探究。请回答: (1)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
(1)发生 (2)不能 (3)硫酸铜溶液和氧氧化钠溶液或铁和硫酸铜溶等使用气球或注射器等作为缓冲装置的密闭容器或其它合理表述或画图。(每小问2分,共6分)
⑺ 如图是某化学活动小组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1)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2)解
(1)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白磷燃烧,发光,放热,冒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气球先变大后变小,比原来更小,冷却后,将装置放回托盘,天平仍然平衡. ⑻ 用碳酸钙与稀盐酸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 碳酸钙,稀盐酸,套有气球的反应器皿,反应前测重,反应结束后将气球收集的二氧化碳,在与剩余的药品称重,两次质量相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⑼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上述的A~C三个实验装
(1)①B装置内发生抄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