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设计简易分光装置

设计简易分光装置

发布时间:2022-05-16 12:18:03

① 分光器、分纤器、分路器各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哪位高手能解决一下

分光器是一进多出的光缆分线器,我见过的有1进16出或者是2进32出的使用时需要把局端的主线溶出一芯来接到IN口,这样每一个OUT口都有信号了。和楼里的分光缆接到一起就可以了。(随便接没有顺序的而且是双向通信)
分光器的连接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不带适配器的用热熔的方法连接;还有一种是带适配器的,用光跳线和其它ODF跳接。不管哪种连接方式,不管是1分8、1分16还是1分32,都是用局端来的1芯,通过分光器分出很多芯去连接至各楼的光缆。看图好像你没有和局端的光缆熔接吧,每个分光器会有1芯的。
分光器顾名思义就是把一路光信号分为几路,并且可以订制光功率的分光比
连接很简单啊,要是分光器有头子就用法兰接,没头子就用熔接机焊
看的有点似懂非懂
楼层1光缆--->跳线1--->分光器第1路---分光器进线<---跳线<---主缆
楼层2光缆--->跳线2--->分光器第2路---
楼层2光缆--->跳线3--->分光器第3路---
分线器原理

在我们使用的10/100M以太网网络中,传输界质是五类双绞线。它是有4对共8芯线组成。我们只用其中4根(2对)进行数据的传输,还有4根(2对)线剩余。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剩余的4根线同样作为数据的传输。这样就达到一根网络线同时供两个用户上网的目的了。我们一般不这样使用。
了解了分线器的原理后,我们就应该明白,网络中心制作的分线器仍然是让用户单独享用线路,它是把网络线中的8根线分成两组线路传输数据,因此,并不会影响用户上网的速度和带宽。这个与一般外面买回来的分线接头在传输上有着本质上的差别。所以,它也不会导致接在同一对分线器上用户不能互相访问。
分线器的组成

分线器是成对使用。一对分线器是由两根分线器的组成。
一个分线器由两个水晶头,一个模块组成,两个水晶头是通过双绞线与模块进行连接的。其中一个水晶头的排法是,蓝、蓝白,棕白、棕4根线,分别在水晶头的1,2,3,6槽内。另一个水晶头的排法是,绿白、
分线器
绿、橙白、橙4根线,分别在水晶头的1,2,3,6槽内。另一对分线器的做法是相同的。
分线器的使用

用户端(宿舍)和交换机各需一个分线器。如果网络线两头都是水晶头,就把两边的水晶头分别接在两个分线器的模块上。一般比较长的一个分线器放在用户端,较短的分线器放在交换机端。机房端分线器的两个水晶头分别插在交换机的两个端口上,用户端分线器的两个水晶头分别接给两个用户使用。
分线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和好坏判断

1、分线器应该在该段双绞线没有问题(8根芯线都没有断开)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2、一对分线器相当于把一根双绞线变成两根直通线。因此,蓝、蓝白,棕白、棕排法的水晶头对应于另一头的蓝、蓝白,棕白、棕排法的水晶头。在使用和检测分线器好坏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3、分线器的检测与普通双绞线的检测方法相同。
分路器是用来使电话通道与数据通道分离的装置。
熔融拉锥光纤分路器(Fused Fiber Splitter)
熔融拉锥技术是将两根或多根光纤捆在一起,然后在拉锥机上熔融拉伸,并实时监控分光比的变化,分光比达到要求后结束熔融拉伸,其中一端保留一根光纤(其余剪掉)作为输入端,另一端则作多路输出端。目前成熟拉锥工艺一次只能拉1×4以下。1×4以上器件,则用多个1×2连接在一起。再整体封装在分路器盒中。
这种器件主要优点有(1)拉锥耦合器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和经验, 许多设备和工艺只需沿用而已, 开发经费只有PLC的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2)原材料只有很容易获得的石英基板, 光纤, 热缩管, 不锈钢管和少些胶, 总共也不超过一美元. 而机器和仪器的投资折旧费用更少,1×2、1×4等低通道分路器成本低。(3)分光比可以根据需要实时监控,可以制作不等分分路器。
主要缺点有(1)损耗对光波长敏感,一般要根据波长选用器件,这在三网合一使用过程是致命缺陷,因为在三网合一传输的光信号有1315nm、1490nm、1550nm等多种波长信号。

② 分光光度计的校正原理

一、分光光度计:又称光谱仪(spectrometer),是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的科学仪器。测量范围一般包括波长范围为380~780 nm的可见光区和波长范围为200~380 nm的紫外光区。不同的光源都有其特有的发射光谱,因此可采用不同的发光体作为仪器的光源。钨灯的发射光谱:钨灯光源所发出的380~780nm波长的光谱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可得到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连续色谱;该色谱可作为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光源。


原理:

分光光度计采用一个可以产生多个波长的光源,通过系列分光装置,从而产生特定波长的光源,光线透过测试的样品后,部分光线被吸收,计算样品的吸光值,从而转化成样品的浓度。样品的吸光值与样品的浓度成正比。

单色光辐射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被该物质吸收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光路长度)成正比,其关系如下式:

A=-lg(I/I。)=-lgT=kLc

式中 :A 为吸光度;

I。为入射的单色光强度;

I 为透射的单色光强度;

T 为物质的透射率;

k 为摩尔吸收系数;

L 为被分析物质的光程,即比色皿的边长;

c 为物质的浓度;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波长,以及相应的吸收系数是该物质的物理常数。当已知某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吸收系数后可用同样条件将该供试品配成溶液,测定其吸收度,即可由上式计算出供试品中该物质的含量。在可见光区,除某些物质对光有吸收外,很多物质本身并没有吸收但可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显色试剂或经过处理使其显色后再测定,故又称比色分析。由于显色时影响呈色深浅的因素较多,且常使用单色光纯度较差的仪器,故测定时应用标准品或对照品同时操作。

③ 分光器和波分复用器的具体应用场景是什么

具体应用场合为各种光端机、光通讯终端等。

波分复用器是把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复合到一根光纤上进行传输,而分波器正好相反,是把复合到一起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分开。

分光器相当于将一根光纤分成多跟光纤。传输到不同的地反,像前几年比较流行的一款玩具,底部有一个装电池的柄,上部有一个小灯泡,然后小灯泡前端是一把散开的灯芯,上面有带有各种颜色的光,挺漂亮的。这个东西在灯芯下部灯泡上面装的就是简单的分光器。

(3)设计简易分光装置扩展阅读:

分波器分出来的光信号是相同的,里面包含所有在这条光路上面传输的光信号,但对应到终端设备上来说他要拾取的信号为特定波长(如1310、1550)的光信号,不能把所有的光信号都接进来,所以在终端设备的光路入口位置要加波分复用装置。

现在光通信设备应用已经非常广范、远距离通信都有用到。光端机、带光口的交换机、中兴、华为也还有专门提供光路集成通讯的业务,这些领域应用的多一些。

④ 自制阳光导入装置:家里客厅没有光,能不能自制一套简易、可行、经济的装置,将阳光引入

要自制太阳光导入器可能有些困难,尤其要达到实用的程度,可能要利用一些半成品
首先我们要理解,光是走直线的,所以要利用光的折射、反射原理才能达成。
简单可分为三部分
1. 集光器: 利用光的折射、反射原理采集太阳光,面积越大光量越大,一般都会利用好几个甚或数百个菲尼尔透镜来提高采光量,如果要自制的话就可以用新型的汽车大灯壳来改造,但效果差很多;但如果要考虑早晚与四季的太阳直射角度就还要加装太阳光跟踪器,跟踪器内部的控制系统,会自动计算出太阳光采集面与太阳光的角度,从而跟踪太阳光,控制集光器接受太阳光照的角度,提高采光量。
2. 传导管:目前有1.光导管,用反射率很高的材料制成的圆管,将光线反射到您想要的位置,通常圆管的截面积只比集光器小一些(看集光器的设计),体积很大很占空间,如果要自制的话,可用镜子(只能做成潜艇潜望镜的形式)或高亮度铝箔纸等材料。2.光纤,优点,体积小,可任意弯曲,但缺点是需要许多专业光学设备来支持,自己DIY可买LED光纤照明线与衔接的接口设备来使用。
3. 散射器:将传导进室内的光线散射出去,一般要增加散射角度,所以仍是半球体居多,自己DIY则可找高透光的雾面玻璃瓶罐,或利用高透光的雾面贴纸(像手机雾面的保护贴等)贴在可用的玻璃瓶罐上也行。
总之,要自己DIY达到堪用的程度很难,买一些半成品来组装才有实用价值。

⑤ 分光光度计的原理是什么

在分光光度计中,将不同波长的光连续地照射到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时,便可得到与众不同波长相对应的吸收强度.如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收强度(A)为纵坐标,就可绘出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利用该曲线进行物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也称为吸收光谱法.用紫外光源测定无色物质的方法,称为紫外分光光度法;用可见光光源测定有色物质的方法,称为可见光光度法.它们与比色法一样,都以Beer-Lambert定律为基础.
近年来,紫外及可见光分光光度分析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可以用于物质的鉴定及结构分析,而且还可以用于某些物质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谱技术可用于:
通过测定某种物质吸收或发射光谱来确定该物质的组成.
通过测量适当波长的信号强度确定某种单独存在或与其他物质混合存在的一种物质的含量.
通过测量某一种底物消失或产物出现的量同时间的关系,追踪反应过程.
一、紫外及可见光分光光度法这是一种只在可见光及紫外光光谱应用范围内测量物质吸收辐射线的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其中分光光度计可用于精确测量特定波长的吸收值,而比色计则是一种较简单的测量仪器,其原理是利用虑光片来测量较宽波段(如可见光中的绿光、红光或蓝光范围)的吸收值.
光吸收法则:
溶液对光的吸收有两个基本法则:
透过溶液的光的吸收值同吸收溶质的分子数目(即溶质浓度[C])呈指数相关.
透过溶液的光的吸收值同透过吸收溶液的路径长度l成指数相关.
这两条法则包括在比尔-朗伯关系式中.通常以入射光(Io)和出射光(I)的光密度来表示:
ε其中ε对于吸收物质及波长是一个常数,称为吸光系数或吸收系数,[C]的单位为mol/L或g/L,l的单位为ml.这一公式非常有用,因为大多数分光光度计设计为直接测量log10(Io/I)的值(A)或消光值(E)(旧教材中可能使用以废除的术语:光密度).对于遵循比尔-朗伯关系的物质,A与C呈线性关系.吸收值常用下标表示其波长,如A550表示550nm处的吸收值.透过溶液的光的比例称为透光率(T),可由出射光和入射光的比值求得.
吸收值(A)(absorbance)--由公式得出:
透光率(T)(transmittance)--通常以百分数表示:T=(I/Io)×(一)比色计比色计用于测定颜色明显,并且是溶液主要组分的待测物,如血液中的血红细胞,也可以在待测物之中加入一种试剂,使其形成有色产物(一种生色团),如用茚三酮法测定氨基酸含量.定量分析某种物质要做标准曲线,标准曲线是在测定待测样品的同时测定已知含量的物质来制成的,而不是使用比尔-朗伯关系.
光源通常为钨丝灯泡,通过一个凸透镜聚焦后产生一束平行光,平行光穿过装有溶液的玻璃样品或小池,然后透过一个有色滤光片到达光电管检测仪,检测仪产生一个同落在光电管上的光密度成正比的电势,来自于光电管的信号被放大然后传递到电流计或数字读数器.
比色计的使用:
①接通电源使仪器稳定,使用前至少要让灯预热5min;② 选择一种同底物颜色互补的滤光器;③调零(用空白对照调零);④调整灵敏度;⑤分析样品及标准溶液;⑥由于不同比色杯的吸光特性、杯壁厚度不同,因此为了提高精确度,同一试验应用同一比色杯,且在比色槽中摆放的方位相同;⑦每次测样前清洗比色杯;⑧经常重复测定同一溶液检验比色计的可重复性;⑨用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
由于大多数过滤器过滤出来的光的波带很宽,因而比色计既不能用于确定某种复合物,也无法分辨在混合液中吸收特性非常相近的两种物质.比色计所用光电管的变化系数为0.5%左右,因而不适合要求具有高度精确性的工作.使用这种最简单的仪器,由于仪表上对数测量刻度单位的随意性,即使是把表上的灵敏度/刻度调节到零控点,在一个仪器上获得的值不可直接同另一台仪器上测得的值相比较,同一仪器的不同设置之间也不可直接比较.比色计对于特定波长的量化工作是不合适的.
(二)紫外光/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光/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基本装置中采用高强度的钨灯作为光源,能够在可见光范围(400~700nm)调节.氘灯用于紫外分光光度测量(200~400nm);使用氘灯时要用石英杯,因为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
分光光度计之所以优于比色计就在于使用了一个衍射光栅将光源的复色光转换为单色平行光束.实际上从这种单色一种产生的光不是某个波长的光,而是一段窄的带宽上的光,带宽是分光光度计的一个重要特性,这是由于它决定了吸收测量中所用的波长--普通分光光度计的带宽为5~10nm,用于研究的仪器的带宽小于因为光栅夹缝的宽度影响着带宽,带宽随光栅夹缝的宽度的减少而降低,要获得特定波长下的精确数据,尽可能使用最小的缝宽度.然而,减少了缝宽也会减少到达监测器的光度,降低了信/噪比.缝宽可减少的程度取决于检测/放大系统的灵敏度及稳定性于离散光的存在.
大多数UV/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比色杯的光穿过路径为10nm.一次性塑料杯适合于对水和乙醇溶液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测量.玻璃比色杯的生产要求更加严格的标准,因而在精确研究中要使用玻璃比色杯,尤其当溶液的吸收值很低时(<0.1),即使盛对照液与待测样品液的比色杯在光学性质上有稍许不同,也会导致结果偏差.玻璃和塑料会吸收UV光,因此在测波长小于300nm的吸收值时要使用石英杯.
进行测量之前,比色杯要保证干净,无划痕,外表面干燥,盛液到适当高度,并放在了比色槽中的正确位置.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和核酸可能会在玻璃/石英杯的内表面沉积,因而要用棉球沾上丙酮擦去比色杯内的沉淀或用1mol/L硝酸浸泡过夜.腐蚀性及毒性溶液必须使用有盖子的比色杯,以防止溅出,破坏仪器.
基本分光光度计使用的光电管类似于比色计中所使用的光电管.许多情况下,当波长高于和低于550~600nm时必须使用不同的光电管,这是因为它们在可见光波长内的灵敏度不同,更精彩的仪器中所使用的是具有比光电管更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的检测器.数字显示由于不易产生视觉错误和误读范围的错误,正逐渐代替指针读数.一些仪器可以直接给出所测定物质的浓度.
.紫外光/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基本分光光度计只产生单束光.这种仪器首先用空白对照调到零吸收值,然后取出空白液,加入待测液,测定待测液的吸收值.也有一种双束分光光度计,有单色光源产生的光束被分为两束,一束穿过待测液,另一束穿过空白液.吸收值由一个电子线路通过对比透过待测液及空白液的出射光进行测定.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减少了由于光源输出的不稳定或检测系统灵敏度的变化而导致的测量错误,这时由于待测液与对照液是同时进行测量的.记录式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双束测定仪,用于记录已知波段下吸收值随时间的变化(如用于酶分析).
.分光光度计的定量分析:
假如已知一种物质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率(通常是该物质的最大吸收值,这时灵敏度最高),这种物质纯溶液的浓度可用比尔-朗伯关系式算出.摩尔吸光系数是指物质在1mol/L的浓度下,比色杯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值.该值可以从光谱数据表中查到,也可以用实验方法通过测量一系列已知浓度的物质的吸收值来绘制一条标准曲线.这样,在所要求的浓度范围内,便可确定吸收值与浓度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该直线的斜率即为摩尔吸光系数.
比吸光率是指物质质量溶液浓度为10g/L时,比色杯厚度为1cm时测定的吸光值.该值对于未知分子质量的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的测定很有用,这种情况下溶液中物质的含量以其质量表示而不用摩尔浓度表示.使用公式Log10(Io/I)=εl[C]时,比吸光率要除以10才可以得到一个以g/L为单位的浓度值.
这种简单的方法不能用于测定混合样品.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可以通过测量几个波长下的吸光度来估算每种成分的含量,如可用此方法在核酸存在下进行蛋白质含量的估算.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1)接通电源;(2)使用前预热15min;(3)选择波长;(4)选择检测器;(5)如果可能的话,选择正确的缝宽;(6)插入适当的空白对照;(7)调解到0%的透过率;(8)将吸光值调到零;(9)分析样品;(10)每测量10个样品后,用空白对照校验零刻度;(11)检测仪器的可重复性.

⑥ 分光光度计如何测量样品急急急急急急

分光光度计要测量的样品必须是均一的溶液,不能有沉淀,如果有沉淀的话就要摇匀。之于为什么这样做和可以做哪些测量、如何测量,下面详述:
分光光度计就是利用分光光度法对物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仪器。
而分光光度法则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常用的波长范围为:(1)200~400nm的紫外光区,(2)400~760nm的可见光区,(3)2.5~25μm(按波数计为4000cm<-1>~400cm<-1>)的红外光区。所用仪器为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为保证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所有仪器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本附录规定,定期进行校正检定。 单色光辐射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被该物质吸收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光路长度)成正比,其关系如下式: 1 A=log — =ECL T 式中 A 为吸收度; T 为透光率; E 为吸收系数,采用的表示方法是(E1% 1cm),即吸收度换算成溶液浓度为1%(g/ml),液层厚度为1cm的数值; C 为100ml溶液中所含被测物质的重量,g(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 L 为液层厚度 ,cm。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波长,以及相应的吸收系数是该物质的物理常数。当已知某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吸收系数后,可用同样条件将该供试品配成溶液,测定其吸收度,即可由上式计算出供试品中该物质的含量。在可见光区,除某些物质对光有吸收外,很多物质本身并没有吸收,但可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显色试剂或经过处理使其显色后再测定,故又称比色分析。由于显色时影响呈色深浅的因素较多,且常使用单色光纯度较差的仪器,故测定时应用标准品或对照品同时操作。
分光光度计已经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实验室常规仪器。常用于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细菌生长浓度的定量。
分光光度计的简单原理
分光光度计计采用一个可以产生多个波长的光源,通过系列分光装置,从而产生特定波长的光源,光源透过测试的样品后,部分光源被吸收,计算样品的吸光值,从而转化成样品的浓度。样品的吸光值与样品的浓度成正比。
核酸的定量
核酸的定量是分光光度计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可以定量溶于缓冲液的寡核苷酸,单链、双链DNA,以及RNA。核酸的最高吸收峰的吸收波长260 nm。每种核酸的分子构成不一,因此其换算系数不同。定量不同类型的核酸,事先要选择对应的系数。如:1OD 的吸光值分别相当于50μg/ml的dsDNA,37μg/ml的ssDNA,40μg/ml的RNA,30μg/ml的Olig。测试后的吸光值经过上述系数的换算,从而得出相应的样品浓度。测试前,选择正确的程序,输入原液和稀释液的体积,尔后测试空白液和样品液。然而,实验并非一帆风顺。读数不稳定可能是实验者最头痛的问题。灵敏度越高的仪器,表现出的吸光值漂移越大。
事实上,分光光度计的设计原理和工作原理,允许吸光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即仪器有一定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如Eppendorf Biophotometer的准确度≤1.0%(1A)。这样多次测试的结果在均值1.0%左右之间变动,都是正常的。另外,还需考虑核酸本身物化性质和溶解核酸的缓冲液的pH值,离子浓度等:在测试时,离子浓度太高,也会导致读数漂移,因此建议使用pH值一定、离子浓度较低的缓冲液,如TE,可大大稳定读数。样品的稀释浓度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样品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细小的颗粒,尤其是核酸样品。这些小颗粒的存在干扰测试效果。为了最大程度减少颗粒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要求核酸吸光值至少大于0.1A,吸光值最好在0.1-1.5A。在此范围内,颗粒的干扰相对较小,结果稳定。从而意味着样品的浓度不能过低,或者过高(超过光度计的测试范围)。最后是操作因素,如混合要充分,否则吸光值太低,甚至出现负值;混合液不能存在气泡,空白液无悬浮物,否则读数漂移剧烈;必须使用相同的比色杯测试空白液和样品,否则浓度差异太大;换算系数和样品浓度单位选择一致;不能采用窗口磨损的比色杯;样品的体积必须达到比色杯要求的最小体积等多个操作事项。
除了核酸浓度,分光光度计同时显示几个非常重要的比值表示样品的纯度,如A260/A280的比值,用于评估样品的纯度,因为蛋白的吸收峰是280nm。纯净的样品,比值大于1.8(DNA)或者2.0(RNA)。如果比值低于1.8 或者2.0,表示存在蛋白质或者酚类物质的影响。A230表示样品中存在一些污染物,如碳水化合物,多肽,苯酚等,较纯净的核酸A260/A230的比值大于2.0。A320检测溶液的混浊度和其他干扰因子。纯样品,A320一般是0。
蛋白质的直接定量(UV法)
这种方法是在280nm波长,直接测试蛋白。选择Warburg 公式,光度计可以直接显示出样品的浓度,或者是选择相应的换算方法,将吸光值转换为样品浓度。蛋白质测定过程非常简单,先测试空白液,然后直接测试蛋白质。由于缓冲液中存在一些杂质,一般要消除320nm 的“背景”信息,设定此功能“开”。与测试核酸类似,要求A280的吸光值至少大于0.1A,最佳的线性范围在1.0-1.5 之间。实验中选择Warburg 公式显示样品浓度时,发现读数“漂移”。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事实上,只要观察A280的吸光值的变化范围不超过1%,表明结果非常稳定。漂移的原因是因为Warburg 公式吸光值换算成浓度,乘以一定的系数,只要吸光值有少许改变,浓度就会被放大,从而显得结果很不稳定。蛋白质直接定量方法,适合测试较纯净、成分相对单一的蛋白质。紫外直接定量法相对于比色法来说,速度快,操作简单;但是容易受到平行物质的干扰,如DNA的干扰;另外敏感度低,要求蛋白的浓度较高。
比色法蛋白质定量
蛋白质通常是多种蛋白质的化合物,比色法测定的基础是蛋白质构成成分:氨基酸(如酪氨酸,丝氨酸)与外加的显色基团或者染料反应,产生有色物质。有色物质的浓度与蛋白质反应的氨基酸数目直接相关,从而反应蛋白质浓度。
比色方法一般有BCA,Bradford,Lowry 等几种方法。
Lowry 法:以最早期的Biuret 反应为基础,并有所改进。蛋白质与Cu2 反应,产生蓝色的反应物。但是与Biuret 相比,Lowry 法敏感性更高。缺点是需要顺序加入几种不同的反应试剂;反应需要的时间较长;容易受到非蛋白物质的影响;含EDTA,Triton x-100,ammonia sulfate 等物质的蛋白不适合此种方法。
BCA(Bicinchoninine acid assay)法:这是一种较新的、更敏感的蛋白测试法。要分析的蛋白在碱性溶液里与Cu2 反应产生Cu ,后者与BCA形成螯合物,形成紫色化合物,吸收峰在562nm波长。此化合物与蛋白浓度的线性关系极强,反应后形成的化合物非常稳定。相对于Lowry法,操作简单,敏感度高。但是与Lowry法相似的是容易受到蛋白质之间以及去污剂的干扰。
Bradford 法:这种方法的原理是蛋白质与考马斯亮兰结合反应,产生的有色化合物吸收峰595nm。其最大的特点是,敏感度好,是Lowry 和BCA 两种测试方法的2 倍;操作更简单,速度更快;只需要一种反应试剂;化合物可以稳定1小时,方便结果;而且与一系列干扰Lowry,BCA 反应的还原剂(如DTT,巯基乙醇)相容。但是对于去污剂依然是敏感的。最主要的缺点是不同的标准品会导致同一样品的结果差异较大,无可比性。
某些初次接触比色法测定的研究者可能为各种比色法测出的结果并不一致,感到迷惑,究竟该相信哪种方法?由于各种方法反应的基团以及显色基团不一,所以同时使用几种方法对同一样品得出的样品浓度无可比性。例如:Keller等测试人奶中的蛋白,结果Lowry,BCA 测出的浓度明显高于Bradford,差异显著。即使是测定同一样品,同一种比色法选择的标准样品不一致,测试后的浓度也不一致。如用Lowry测试细胞匀浆中的蛋白质,以BSA作标准品,浓度1.34mg/ml,以a球蛋白作标准品,浓度2.64mg/ml。因此,在选择比色法之前,最好是参照要测试的样本的化学构成,寻找化学构成类似的标准蛋白作标准品。另外,比色法定量蛋白质,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样品的吸光值太低,导致测出的样品浓度与实际的浓度差距较大。关键问题是,反应后1011分光光度计的重要配件—— 比色杯的颜色是有一定的半衰期,所以每种比色法都列出了反应测试时间,所有的样品(包括标准样品),都必须在此时间内测试。时间过长,得到的吸光值变小,换算的浓度值降低。除此,反应温度、溶液PH值等都是影响实验的重要原因。此外,非常重要的是,最好是用塑料的比色法。避免使用石英或者玻璃材质的比色杯,因为反应后的颜色会让石英或者玻璃着色,导致样品吸光值不准确。
细菌细胞密度(OD 600)
实验室确定细菌生长密度和生长期,多根据经验和目测推断细菌的生长密度。在遇到要求较高的实验,需要采用分光光度计准确测定细菌细胞密度。OD600是追踪液体培养物中微生物生长的标准方法。以未加菌液的培养液作为空白液,之后定量培养后的含菌培养液。为了保证正确操作,必须针对每种微生物和每台仪器用显微镜进行细胞计数,做出校正曲线。实验中偶尔会出现菌液的OD值出现负值,原因是采用了显色的培养基,即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培养基反应,发生变色反应。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测试的样品不能离心,保持细菌悬浮状态。
分光光度计的重要配件—— 比色杯
比色杯按照材质大致分为石英杯、玻璃杯以及塑料杯。根据不同的测量体积,有比色杯和毛细比色杯等。一般测试核酸和紫外定量蛋白,均采用石英杯或者玻璃杯,但是不适合比色法测定。因为反应中的染料(如考马斯亮兰)能让石英和玻璃着色,所以必须采用一次性的塑料杯。而塑料杯一般不适合用于在紫外范围内测试样品。
由于另外测试的样品量不同,所以一般分光光度计厂家提供不同容积的比色杯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目前市场已经存在一种既可用于核酸、紫外蛋白质定量,亦可用于蛋白比色法测定的塑料杯,样品用量仅需50μl,比色杯单个无菌包装,可以回收样品。如Eppendorf UVette®塑料比色杯,是目前比色杯市场上一个革新。随着生命科学以及相关学科发展,对此类科学的实验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分光光度计将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不可缺少的仪器,也成为微生物、食品、制药等相关实验室的必备设备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比色杯已经不是使用分光光度计时的必备物品。目前国外Nanodrop公司(现已被Thermo Fisher公司收购)生产的ND1000分光光度计与旧式分光光度计相比,已经可以做到无需稀释样品,无需使用比色杯,每次测量仅需1-2μl样品即可完成测量。

⑦ 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分光光度计就是利用分光光度法对物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仪器。该仪器是食品厂、饮用水厂办理QS、HACCP认证的必备检验设备。 QS认证专用指定分光光度计 而分光光度法则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常用的波长范围为:(1)200~400nm的紫外光区,(2)400~760nm的可见光区,(3)2.5~25μm(按波数计为4000cm<-1>~400cm<-1>)的红外光区。所用仪器为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为保证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所有仪器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本附录规定,定期进行校正检定。 单色光辐射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被该物质吸收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光路长度)成正比,其关系如下式: A=-log(I/I。)=-lgT=kLc 式中:A 为吸收度; I。为入射的单色光强度; I 为透射的单色光强度; T 为物质的透射比; k 为吸收系数; L 为被分析物质的光程 c 为物质的浓度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波长,以及相应的吸收系数是该物质的物理常数。当已知某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吸收系数后,可用同样条件将该供试品配成溶液,测定其吸收度,即可由上式计算出供试品中该物质的含量。在可见光区,除某些物质对光有吸收外,很多物质本身并没有吸收,但可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显色试剂或经过处理使其显色后再测定,故又称比色分析。由于显色时影响呈色深浅的因素较多,且常使用单色光纯度较差的仪器,故测定时应用标准品或对照品同时操作。 分光光度计已经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实验室常规仪器。常用于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细菌生长浓度的定量。仪器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信号处理器和显示与存储系统组成。 分光光度计的简单原理 分光光度计计采用一个可以产生多个波长的光源,通过系列分光装置,从而产生特定波长的光源,光源透过测试的样品后,部分光源被吸收,计算样品的吸光值,从而转化成样品的浓度。样品的吸光值与样品的浓度成正比。

⑧ 分光的介绍

分光,利用色散现象可以将波长范围很宽的复合光分散开来,成为许多波长范围狭小的“单色光”,这种作用称为“分光”spectrometer 。分光的装置即成为分光计。

⑨ 如何设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实验室

气瓶室和原吸室要分开最好是在两个房间,气瓶都要有专用的压力表
原吸室与其他分析仪器要隔离,要在原吸上放加个排气装置
原吸室里装个空调和除湿机(南方)或者增湿机(北方)保持温湿度的恒定
要有稳定的电源保障,尤其是对石墨炉用电的保障
还要有空压机保证助燃气。 分析测试网络网乐意为你解答实验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基本上问题都能得到解答,有问题可去那提问,网络上搜下就有。

我也没接触过设计,只是把看到的写了下,希望有用。

还要加个报警器。

⑩ 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基于物质对光(对光的波长)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不同的物质都有各自的吸收光带。

所以,当光色散后的光谱通过某一溶液时,其中某些波长的光线就会被溶液吸收。在一定的波长下,溶液中物质的浓度与光能量减弱的程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即符合比尔定律。

T = I/Io lg(Io/I)=εcb

式中,T为透过率,Io为入射光强度,I为透射光强度,A为消光值(吸光度),ε为吸收系数,b为溶液的光径长度,c为溶液的浓度。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当入射光、吸收系数和溶液厚度一定时,透光率是根据溶液的浓度而变化的。

分光光度计已经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实验室常规仪器。常用于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细菌生长浓度的定量。

注意事项:

1、该仪器应放在干燥的房间内,使用时放置在坚固平稳的工作台上,室内照明不宜太强。热天时不能用电扇直接向仪器吹风,防止灯泡灯丝发亮不稳定。

2、使用本仪器前,使用者应该首先了解本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各个操纵旋钮之功能。在未按通电源之前,应该对仪器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电源接线应牢固,通电也要良好,各个调节旋钮的起始位置应该正确,然后再按通电源开关。

3、在仪器尚未接通电源时,电表指针必须于“0”刻线上,若不是这种情况,则可以用电表上的校正螺丝进行调节。

阅读全文

与设计简易分光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水阀门开关方向o与s是什么意思 浏览:308
氧化还原小实验装置 浏览:595
自动射流需要控制装置吗 浏览:497
手表怎么调日历机械 浏览:82
玉环台州振华阀门厂还生产 浏览:820
康佳空调打开机盖怎么调制冷模式 浏览:386
为什么仪表盘灯忽明忽暗 浏览:675
b型超声波怎么诊断的原理 浏览:633
机械设计与制造及自动化学什么 浏览:444
吉利选景x3的空调制冷怎么使用 浏览:419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选择 浏览:674
超声波焊接塑料是什么原理 浏览:716
煤气低压阀门有个小洞是做什么用的 浏览:140
客运人员随身携带的仪器有哪些 浏览:628
电动工具风险点告知卡 浏览:792
流水线喷涂设备怎么样 浏览:783
机械提升装置手动 浏览:831
消防器材有哪些登记 浏览:415
开大灯仪表没显示什么原因 浏览:688
深圳长实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