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实验室制氧气装置的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内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容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故答案为: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B. 如何实验室检验气瓶是否漏气,什么时候该换气
1 请不要试着去关闭减压阀观察瓶内压力是否下降来判断是否漏气,不安全。操作性不强。
2 检查是否漏气很简单,用点肥皂水或者洗衣粉加点水,涂在接口处,观察是否有气泡即可,适合装了减压阀的气瓶或者没装减压阀备用的气瓶。
3 什么时候要换气,没有一个标准,要根据你的实际需要的压力而定。例如你需要的压力是0.5MPa,减压阀的第一个表压力快接近0.5的时候,就该换了。
4 记住,气瓶里的气不能全用完。
C. 常见几种装置检查气密性方法
初三网
全国中考
地区
初三网 > 初中化学 > 化学知识点 > 正文
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2020-03-24 15:45:26
文/董玉莹
试管检验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观察现象。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且松开手后,烧杯中的导管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则装置不漏气。
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1长颈漏斗与锥形瓶检验气密性的方法
先关闭弹簧夹,从长颈漏斗处倒水,若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
长颈漏斗与锥形瓶检验气密性的方法
2锥形瓶+注射器检验气密性的方法
先从长颈漏斗处倒水,至淹没长颈漏斗下端。
锥形瓶+注射器检验气密性的方法
往外拉活塞发现长颈漏斗下端冒出气泡,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锥形瓶+注射器检验气密性的方法
若往里推活塞,发现长颈漏斗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锥形瓶+注射器检验气密性的方法
免费下载本文word文档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
新课在线辅导 9门学科随时学
2020-9-22
免费领取同步校内教材辅导 随时听反复听
2020-9-22
蛋白质变性肽键断裂吗
2020-05-12
2020呼和浩特中考政策变化
2020-05-12
被动语态的九种结构
2020-05-12
2020年青海西宁中考时间什么时候公布
2020-05-12
2020内蒙古中考报名入口
2020-05-12
水的存在形式包括
2020-05-12
哺乳动物和非哺乳动物的区别
2020-05-12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主要取决于
2020-05-12
2020清远中考时间及考试科目安排
2020-05-12
2020浙江中小学中职学校暑假时间
2020-05-12
细胞全能性的原因是什么
2020-05-12
2020年青海果洛什么时候中考
2020-05-12
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
2020-05-12
2020惠州中考优录加分照顾政策
2020-05-12
电阻率和电阻的关系
2020-05-12
猜你喜欢
版权 © 初三网 | 吉ICP备15000740号
D. 制取装置必须不漏气,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连接完毕后,把导管一头伸入水中,另外连接试管的一头用手握紧或者用酒精灯加热。
只要伸入水中的一头有气泡冒出,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E. 实验室怎么检验气瓶是否漏气
根据所装气体的不同性质进行检验。
例如:氯气、氨气等有气味,可以根据空间是否有气味来检验。
F. 求化学所有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将导管接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辍热的双手捂住试剂瓶,当你看到导管中有气泡产生时,则该仪器不露气
G. 如何检验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要检查配有烧瓶的实验装置是否漏气,首先应将装置连接好,把导气管口的一端浸入水里,用手心紧贴烧瓶外壁,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把手移开,一会儿,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则可判断该装置不漏气.
H.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
1、升高温度法
可采用手握法,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两手紧贴容器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专气,导管口属有气泡放出,手移开后,导气管内水柱上升,较长时间不回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液面差法
用止气夹夹住橡胶导管部分,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继续加水形成一段水柱,产生高度差,在一段时间内水柱不发生回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8)实验室装置漏气的检验方法扩展阅读
1、气密性检验的原理:将压缩空气(或氨、氟利昂、氦、卤素气体等)压入容器,利用容器内外气体的压力差检查有无泄漏的试验法。
2、气密性检验需用气密性检测仪,是专门应用于对腔体机械产品进行密封性检测的装置。
气密性检测装置,广泛应用于汽车缸体、活塞、石油、煤矿、胶管、压力表、储气罐等各行各业需要进行气体增压和气密性试验的地方。
I. 化学实验的气密性检验的方法(最好有图而且要全的)
气密性检验的原则是,先让装置和附加的液体(一般指水),构成封闭的整体,改变这个整体的温度,导致压强的变化,来判断气密性好坏,由于装置的不同,检验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1.升高温度法,升高气体发生装置体系内气体的温度,可以临时增大其压强,从而使这个整体部分空气外逸(在液体处可观察到有气泡放出),当温度恢复到初始温度时,这个整体压强减小,导致浸没在水中的导气管内倒吸有一段水柱。
(1)对于一些制取气体量较小的装置,可采用手握法,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两手紧贴容器(试管)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手移开后,导气管内水柱上升,且较长时间不回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如果装置漏气须找出原因,进行调整、修理或更换,然后才能进行实验。
(2)上述方法有其缺点,如果环境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接近,用手握的方法,现象就不够明显,就应该采用微热法。也就是说手的温度与环境的温度差不多时,手握改变不了这个整体的温度及压强,用酒精灯在容器(可以用酒精灯直接或间接加热的容器)底部微微加热,或把容器浸在热水中,如果水中有气泡放出,停止加热后,导管内有一段水柱,且在一段时间内不回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液面差法。用止气夹夹住橡胶导管部分,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继续加水形成一段水柱,产生高度差,在一段时间内水柱不发生回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对于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比如:实验室制取氢气,经除杂质(HCI气体及水分)后,再做它用。
这个装置如何检验气密性呢?此装置比较复杂,但检验原理是一样的,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用热水微热B或C装置,如果在D处有气泡放出,A的长颈漏斗水面上升,停止加热,A中长颈漏斗液面恢复正常,D中导管倒吸—段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
(图见参考资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