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实验室制硫酸铜原理是什么,装置怎样,需要加热吗
实验室制
硫酸铜
的原理是
CuO+
H2SO4
==
CuSO4
+H2O
或者是
Cu+2H2SO4(浓)=(△)=CuSO4+
SO2
↑+2H2O
第二个需要加热,第一个不要,第二个需要还需要吸收尾气,以免
二氧化硫
污染环境。
Ⅱ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实验器材是什么
台秤(公用)、烧杯(100rnl) 、量筒、石棉网、玻棒、酒精灯、漏斗、滤纸、漏斗架、表面皿、蒸发皿、铁三脚、洗瓶、布氏漏斗、油滤装置、硫酸铜回收瓶
Ⅲ 装有无水硫酸铜的装置叫什么,就是那个两边有空的装置
干燥管
是一边大,一边小,中间一个球
Ⅳ 关于硫酸铜的实验
无水硫酸铜无色
五水硫酸铜蓝色 CUSO4+5H2O=CUSO4.5H2O
蓝色硫酸铜溶液加入铁粉溶液变为浅绿色说明蓝色和铜离子有关、FE+CUSO4=FESO4+CU
硫酸铜溶液加入氯化钡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硫酸钡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CUSO4+BACL2=BASO4+CUCL2
Ⅳ 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的实验装置如图①,电解的实验数据如图②,横坐标表示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
根据电子流向知,a为阴极、b为阳极,开始时,阴极上铜离子放电、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所以电池反应式为2Cu2++2H2O
电解 | .
Ⅵ 制取无水硫酸铜的实验装制图

Ⅶ 加热硫酸铜晶体实验装置
(1)图中①是试管;②是酒精灯;③是蒸发皿;④是铁架台; 故答案为:专 试管;酒精灯;蒸属发皿;铁架台; (2)给试管里的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防止反应生成的水或冷凝水倒流入试管底部,引起热的试管炸裂; 故答案为: 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 (3)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受热生成白色粉末硫酸铜; 故答案为: 试管中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
Ⅷ 硫酸铜结晶实验
实验方法: 1.用CuO和稀硫酸反应后滤液结晶得到。 2.硫酸铜晶体溶解后利用晶种再结晶得到。 方法一: 实验用品: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坩埚钳、玻璃棒、烧杯、量筒、漏斗、滤纸、剪刀、药匙、氧化铜、稀硫酸(1:4) 实验步骤: 1.用量筒量取15毫升稀硫酸倒入一个蒸发皿里,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到将近沸腾(但不要使稀硫酸沸腾)。然后注意保持这个温度,一边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一边慢慢地撒入氧化铜粉末,直到氧化铜不再溶解为止。 2.装置好漏斗,趁热过滤(过滤时不溶性物质可以留在蒸发皿里,不必转移到滤纸上)。将滤液收集在烧杯里。使滤液逐渐冷却,仔细观察晶体生成时所发生的现象,并记录晶体的颜色和形状。如果滤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没有晶体生成,可以把滤液倒入洗净的蒸发皿里蒸发几分钟,再放置冷却,就会有晶体生成。 稀硫酸(15毫升)量筒 蒸发皿(加热) 加氧化铜 过滤(趁热) 冷却 晶体析出 方法二: 称取75克硫酸铜晶体放在烧杯里,加水200毫升。当晶体完全溶解后过滤,得到澄清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取一块硫酸铜小晶体作晶种,用细铜丝扎牢后吊入溶液中。每隔2—3天,把上述晶体和溶液转入另一烧杯中,除去烧杯底部析出的小晶粒。一段时间后晶体不断长大,并且从不规则形逐渐变成规则的晶体。晶体长大后从溶液中取出,擦干表面后涂上清漆或其他保护层,以防止表面风化
Ⅸ 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的实验装置,三个点发生了什么现象
a、由①中发生fe+cu2+═fe2++cu,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fe作还原剂,故a正确; b、实验②中发生3fe2++4h++no3-═3fe3++no↑+2h2o,fe2+表现还原性,故b错误; c、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而③中发生cu+2fe3+═2fe2++cu2+,生成物中没有单质,则不是置换反应,故c错误; d、由发生的三个反应,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为fe3+>cu2+>fe2+,故d错误; 故选:a.
与装硫酸铜的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