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一化学题(喷泉实验)
设体积为1 若溶液密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22.4)/1 = 0.0446mol/L
还可以是水和氨气 或者 CO2和浓NaOH溶液
液体未能全部充满烧瓶的可能原因
1 收集气体时 空气未排尽
2 装置未密封 漏入部分空气
3 收集气体的烧瓶未干燥
Ⅱ 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喷泉实验。其中A、F分别为硫化氢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硫化氢反
(1)(共3分)MnO 2 + 4HCl(浓) ![]() (2)(共2分)AC (3)(共3分)Ⅲ、Ⅰ、Ⅱ (4)(共5分)H 2 S+Cl 2 =2S+2HCl;(3分,化学式2分,配平1分)烧瓶内的气压与外界气压相同(1分),不能产生压强差,故无喷泉现象(1分)。 (5)(共3分)方法① 用手(或热毛巾)将烧瓶捂热或将烧瓶微热(1分),烧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即增大压强,1分),使HCl与烧杯中溶液接触,即可引发喷泉(1分); 方法② 用冰水或其它制冷剂浇在烧瓶上(给烧瓶降温,1分),以减小烧瓶内气体的压强,(1分)烧杯中溶液通过导管进入烧瓶内与HCl气体接触,即可引发喷泉(1分)。 Ⅲ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较大压强差.(1)图1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
(1)该装置中形成喷泉的条件是烧瓶中的气压变小,所以可以是烧瓶中的气体减少或者是烧瓶中的温度减小等原因造成; Ⅳ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形成压强差.(1)图Ⅰ是化学教材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夹持仪
(1)极易溶于水或气体与溶液易发生化学反应可形成图中喷泉,A、C、D均可内形成喷泉容,而B中氧气不易溶于水,则不能形成喷泉,故答案为:B; Ⅳ 喷泉实验
ACD可以看到 Ⅵ 某同学利用以下装置探究喷泉实验
http://tiku.21cnjy.com/quest/zMjMz0kc.html Ⅶ 某学生用氨做喷泉实验,结果实验失败,请你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可能有的原因: Ⅷ 某学生利用氯化氢和水做喷泉实验(氯化氢为该学生制备和收集),结果有喷泉,但烧瓶中 空气的平均相对质量是29,氯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6.5,由于氯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所以推断剩下的体积为空气即空气占1/3.所以计算得到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质量为:29*1/3+36.5*2/3=34.即为所求。 Ⅸ 下列图示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制取氨气并进行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等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Ⅹ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实验现象(如下图),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图Ⅰ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