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X射线测厚仪属于第几类射线装置
其他各类 X 射线检测装置(测厚、称重、测孔径、测密度等)属于三类射线装置。
『贰』 工业CT设备一般属于几类的射线装置
做工业CT的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和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找当地环保局。
『叁』 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属于几类射线装置
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要看管电压多少,大于160kV的一般属于Ⅱ类射线装置。根据《内建设项目环境保容护管理条例》,使用Ⅱ类射线装置是要委托环评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交给省环保厅审批,拿到批文后才能动工建设。据我了解,广东省内能做这种辐射环评和专门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公司不多,我知道的有一家叫“核技术——广州星环科技”的公司在做
『肆』 几类射线装置需要做环评
2、3类
一、辐射类环评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了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需要环评。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6月通过)第二十九条:“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在 申请领取许可证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批准,有关部门不得颁发许可证。”
3、《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环保局令第18号) 第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除第六条规定所列项目外,豁免水平以上的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和设备的环境保护申报等级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
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18号) 第十四条 依法实施退役的生产、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在实施退役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原辐射安全许可证发证机关审查批准;未经批准的,不得实施退役。
『伍』 X射线测厚仪属于第几类射线装置
根据射线装置复对人体健制康和环境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从高到低将射线装置分为Ⅰ类、Ⅱ类、Ⅲ类。按照使用用途分医用射线装置和非医用射线装置。
(一)Ⅰ类为高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短时间受照射人员产生严重放射损伤,甚至死亡,或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二)Ⅱ类为中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受照人员产生较严重放射损伤,大剂量照射甚至导致死亡;
(三)Ⅲ类为低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一般不会造成受照人员的放射损伤。
测厚仪应该属于Ⅲ类射线装置。
『陆』 求助:森沙仪器,手持式光谱仪,是几类射线装置啊
挺好的不错啊,三类
『柒』 放射源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射线装置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四条 国家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回实答行分类管理。
根据放射源、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具体分类办法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
将射线装置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具体分类办法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商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
(7)行包检测仪是几类射线装置扩展阅读: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是为加强对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的监督管理,促进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应用,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环境制定。经2005年8月31日国务院第104次常务会议通过,由国务院于2005年9月14日发布,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五条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依照本章规定取得许可证。
第六条 除医疗使用Ⅰ类放射源、制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用放射性药物自用的单位外,生产放射性同位素、销售和使用Ⅰ类放射源、销售和使用Ⅰ类射线装置的单位的许可证,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颁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_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捌』 射线装置分为几类
射线装置分为3类。
根据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射线装置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Ⅰ类射线装置短时间照射可以使人产生严重放射损伤;Ⅱ类射线装置可以使人产生较严重放射损伤;Ⅲ类射线装置一般不会使人产生放射损伤。射线装置是指能产生预定水平X、Y电子束、中子射线等的电器设备或内含放射源的装置。
相关信息:
血管造影用X射线装置包括用于心血管介入术、外周血管介入术、神经介入术等的X射线装置,以及含具备数字减影(DSA)血管造影功能的设备。
医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装置包括医学影像用CT机、放疗CT模拟定位机、核医学SPECT/CT和PET/CT等。
『玖』 、SPECT是几类射线装置
根据射线装置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分为三类射线装置,版从高到低可分为Ⅰ类权、Ⅱ类和Ⅲ类,PET是分在Ⅱ类射线装置里,SPECT没有明确的分类,不过我根据它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个人认为应该也属于Ⅱ类射线装置,原理上差不多,只不过SPECT是探测γ射线的放射性核素在人体内的分布,PET是探测发射正电子放射性核素的湮没辐射。不知道我的回答你是否满意。
『拾』 放射源和射线装置1-5类的具体分类标准是什么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根据放射源、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Ⅰ类放射源属极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种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Ⅱ类放射源属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以致人死亡。
Ⅲ类放射源属中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上述三类放射源为危险放射源。
Ⅳ类放射源属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Ⅴ类放射源属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放射源是拟用作致电离辐射源的任何量的放射性物质。
射线装置是指能产生预定水平χ、γ电子束、中子射线等的电器设备或内含放射源的装置(高能加速器除外)。
放射源按所释放射线的类型可分为α 放射源、β放射源、γ放射源和中子源等;按照放射源的封装方式可分为密封放射源(放射性物质密封在符合一定要求的包壳中)和非密封放射源(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绝大多数工、农和医用放射源是密封放射源,例如: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是密封源,如钴-60、铯-137、铱-192等。某些供实验室用的、强度较低的放射源是非密封的,例如: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