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小莉用如图所示装置实验

小莉用如图所示装置实验

发布时间:2022-03-24 16:25:48

A.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从图可以看出,小明控制不变的量是

压力
,能得出的结论是:
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要使瓶子倒放时与正放时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最简单的方法是:
从倒放的瓶中倒出适量的水

B. 下表是小莉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U形管中是水)两液柱的液面高度

(1)由表格可得,深度从30mm到90mm时,两侧液面高度差从28mm到84mm,逐渐增大,说明压强在增大.而3、4两组数据液体深度相同,盐水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所以盐水压强比水大,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2)研究的时候需要按照控制变量法,保证深度和密度不变,改变金属盒的方向,来测量压强大小.
故答案为:(1)增大;密度;(2)液体深度;液体密度.

C.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A.使光线


A、使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镜面,只能研究光路是否可逆,不能研究反射光线版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不符权合题意.
B、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只能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不能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不符合题意.
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只是改变了入射角的大小,板A、B和ON仍在一个平面内,不能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不符合题意.
D、沿ON向后转动板B,这样板B与ON和A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就可以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符合题意.
故选D.

D.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牛顿第一定律(1)指出实验中应控制不变的相关因素:(请指出其中两个)①_____

(1)为了研究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状态的影响,因此要求同一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三种接触面改变的是小车所受到的阻力,由此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故答案为:①同一小车、同一斜面;②小车下滑时的高度.
(2)小车从同一高度释放,具有相同的重力势能,下滑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相同,小车的质量不变,小车的速度相同.
故答案为:小车在滑至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给出的三种材料:毛巾、棉布、木板可见,它们的粗糙程度是毛巾大于棉布,棉布大于木板.在这三种材料上面,小车滑行的距离大小关系为:毛巾小于棉布,棉布小于木板,这就表明:平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大.
故答案为:小车所受的阻力越小,其运动的距离越远.
(4)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没有摩擦阻力,小车将保持原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做匀速直线运动.
(5)牛顿第一定律的前提条件是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所以它不能由实验得出来,而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来的.
故答案为:实验推理.

E. 下表是小莉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况. 序号

(1)1、2、3三组数据液体的深度不同,液体的密度相同,压强不相等,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比较表中序号为3、4两组数据,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压强也不相等,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深度,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2)要研究在同一深度,同种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需要改变探头橡皮膜的方向.
故答案为:(1)增大;密度;(2)方向.

F. 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步骤a、b、c可以探

图呢?没有图怎么帮你解答。快用手机将图拍了传上来。

G. 下表是小莉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U形管中是水)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

(1)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和将橡皮膜放人酒精中,所起的效果是一样的,都会给橡皮膜一个压强,使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所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2)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
(3)由表格可得,深度从30mm到90mm时,两侧液面高度差从28mm到84mm,逐渐增大,说明压强在增大.而3、4两组数据液体深度相同,盐水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所以盐水压强比水大,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4)研究的时候需要按照控制变量法,保证深度和密度不变,改变金属盒的方向,来测量压强大小.
(5)金属盒在30mm深处水的压强:p=ρgh=1×103kg/m3×10N/kg×0.03m=300Pa.
故答案为:(1)A;(2)B;(3)增大;密度;(4)液体深度;液体密度;金属盒的方向;(5)300.

H.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宿舍床帘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解来析】 试题分析:在研源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利用两块活动板 A 、 B ,在控制入射光的位置不变时,改变板 B ,观察当 AB 不在同平面上时,能否在板 B 上能否看到反射光。 A 板是用于显示入射光的,转动板 A 不符合逻辑,本实验是研究反射光随入射光变化的规律。改变入射光线与 ON 的夹角是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实验

I. 小明在课外用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1)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

(1)成像抄物体是蜡烛,所以像是蜡袭烛的倒立像.
(2)在探究像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有关时,必须控制挡板与小孔的距离不变,改变物体的大小,结合表格可知1、4、7或2、5、8(或3、6、9)符合;
由1、4、7或2、5、8(或3、6、9)可知,像随物体的增大而增大,故可得结论: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一定时,物体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3)分析比较1、2、3(或4、5、6,或7、8、9)三次实验的数据可知,物体的大小不变,挡板与小孔的距离变大,而像变小;故可得结论:当物体大小一定时,物体倒小孔距离越大,所成的像越小.
(4)小孔成像的大小还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我们可以用双筒制成可以移动的光屏来探究,即改变小孔到光屏的距离观察光屏上的像是否变化.
故答案为:(1)D;
(2)1、4、7(或2、5、8或3、6、9);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一定时,物体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3)当物体大小一定时,物体倒小孔距离越大,所成的像越小;
(4)小孔到光屏的距离;用双筒制成可以移动的光屏;改变小孔到光屏的距离观察光屏上的像是否变化.

J.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图甲中物体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说明物体的重力G=4N;图丙中物体浸没在浓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则物体浸没在浓盐水中的浮力为4N-1N=3N;
(2)浮力的大小除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外,还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在乙、丙实验中没有对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进行控制,导致结论不准确.
故答案为:
(1)4;3;
(2)不对;实验中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阅读全文

与小莉用如图所示装置实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包头土产五金批发市场 浏览:897
实验中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浏览:809
卫生间暖气小背篓阀门预留高度 浏览:435
海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待遇怎么样 浏览:499
国家机械部是什么牌子 浏览:534
电动工具广告牌 浏览:438
颗粒机械多少钱一台 浏览:934
接法兰盘的阀门叫什么 浏览:879
接入自动低频减速装置最大负荷功率 浏览:57
地暖阀门帽怎么处理 浏览:163
稀释溶液该用什么仪器 浏览:682
阀门厂起什么厂名好 浏览:137
仪表盘三角灯什么意思 浏览:419
ict制冷什么意思 浏览:332
在电子图纸上怎么画阀门标志 浏览:131
挂式防尘轴承怎么上油 浏览:22
电梯门联锁装置作用 浏览:554
超声波换能器数量怎么选择 浏览:427
制冷机怎么不上水 浏览:298
阀门厂实践总结 浏览: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