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测定光合作用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半叶或改良半叶(金秀 谢我吧 By 少威~)
测定田光合作用速率较实用且较简单需特殊仪器设备精确度较差光照前选取称叶片切半称其干重另半叶片留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经定间再切取另半相面积叶片称其干重单位面积单位间内干重增加即代表光合作用速率用干重mg/dm2h 表示叫光合产率或净同化率沈允钢等经典半叶基础加改进提改良半叶基本做同剪称半片叶片放暗处并保持定湿度半片叶片虽能进行光合作用仍照进行呼吸作用另半留植株进行光合作用避免处理程光合产物通韧皮部向外输送先叶柄基部用热水(或热石蜡液)烫伤或用呼吸抑制剂处理阻止叶片光合产物外运前两取干重差值(包括呼吸消耗内)即该植物叶片光合产率称叶片用钻孔器叶面半钻取定面积叶片圆片两取求其干重差值
二、co2吸收量测定
测定植物吸收co2数量用红外线co2析仪或ph比色由于co2红外线较强吸收能力co2含量变化即灵敏反映检测仪红外线co2析仪内已产既室内用叶室进行体测定田间利用气采器采取气带实验室借助该仪器检测析ph比色利用甲酚红作指示剂其原理nahco3溶液co2与密闭系统空气co2总保持平衡状态叶片密闭条件进行光合作用断吸收密闭系统空气co2使nahco2溶液co2减少ph值发改变根据溶液指示剂颜色变化即推算co2浓度变化求该叶片光合强度ph比色适合野外自条件进行测定缺点精确度较低
三、o2释放量测定
氧电极种实验室用测氧技术氧电极由嵌绝缘棒铂银所构氯化钾电解质外覆聚乙烯薄膜两极间加0.6~0.8v极化电压溶氧透薄膜阴极原同极间产扩散电流电流与溶解氧浓度比电极输记号自记录仪记录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光合速率高则放氧量溶解氧叶片光合作用放氧量作测定光合速率指标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并连续测定光合作用变化程用测定呼吸作用
Ⅱ 测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最有效的方法是测什么,麻烦说明
测定来植物光合作用速源率最有效的方法是测什么
利用淀粉遇碘液变蓝色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检测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来检测植物是否进行光合作用.可以设置两组对照实验,一组实验的变量是光,二组实验的变量是叶绿体.在实验前首先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耗尽,然后按照实验的变量进行设计操作,最后给叶片脱色,然后滴加碘液,看叶片是否变蓝.通过此实验证明绿叶必须在光下才能制造淀粉.植物体高度的增加是有机物长期积累的过程,无法进行检测.二氧化碳检测较复杂,水分也需要较长时间,不符合题意.BCD均不正确.
Ⅲ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光合作用需要某种原料的实验装置和方法.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将天竺葵放在黑
(1)选作实验的植物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在实验前应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为的是将通过呼吸作用将天竺葵中贮存的淀粉运走耗尽. (2)由于酒精能溶解叶绿素,所以实验时选择用酒精. (3)组装置与B组装置的区别是B里面是清水,A里面是25%的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清水没有此功能,故A、B两装置内B里面有二氧化碳,A里面没有二氧化碳.由于惟一变量是二氧化碳,所以该实验探究的应该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或者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由于A叶片所处的环境没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A叶片由于缺乏原料而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因此遇碘不能变蓝色. (6)植能充分利用光照,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适度增加棚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其实就是大大增加了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原料充足了,自然就制造较多的有机物,提高产量. 故答案为:(1)使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2)酒精(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4)A不变蓝,B变蓝 (5)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6)合理密植、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
Ⅳ 测定光合作用的方法
首先 将植物置于黑暗环境一昼夜 为了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消耗
将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处理 置于光下10小时左右
取遮光叶片处理
碘液 实验 这些 你应该知道吧
结果 遮光部分不变蓝
结论 光合作用 产生淀粉。。。。。。。。。。。。
Ⅳ 请阅读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测定方法的相关资料,回答相应问题.(1)气体体积变化法--测光合作用产生O2(
(1)①清水不能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稳定,由光合作用反应式可知,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释放的氧气量,瓶内气压不变,无需调节.
②由于装置中二氧化碳量能够维持稳定,因此装置中气体量变化为光合作用氧气的净释放量,由此计算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为(0.6-0.2)×3/h,即1.2/h.
③浓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因此装置中气体量变化表示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因此据题意,用氧气量表示,呼吸速率为(0.2-0.1)/0.5h.即0.2/h,所以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0.2+1.2=1.4 (mL/h).
(2)①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3mg/L的原因是:黑瓶没有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其中的生物呼吸消耗氧气,该瓶中所有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为:原初溶解氧-24小时后氧含量,即10-3=7(mg/L?24h).
②当光照强度为c时,白瓶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即为总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消耗量=(24-10)+7=21mg/L?24h.
③光照强度为a klx时,白瓶中溶氧量不变,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刚好用于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故光照强度为a klx时,该水层生物产氧量与生物耗氧量可维持动态平衡.
(3)①由于夜晚时光反应不能进行,暗反应缺少[H]和ATP,不能合成葡萄糖.白天芦荟光合作用利用的CO2的来源有苹果酸分解和细胞呼吸.
②白天芦荟不利用空气中CO2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环境中CO2浓度降低对其没有影响,而芥兰白天利用空气中CO2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环境CO2浓度降低导致C3含量下降.
③由于白天气孔关闭,可保护植物减少水分散失,其生活环境是炎热干旱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答案为:
(1)①不需要②1.2(mL/h) ③1.4(mL/h)
(2)①黑瓶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生物呼吸消耗氧气 7 ②21 ③a
(3)①ATP、[H]白天芦荟进行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一部分来源苹果酸分解
②芦荟基本不变 芥兰上升 温度更接近最适温度或光照增加
③炎热干旱 自然选择
Ⅵ 通过什么方法测量光合作用速率光合作用
遮光 测定co2的排放率a 即 呼吸效率
除去遮光装置 测定co2的排放/吸收率b
通过a-b得到的co2吸收率可计算出 光合作用速率
Ⅶ 要检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 )。
答案A
因为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所以检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氧气的释放量。
Ⅷ 检测植物是否进行光合作用的最简单方法是( )
B,因为糖的生成发生在暗反应,然而暗反应不需要阳光也可以发生,而氧气的释放则是由于水的光解,所以选B。C像C4和CAM都是二氧化碳吸收与光合同化分离的。D水分利用不好测,存在蒸腾和蒸发
Ⅸ 简要介绍测定光合速率的三种方法及原理。
一、半叶法或改良半叶法(金秀 感谢我吧 By 少威~)
此法测定大田光合作用速率较实用且较简单,无需特殊仪器设备,但精确度较差。在光照之前,选取对称叶片。切下一半称得其干重,另一半叶片留在植株上进行光合作用,经过一定时间,再切取另一半相当面积的叶片,称其干重。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干重的增加,即代表光合作用速率,用干重mg/dm2h 表示,这叫光合生产率或净同化率。沈允钢等在经典半叶法基础上加以改进,提出改良半叶法,基本做法同上。剪下对称的半片叶片,放在暗处并保持一定湿度,这半片叶片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仍可照常进行呼吸作用。另一半留在植株上进行光合作用,为避免在处理过程中光合产物通过韧皮部向外输送,可先在叶柄基部用热水(或热石蜡液)烫伤或用呼吸抑制剂处理,以阻止叶片光合产物外运。前后两次取样干重的差值(包括呼吸消耗在内)即为该植物叶片的光合生产率。也可在不对称的叶片上,用钻孔器在叶面的一半钻取一定面积的叶片圆片,两次取样,求其干重差值。
二、co2吸收量的测定
测定植物吸收co2的数量可用红外线co2分析仪或ph比色法,由于co2对红外线有较强的吸收能力,co2含量的变化即可灵敏地反映在检测仪上。红外线co2分析仪,国内已有生产,既可在室内用叶室进行活体测定,又可在田间利用大气采样器采取气样带回实验室借助该仪器检测分析。ph比色法是利用甲酚红作指示剂,其原理是nahco3溶液中的co2与密闭系统中空气的co2总是保持平衡状态,叶片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密闭系统空气中的co2,使得nahco2溶液中的co2减少,ph值发生改变,根据溶液中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即可推算出co2浓度的变化,从而求出该叶片的光合强度。ph比色法适合在野外自然条件下进行测定,缺点是精确度较低。
三、o2的释放量测定
氧电极法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测氧技术。氧电极由嵌在绝缘棒上的铂和银所构成,以氯化钾为电解质,外覆聚乙烯薄膜,两极间加0.6~0.8v的极化电压,溶氧可透过薄膜在阴极上还原,同时在极间产生扩散电流。此电流与溶解氧浓度成正比,电极输出的记号,可在自动记录仪上记录下来。叶片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如光合速率高,则放氧量多,溶解氧也多,叶片光合作用的放氧量,可以作为测定光合速率的指标。此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并可连续测定光合作用变化过程。也可用来测定呼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