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配位化合物的解离平衡与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有什么区别
我觉得这两者来说是类似的,只是平衡常数会不一样。配合化合物的解离平衡有严重区别的是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因为这两者在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上不一样
❷ 为什么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不被破坏,溶液
为什么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不被破坏,溶液的PH就不变 缓冲溶液中
平衡没变,离子浓度不变.
也就是H+或者OH-浓度不变.所以PH不变.
❸ 酸碱解离平衡与配位化合物实验报告怎么写
其实在大学里,所有无机的计算要充分发挥省略的计算。(5/100)所剩下的Ag+对于0.1就太小了 顾就用完全反应来计算。但没有化学反应是完全反应的。你可以以K稳来计算的 如有疑问,请追问。谢谢
❹ 什么叫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他们对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有何影响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与该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从而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朝着生成弱电解质分子的方向移动,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的效应称为同离子效应.同理,在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与该电解质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也会降低该电解质的溶解度.
❺ 弱酸、弱碱解离平衡相关计算
c[H+]c[ClO-]/c[HClO]=Ka因为c[H+]=c[ClO-],所以c[H+]=c[ClO-]=√(Ka*c[HClO])=0.038mol/L
❻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为什么要向右移动
弱酸弱碱和水都是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就是共用电子对的化合物
所以说呢如果这两个东西对电子的吸引或者丢失能力都不强这两个东西就会因为共价键断不开而不愿意电离。
❼ 谁能给提供一份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表 要全面的
如果看不到图,就是这个链接http://www.cheme.net/Article/dxhxjc/201003/Article_2727.htm
❽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怎么计算的,是不是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
题目:计算0.1mol/LNaCN溶液的[H+]、[OH-].已知Ka(HCN)=4.93×10^-10
Kb(CN-)=Kw/Ka=10^-14/(4.93×10^-10)=2.03×10^-5
由于c/Kb=0.1/(2.03×10^-5)>>500,所以可以用最简式计算。
[OH-]=√Kb·c=√(2.03×10^-5×0.1)=1.42×10^-3mol/L
其余的略。
❾ 酸碱和酸碱平衡的实验原理
一、酸碱质子理论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酸碱的性质、组成和结构的认识不断深入,提出了不同的酸碱理论,如电离理论、溶剂理论、质子理论、电子理论以及软硬酸碱原则等。 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台德和英国化学家劳瑞分别独立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够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又称为质子酸;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又称为质子碱。 按照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可以是中性分子和离子。 酸给出质子生成相应的碱,而碱结合质子后又生成相应的酸;酸与碱之间的这种依赖关系称共轭关系。相应的一对酸碱被称为共轭酸碱对。
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为两性物质。 共轭酸碱对的质子传递反应,称为酸碱半反应。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碱半反应不能独立进行,即在溶液中,当一种酸给出质子后,溶液中必然有一种碱接受质子,酸碱反应的实质就是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 按照酸碱质子理论,中和反应、酸碱解离及盐的水解等反应均可以表示为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即称为酸碱反应。 例如:HF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反应是由给出的质子的半反应和接受质子的半反应组成的,两个酸碱对相互作用而达到平衡,反应式如下:。
盐类水解反应也是离子酸碱的质子转移反应。例如:NaAc的分解 :
NH4+的分解:
二、水的解离和溶液的pH值 在上述两个反应中,H2O所起的作用不同,前一个反应中,溶剂水起了酸的作用,后一个反应中溶剂水起了碱的作用。 按照酸碱质子理论,水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也是一种两性物质,通常称为两性溶剂。水分子间也可以发生质子的转移作用,反应如下式:
或
这种在溶剂分子间发生的质子传递作用,称为水的质子自递反应,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或
称为水的质子自递常数,又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25 ℃时,纯水中c(H+) = c(OH-) = 1.0 × 10-7 mol·L-1
=1.0 × 10-14 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中,也适用于酸碱溶液中,即不论是酸溶液还是碱溶液,都同时存在着H+ 和OH-
,只是二者的浓度不同,常温下,都有=1.0 × 10-14 这一关系。 由上所述,可以把水溶
❿ 求一份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ppt
PPT还是自己做的好,也可以巩固下。 别人的思路看的清楚反而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