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中化学实验装置
B选项左边是制取氧气,用的是分液漏斗,下端不需要插入液面以下,如果是长颈漏斗需要插入到液面以下,左边没错误
中间是干燥气体,用的浓硫酸,长进短出,也没问题
右边是收集气体,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进入集气瓶会先到底部,短进长出导致制取的氧气都跑出去了
你分析的是对的
A 酸性、以及氧化性物质用酸式滴定管,用碱式滴定管所以错了
C没问题,为了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只能错误的操作胶头滴管
D 互溶,不能分液
『贰』 高中所有重要化学实验及装置作用,现象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31. 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退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4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41.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42.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43.钠投入水中: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声。 44.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45. 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6.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47. 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48. 加热盛有固体氯化铵的试管:在试管口有白色晶体产生。 49.无色试剂瓶内的浓硝酸受到阳光照射:瓶中空间部分显棕色,硝酸呈黄色。 50.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1.铜片与稀硝酸反应: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 52. 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53.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硫酸镁溶液:胶体变浑浊。 54.加热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变浑浊。 55.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56.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物质。 57.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立即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儿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 58. 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59.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浑浊。S2-+Cl2=2Cl2-+S↓ 60.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产生。 61.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62.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 63. 加热(170℃)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并使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气体产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渐变浅。 64.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 65.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66.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黑烟。 6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68.将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颜色。 69.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 70. 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有白雾产生,生成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71.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紫色褪色。 72.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有气体放出。 73.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74.在盛有苯酚的试管中滴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振荡:溶液显紫色。 75.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反应:洁净的试管内壁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物质。 76.在加热至沸腾的情况下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 77.在适宜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有透明的带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78.蛋白质遇到浓HNO3溶液:变成黄色。 79.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 80.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 这些都是基础的,也比较常考,装置太麻烦了,不好意思啊,我搞不出来。现象比较简单,我就不罗嗦了。
『叁』 发生装置的类型有哪些高中实验中最常见的装置类型是什么能详细点列出来么 谢谢啦!
有生成氢气的装置(启普发生器),生成氯气,生成乙炔,生成乙烯,生成二氧回化碳,生成答乙酸乙酯,好像除了生成氢气的有名字以外,其他的好像没有什么名字。
由于氯气有毒,乙炔反应比较剧烈,所以氯气的实验取消,乙炔的实验室演示实验,氢气和二氧化碳在初中的时候就接触过,所以高中基本不用,也就剩乙烯和乙酸乙酯了。同时,这两个实验高中阶段也就能用的次数不多。
『肆』 高中化学实验装置及仪器图大全
这个好像有本书,不过在一轮的资料上应该有详细的介绍
『伍』 高中化学几个实验装置图。
蒸发
『陆』 求高中化学实验大全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常见气体及其他物质的实验室制备
气体发生装置
固体+固体?加热 固体+液体?不加热 固(或液)体+液体?加热
图4-1
图4-2
图4-3
常见气体的制备
制取气体 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化学方程式) 装置类型 收集方法 注意事项
O2 2KClO3 2KCl+3O2↑或
2KMnO4 K2MnO4+MnO2+O2↑ 固体
+
固体
?
加热 排水法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固体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③先均匀加热,后固定在放药品处加热。
④用排水法收集,停止加热前,应先把导气管撤离水面,才能熄灭酒精灯
NH3 2NH4Cl+Ca(OH)2 CaCl2
+2NH3↑+2H2O 向下
排气法
Cl2 MnO2+4HCl(浓) MnCl2+Cl2↑
+2H2O 固 液
体 体
+ +
液 液
体 体
?
加
热 向上
排气法 ①同上①、③、④条内容。②液体与液体加热,反应器内应添加碎瓷片以防暴沸。
③氯气有毒,尾气要用碱液吸收。
④制取乙烯温度应控制在170℃左右
NO 3Cu+8HNO3(稀) 3Cu(NO3)2
+2NO↑+4H2O 排水法
C2H4 CH3CH2OH CH2==CH2↑
+H2O
H2 Zn+H2SO4(稀)==ZnSO4+H2↑ 固体
+
液体
?
不
加
热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使用长颈漏斗时,要把漏斗颈插入液面以下。
③使用启普发生器时,反应物固体应是块状,且不溶于水(H2、CO2、H2S可用)。
④制取乙炔要用分液漏斗,以控制反应速率。
⑤H2S剧毒,应在通风橱中制备,或用碱液吸收尾气。不可用浓H2SO4
向下排
气法或
排水法
C2H2 CaC2+2H2O→Ca(OH)2+CH≡CH↑
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向上
排气法
NO2 Cu+4HNO3(浓)==Cu(NO3)2+
2NO2↑+2H2O
H2S FeS+H2SO4(稀)==FeSO4+H2S↑
气体的干燥
干燥是用适宜的干燥剂和装置除去气体中混有的少量水分。常用装置有干燥管(内装固体干燥剂)、洗气瓶(内装液体干燥剂)。
所选用的干燥剂不能与所要保留的气体发生反应。常用干燥剂及可被干燥的气体如下:
(1)浓硫酸(酸性干燥剂):N2、O2、H2、Cl2、CO、CO2、SO2、HCl、NO、NO2、CH4、C2H4、C2H2等(不可干燥还原性或碱性气体)。
(2)P2O5(酸性干燥剂):可干燥H2S、HBr、HI及浓硫酸能干燥的气体(不可干燥NH3等)。
(3)无水CaCl2(中性干燥剂):可干燥除NH3以外的其他气体(NH3能与CaCl2反应生成络合物CaCl2?8NH3)。
(4)碱石灰(碱性干燥剂):可干燥NH3及中性气体(N2、O2、H2、CO、NO、CH4、C2H4、C2H2等)。不能干燥酸性气体。
(5)硅胶(酸性干燥剂):可干燥Cl2、O2、H2、CO2、CH4、C2H4、C2H2(硅胶能吸附水,也易吸附其他极性分子,只能干燥非极性分子气体)。
(6)其他:如生石灰、NaOH也可用于干燥NH3及中性气体(不可干燥有酸性或能与之作用的气体)。
物质的分离提纯
物理分离提纯法
方法 适用范围 主要仪器 举例 注意事项
过滤 固体与液体分离 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 粗盐提纯时,把粗盐溶于水,经过过滤,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除去 ①要“一贴二低三靠”
②必要时要洗涤沉淀物(在过滤器中进行)
③定量实验的过滤要“无损”
结晶
重结晶 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 烧杯及过滤仪器 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可用该法从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中提纯硝酸钾 ①一般先配较高温度的饱和溶液,然后降温结晶
②结晶后过滤,分离出晶体
升华 混合物中某一成分在一定温度下可直接变为气体,再冷却成固体 酒精灯、大烧杯、圆底烧瓶、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 粗碘中碘与钾、钠、钙、镁的碘化物混杂,利用碘易升华的特性,可将碘与杂质分离 (升华物质的集取方法不作要求)
蒸发 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 蒸发皿、三角架、酒精灯、玻璃棒 从食盐水溶液中提取食盐晶体 ①溶质须不易分解、不易水解、不易被氧气氧化
②蒸发过程应不断搅拌
③近干时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蒸馏
分馏 利用沸点不同以分离互溶液体混合物 蒸馏烧瓶、冷凝管、酒精灯、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铁架台(带铁圈、铁夹)、石棉网等 制取蒸馏水,除去水中杂质。除酒精中水(加生石灰),乙醇和乙酸(先加NaOH蒸馏,后加浓H2SO4蒸馏);石油分馏 ①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②加沸石(碎瓷片)
③注意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下进上出
④不可蒸干
分液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 分液漏斗(有圆筒形、圆球形、圆锥形) 除溴乙烷中乙醇(先水洗),水、苯的分离,除乙酸乙酯中乙酸(加饱和Na2CO3洗)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萃取 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可在烧杯、试管等中进行,一般在分液漏斗中(为便于萃取后分液) CCl4把溶于水里的Br2萃取出来 ①萃取后要再进行分液
②对萃取剂的要求:与原溶剂互不混溶、不反应;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溶质不与萃取剂反应;两溶剂密度差别大
③萃取后得到的仍是溶液,一般再通过分馏等方法进一步分离
渗析 用半透膜使离子或小分子从胶体中分离出来(提纯胶体) 半透膜、烧杯等 除去Fe(OH)3胶体中的HCl 要不断更换烧杯中的水或改用流水,以提高渗析效果
溶解 杂质与被提纯的物质在溶解性上有明显差异的混合物 分液装置或洗气装置或过滤装置 溴乙烷中的乙醇;Cl2中的HCl;CaCO3中的NaCl ①固体先研细
②搅拌或振荡
③易溶气体溶解要防倒吸
④必要吋加热
⑤注意后续操作
盐析 利用某些物质在加某些无机盐时,其溶解度降低而凝聚的性质来分离物质 烧杯、玻璃棒以及过滤仪器 从皂化液中分离肥皂、甘油;蛋白质的盐析 ①注意无机盐的选用
②少量盐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变性
③盐析后过滤
化学分离提纯
化学法要同时考虑到各组成成分及杂质的化学性质和特点,利用它们之间的差别加以分离提纯。一般原则是:①引入试剂一般只跟杂质反应;②后续试剂应能除去过量的前一试剂;③不引进新杂质;④杂质与试剂生成的物质易与被提纯物分离(状态类型不同);⑤过程简单,现象明显,纯度要高;⑥尽可能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物质;⑦除去多种杂质时应考虑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⑧如遇到极易溶解于水的气体时,应防止倒吸现象发生。在进行化学分离提纯时,进行完必要的化学处理后,要适时实施某些物理法操作(如过滤、分液等)。
试剂的选择或采取的措施是最为关键的,它要根据除杂的一般原则,分析杂质的状态类型来确定。①原物质和杂质均为气体时,一般不选用气体作为除杂的试剂,而选用固体或液体试剂;②原物质和杂质均为可溶于水的固体(或溶液)时,杂质的除去,要根据原物质与杂质中阴阳离子的异同,选择适当试剂,把杂质中与原物质不相同的阳离子或阴离子转变成沉淀、气体、水或原物质。试剂一般选用可溶于水的固体物质或溶液,也可选用气体或不溶于水的物质;③原物质和杂质至少有一种不溶物时,杂质的除去一般不选用固体试剂,而是选用气体或液体试剂,也可采用直接加热、灼烧等方法除去杂质。
(1)加热分解法:如NaCl中混有少量NH4HCO3,加热使NH4HCO3分解。
(2)氧化还原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杂质或氧化或还原,转化为易分离物质。如除去苯中的少量甲苯,就可利用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苯甲酸,再加碱生成水溶性苯甲酸钠,从而与苯分离;又如,除去CO2中的少量O2,可将气体通过热的铜网。
(3)沉淀法:将杂质转变为沉淀除去的方法。如除去CO2中的H2S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入到CuSO4溶液中,除去H2S气体。
(4)汽化法:将杂质转变为气体使之除去的方法。如除去NaCl固体中的Na2CO3固体,可加入HCl将其中的 转变为CO2气体。
(5)酸、碱法:利用杂质和酸或碱的反应,将不溶物转变成可溶物;将气体杂质也可转入酸、碱中吸收来进行提纯。如除去CuS中的FeS就可采用加入盐酸,使之充分溶解,利用FeS和盐酸反应而不与CuS反应的特点来使两者分离。
(6)络合法:有些物质可将其转化为络合物达到分离目的。如BaSO4中的AgCl可通过加入浓氨水,使AgCl转化为可溶的[Ag(NH3)2]Cl除去。
(7)转化法:利用某些化学反应原理,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物质,如NaHCO3溶液中含Na2CO3可通足量CO2转化,CaO中含CaCO3,可加热使之转化等。有机物的分离一般不用此法,如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如果采用加入乙醇及催化剂(稀硫酸)并加热的方法,试图将乙酸转化为乙酸乙酯,这是适得其反的。其一是加入的试剂难以除去;其二是有机反应缓慢、复杂,副反应多,该反应又是可逆反应,不可能反应到底将乙酸除尽。
(8)水解法:当溶液中的杂质存在水解平衡,而用其他方法难以除之,可用加入合适试剂以破坏水解平衡,使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而除去。如:MgCl2中的FeCl3,可用加MgO、Mg(OH)2、MgCO3等,降低H+浓度,促进Fe3+水解为Fe(OH)3↓,而不能加NaOH和NH3?H2O等。
(9)其他:如AlCl3溶液中混有的FeCl3,可利用Al(OH)3的两性,先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在滤液中通足量CO2,再过滤,在滤渣[Al(OH)3]中加盐酸使其溶解。此外还有电解法精炼铜;离子交换法软化硬水等。
多数物质的分离提纯采用物理——化学综合法。
物质的检验
本来有图,而且有很多其他内容的,可是没法贴,见谅,你要发给你,要不然就没有图了,不好意思
『柒』 高中所有的化学实验仪器 及作用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部分
1: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
A: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
B:能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C: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
(1)试管 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③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2)烧杯 主要用于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
(3)烧瓶----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
①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②也可用做装置气体发生器
(4)锥形瓶 常用于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5)蒸发皿 通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
(6)胶头滴管 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注意: ①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 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 ③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插在洁净的试管内,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 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须与滴瓶配套使用
(7)量筒 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不能①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 。
也不能②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注意: 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8)托盘天平 是一种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0.1克。注意: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右盘,取用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被称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 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9)集 气 瓶 ①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的气体 ②也可用于进行某些物质和气体的反应。
(瓶口是磨毛的)
(10)广 口 瓶 (内壁是磨毛的) 常用于盛放固体试剂,也可用做洗气瓶
(11)细 口 瓶 用于盛放液体试剂 ,棕色的细口瓶用于盛装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质,存放碱溶液时试剂瓶应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
(12)漏 斗 用于向细口容器内注入液体或用于过滤装置。
(13)长颈漏斗 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入液体,若用来制取气体,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斗中逸出)
(14)分液漏斗 主要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液体,可控制液体的用量
(15)试管夹 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16)铁架台 用于固定和支持多种仪器, 常用于加热、过滤等操作。
(17)酒精灯 ①使用前先检查灯心,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②也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失火)
③酒精灯的外焰最高, 应在外焰部分加热 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④要防止灯芯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受损)
⑤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心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不易点燃),决不能用嘴吹灭(否则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⑥万一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18)玻璃棒 用做搅拌(加速溶解)转移如PH的测定等。
(19)燃烧匙
(20)温度计 刚用过的高温温度计不可立即用冷水冲洗。
(21)药匙 用于取用粉末或小粒状的固体药品,每次用前要将药匙用干净的滤纸揩净。
2:基本操作
(1) 药品的取用:“三不准”①不准用手接触药品 ②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 ③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
注意:已经取出或用剩后的药品不能再倒回原试剂瓶,应交回实验室。
A: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具体操作: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的竖立起来);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具体操作: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
B: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时可用胶头滴管,取用较多量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注意:把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试剂污染或腐蚀标签,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2)物质的加热 给液体加热可使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
给固体加热可使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坩埚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后集中试管底部加热,加热时切不可对着任何人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试管口应略向下(防止产生的水倒流到试管底,使试管破裂)先预热后集中药品加热
注意点: 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心,以免容器破裂。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3) 过滤 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如粗盐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分离。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
“二纸”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边 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4)仪器的装配 装配时, 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先将导管浸入水中,后用手掌紧物捂器壁(现象:管口有气泡冒出,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6)玻璃仪器的洗涤 如仪器内附有不溶性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加稀盐酸洗涤,再用水冲洗。如仪器内附有油脂等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也可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
(7)常用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而引起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
B:酸液不慎洒在桌上或皮肤上应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C:碱溶液不慎洒在桌上应用醋酸冲洗,不慎洒在皮肤上应用硼酸溶液冲洗。
D:若浓硫酸不慎洒在皮肤上千万不能先用大量水冲洗。
3、气体的制取、收集
(1)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
A:固体之间反应且需要加热,用制O2装置(NH3、CH4);一定要用酒精灯。
(2)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A:排水法 适用于难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导管稍稍伸进瓶内,(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CO2、HCl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排气法:导管应伸入瓶底
4、气体的验满:
O2的验满:用带余烬的木条放在瓶口。
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证明CO2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
9、(1)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4处。
(2)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3)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2,蒸发溶液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其容积的1/4。
(4)在洗涤试管时试管内的水为试管的1/2(半试管水);在洗气瓶内的液体为瓶的1/2;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取少量,液体取用1——2毫升,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加热试管内的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捌』 物理学经典实验装置(高中)
安培(André Marie Ampè 1775~1836年),法国物理学家,1775年1月22日生于里昂一个富商家庭。
在电磁学上的贡献:
①发现了安培定则
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实验,引起了安培注意,使他长期信奉库仑关于电、磁没有关系的信条受到极大震动,他全部精力集中研究,两周后就提出了磁针转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及从右手定则的报告,以后这个定则被命名为安培定则。
②发现电流的相互作用规律
他提出了电流方向相同的两条平行载流导线互相吸引,电流方向相反的两条平行载流导线互相排斥。对两个线圈之间的吸引和排斥也作了讨论。
③发明了电流计
安培还发现,电流在线圈中流动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磁性和磁铁相似,创制出第一个螺线管,在这个基础上发明了探测和量度电流的电流计。
④提出分子电流假说
他根据磁是由运动的电荷产生的这一观点来说明地磁的成因和物质的磁性。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安培认为构成磁体的分子内部存在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由于分子电流的存在,每个磁分子成为小磁体,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通常情况下磁体分子的分子电流取向是杂乱无章的,它们产生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当外界磁场作用后,分子电流的取向大致相同,分子间相邻的电流作用抵消,而表面部分未抵消,它们的效果显示出宏观磁性。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在当时物质结构的知识甚少的情况下无法证实,它带有相当大的臆测成分;在今天已经了解到物质由分子组成,而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绕核运动的电子,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有了实在的内容,已成为认识物质磁性的重要依据。
⑤总结了电流元之间的作用规律——安培定律
安培做了关于电流相互作用的四个精巧的实验,并运用高度的数学技巧总结出电流元之间作用力的定律,描述两电流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同两电流元的大小、间距以及相对取向之间的关系。后来人们把这定律称为安培定律。
⑥安培第一个把研究动电的理论称为“电动力学”,1827年安培将他的电磁现象的研究综合在《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一书中。这是电磁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论著。为了纪念他在电磁学上的杰出贡献,电流的单位“安培”以他的姓氏命名。
安培将他的研究综合在《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一书中,成为电磁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论著。麦克斯韦称赞安培的工作是“科学上最光辉的成就之一”,还把安培誉为“电学中的牛顿”。
『玖』 我想知道初高中实验室所有的实验仪器设备有哪些
一、 设计与探究实践活动室(简称:设计室 )
序号 产品名称 规格及技术参数
1 书写板 规格:2400mm×。墨绿色,磁性,能吸附磁体。符合WS99-1998
2 教师演示台 基本规格:2400×700×850(mm)(以学校实际情况为准),板木结构。台面:采用美国威盛亚防火板贴面,素材25mm优质刨花板。台身: 采用18mm厚环保型三聚氰胺板,截面用优质PVC封边条机械高温热压封边,ABS专用连接件连接,带可调底脚;电源插座到位;预留多媒体设备(显示器,主机,实物展台,中控、媒体设备)的位置。所用板材应符合国家E1级标准。
3 水槽 430×330×200mm;一体化台面;台身: 采用18mm厚环保型三聚氰胺板,截面用优质PVC封边条机械高温热压封边,立腿及底边用铝合金型材镶装;实验室专用5mm厚PP水槽,实验室专用高压三联铜芯包塑水嘴(一高二低),瓷芯水阀。所用板材符合国家E1级标准。
4 学生设计桌 基本规格:2000*1200*760(mm)(以学校实际情况为准,轻便、活动,可根据需要设计组成多种规格形状的桌面形式),钢木结构。台面:采用美国威盛亚防火板贴面,素材25mm优质刨花板;立柱:采用(不小于40*40mm,壁厚1.8mm)优质矩形钢管,钢制配件经除锈、酸洗、磷化、环氧树脂高温固化处理;整个台面一体化设计;电源插座到位;所用板材符合国家E1级标准。
5 学生凳 塑钢或钢木结构,(塑钢结构凳面采用工程塑料ABS注塑成型);凳面高450mm;钢制部件经酸洗、磷化、喷塑处理。符合国家标准。
6 仪器柜 基本规格:1200×500×2000mm(以学校实际情况为准)。板木结构。柜身:板材采用18mm环保型三聚氰氨板,截面用优质PVC封边条机械高温热压封边;上部为木框玻璃对开门,设二层活动隔板,下部为板式对开门,内设一层活动隔板;带可调底脚。所用板材符合国家E1级标准。
7 学生作品柜 基本规格:1200mm×500mm×2000mm(以学校实际情况为准)。铝合金框架,板材采用18mm环保型三聚氰氨板,截面用优质PVC封边条机械高温热压封边;上部为5mm钢化玻璃左右推拉门,二层不小于10mm厚钢化玻璃活动隔板,下部为板式对开门,内设活动隔板一层;带可调底脚;所用板材符合国家E1级标准。
8 水电管线安装 配置总控电源:带有防雷设施,有可靠接地保护;给水;采用优质专用PPR管,每套水嘴设一控制阀门;排水:采用优质PVC管,连接处密封;地下配电:采用PVC阻燃塑料管,内穿塑铜线;地上采用铝塑护套管,内穿塑铜线并有效固定。
9 墙面装饰 整体粉白,挂守则,技术(剖面)挂图,镜框,学生作品栏等。体现技术文化,并可以方便更新。
信息设备:
序号 产品名称 规格及技术参数 配备数量
10 计算机 E4600/Intel 945GC;/1GB DDR2/160GB/DVDRW/2600PRO 256M独立显卡;正版XP/带I/O安全盖板,保证外接设备的防盗/19寸液晶显示器(宽屏)。 1
11 投影机 LCD,3000流明以上,分辨率:1024×768;密封防尘,5KG以上;灯泡使用时间长达5000小时;网络接口,可同时投影多台计算机信号;环保节能认证。 1
12 幕布 100寸。幕布采用进口幕布(玻纤复合幕布四层压制而成);视角60度以上;增益1.6倍以上;幕布防火、防霉、无异味、幕面平整,不变色、变形、可清洗。 1
13 多媒体集中控系统 具有3C认证,教育专用,含VGA三进两出,面板笔记本电脑接口,投影机延时保护,写码软件,232接口投影机控制,一键式切换。 1
14 视频展示台 符合JY/T0363-2002;85万像素,16帧图象存储,1/3"SONY PS CCD,双灯,冷光源背光灯板,12倍光学放大8倍数码/电动聚焦/正负片反转数字视频。 1
15 无线咪系统 双路无线麦克风输入,大于10m有效距离,一领夹一手持。 1
16 功放 3路话筒输入,反馈啸叫抑制,2*120W 1
17 音箱 音箱100W*2,二分频. 1
18 辅材 各种线材、管线铺设,网络接口等。 1
教师教学器材
序号 名称 型号 技术参数与规格要求 备 注 配备数量
19 图书资料 SDJYS1001 电工、木工、机械工人切削、钳工工艺、五金手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各1册。 1
20 AutoCAD教育版 SDJYS1002 讲授Auto CAD的实例应用,实例的制作操作步骤清晰易懂。 1
21 视听资料 SDJYS1003 配合教材教学内容的(经典结构、技术试验、技术探究、技术奥秘、技术在各领域应用等)挂图、课件、视频及图书资料。 1
24 三视图投影演示仪 SDJYS1004 活动式三维正交结构,可标注投影图;可直观显示三维投影体系,帮助完成三视图的教学。 用于《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中关于正投影与三视图的教学辅助教具,也可用于《 技术与设计2 》第一单元第二节“稳定结构的探析”的辅助教具。 1
25 多功能控制平台(与结构承重测试仪配套使用) SDJYS1005 微电脑控制,可连接32个传感器,模拟、数字信号输入输出;高分辨率屏幕320X240, 屏幕尺寸:140*130mm,测试数据或图线自动显示;与其它的配件组合,能测试材料的形变、电机转速、压力强度、温度、电压、电流、等教学中相关试验的技术数据,能进行温控、声控、光控等,并通过USB接口与电脑相连进行数据处理。 能根据需要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并进行评价,写出试验报告。分析典型的案例,了解手动控制、自动控制,熟悉简单的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 1
26 结构承重测试仪(与多功能控制器配套使用) SDJYS1006 1、压力传感器:测量范围为0—150牛顿,综合误差不大于0.5%。2、距离传感器:测量距离的有效范围为0-6mm,综合误差10%。3、信号采集输出器:传输二路压力和一路距离(位移)传感信号。4、重量:58.82牛顿.(5.8kg)。5、尺寸:长600mm×宽180mm×高410mm。 可用于《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等教学内容。可完成下列试验:相同材质、不同形状(方形、圆形、L形、工字形等)及不同材质的构件强度测试。 1
27 升旗试验装置 SDJYS1007 可由老师演示、分析,也可由学生自行试验,体验设计过程等。仿真模型,连接方式为插接形式,定时装置(机械定时仿器、电子定时器)、电动机、旗杆、滑轮、变速齿轮箱、电动机调速器,控制部分可拓展。 用于《技术与设计2》第四单元第三节“闭环控制系统中的干扰和反馈”中关于反馈部分的教学演示和学生亲身体验活动,也可以作为闭环控制系统的拓展练习。 1
28 自动门试验装置 SDJYS1008 装置既能手动控制开关门也能自动控制开关门;具有自动门仿真功能,演示人靠近时自动开门,延时后自动闭门,开闭门到达极限位置能自动停止;让学生自行组装实现光控、声控等开启自动门功能。 用于《技术与设计2》第四单元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第三节“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的教学探究实践活动。也可作为《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的拓展活动项目。 1
29 材料强度测试仪 SDJYS1009 使用此仪器可以对不同材料的硬度、强度、抗压力、拉断力等参数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可直观准确的显示出来。1、材料最大长度:200mm 最大压力:500N 材料最大形变量:25mm2、上下限比较值自由设定,自动声报警及电平信号输出。3、测试方向显示(拉力+,推力—)。4、段式液晶显示器,绿色背光屏。5、存储99组测试数据,并自动计算存储数据的平均值,最大及最小值。 可用于《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等教学内容。 1
30 台灯性能测试仪 SDJYS1010 《技术与设计》台灯功能设计的照度测试,可连续自由设置光照度的报警上下限,与台灯的控制接口相连,可自动控制台灯的亮度;光通量:0~500LUX坡度: 0~90°温度: 0~80℃;配合多功能控制器使用,功能可进一步拓展。 可连续自由设置光照度的报警上下限,与台灯的控制接口相连,可自动控制台灯的亮度。 1
31 加热炉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SDJYS1011 温度可设置,可完成“闭环控制系统”实验和理解“功能模拟方法”。 可完成“闭环控制系统”实验和理解“功能模拟方法” 1
32 红绿灯控制系统 SDJYS1012 可演示气动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红绿灯时间可以设置,车闯红灯自动报警,红绿灯转换黄灯显示,红绿灯四组,数字显示。 用于《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控制与设计中教材P49页练习2及《技术与设计2》第三单元第二节“系统的分析”的探究活动载体。 1
33 仿真瓦特蒸汽机 SDJYS1013 水箱能注入140CC水,酒精箱能注入40CC酒精,将酒精箱点火放入燃烧口,.水烧开后用手转一下大飞轮,应能连续运转约25分钟.。 1
34 桥梁承重试验仪 SDJYS1014 具备滑轨移动装置,承重小车不得脱离滑轨;砝码可以由学生自行进行搭配,以实现不同承重试验;压力强度可以由小到大逐级增加。产生最大压力为150牛顿;可以对平桥、拱形桥、斜拉桥等各种模型的进行比较试验;装置结构应具备很好的安全保障功能,能确保桥梁承重破坏性试验的安全进行。 用于《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二节“稳固结构的探析”的教学认知探究活动。 1
35 气动控制模型 SDJYS1015 尺寸:340x240, 储气球φ35,空气压缩筒φ25、高45。 可演示气动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1
36 水箱水位自动控制模型(多功能水塔实验仪) SDJYS1016 尺寸:600x250x300mm电源:6V控制方式:微电脑控制水泵:双电机直流浅水泵水泵扬程:300mm双水泵可以各自独立控制。 1、该装置需要满足<技术与设计2>教材中关于闭环控制内容的试验要求。2、能让学生动手组装、了解水塔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 1
37 游泳池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SDJYS1017 水位可按照定时和水位高度控制 模块化组件,可满足以下实验:技术与设计2 的101页:开环控制系统 概念部分技术与设计2 的103页:闭环控制系统 概念部分 1
38 传感器功能测试仪 SDJYS1018 进行传感器的功能演示:可演示光敏、热敏、声敏、磁敏等常见的传感器的功能。 用于《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三节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中制作台灯照度的测量,《技术与设计2》中控制与设计中各种传感器的演示与体验。 1
39 空调模拟装置 SDJYS1019 尺寸:500×600㎜具有制冷制热功能,温度可设置,具有睡眠功能,模拟空调的控制过程,模拟调整室内温度传感器参数变化,控制压缩机和高低压的变化,模拟湿度变化控制换气风扇的运行。 用于《技术与设计2》第四单元第一节“控制的手段与应用”、第三节“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的探究与拓展。 1
40 光照度计 SDJYS1020 传感器:光敏硅二极管, 量程:0 至 100,000 Lux 用于《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三节“技术实验及其方法”的测试仪器,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中制作台灯照度的测量。 1
41 风洞测试仪 SDJYS1021 可对一些小型模型(飞机模型、汽车仿真模型,建筑模型,一些特殊形状的物体模型)的空气动力学、阻力、稳定性方面的性能进行测试。 既可以用于定性测量也可以用于定量测量。 1
42 结构重心演示仪 SDJYS1022 尺寸:600*200*400可探究重心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与结构稳定性的关系。 用于《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第二节“稳固结构的探析”的探究实践活动。 1
43 室内照明系统模型 SDJYS1023 尺寸:680*530*200,可对室内照明系统进行设计。 用于《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及《技术与设计2》第三章“系统与设计”、第四章“控制与设计” 的学生设计实践活动载体。 1
44 家庭电路系统设计模型 SDJYS1024 尺寸:680*530*200,可对家庭供电电路系统中的强电与弱电的子系统进行设计。 1
45 飞檐流水试验仪 SDJYS1025 可演示古代建筑大屋顶排水状况。 用于《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的学生体验活动。 1
46 硬币分拣流水线流程演示仪 SDJYS1026 尺寸:310*300*410mm可对一元、五角、一角三种人民币(硬币)进行自动的分拣 用于《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第一节“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中认识流程和第二章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中人机关系要实现的高效目标的教学案例的拓展,也可用于《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第三节“流程的优化”的辅助教学用具。 1
47 油灯模型套件 SDJYS1027 煤油灯、马灯各一件 用于《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中关于灯的发展历程的学生体验活动,也可以作为“技术的性质”中的探究活动。 1
48 结构试验套件(结构连接套件) SDJYS1028 以实物的形式展示较为经典的五种结构的连接方式。 用于《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中关于认识常见结构的学生体验活动学具;能完成《技术与设计2》中“结构及设计”中有关结构稳定性各种设计和试验。 1
49 流程实验套件(机械传动) SDJYS1029 本套件是一组可以自由组合的各种塑料件,可以多次拆装。 1、通过对组装传动机械装置模型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流程的环节和时序,学会设计工艺流程。 2、在此基础上采用流水线安装传动机械装置模型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合作,并改进和优化工艺,体验合作的坐标.传动机械装置模型散件可设计多种流程方案,可以多次拆装。 1
50 小板凳资源包(便携式木质小凳) SDJYS1030 尺寸:260*260*250mm可自行设计搭建,有改进前后的对比。 三种以上不同结构的优化前和优化后的板凳模型。用于《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的教学演示,也可以作为《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的辅助载体。 1
51 纺车模型 SDJYS1031 外形高度大于50CM,可正常仿真使用。 1
52 风磨模型 SDJYS1032 尺寸:600*200*350mm能利用风力通过齿轮带动磨盘转动。 《技术与设计1》第一单元走近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技术与设计2》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1
53 塔式起重机模型 SDJYS1033 可升降和旋转,模拟演示起重机的各种功能,可以计算配重和进行稳定性测试。 1
54 桥梁模型 SDJYS1034 含悬梁、斜拉索、梁架、拱架、弓形拱、悬索桥等六种桥梁模型,可以进行各种受力状况测试。 1
55 榨汁机模型套件 SDJYS1035 塑料和金属构件,可以进行相应的试验。 用于《技术与设计1》第七章第一节“模型”中关于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的教学演示与相应的技术试验。 1
56 抽水马桶水位自动控制系统模型 SDJYS1036 仿真、透明、可拓展;能让学生动手组装、了解抽水马桶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可以模拟水箱水位自动控制过程,可以拓展。 用于《技术与设计2》第四单元第三节“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中关于闭环控制系统地工作过程的教学演示及控制方法的拓展。 1
57 不同截面受力状况演示模型 SDJYS1037 尺寸:400*400*220mm可在受力状况下显示各部分的应力状况。 用于《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二节“稳固结构的探析”的教学认知探究活动。 1
58 机械制图模型 SDJYS1038 绘图模型,实木或塑料材质,表面喷漆;点、线、面组件;形体结构三视图模型,模型房结构三视图模型,形体尺寸标注模型,剖视图模型。 1
59 简单零件模型 SDJYS1039 轴承三视图:凸台、肋板、底板、支承板、空心圆柱;千斤顶结构:顶杆、螺母、尖端螺钉、支座。 1
60 不倒翁原理试验仪 SDJYS1040 含不倒翁结构模型、配重等组成,重心位置可调节。 用于《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及第二节“稳固结构的探析”中结构稳定性的探据的教学探究仪器。 1
61 台灯 SDJYS1041 5种灯泡、支撑架、灯罩、开关、底座部分样式组合。符合GB/T9473。 1
学生实践器材
序号 产品名称 型号 规格及技术参数 配备数量
36 绘图工具包 SDJYS2001 擦图片(不锈钢片)、三角板(200mm与3号绘图板配套,符合QB/T1474.2)、圆规(长150mm,能用铅芯,符合QB/T3902)、圆规(小圈,符合QB/T3902)、绘图板(3号)、丁字尺(600mm,与绘图版配套,符合QB/T1474.4)、绘图模板(曲线200mm,与绘图板配套、画椭圆最大椭圆长轴40mm、画圆最大圆的直径30mm)、有机玻璃直尺(400mm,符合QB/T1474.1)。 56
37 电子电工工具箱 SDJYS2002 含工具箱、电烙铁(220V40W,新式长寿命外热式,符合QB/T 2567-2002)、电烙铁支架(螺旋型)、焊锡丝(15克)、试电笔(500V氖泡式)、尖口钳(符合GB/T2442.3)、偏口钳、剥线钳(符合QB/T2207)、小号十字螺丝刀、小号一字螺丝刀3、4.5、6mm各1具(胶柄带磁)等。 15
38 高中学生电源 SDJYS2003 交流2~16V/3A,每2V一档;直流稳压2~16V/2A,每2V一档;有过载保护。(符合JY0361)。 15
39 数字多用电表 SDJYS2004 符合GB/T13987。三位半,超大显示,二极管能断测量发光报警,自动极性显示,防振及10A功能保护. 10
40 微型电子台称 SDJYS2005 5000克。用于结构承重和桥梁教学实验,符合JB/T5374。 2
41 台灯组装套材 SDJYS2006 材料或标准件;电气部分(台灯用开关、灯头、电线、插头),立杆(金属弯管或直管,可现成安装),结构材料(底座、灯罩制作材料),完成台灯的制作模型教学。 15
42 视力保护提醒器套件 SDJYS2007 可插接型,可设定光强度的上下值,含报警装置。 15
43 自制水位控制套材 SDJYS2008 配备水位电子控制器自制材料,水位传感器自制材料以及水位控制小型试验装置(环保有机玻璃精致加工而成);分析水位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过程,理解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的作用。 15
44 框架结构连结套件 SDJYS2009 含连接件(60个以上),连接杆 15
46 稳定性试验仪 SDJYS2010 可以测试支撑面大小、重心位置等与稳定性关系。 5
47 投篮器 SDJYS2011 尺寸:950X240X200仿真模型,技术与设计2“案例分析” 1
48 六足爬虫 SDJYS2012 学习控制初步知识,让学生搭建一个由电机驱动、通过摇杆机构传递动力、可六足行走的机械爬虫,学生将初步了解什么是摇杆机构,并尝试着根据需要设计一个摇杆机构。
『拾』 高中常见化学实验有哪些
1.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的同时生成白色物质。
2.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 硫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的气味。
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5. 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
有刺激性气味产生,试管上有液体生成。
6. 氢气在空气种燃烧:
火焰呈现淡蓝色。
7. 氢气在氯气种燃烧:
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 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黑色的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使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
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2. 钠在氯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3. 点燃纯净气体:
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4. 将氯气通入无色KI溶液中:
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生成。
15. 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
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16. 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
迅速发生反应发生爆炸。
17. 新制氯水中呈黄绿色,光照有气泡生成,久置氯水成无色。
18. 氯水中加石蕊试液:
先变红色后褪色。
19.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
有白色烟雾生成。
20.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遇氯气:
试纸变蓝
21. 氯气遇到润湿的有色布条:
有色布条的颜色褪色。
22. 溴(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炭:
溶液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接近橙(紫)色。
23. 细铜丝在蒸气中燃烧:
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24. 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物质。
25. 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蒸发皿):
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淡黄色的粉末)。
26. 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
火焰呈淡黄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中有液滴生成)。
27. 氯化铁溶液中通人硫化氢气体: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并有黄色沉淀生成。
28. 集气瓶中混有硫化氢和二氧化硫:
瓶内有浅黄色粉末生成。
29. 二氧化硫气体通人品红溶液:
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30. 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试管中,加热反应完毕后,待溶液冷却后加入水:
有刺激性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31. 钠在空气中燃烧:
火焰呈蓝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32. 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的试管,放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33. 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并通人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4. 氨气与氯化氢相遇:
有大量白烟产生。
35. 加热氯化氨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36. 加热氯化氨:
在试管中有白色晶体产生。
37. 无色试剂瓶中浓硝酸授阳光照射;
瓶中部分显棕色,硝酸呈黄色。
38. 铜片与浓硝酸反应:
反应激烈,有棕红色气体产生。
39. 铜片与稀硝酸反应:
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棕红色。
40. 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有白色胶状沉淀。
41. 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硫酸镁溶液:
胶体变浑浊。
42. 将点燃的镁条伸人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43. 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
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沉淀。
44. 向Fe3+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
有白色絮状物出现,立即转变为灰绿色,最后转变成红褐色沉淀。
45. 向Fe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溶液变血红色。
46. 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
泡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