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杠杆的简易实验装置

杠杆的简易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2-03-15 13:17:23

⑴ 图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1)开始时,总是让杠杆在水平平衡状态下进行实验,其

(1)杠杆左端偏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调节.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得出:



(3)存在的错误时误把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当做了力臂;
(4)弹簧测力计由斜向下拉改为竖直向下拉时,力臂增大了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小.
故答案为:(1)力臂、左、左.
(2)15,2.
(3)动力臂测量错误.
(4)变小.

⑵ 图是小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请你在图中画出钩码受到重力G的示意图和此时杠杆受到动

(1)“略”
(2)增大拉力(弹簧测力计向左移动、钩码向左移动)
(3)不正确;因为只测量了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规律),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⑶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

(1)0.5,66.7% ,杠杆自重(2)不能得出此结论①没有控制重物悬挂点位置不变(或者没有控制变量)②测量次数太少

⑷ 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

(1)杠杆重心左移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
(2)根据F1L1=F2L2
∴L2=

F1L1
F2
=
1.5N×0.1m
0.5N
=0.3m;
(3)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规律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由图知,左边力臂小于右边力臂,如果在两侧各再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将小于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杠杆将向右倾斜;
(4)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进行实验,力臂不在杠杆上,不方便测量;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读出力臂大小.
(5)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不是为了减小摩擦,也不是为了使每组数据更准确,更不是为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6)由题意知,该同学只做了一次实验,便得出结论,结论具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而长度和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故答案为:(1)左;水平;便于测量力臂;(2)0.3;(3)F1L1=F2L2;右;(4)水平位置好,便于测量力臂,同时也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减小了实验误差;(5)D;(6)一组数据太少,不能反映普遍规律;不同单位的物理量不能直接相加.

⑸ (4分)图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 (1)首先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

0方便测量力臂

⑹ 如图所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

(1)杠杆重心左移,应将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右调节,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重心移到支点处,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使杠杆自重对杠杆的平衡不产生影响;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便于测量力臂.
(2)初中物理实验进行多次测量有些是为了求平均值,使测得的数据更准确,如用刻度尺测某个物体的长度等实验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小误差;
有些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如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等实验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1)右;使杠杆自重对杠杆的平衡不产生影响;便于力臂的测量;(2)①③.

⑺ 小芬同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螺

水平便于测量力臂左左实验次数太少有偶然性
将不同单位的数据相加 C竖直向上

⑻ 小芬同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先必须要调节杠杆两端

(1)实验来前先必须要调节杠杆源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若做实验时发现杠杆左高右低,则她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左调,或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左调;
(2)两边同时加上一个砝码时,
杠杆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2G?2L=4GL,
杠杆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3G?L=3GL,
所以杠杆不平衡,且左边偏低,右边偏高,故是逆时针旋转;
(3)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则拉力的方向仍要与杠杆垂直,使力臂仍与杠杆重合,便于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消除杠杆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将右侧钩码去掉后,对于左侧钩码,它使杠杆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拉力应该使杠杆顺时针方向转动,即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1)水平位置;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左;左;(2)C;(3)竖直;向上.

⑼ 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调节

(1)在抄“探究杠杆的平袭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发现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F1、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平衡条件可表示为:F1L1=F2L2
(3)要使翘翘板转动,可采取的做法是:男孩不动,女孩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或者女孩不动,男孩向靠近支点方向移动;或者女孩不动,男孩蹬地,减小男孩对跷跷板的压力);
故答案为:(1)水平;便于测量力臂;(2)F1L1=F2L2;(3)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

⑽ (2013西宁)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

(1)弹簧测力计每一个大格代表1N,每一个小格代表0.1N,指针超过5个小格,示数版为0.5N.
(2)用杠杆提起权货物,对货物做的功是有用功,W=Gh=1N×0.1m=0.1J.
用杠杆提起货物,对整个杠杆做的功是总功,W=Fs=0.5N×0.3m=0.15J.
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

W有
W总
×100%=
0.1J
0.15J
×100%≈66.7%
(3)额外功产生的原因:克服机械的重做功、克服摩擦做功.答案不唯一.
(4)分析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采取控制变量法,研究提起的物重和机械效率的关系时,应保持位置不变.
(5)应进行多次实验,分析多组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只凭一次实验数据做出结论是不科学的.
故答案为:(1)0.5;66.7;由于使用杠杆时需要克服摩擦做功.
(2)不能;①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②仅根据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

与杠杆的简易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肾脏结石不建议超声波碎石 浏览:241
电力负荷检测装置 浏览:17
机械应急起泵装置如何接线 浏览:946
什么是ab阀门 浏览:611
暖气进水阀门半开 浏览:948
如图所示的四种机械装置中 浏览:244
临沂五金机械市场 浏览:413
联塑管道阀门dn50 浏览:43
前轮轴承承受什么 浏览:153
安全阀前端为什么要加阀门 浏览:630
环氧树脂板用什么设备生产 浏览:247
灯泡出问题仪表盘什么标志亮 浏览:422
物业什么时候给开暖气阀门 浏览:498
除尘器清灰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浏览:611
超声波测距为什么会中断 浏览:530
外圆110内孔50的轴承是多少 浏览:946
u型槽轴承孔怎么加工 浏览:971
点式栏杆五金件图片 浏览:107
天然气总阀门怎么开不动 浏览:947
楼房管道井带齿轮的阀门 浏览:844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