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图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1)开始时,总是让杠杆在水平平衡状态下进行实验,其
(1)杠杆左端偏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调节.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得出: ![]() (3)存在的错误时误把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当做了力臂; (4)弹簧测力计由斜向下拉改为竖直向下拉时,力臂增大了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小. 故答案为:(1)力臂、左、左. (2)15,2. (3)动力臂测量错误. (4)变小. |
⑵ 图是小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请你在图中画出钩码受到重力G的示意图和此时杠杆受到动
(1)“略” (2)增大拉力(弹簧测力计向左移动、钩码向左移动) (3)不正确;因为只测量了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规律),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
⑶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
(1)0.5,66.7% ,杠杆自重(2)不能得出此结论①没有控制重物悬挂点位置不变(或者没有控制变量)②测量次数太少
⑷ 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
(1)杠杆重心左移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3)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规律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由图知,左边力臂小于右边力臂,如果在两侧各再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将小于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杠杆将向右倾斜; (4)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进行实验,力臂不在杠杆上,不方便测量;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读出力臂大小. (5)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不是为了减小摩擦,也不是为了使每组数据更准确,更不是为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6)由题意知,该同学只做了一次实验,便得出结论,结论具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而长度和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故答案为:(1)左;水平;便于测量力臂;(2)0.3;(3)F1L1=F2L2;右;(4)水平位置好,便于测量力臂,同时也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减小了实验误差;(5)D;(6)一组数据太少,不能反映普遍规律;不同单位的物理量不能直接相加. ⑸ (4分)图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 (1)首先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