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发布时间:2022-03-15 12:57:53

Ⅰ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Ⅰ所示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为零液面.实验开始后,

A、OA段液面不段上升的直接原因是相同时间内从漏斗进入烧杯中的水少专于从烧杯进入漏斗内的水属的量,A错误;
B、AB段液面不再上升的直接原因是相同时间内从漏斗进入烧杯中的水与从烧杯进入漏斗内的水的量相同,B错误;
C、OA段液面不段上升的直接原因是相同时间内从烧杯进入漏斗内的水的量多于于从漏斗进入烧杯中的水,C错误;
D、AB段液面不再上升的直接原因是相同时间内从漏斗进入烧杯中的水与从烧杯进入漏斗内的水的量相同,D正确.
故选:D

Ⅱ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的关系.将装有力传感器的小车放置于水平长木

(1)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a=

0.0368?0.0352
0.12
=0.16m/s2
(2)改变小桶中砂的重力,多次重复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描绘小车加速度a与合力F(F=F1-F0)的关系图象.
由于已经平衡摩擦力,所以图象应该过原点.故AB正确,CD错误;
故选:AB.
(3)对小桶受力分析,设小桶重力为mg,
木板释放前弹簧秤的示数F1,所以F1=mg,
设小车的重力为Mg,小车在加速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F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2=ma
所以F1>F2
(4)A、在该实验中实际是:mg=(M+m)a,要满足mg=Ma,应该使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应远大于小桶和砂的总质量,故A正确;
B、实验中不需要将长木板右端垫高,因为已经测量了小车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故B错误;
C、实验中不需要测出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只需要保证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不变,故C错误;
D、用加砂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可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故D正确;
故选:AD.
故答案为:(1)0.16
(2)AB
(3)>
(4)AD

Ⅲ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B是气球)。 (1)

(1)现象;A气球逐渐缩小,B气球逐渐胀大;原因:CO 2 气体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被吸收,使锥形瓶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气球B。
(2)C1 2 +2NaOH =NaCIO+NaCl+H 2 O
(3)避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或稀盐酸和石灰石)(或稀硫酸和锌粒)

Ⅳ 某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用来验证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1)

(1)实验室用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放出的热量导致盐酸挥发,所以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为除去氯化氢气体,选取的试剂应能除去氯化氢气体且不和二氧化碳反应,则只能选取可溶性的饱和碳酸氢盐,一般
常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故答案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混有的HCl;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和二氧化碳不反应,所以能干燥二氧化碳;若实验中没有装置C,从B装置出来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氢气也能还原氧化铜,从而造成干扰,
故答案为:干燥CO2,C和H2O反应生成的H2也能还原氧化铜;
(3)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D装置中的黑色固体是碳,反应方程式为:CO2+C

高温
.

Ⅳ 某同学为了验证植物的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有何不足之处请帮他设

对比来该实验可分为两组_对比_源_实验:一组是_甲__和__乙_,其变量是__温度_,实验结果是_甲__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_温度越高蒸腾越激烈__;另一组是_甲__和__丙_,其变量是 叶子 ___,实验结果是___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___。

Ⅵ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初中化学)

1、剧烈燃烧,产生很浓的白烟。
2、左
3、4;白磷易燃,着火点较低;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Ⅶ 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系列实验,实验时将药品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请回答:

(1)在氨水中有下列平衡:NH 3 +H 2 O NH 4 + +OH - , 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使得氨气的溶解度减小,同时增大了溶液中的c(OH - ),促使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有白色沉淀产生;
Al 3+ +3 NH 3 · H 2 O == Al(OH) 3 ↓ + 3 NH 4 +
(2)CO 3 2- +2CH 3 COOH→2CH 3 COO - + H 2 O+CO 2 ↑;醋酸酸性强于碳酸;不能,因为醋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醋酸也可以和苯酚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苯酚

Ⅷ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图Ⅰ时按教材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甲、乙、丙三个烧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性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版学实验,权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
【分析讨论】
(1)通过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没有变色进行对比说明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是氨分子运动的结果;
(2)通过实验现象说明了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氨分子能到酚酞试液中说明了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运动到酚酞试液中的,还能说明温度高分子运动速度快,温度低运动速度慢;
(3)改进后的装置氨分子在密闭容器中运动不到空气中,不污染空气,在试管中进行的实验节约药品.现象明显.
故答案为:甲烧杯酚酞试液变红;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溶液无色;
(1)进行对比;
(2)①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3)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空气,更能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

Ⅸ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图中金属盘底部的水滴是______(填物态变化)

金属盘底部的水滴是由烧瓶中汽化的水蒸气遇到冷金属盘就会液化形成小水滴;
要使金属盘的温度变低,可加入冰块.冰块熔化吸热,使金属盘变冷,可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故答案为:液化、冰块.

Ⅹ 为测定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3所示的反应装置,现有如下步骤:①称量A、B的总质量

(1)①④②③①
(2)
(3)①偏大②偏大③偏小④偏小

与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器设备有静电怎么办 浏览:462
为什么肾脏结石不建议超声波碎石 浏览:241
电力负荷检测装置 浏览:17
机械应急起泵装置如何接线 浏览:946
什么是ab阀门 浏览:611
暖气进水阀门半开 浏览:948
如图所示的四种机械装置中 浏览:244
临沂五金机械市场 浏览:413
联塑管道阀门dn50 浏览:43
前轮轴承承受什么 浏览:153
安全阀前端为什么要加阀门 浏览:630
环氧树脂板用什么设备生产 浏览:247
灯泡出问题仪表盘什么标志亮 浏览:422
物业什么时候给开暖气阀门 浏览:498
除尘器清灰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浏览:611
超声波测距为什么会中断 浏览:530
外圆110内孔50的轴承是多少 浏览:946
u型槽轴承孔怎么加工 浏览:971
点式栏杆五金件图片 浏览:107
天然气总阀门怎么开不动 浏览:947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