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透镜的焦距为15cm,
答案是C。解释抄如下,根据题意,透袭镜的焦距为15cm,又根据图示,在蜡烛与凸透镜距离(物距)10cm,此时蜡烛位于1倍焦距以内,成虚像,通过移动光屏是无法找到像的,为此可排除选项A 和B,如果蜡烛向右移动,物距将小于10cm ,仍成虚像,可排除D选项。所以C是正确的(透镜向右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后,就可能在光屏找到实像)。
B.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中
可以从光屏一侧,通过透镜看到虚像。理由:此时透镜位置改变,使物距小于焦距,则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即:放大镜的原理
C. 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放好仪器,点燃蜡烛,调整______、______和______三者的
根据实验的要求,物体、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必须在同一高度上,
故答案为烛焰、凸透镜、光屏、同一水平直线上;
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才是倒立等大的实像,故选A、倒立、等大;
当物距介于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时,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点正是在此,故选B、倒立、放大.
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内时,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只有C点符合,故选C;
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外,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故答案为:大、大.
D. 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2cm.实验前要将蜡烛、透镜和光屏同时
(1)实验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使蜡烛和光屏同时在光具座上不停地左右移动,应该保持蜡烛离凸透镜一定距离保持不变,只移动光屏;或保持光屏离凸透镜一定距离,只移动蜡烛.
凸透镜必须位于蜡烛和光屏之间,三者中心位于同一高度,像才能出现在光屏的中心.
(2)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凸透镜位置50cm刻度处,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物距u=50cm-20cm=30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同时在光具座上不停地左右移动蜡烛和光屏;缩小.
E. 如图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同一直线上 2.变得清晰 3.物距(即凸透镜到蜡烛之间的距离)的一半
4.光屏一侧 放大 照相机
F. 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透镜较远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成一缩小
由题意知,烛焰在屏上成一缩小实像,所以此时蜡烛在凸透镜的2f之外,而光屏在另一侧的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此时,如果只移动蜡烛,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像距将会逐渐变远,因此,光屏在原位置不会得到清晰的像.只有当蜡烛移到凸透镜的焦距之内时,透过凸透镜才可能会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D. |
G. 某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如图2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
(1)由图2知,光抄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凸透镜的焦点处,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60cm-50cm=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2)实验中,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烛焰的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3)实验中,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向下运动,所以光屏上的像逐渐向上移动.
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下移动凸透镜.
(4)当蜡烛距凸透镜17cm时,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或幻灯机;
(5)55cm大于2f,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当蜡烛从距凸透镜55cm处以4cm/s的速度匀速移到同侧的2倍焦点时,则像移动的速度小于4cm/s.
故答案为:(1)10.0;
(2)同一高度;
(3)上;下;
(4)倒立;放大;投影仪;
(5)<.
H. 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使蜡烛
这道题选C D 理由: 蜡烛目前位于1倍焦距以内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得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光屏无法承接虚像 所以A,B错误 。 光屏为位于2倍焦距如果想成清晰的像蜡烛必须在 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 题中说向左移动 可以达到条件 故C对 。 透镜向右移动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也可达到条件 故D对 所以 这道题选C,D 不懂问我呦
I. 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选D。因为在光屏上要得到等大的像就说明这个像是实像。而实像都是倒立内的。所示形成倒立、等大容、实像所具备的条件就是u=2f(即物距=两倍的焦距)。所以,光屏在55cm处。(在科学课堂作业本上,蜡烛的10cm处,凸透镜在40cm处,所以物距就是30cm。相对应,焦距就是15cm.即往40后数15cm)而当蜡烛移动至30cm处时,u=10,f依然=15.所以便得到u<f。而当u<f时,光屏上看不到像。是呈正立、放大、虚像。所以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