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培训教材的目录
前言
上册
第一章 专业基础理论
第一节 单相交流电路分析与计算
一、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二、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
三、单一元件的交流电路
四、RLC串并联交流电路
五、交流电路的功率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第二节 三相交流电路分析与计算
一、对称三相交流电源
二、三相交流电源的连接
三、三相交流电路分析
第三节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一、非正弦周期信号
二、非正弦周期函数的分解
三、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及电路的平均功率
四、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
第四节 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一、换路定律及初始值计算
二、RC串联电路的过渡过程
三、RL串联电路的过渡过程
四、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五、RL串联电路的正弦响应
第五节 电磁与磁路分析计算
一、磁场及基本物理量
二、铁磁物质的磁化
三、磁路及磁路定律
四、交流铁芯线圈
第六节 微机保护基础
一、简单逻辑元件介绍
二、微机保护装置硬件系统
三、微机保护算法介绍
第二章 电力系统运行及故障分析
第一节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的电压、电流及功率传输
一、正常运行时的电流、K点电压
二、功率传输
三、电压降落
与电压损失
四、传输功率与电流、电压间的相量关系
五、测量阻抗
第二节 标幺制
一、标幺值
二、三相系统基准值选取
三、三相系统中标幺值计算特点
第三节 对称分量法应用
第四节 电力系统各元件序阻抗及其相应等值电路
一、同步发电机
二、变压器
三、输电线路
四、电抗器
五、异步电动机
六、综合负荷
第五节 电力系统横向短路故障分析
一、三相短路故障分析
二、两相短路故障分析
三、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四、两相接地短路故障分析
五、正序等效定则
第六节 三绕组自耦变压器接地中性点电流
一、自耦变电器中压侧接地故障
二、自耦变压器高压侧接地故障
第七节 电力系统纵向不对称故障分析
一、单相断线分析
二、两相断线分析
第八节 不对称短路故障时YN,d接线变压器两侧电流、电压关系
一、基本概念
二、YN,d11接线变压器d侧ab相短路
三、YN侧B相接地短路
四、YN侧AC相短路
第九节 电力系统稳定和电力系统振荡
一、电力系统稳定概念
二、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水平的主要措施
三、电力系统振荡时电气量特点
第三章 输电线路保护及重合闸
第一节 零序电流方向保护
一、零序电流方向保护的基本原理
二、零序方向继电器的原理、实现方法、性能评述
三、零序方向继电器在非全相运行期间和在有串联补偿电容线路上的动作行为分析
四、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的获取
第二节 距离保护
一、距离保护的作用原理和时限特性
二、短路时保护安装处电压计算的一般公式及阻抗继电器的接线方式
三、过渡电阻产生的附加阻抗及对阻抗继电器工作的影响
四、阻抗继电器的工作电压
五、阻抗继电器的动作方程和动作特性
六、以正序电压为极化电压的阻抗继电器
七、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暂态动作特性
八、工频变化量的阻抗继电器
九、分支电流(助增电流和外汲电流)对阻抗继电器工作的影响
十、交流失压对距离保护工作的影响以及断线闭锁原理
十一、系统振荡对距离保护的影响及振荡闭锁原理
十二、YN,d11接线变压器三角侧短路,星侧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
十三、阻抗继电器在有串联补偿电容线路上发生短路时的动作行为分析及其对策
第三节 纵联保护
一、概述
二、闭锁式纵联方向保护
三、闭锁式纵联距离保护
四、超范围与欠范围允许式的纵联保护
五、光纤纵联电流差动保护
六、工频变化量方向继电器
七、基于暂态分量的能量积分方向元件
八、平行线路线间互感对纵联零序方向保护的影响
第四节 自动重合闸
一、自动重合闸的作用及应用
二、自动重合闸方式及动作过程
三、自动重合闸的起动方式
四、自动重合闸动作时间整定中应考虑的问题
五、双侧电源线路三相跳闸后的重合闸检查条件
六、重
合闸的前加速和后加速
七、重合闸的充电与闭锁
八、3/2接线方式对重合闸和断路器失灵保护的要求
九、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同杆并架双回线路的按相自动重合闸方式
第五节 选相元件
一、概述
二、两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件
三、工作电压突变量选相元件
四、比较零序电流与A相负序电流的相位结合阻抗元件动作行为的选相元件
五、比较零序电流与A相负序电流的相位结合阻抗元件动作行为的选相元件性能评述
六、低电压选相元件
第六节 过电压保护及远方跳闸保护装置
一、概述
二、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产生过电压的机理
三、工频过电压保护和过电压起动远跳
四、远方跳闸保护装置
第七节 继电保护通道
一、纵联保护的载波通道及高频通道衰耗简介
二、继电保护专用收发信机
三、光纤通道与接口
参考文献
下册
第四章 元件保护
第一节 变压器保护
一、变压器的故障和保护配置
二、纵差动保护
三、变压器纵差动保护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其他差动保护
五、复合电压闭锁的(方向)过电流保护
六、零序电流(方向)保护
七、阻抗保护
八、变压器过励磁保护
九、变压器中性点间隙保护和零序电压保护
十、非电量保护
第二节 母线保护
一、概述
二、母线差动保护
三、母联死区保护、母联失灵保护、母联充电保护、母联过流保护
四、非全相运行保护
五、断路器失灵保护
第三节 断路器保护
一、断路器保护装置的配置与应用范围
二、3/2接线方式的断路器失灵保护
三、3/2接线方式的自动重合闸
四、充电保护
五、死区保护
六、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
七、瞬时跟跳回路
八、交流电压断线判别
九、跳闸位置异常告警
第四节 并联电抗器保护
一、并联电抗器的纵差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
二、并联电抗器匝间短路和单相接地短路保护
三、主电抗器的过负荷保护及过电流、零序电流后备保护
四、中性点电抗器的过电流保护、过负荷保护
五、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的保护
第五节 并联电容器组保护
一、电容器组与断路器之间连接线、电容器组内部连线上的相间短路故障保护
二、电容器内部故障保护
三、多台电容器切除后的过电压保护
四、电容器组为双星形接线时常用中性线不平衡电流保护
五、电容器组的过负荷保护
六、电容器组的过电压保护
七、电容器组的低电压保护
八、其他保护
九、电容器组在系统运行中异常问题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
第一节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一、概述
二、对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要求
三、微机式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第二节 微机型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
一、概述
二、电力系统低频运行的危害
三、限制频率下降的措施
四、电力系统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
五、电力系统频率动态特性
六、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
第三节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装置
一、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概念
二、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三道防线
三、电力系统紧急控制的类型及其作用
四、分布式稳定控制装置
第四节 故障录波器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
一、故障录波器
二、故障信息管理系统概述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二次回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二次回路的接线图
一、二次回路图纸的分类
二、二次回路的读图方法
三、二次回路标号
四、二次回路连接导线截面的选择
第三节 继电保护用电流互感器
一、电流互感器的一次参数
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额定电流
三、电流互感器的额定输出容量
四、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校核
五、电流互感器的其他参数
第四节 继电保护用电压互感器
……
第七章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基础
第八章 继电保护相关知识
附录 事故分析案例
❷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中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很多 ,如:根据频率自动增减负荷,根据电压自动调压,根据频率自动切除部分负荷,还有发电机自动励磁,自动重合闸,汽轮机的自动脱扣,发电机自动并网,自动抄录电表等等。你想了解什么?
❸ 什么叫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其作用是什么
为了提高供电质量,保证重要用户供电的可*性,当系统中出现有功功率缺额引起频率下降时,根据频率下降的程度,自动断开一部分用户,阻止频率下降,以使频率迅速恢复到正常值,这种装置叫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它不仅可以保证对重要用户的供电,而且可以避免频率下降引起的系统瓦解事故。
❹ 什么叫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其作用是什么
为了提高供电质量,保证重要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当系统中出现有功功率缺额引起版频率下降时,根据频率下降的权程度,自动断开一部分用户,阻止频率下降,以使频率迅速恢复到正常值,这种装置叫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它不仅可以保证对重要用户的供电,而且可以避免频率下降引起的系统瓦解事故
❺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同步发电机的自动并列装置
2.1 概述
2.2 准同步
2.3 同步条件检查
2.4 频差方向鉴别
2.5 压差鉴别
2.6 ZZQ5 自动准同步装置
2.7 数字式并列装置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同步发电机的自动调节励磁装置
3.1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
3.2 同步发电机励磁方式和励磁调节方式
3.3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中的可控整流电路
3.4 半导体励磁调节器工作原理
3.5 励磁调节器的静特性调整及并列运行发电机间无功功率的分配
3.6 同步发电机继电 强行励磁
3.7 同步发电机的灭磁
3.8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举例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调节
4.1 电力系统功率-频率特性
4.2 电力系统调频方式与准则
4.3 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和自动调频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输电线路的自动重合闸
5.1 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的作用及基本要求
5.2 单侧电源线路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
5.3 双侧电源线路三相自动重合闸
5.4 自动重合闸和继电保护的配合
5.5 综合自动重合闸简介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备用电源和备用设备自动投入装置ATS
6.1 备用电源和备用设备自动投入装置的作用及基本要求
6.2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典型接线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AFL
7.1 概述
7.2 电力系统频率特性
7.3 按频率自动负荷装置的工作原理
7.4 按频率自动减负荷装置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电力系统其它安全自动控制装置
8.1 自动解列装置
8.2 水轮机组低频自启动
8.3 自动切机和电气制动
8.4 电力系统安控装置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故障录波装置
9.1 概述
9.2 故障录波装置基本原理
9.3 故障录波装置的应用
复习思考题
附录一 新旧文字符号对照说明表
参考文献
❻ 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的整定原则是什么
1、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动作,应确保全网及解列后的局部网频率恢复到专49.50HZ以上,并不得高于51HZ。
2、在各属种运行方式下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动作,不应导致系统其它设备过载和联络线超过稳定极限。
3、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动作,不应因系统功率缺额造成频率下降而使大机组低频保护动作。
4、自动低频减负荷顺序应次要负荷先切除,较重要的用户后切除。
5、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所切除的负荷不应被自动重合闸再次投入,并应与其它安全自动装置合理配合使用。
6、全网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整定的切除负荷数量应按年预测最大平均负荷计算,并对可能发生的电源事故进行校对。
❼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有哪些类型
电网中主要的安全自动装置种类和作用:
(1)低频、低压解列装置:地区功率不平衡且缺额较大时,应考虑在适当地点安装低频低压解列装置,以保证该地区与系统解列后,不因频率或电压崩溃造成全停事故,同时也能保证重要用户供电。
(2)振荡(失步)解列装置:经过稳定计算,在可能失去稳定的联络线上安装振荡解列装置,一旦稳定破坏,该装置自动跳开联络线,将失去稳定的系统与主系统解列,以平息振荡。
(3)切负荷装置:为了解决与系统联系薄弱地区的正常受电问题,在主要变电站安装切负荷装置,当受电地区与主系统失去联系时,该装置动作切除部分负荷,以保证该区域发供电的平衡,也可以保证当一回联络线掉闸时,其它联络线不过负荷。
(4)自动低频、低压减负荷装置:是电力系统重要的安全自动装置之一,它在电力系统发生事故出现功率缺额使电网频率、电压急剧下降时,自动切除部分负荷,防止系统频率、电压崩溃,使系统恢复正常,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对重要用户的连续供电。
(5)大小电流联切装置:主要控制联络线正向反向过负荷而设置。
(6)切机装置:其作用是保证故障载流元件不严重过负荷;使解列后的电厂或局部地区电网频率不会过高,功率基本平衡,以防止锅炉灭火扩大事故;可提高稳定极限。
❽ 停低频率减负荷装置时,只停跳闸连接片,不停放电连接片是否可以
停低频率减负荷装置,只停跳闸连接片,不停放电连接片是不行的。如果版只停跳闸连权接片,不停放电连接
片,在此期间,如果线路有故障发生,保护将断路器跳闸,
这是由于放电连接片不打开,重合闸电容器仍处于充电后状态,经低频率保护的触点和放电连接片这一回路放电,会使重合闸不能发出合闸脉冲,影响线路的重合。
❾ 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闭锁方式对AFL装置的基本要求:
(1)能在各种运行抄方式且功率缺额的情况袭下,有计划地切除负荷,有效地防止系统频率下降至危险点以下;
(2)切除的负荷应尽可能少,应防止超调和悬停现象;
(3)变电所的馈电路使故障变压器跳闸造成失压时,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应可靠动作,不应误动;
(4)电力系统发生低频振荡时,不应误动;
(5)电力系统受谐波干扰时,不应误动;
答案借鉴武汉瑞力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相关信息
❿ 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原理分析
相继动作:在输电线路保护中,一侧保护先动作跳闸后,另一侧保护才能专动作的现象称为相继动作属。为了保证在各种功率缺额下,频率达到要求值,但又不断开过多负荷,要求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将负荷分级,根据情况分批断开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