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筑房屋防雷接地必须请第三方检测单位检测么有没有什么规范说不需要第三方出具检测报告的
不是强制要求,主要还是看建设单位的要求。
整个国内防雷检测统一归全国各地的气象局监管。一般是由独立于供需双方的第 三方专业检验机构完成的。
第三方专业检验机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有资格向社会 出具公正数据(检验报告)。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15)已于2016年4月1日实施。
(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扩展阅读:
楼房避雷接地断位检测点最基本要有2处。规范楼房明敷的下引避雷带就要有建筑物对角2条。
新建建筑物竣工验收时已经不需要防雷检测了,也就不需要防雷检测报告了。
但要是投入使用时需要该单位根据建筑物的防雷类别由使用单位每半年或者一年找防雷检测单位检测之后并出具防雷检测报告,现在防雷检测单位也可以通过第三方的公司来做(比如山东雷云防雷设施检测有限公司),价格还优惠,服务也好。
通过第三方进行防雷检测之后会给出防雷检测的数据以及后期的防雷解决方案,该方案均是经过专家组多次讨论认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之下才出具防雷细则。如果企业严格执行第三方部署的检测方案,那么可以有效的规避雷电灾害带来的影响。
因此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都建议选择第三方的防雷检测公司做专业的部署,第三方检测公司的售后服务能力强,在日后有任何的防雷问题都可咨询第三方公司,公司配会派出专人予以解答,收费灵活,致力于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保障一方安全。
㈡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分类及项目有哪一些
根据2016年4月1日实来施的《建自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15)的规定,建筑物防雷检测主要分为以下八项:
1.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2.接闪器
3.引下线
4.接地装置
5.防雷区的划分
6.雷击电磁脉冲屏蔽
7.等电位链接
8.电涌保护器(SPD)
防雷检测为了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规范雷电灾害管理,提高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
防雷检测为了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规范雷电灾害管理,提高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
㈢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21431-2015
你好,已上传到附件,满意请及时采纳为最佳答案。
㈣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检测是否强制每年需要检测哪个法规里面有规定希望专业人员回答一下,谢谢!
中国气象局第20号令
第四章 防雷检测
第十九条
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防雷装置应当每年检测一次,对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
㈤ 《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DB11/634-2009
北京市《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DB11/634-2009 目录内容
㈥ 化工企业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实施细则是什么标准
一、测前检查 1.了解防雷装置所处的环境、位置,建筑物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及后果,确定各建(构)筑物的防雷类别。 2.查阅设计图纸,了解隐蔽工程施工情况。
二、防直击雷 1.石油化工企业的建(构)筑物、工艺装置内塔类应有防直击雷装置。 2.工艺装置内露天布置的塔、容器等,当罐壁厚度≥4mm时,可不设避雷针,但必须设防雷接地。 3.可燃气(液)体的钢罐,必须有环型防雷接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应包括整个储罐; (2)装有阻火器的甲 、乙类可燃液体的固定顶钢罐,当罐壁厚度≥4mm时,可不设避雷针(线); (3)丙类液体储罐可不设避雷针(线),但必须设防雷接地。 (4)浮顶金属罐可不装设防直击雷装置,但必须有两根截面积≥25mm2的软铜绞线将浮顶与罐体作电气连接,连接点不少于两处。 (5)压力储罐可不设避雷针(线),但必须设防雷接地。
三、防静电 1.金属罐、设备、管道应有防静电接地。 2.可燃气(液)体、可燃固体的管道在下列部位,应有防静电接地: (1)进出装置或设施处; (2)爆炸危险场所的边界; (3)管道泵及其过滤器、缓冲器等。 3.可燃气(液)体管道的法兰、阀门的连接处,应有金属跨接线。当法兰用5根以上螺栓连接时,法兰可不用金属线跨接,但必须构成电气通路。 4.装卸场地应有防静电接地。
四、防感应雷 1.可燃液体储罐的温度、液位等测量装置的信号线,应用铠装电缆或钢管屏蔽,电缆外皮和钢管应与罐体连接。 2 .电力和通信线路应用铠装电缆或钢管屏蔽,电缆外皮和钢管应接地,并安装避雷器。
五、接地装置 参考设计图纸,向施工员、甲方代表了解接地装置情况,记录下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材料、规格、数量、布局,并作详细记录。 1.水平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小于0.7垂直接地体长度为1.5—2.5m,间距为5.0m。人工接地体应使用热镀锌钢材。 2.静电接地干线应使用热镀锌钢材,圆钢φ≥10mm、扁钢≥40×4mm;静电接地支线应使用热镀锌钢材,圆钢由φ≥6mm、扁钢≥12×4mm。
六、接地电阻的检测 按《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测量。 1.防雷接地电阻≤10Ω,防静电接地电阻≤100Ω。 2.除第一类防雷装置独立避雷针为单独地与其它接地装置的距离不小于3m外,防雷接地、电气设备接地、防静电接地、防感应雷接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装置。
七、计算保护范围 计算可在室内进行,用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八、数据的处理 各项检测读数、计算结果应保留一位小数(避雷装置材料型号规格除外),按GB817 —87文件修约。 上述检测工作结束后,校核人全面核对原始记录、仪器等各项结果是否都有相应的记录,防雷装置连接件是否恢复检测前的状况。
㈦ 避雷检测有强制的国家规定吗 什么依据
是的,避雷检测有强制的国家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雷减灾管理办版法》中第四章防雷检测权
第十九条,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防雷装置应当每年检测一次,对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
第二十条,防雷装置检测机构的资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认定。
第二十一条,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对防雷装置检测后,应当出具检测报告。不合格的,提出整改意见。被检测单位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应当报告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由当地气象主管机构依法作出处理。
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应当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出具的防雷装置检测报告必须真实可靠。
第二十二条,防雷装置所有人或受托人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做好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发现防雷装置存在隐患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二十三条,已安装防雷装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主动委托有相应资质的防雷装置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测,并接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和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雷减灾管理办法_网络
㈧ 建筑物防雷装置安装技术规范
建筑物防雷装置安装技术规范----安装是没有规范的,只有(典型的)图集,检测才有规范: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08
㈨ 防雷装置检测的要求和时间间隔是多少
根据中国气象局第20号令《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十九条 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防雷装置应当每年检测一次,对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
检查的内容如下:
1、仪器仪表鉴定或校准:检查仪器、仪表鉴定证书、校准证书是否在有效期的范围内,一般要求每台检测仪器、仪表要纳入计量的检测,检测单位可委托有计量认证资质的检定单位进行常规的计量检测,检测合格的,由检定单位核发给每台仪器、仪表一张计量认证合格证。
2、检査仪器仪表电池:检査仪器、仪表所使用的电池是否在正常值范围,如果电池的电压不足,则应立即更换新的电池如遇到在检测中仪器、仪表的电池电力不足时,建议随身携带一组与仪器、仪表相配套的备用电池。
3、检查检测设备外观及其附属设备:检査检测用测试线绝缘层是否有破损,如果有破损则应更换或采用绝缘胶带对破损的部位进行处理,避免让裸露的金属线在检测过程中碰到带电物体或接地体产生危及人身安全或影响检测数据情况出现如果发现检测线某处断开,可用万用电表的电阻挡寻找检测线断开位置并做处理,以免影响检测工作。
(9)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扩展阅读
防雷装置检测顺序可按先检测外部防雷装置,再检测内部防雷装置进行。
外部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引下线、接地装置、金属门窗及屋面大型金属物体的等电位连接。
内部防雷装置包括各级电涌保护器(SPD)、屋内电子设备的等电位连接、电梯机房的等电位连接、均压环、电子设备安全距离等。
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检测完毕后应将每项检测结果填人防雷装置安全检测原始记录表中作为检测的原始记录。
防雷装置检测中的SPD是电涌保护器。
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S或TN-C-S系统。
原则上电涌保护器(SPD)和等电位连接位置应在各防雷区的交界处,但当线路能承受顶期的电涌电压时,SPD可安装在被保护设备处。线路的金属保护层或屏蔽层宜首先与防雷区交界处进行等电位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