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菌;实验作用;
(2)杀死其中的细菌等微生物;
(3)能;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4)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
⑹ 李彬同学为探究如何保鲜肉汤做了以下实验:将甲乙两装置装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都放在室温
(1)分析资料可知,李彬将甲、乙装置装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对肉汤进行高温处理后,肉汤内原有的细菌被杀死;如果再阻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就能使肉汤长期保鲜.因此李彬的保鲜方法是高温灭菌.
(2)本探究实验中,空气中的细菌可以进入甲玻璃管,不能进入乙玻璃管,甲就是实验组,乙就是对照组.由于经过一段时间后,甲内有细菌,乙内无细菌,二者的变量就是细菌.所以实验中的变量是细菌,甲组在实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对照作用.
(3)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对肉汤进行高温处理,肉汤内原有的细菌被杀死,这是高温消毒法.
(4)实验后李彬将乙装置的玻璃管取走,并放到冰箱里,若干天后肉汤仍新鲜,说明在低温条件下,细菌的生长繁殖会受到抑制,肉汤也能在较长时间内保鲜.
(5)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高温能杀死细菌,低温能抑制细菌等的生长和繁殖,因此食品保存的方法有高温灭菌法、低温保存法等.
故答案为:(1)高温灭菌
(2)细菌 对照
(3)杀灭肉汤中原有的细菌
(4)低温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适宜的温度
(5)高温灭菌法 低温保存法
⑺ 李彬同学为探究如何保鲜肉汤做了以下实验:将甲乙两装置装好后,分别用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都放在室温25
(1)分析资料可知,他将甲、乙装置装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对肉汤进行高温处理后,肉汤内原有的细菌被杀死;如果再阻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就能使肉汤长期保鲜.因此李彬的保鲜方法是高温灭菌.
(2)本探究实验中,空气中的细菌可以进入甲玻璃管,不能进入乙玻璃管,甲就是实验组,乙就是对照组.由于经过一段时间后,甲内有细菌,乙内无细菌,二者的变量就是有无细菌.所以实验中的变量是有无细菌,甲组在实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对照作用.
(3)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对肉汤进行高温处理,肉汤内原有的细菌被杀死,这是高温消毒法.
(4)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到:食品保存的原理是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故答案为:
(1)高温灭菌
(2)有无细菌;对照作用
(3)高温
(4)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⑻ 手指扎破了是哪个组织
D 34 bu
⑼ 李彬同学为探究如何保鲜肉汤做了以下实验(如图):将甲、乙装置安装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都
:解:(1)甲中的玻璃管是直的,因此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能通过竖直的玻璃管进入到肉汤中,来分解肉汤中的有机物,使得肉汤腐败变质.而乙中的玻璃管是弯曲的,可以把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阻挡在乙试管之外,从而使得乙试管中的肉汤保持新鲜.
(2)由(1)可知,甲、乙装置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实验中的变量是细菌,空气中的细菌可以进入甲装置作为对照组,不能进入乙装置作为实验组.
(3)用酒精灯加热是高温消毒法,利用了巴氏(巴斯德)消毒方法,目的是杀灭肉汤中的已有细菌.
(4)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在低温条件下,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低温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放在冰箱中的肉汤是新鲜的.
(5)该实验说明: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的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
故答案为:(1)乙;使空气中的细菌不能直接与肉汤接触;
(2)细菌;对照;
(3)杀灭肉汤中的已有细菌;
(4)低温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⑽ 李彬同学为探究如何保鲜肉汤做了以下实验(如图):将甲乙装置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都放在
(1)本探究实验中,空气中的细菌可以进入甲玻璃管,不能进入乙玻璃管,甲就是实验组,乙就是对照组.由于经过一段时间后,甲内有细菌,乙内无细菌,二者的变量就是有无细菌.
(2)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对肉汤进行高温处理,肉汤内原有的细菌被杀死,这是高温灭菌法.
(3)实验后,把乙装置的玻璃管取走,并放到冰箱中,若干天后,肉汤还是新鲜的,这证明低温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4)通过实验可得出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的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
(5)食物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则预防食物腐败的根本原理就是杀死细菌和真菌,或者抑制它们的繁殖.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的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因此保存食物时应该注意低温、干燥、隔绝空气.
故答案为:
(1)有无细菌;实验组
(2)高温灭菌
(3)能;低温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4)营养物质、水分、适宜的温度
(5)保持低温、干燥、隔绝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