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1)图中试管较小,如果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受热会不均匀,且温度上升较快,不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可以选用乙装置,使冰在空气中吸热自行熔化;
该实验应选用碎冰块来进行实验,这样受热均匀,效果较好;
(2)如图所示,是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除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时间的工具秒表;
(3)冰在加热后2min到第6min这段时间虽然不断的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是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4min.加热至第6min时是液态;
(4)冰熔化需要吸收热量,虽然未给冰加热,但周围温度高于冰的温度,所以冰可以吸收到热量;
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杯凝结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故答案为:(1)a;碎冰块;(2)秒表;(3)4;液态;(4)需要;液化.
Ⅱ (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①实验室常用温度汁是利用液
(1)①常用的液体温度计都是利用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最常见的液体有水银(如体温计)、酒精、煤油(如寒暑表).
由图可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下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2℃.
②实验中宜选用等质量的碎冰块,均匀受热,可以减小误差.
③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故应选择乙装置.
(2)①由题意知,指示灯与S1并联,但电路不会出现短路,即电路中有保护电阻;如下图所示:
②由图甲所示电路图可知,灯泡与电铃并联,其中一个开关控制干路,另一个开关与电铃串联,控制电铃所在的支路;从电源正极出发,把开关、电铃、开关串联起来,回到电源负极,然后再把灯泡并联到电铃与开关串联电路的两端,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①热胀冷缩;-2;②碎冰块;③乙;
(2)①②如下图所示:
Ⅲ 小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①实验室常用温度汁是利用液体的_
①常用的液体温度计都是利用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最常见的液体有水银(如体温计)、酒精、煤油(如寒暑表).
由图可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下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2℃.
②实验中宜选用等质量的碎冰块,均匀受热,可以减小误差.
③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故应选择乙装置.
故答案为:①热胀冷缩;-2.②碎冰块.③乙.
Ⅳ 小华、小玲和小强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1)如图甲是
(1)当电阻丝通电后,电流产生热量使煤油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玻璃管中液柱上升,根据玻璃管上升高度可知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
转换法是将不易观察的现象转换成较明显的物理现象;通过小灯泡的亮度来反映出它的电流的大小是用了转换法,故选C;
(2)乙装置中R1、R2串联,丙装置中R1、R2并联,电源电压不变,IB=
U |
R1+R2 |
U |
R2 |
U |
R |
U2 |
R |
Ⅳ 小华学了有关电磁方面的知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1)为了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小华应选
(1)前者因动而生电,后者因电而生动,故二者的实验装置区别在于前者没有直接供电的电源,后者有直接供电的电源;
(2)甲图中磁感线方向是从上到下,导体ab在磁场中静止不会切割磁感线,上下运动也不会切割磁感线,左右运动会切割磁感线;
(3)乙图中改变磁场的方法,可以调换磁极,改变电流的方法,可以调换电源正负极;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是因电而动,故能量的转化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答案为:
(1)甲;
(2)②;
(3)调换磁极(或调换电源正负极);机械能.
Ⅵ 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1)实验室常用温度汁是利用液体
(1)常用的液体温度计都是利用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最常见的液体有水银(如体温计)、酒精、煤油(如寒暑表).
由图可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下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3℃.
(2)实验中宜选用等质量的碎冰块,均匀受热,可以减小误差.
(3)图乙中用水浴法给试管内的冰块加热,冰块熔化时,从热水中吸收热量,故他的想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2;
(2)碎冰块;
(3)不正确.
Ⅶ 小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1)小华所用的温度计如图2所示
(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下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2℃.
-2℃低于冰的熔点,还没开始熔化,所以为固态;
(2)实验中宜选用等质量的碎冰块,均匀受热,可以减小误差.
为了能够均匀受热,还应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碎冰块.
(3)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故应选择乙装置.
(4)由图象知,冰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5min完全熔化完,所以熔化过程经历了15min-5min=10min;
第10min时,冰在熔化过程中,所以为固液混合态;
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1)1℃;-2;固;(2)碎冰块;不停搅拌试管内的碎冰块;(3)乙;(4)10;固液共存;不变.
Ⅷ 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
(1)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故应选择乙装置.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实验中宜选用等质量的碎冰块,均匀受热,可以减小误差.
(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状态变化;
(3)第5分钟时,物质处于熔化阶段,是固液共存态,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冰有一定的熔点,是晶体.
故答案为:(1)乙;小冰块;(2)状态;(3)固液共存;不变;晶体.
Ⅸ 小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 A.小车B.钩码C.一端带滑轮的木板
(1)电火花计时器直接使用220V,不需要低压交流电源,不需要的器材是H.还需要天平测量钩码的质量. (2)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算2点速度, 即第点2的瞬时速度等于13间的平均速度 v 2 =
也等于04间的平均速度 v 2 =
把钩码和小车看成系统 系统减小的势能即为钩码减小的重力势能△E p =mg(d 5 -d 1 ) 系统增加的动能为小车和钩码增加的动能 △ E k =
验证点1与点5间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就是验证△E p =△E k ,即 mg( d 5 - d 1 )=
(3)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以及纸带和打点计时器之间存在摩擦阻力,使得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没有完全转化为系统的动能,还有一小部分由于克服摩擦做功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1)H;天平;(2) v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