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行道扶梯防攀爬装置安装尺寸
防爬装置的话安装在外盖板上,起始高度为水平地面往上1000±50mm处
主要起的就是防止人从外面翻到梯子内部,所以如果梯子两边是悬空或者有围栏的话可以不用装
2. 自动扶梯相邻区域防碰挡板的要求!急 求助
GB16899-2011规定,扶手带外缘与墙壁间的间隙小于400mm时,且扶手与楼板的交叉处以及各交叉设置的自动扶梯,应设置防碰挡板。
防碰挡板:无锐利边缘,垂直固定的(一般用螺钉固定在墙壁上);
扶手带上方的高度至少为0.3m;
延伸到扶手带外缘下方至少25mm处;
应将交叉处的缝隙完全遮住。
3. 自动扶梯安装规范有哪些
1、在自动扶梯的出入口,应有充分畅通的区域,以容纳进(出)自动扶梯的乘客,该区域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扶手带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其在深度方向,从自动扶梯的扶手带端部起,向外延伸至少2.5m。若该通行区域的宽度达到扶手带中心距的两倍以上,则其深度方向尺寸可减至2m。
设计人员应将该通行区域视为整个交通输送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实际上有时需要适当增大。
2、自动扶梯的梯级上方,应有不小于2.3m的垂直净通过高度。该净高度应沿整个梯级、踏板的运动全行程,以保证自动扶梯的乘客安全无阻碍的通过。
3、扶手带中心线与相邻建筑物墙壁或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小于500mm,该距离应保持到自动扶梯梯级上方至少2.1m的高度处。
如果采取适当措施可避免伤害的危险,则此2.1m的高度可适当减少。
对平行并列布置或交叉布置的自动扶梯,为防止相邻自动扶梯运动引起的伤害,相邻两台自动扶梯扶手带外缘之间距离应大于500mm。
4、自动扶梯与楼板交叉处以及各交叉布置的自动扶梯相交叉的三角形区域,除了应满足上述3)的安全距离的要求外,还应在外盖板上方设置一个无锐利边缘的垂直防碰保护板,其高度不应小于0.3m,例如用一个无孔的三角形保护板。
如扶手带中心线与任何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时,则不须采用防碰保护板。
5、自动扶梯与上层楼板相交处,为了满足上述2)梯级、踏板上方的安全高度,在上层楼板上应开有一定尺寸的孔,为了防止乘客有坠落或挤刮伤害的危险,在开孔楼板的边缘应设有规定高度的护栏。
(3)自动扶梯防爬装置要求扩展阅读:
自动扶梯的主要参数有:
1、提升高度:一般在10米以内,特殊情况可到几十米。
2、倾斜角度:一般为30°、35°。
3、速度:一般为0.5米/秒,有的梯型可达到0.65米/秒、0.75米/秒
4、梯级宽度:600毫米、800毫米,1000毫米。
5、理论输送能力:按照速度0.5米/秒计算,不同梯级宽度的输送能力相应为4500人/时、6750人/时、9000人/时。
6、梯级节距和牵引链节距等。
4. 自动扶梯扶手防爬阻挡防滑装置距离地面多少和延伸多少
1米
5. 自动扶梯新国标与老国标区别
1 明确自动扶梯在非运行状态下不能当作固定楼梯使用
2 新标准的名义速度也即旧标准的额定速度,指设计的空载运行速度,而新标准的额定速度指实际的满载时的运行速度,应以现场实测的为准。
3 新标准中自动扶梯的名义宽度要求不变,而自动人行道要求最大不超过1.65m,但超过1.00 m时,其输送能力不会增加,因为使用者需要握住扶手带,其额外的宽度原则上是供购物车和行李车使用的。
4 围板(外饰板)强度 要求增加了
5 新标准不分普通型和公共交通型,挠度统一为1/750(即桁架的刚度增加)
6 对梯级和踏板表面、梳齿支撑板以及楼层板表面防滑性能 提出了要求和要达到的等级
7 对梯级和踏板新标准给出了具体的强度的要求
8 扶手装置防攀爬翻越措施
9 倾斜段到水平区段过渡的曲率半径 梳齿与齿槽啮合深度 梳齿的设计角 照明 火灾防护 静电防护 绝缘电阻
错相保护 ( 以上是新增加的功能和要求)
10 检修盖板和楼层板打开的状态检测 可打开的外装饰板的电气开关。
11 梯级或踏板缺失监测装置
12 可拆卸的手动盘车装置检测
13 制动器动作监测装置
14 制停距离监测装置
15 链条断裂或过分伸长的监控
16 扶手带速度监控装置
17 新标准增加了扶手带下缘与障碍物之间的垂直距离的要求,对两台扶梯或人行道间扶手带的距离也更高,从原来的120mm改为160mm
18 在驱动端和转向站,缺失的梯级或踏板应在驶出梳齿板前被检测到,该检测装置应为手动复位的安全触点开关
6. 自动扶梯防逆转装置该如何试验在什么部位
防逆转装置的机械装置是:棘爪棘轮,各厂形式不同,方向是倒转时弹出卡内住棘轮。棘轮藏容在扶梯上部的驱动链轮内,随之转动;棘爪在一旁。在正常的正反转运动时,棘爪舌头不弹出。
棘爪后部有个连杆机构,电机控制摆动。
棘爪动作的前提:
1.主动失电,和关机都属,静止时也是;
2.被动失电,停电或其他安全开关动作。
otis此次,根据报道猜测,
螺栓松导致减速机前移----减速机链条张紧是需要一段距离,但设计时应该考虑安全距离,可松但链条不应脱落----链条不脱落,制动器就能制动;
驱动链条下应该有安全触点-----公共交通型必配-----脱落也会打掉安全开关-----棘爪动作
可以想象---安全开关没有动作啊,所有检验检测维保内容,安全开关是首要检查的,机械到未必
所以国家的结论是正确的,机械和电器设计严重缺陷。
试验:通常在厂里此功能是每台试验后出厂的,工地无法进行
试验的内容不会看动作,因为肯定动作,试验是看滑移距离600-1200,缓冲,避免突然停止的伤害。
总之,在浮躁的社会心态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技术已是次要的了,许多人都会抄,但从来不问为什么,这样只能通过事故来学习长进了
7.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必须具备的监控和安全装置都有哪些
1、紧急制抄动的制动器;
2、速度监控装置;
3、梯级链异常保护装置;
4、梳齿板异常保护装置;
5、扶手带出入口安全保护装置;
6、梯级下沉保护装置;
7、扶手带断带保护装置;
8、裙板保护装置;
9、警示标志装置;
10、机械防护装置。
8. 自动扶梯的防攀爬装置算国标吗
算的,在扶梯离地面一米处要有防止人站立或者向扶梯内攀爬的装置
不过要是扶梯井道悬空的像是2楼到3楼这种肯定不会有人爬进来,或者是扶梯两边有护栏围起来人不可能走过去的就可以不用防爬装置
9. 自动扶梯布置时应参考哪些规定
1、在自动扶梯的出入口,应有充分畅通的区域,以容纳进(出)自动扶梯的乘客,该区域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扶手带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其在深度方向,从自动扶梯的扶手带端部起,向外延伸至少2.5m。若该通行区域的宽度达到扶手带中心距的两倍以上,则其深度方向尺寸可减至2m。
设计人员应将该通行区域视为整个交通输送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实际上有时需要适当增大。
2、自动扶梯的梯级上方,应有不小于2.3m的垂直净通过高度。该净高度应沿整个梯级、踏板的运动全行程,以保证自动扶梯的乘客安全无阻碍的通过。
3、扶手带中心线与相邻建筑物墙壁或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小于500mm,该距离应保持到自动扶梯梯级上方至少2.1m的高度处。
如果采取适当措施可避免伤害的危险,则此2.1m的高度可适当减少。
对平行并列布置或交叉布置的自动扶梯,为防止相邻自动扶梯运动引起的伤害,相邻两台自动扶梯扶手带外缘之间距离应大于500mm。
4、自动扶梯与楼板交叉处以及各交叉布置的自动扶梯相交叉的三角形区域,除了应满足上述3)的安全距离的要求外,还应在外盖板上方设置一个无锐利边缘的垂直防碰保护板,其高度不应小于0.3m,例如用一个无孔的三角形保护板。
如扶手带中心线与任何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时,则不须采用防碰保护板。
5、自动扶梯与上层楼板相交处,为了满足上述2)梯级、踏板上方的安全高度,在上层楼板上应开有一定尺寸的孔,为了防止乘客有坠落或挤刮伤害的危险,在开孔楼板的边缘应设有规定高度的护栏。
自动扶梯的主要参数有:
1、提升高度:一般在10米以内,特殊情况可到几十米。
2、倾斜角度:一般为30°、35°。
3、速度:一般为0.5米/秒,有的梯型可达到0.65米/秒、0.75米/秒
4、梯级宽度:600毫米、800毫米,1000毫米。
5、理论输送能力:按照速度0.5米/秒计算,不同梯级宽度的输送能力相应为4500人/时、6750人/时、9000人/时。
6、梯级节距和牵引链节距等。
10. gb16899-2011中规定,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必须具备的监控和安全装置有哪些
2012年7月31日起,抄电梯行业GB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正式实施。据了解,此项新国标强制要求所有自动扶梯及人行道增设防碰挡板、围裙防夹装置、警示标志、防攀爬翻越措施、扶手防滑装置等;而在技术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参数要求,如传动元件安全系数、制停距离标准等。无疑,新标准的正式实施将大大增强公众的乘梯安全,同时也将推动中国电梯标准化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