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制备氨气,并进行有关氨气的性质探究.(1)该小组同学加热熟石灰与氯化铵的混合物制
(1)加热熟石灰与氯化铵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
△ | .
㈡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学习完氮族元素之后,对氮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的性质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I.NH3
(1)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反应制备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 △ | .
㈢ 资料显示: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设计如下装置(图中铁夹等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氨气
(1)图甲是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的装置图,写出大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4 Cl+Ca(OH) 2 CaCl 2 +2NH 3 ↑+2H 2 O,氨气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络合物,所以不能用氯化钙代替碱石灰; 故答案为:2NH 4 Cl+Ca(OH) 2 CaCl 2 +2NH 3 ↑+2H 2 O,不能; (2)NH 3 与过量O 2 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4NH 3 +5O 2 4NO+6H 2 O,通过无水CaCl 2 后,未反应完的NH 3 和生成的H 2 O被吸收,生成的NO在试管内被过量的O 2 氧化为红棕色的NO 2 气体,方程式为:2NO+O 2 ═2NO 2 . 故答案为:红棕色,4NH 3 +5O 2 4NO+6H 2 O; (3)由于装置C上端开口,要点燃NH 3 ,须先通入O 2 ,后通入NH 3 ,因为若先通入NH 3 ,NH 3 在空气中不能点燃,NH 3 逸出会造成污染.NH 3 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NH 3 +3O 2 2N 2 +6H 2 O(O 2 置换N 2 ). 故答案为:先通O 2 ,后通NH 3 ;若先通NH 3 ,氨气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逸出造成环境污染;4NH 3 +3O 2 2N 2 +6H 2 O. |
㈣ 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
(1)a是铁架台,常用于固定、支持实验装置;b是酒精灯,常用作热源. 故填:铁架台;酒精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不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净;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
㈤ 某化学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学过氨气后,查阅资料发现氨气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常温下
:(1)①干燥氨气不能选择浓硫酸,浓硫酸能与氨气发生反应; 装置C用来收集氨气,根据题意可知,应采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为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氨气,与K 3 相连的导管应伸到烧瓶的底部而与K 1 相连的导管只需露出橡皮塞. 故答:①连接止水夹K 1 的导管短,连接止水夹K 3 的导管长; ②气体通入装置D,与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触变蓝,说明装置C中氨气已收集满,可以停止收集了. 故选D中的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瓶内氯化氢气体被消耗瓶内压强减小,与外面空气相连的瓶内气球膨胀. 故答:干瘪的气球变大氨气与HCl气体反应,导致瓶内的压强变小; (2)氨气与氯化氢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含氯离子的铵盐,则反应生成氯化铵. 故答:NH 3 +HCl=NH 4 Cl. |
㈥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收集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收集氨气的原理是向下排空气法 B.
A.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且和氧气不反应,所以收集氨气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专故A正确; B.干燥管有属缓冲作用,所以能防止倒吸,故B正确; C.氨水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而使其溶液呈碱性,碱遇酚酞试液变红色,故C正确; D.干燥管有缓冲作用,烧杯中液体不能进入烧瓶中,所以不能形成红色喷泉,故D错误; 故选D. |
㈦ 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混合即可发生反应.某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的反应,设计了如图装
(1)根据A装置的特点可知装置A是用固体氯化铵和固体氢氧化钙加热制备氨气,所以A中试剂是氯化铵、氢氧化钙;根据仪器的图形可知B是干燥管; (2)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反应生成氯气和氯化锰和水,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 | .
㈧ 实验室中可用如图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氨气。 (1)写出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
(复1)制2NH 4 Cl + Ca(OH) 2 CaCl 2 + 2H 2 O + 2NH 3 ↑(2)碱石灰 (3)B(4)防止NH 3 与空气对流,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5)4NH 3 +3O 2  2N 2 +6H 2 O
㈨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探究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药品制取气体量气管中
(1)根据题中装置图 0.27g | 1.0g | | ×100%=27.0%, 故答案为:27%.
㈩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请按要求作答:(1)按要求从图1以上A-E装置中选择(填装置的序
(1)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A、C或A、D,2KMnO4 △ | .
与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收集氨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装置设计博物馆
发布:2025-10-02 19:55:02
浏览:768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