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ATIA管路设计 视频教程
装配设计(ASS)
CATIA装配设计可以使设计师建立并管理基于3D零件机械装配件。装配件可以由多个主动或被动模型中的零件组成。零件间的接触自动地对连接进行定义,方便了CATIA运动机构产品进行早期分析。基于先前定义零件的辅助零件定义和依据其之间接触进行自动放置,可加快装配件的设计进度,后续应用可利用此模型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分析、制造等。
Drafting(DRA)
CATIA制图产品是2D线框和标注产品的一个扩展。制图产品使用户可以方便地建立工程图样,并为文本、尺寸标注、客户化标准、2D参数化和2D浏览功能提供一整套工具。
Draw-Space(2D/3D) Integration(DRS)
CATIA 绘图-空间(2D/3D)集成产品将2D和3D CATIA环境完全集成在一起。该产品使设计师和绘图员在建立2D图样时从3D几何中生成投影图和平面剖切图。通过用户控制模型间2D到3D相关性,系统可以自动地由3D数据生成图样和剖切面。
CATIA 特征设计模块(FEA)
CATIA特征设计产品通过把系统本身提供的或客户自行开发的特征用同一个专用对话结合起来,从而增强了设计师建立棱柱件的能力。这个专用对话着重于一个类似于一族可重新使用的零件或用于制造的设计过
程。
钣金设计(Sheetmetal Design)
CATIA钣金设计产品使设计和制造工程师可以定义、管理并分析基于实体的钣金件。采用工艺和参数化属性,设计师可以对几何元素增加象材料属性这样的智能,以获取设计意图并对后续应用提供必要的信息。
高级曲面设计(ASU)
CATIA高级曲面设计模块提供了可便于用户建立、修改和光顺零件设计所需曲面的一套工具。高级曲面设计产品的强项在于其生成几何的精确度和其处理理想外形而无需关心其复杂度的能力。无论是出于美观的原因还是技术原因,曲面的质量都是很重要的
白车身设计(BWT)
白车身设计产品对设计类似于汽车内部车体面板和车体加强筋这样复杂的薄板零件提供了新的设计方法。可使设计人员定义并重新使用设计和制造规范,通过3D曲线对这些形状的扫掠,便可自动地生成曲面,结果可生成高质量的曲面和表面,并避免了耗时的重复设计。该新产品同时是对CATIA-CADAM方案中已有的混合造型技术的补充。
CATIA与ALIAS互操作模块(CAI)
对于外形至关重要得行业,比如汽车、摩托车及日用消费品,CATIA-ALIAS数据互操作接口可在CATIA和avefrant的ALIAS间提供有效的数据交换,它提高了风格造型过程的效率,同时保证这些行业的设计师与工程师间更方便的协调设计。该解决方案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导致耗时的模型清理的数据传输错误,结果,行业设计师和工程师可以有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缩短项目完成时间。
CATIA逆向工程模块(CGO)
该产品可使设计师将物理样机转换到CATIA Designs下并转变为字样机,并将测量设计数据转换为CATIA数据。该产品同时提供了一套有价值的工具来管理大量的点数据,以便进行过滤、采样、偏移、特征线提取、剖截面和体外点剔除等。由点数据云团到几何模型支持由CATIA曲线和曲线生成点数据云团。反过来,也可由点数据云团到CATIA曲线和曲面。
自由外形设计(FRF)
CATIA自由外形设计产品提供设计师一系列工具,来实施风格或外形定义或复杂的曲线和曲面定义。对NURBS的支持使得曲面的建立和修形以及与其它CAD系统的数据交换更加轻而易举。
创成式外形建模(GSM)
创成式外形建模产品是曲面设计的一个工具,通过对设计方法和技术规范的捕捉和重新使用,可以加速设计过程,在曲面技术规范编辑器中对设计意图进行捕捉,使用户在设计周期中任何时候方便快速地实施重大设计更改。
整体外形修形(GSD)
CATIA整体外形修形提供了一套工具,使用户在CATIA模型中使用表皮、面、曲面和曲对复杂的外形进行连续的修形。用户在工具编目中选取合适的工具,以此对CATIA元素进行操作。这些整体和非线性修形(比如拉伸、弯曲和扭曲等)仍使CATIA元素保持特征线和几何等的连续性。用户控制包括位置公差、曲面细分行修改程度等一些关键性的“承前启后”参数。
曲面设计(SUD)
CATIA曲面设计模块使设计师能够快速方便地建立并修改曲面几何。它也可作为曲面、面、表皮和闭合体建立和处理的基础。曲面设计产品有许多自动化功能,包括分析工具、加速分析工具、可加快曲面设计过程。
电气设备和支架造型(ELD)
CATIA电气设备和支架造型产品为设计师提供了建立电气标准件库的工具。以此产品建立的库可用于CATIA电气束安装产品。
电缆布线路径定义(SPD)
使用CATIA系统路径定义产品,用户可以在CATIA数字化样机中为象管路或电线束这样的元素定义一个3D网络。系统可自动寻找最佳的网络路径,并自动地检查每个结点的连接性,同时把路径与支持约束联系起来考虑。系统也可对用户定义的规则进行检查,以保证符合技术要求。
电线束安装(ELW)
CATIA电线束安装产品允许用户在大型的或复杂的装配件中方便地设计和铺设3D线束。该产品的若干特点可使铺设电线束的设计、连接、修改和分析自动化。在同CATIA电气设备和支架造型产品所建立的设备一起优化使用时,电线束安装可使用户处理电线束的参数和约束,而系统对几何图形进行管理。
电气生成模板(ELG)
使用以电线束安装产品建立的3D设计也可以同时使用以电气设备和支架造型产品所建立的库中等电气和支架零件,电气生成模板产品可计算并分析线束的2D模板布局。
装配模拟(Fitting Simulation)
CATIA装配模拟产品可使用户定义零件装配或拆卸过程中的轨迹。使用动态模拟,系统可以确定并显示碰撞及是否超出最小间隙。用户可以重放零件运动轨迹,以确认设计更改的效果。
空间分析(SPA)
CATIA空间分析产品允许汽车、航空航天、造船和设备行业的机械设计师检查零件干涉和验证CATIA3D元素之间的间隙。该产品对快速方便地混合环境下辨别和确定相关干涉提供了集成化的工具。
ANSYS接口(ANSYS Interface)
CATIA ANSYS接口产品能对CATIA有限元模型生成器所建立德模型进行预处理,以供 ANSYS求解器使用。ANSYS接口产品将ANSYS这个通用求解器集成到CATIA环境中,包括对ANSYS求解器生成的数据进行后处理,以便用CATIA科学管理模块进行描述。
有限元模型生成器(FEM)
该产品同时具有自动化网格划分功能,可方便的生成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生成器具有开放式体系结构,可以同其它商品化或专用求解器进行接口。该产品同CATIA紧密地集成在一起,简化了CATIA客户的培训,有利于在一个CAD/CAM/CAE系统中完成整个有限元模型造型和分析。
创成式零件分析及优化(GPO)
CATIA创新式零件应力分析产品在产品开发过程初期提供设计师一个应力分析工具,作为铸件、锻件或厚壁零件设计的指导。交互式地对零件而非有限元模型进行操作;用户只需输入参数,系统可对设计自动优化。载荷及约束值随着每次迭代,自动地显示出来。用户可通过历史浏览器对所有分析结果的变化进行研究,边设计边分析,同时可获得有关质量、位移以及主应力等数据。
创成式零件应力分析(GPS)
CATIA创成式应力分析产品在产品开发过程初期提供设计师一个应力分析工具,作为铸件、锻件或厚壁零件设计的指导。交互地对零件而非有限元模型进行操作,设计师只用六个简单的步骤在零件上进行检查。
CATIA机构设计运动分析模块(KIN)
CATIA运动机构产品可使用户通过真实化仿真设计并验证机构的运动状况,基于新的或现有的零件几何,运动机构可以建立许多2D和3D连接,来分析加速度、干涉、速度、间隙等。
科学表示管理器(SPM)
该产品主要用于有限元求解器如CATIA ELFINI求解器产品等所产生的计算结果的后置处理。科学表示管理器的图形显示使其可以描述基于网格的数据。用户可以用许多方法包括对结果的着色、标注、重叠显示和模拟等手段处理和显示这些生成数据。
制造基础框架(Manufacturing Infrastructure)
CATIA制造基础框架产品是所有CATIA数控产品的基础,其中包含的NC工艺数据库(NC Technological Database)存放所有刀具、刀具组件、机库、材料和切削状态等信息。该产品提供对走刀路径进行重放和验证的工具,用户可以通过图形化显示来检查和修改刀具轨迹;同时可以定义并管理机械加工的CATIA NC宏,并且建立和管理后处理代码和语法。
注模和压模加工辅助器(Mold and Die Machining Assistant)
CATIA注模和压模加工辅助器产品将加工象注模和压模这样的零件的数控程序的定义自动化。这种方法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系统可以自动生成NC文件。
多轴加工编程器(Multi-Axis Machining Programmer)
CATIA多轴加工编程器产品对CATIA制造产品系列提出新的多轴编程功能,并采用NCCS(数控计算机科学)的技术,以满足复杂5轴加工的需要。这些产品为从2.5轴到5轴铣加工和钻加工的复杂零件制造提供了解决方案。
2轴半加工编程器(Prismatic Machining Programmer)
CATIA 2轴半加工编程器产品提供专用于基本加工操作的NC编程功能的输入。基于几何图形,用户通过查询工艺数据库(Technological Data Base),可建立加工操作。在工艺数据库中存放着公司专用的制造工艺环境。这样,机器、刀具、主轴转速、加工类型等加工要素可以得到定义。
STL快速样机(STL Rapid Prototyping)
STL快速样机是一个专用于STL(Stereolithographic)过程生成快速样机的CATIA产品。
曲面加工编程器(Surface Machining Programmer)
CATIA曲面加工编程器产品可使用户建立3轴铣加工的程序,将CATIANC铣产品的技术与CATIA制造平台结合起来,这就可以存取制造库,并使机械加工标准化,这些都是在CATIA制造综合环境中进行的,该环境将有关零件、几何、毛坯、夹具、机床等参数信息结合起来,为公司机械加工提供了详细的描述。
刀具库存取(Tool-shop Access)
CATIA刀具库存取对用户提供一个实时环境,以运行和管理将CATIA刀具轨迹转换成机器专业的NC代码文件所需的各种作业。用户可以编辑、拷贝、更名、删除和存储自己的NC文件。该程序可使用户检查批处理作业执行报告,改变作业执行的优先级,从作业队列中删除不需要的作业等。
2D Wireframe and Annotation(DR2)
CATIA2D线架和标注产品为快速方便地建立、分析和修改2D几何及对2D和3D CATIA模型进行显示提供了工具。作为降低费用的一种手段,该产品允许建立基本的几何图形和标注。
3D参数化变量造型器(PA3)
设计师可以对CATIA几何增加参数数据,并捕捉到设计意图,加快产品开发。这项技术使设计更改的处理自动化,它使得在维持原有设计意图和约束不变的前提下,在快速开发设计替代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三维线框(WF3)
CATIA3D线架是CATIA系统几何造型的关键产品。据此用户可以建立、修改并分析3D几何。3D线架产品对构造在许多设计系统中并不是常见的3D几何提供了处理方法。
4D 漫游器(4D Navigator)
CATIA4D漫游器可使用户在机械和建筑CAD模型中进行可视化漫游。它允许在在装配早期,就对设计进行交互式和动画可视化检测。4D漫游器提供控制功能,以简化漫游和参数调整。
CATIA 目标管理器 (COM)
CATIA目标管理器产品包含所有CATIA解决方案产品和配置所需的的基础框架和共同特点。该产品提供了共享用户界面、数据管理和环境控制等特点,这些对CAD/CAM/CAE系统的有效操作是有益的。
动态草绘器(DYS)
CATIA动态草图器可作为一个工具在用户快速草绘2D轮廓图并将其作为3D设计的一部分使用。用户可以直接操作共面实体几何并且编辑形状、改变自由度或修改相关约束。动态草绘器在2D窗口中不断地分析几何以检查约束冲突。通过对轮廓几何约束的自动记忆,该产品可以捕捉到设计意图。
DXF/DWG Interface(DXF)
CATIA DXF/DWG转换器可使用户在Micro CADAM /6000和CATIA-CADAM制图之间进行模型的输入或输出。
精确实体建模(SOE)
CATIA精确实体产品提供了对类似于数控加工和有限元分析这样的后续应用所需的实体造型定义。许多分析工具和构造实体几何技术在进行设计和优化设计时有所帮助。
IGES 集成接口
CATIA/IGES集成接口通过中性IGES格式同其它CAD/CAM/CAE系统双向交换数据,支持行业标准的IGES功能。
库管理(LIB)
CATIA库文件产品存放、检索和管理几何部件,以备在CATIA模型中重复使用。部件制造可能希望与其客户共享他们库的拷贝。此库的存在促使客户在总装时使用制造商的部件。
STEP AP214接口
STEP AP214基础框架接口将CATIA模型数据转换成AP(应用协议)214STEP(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文件格式,同样可将AP214 STEP文件格式数据转换成CATIA模型数据,以实现异构 CAD/CAM系统间地数据交换。
CATWEB浏览器
CATweb浏览器的连接通过普通的电话线同一个“简单配置”的客户机连接便可进行。用户可以访问CATIA数据库、远程注解、三维几何图形、进行干涉检查。
2. 平面设计实训室需要哪些设备
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实训室需要哪些设备,最好说明各项设备的配置情况、价格等
3. 在设计型管路计算中,管路直径d过大或过小都是不经济的,试阐述不经济的原因优
在设计型管路计算中,要根据流量的大小。去判断你的管管道直径,如果这不过这个也是要通过一些发展建设来看看未来发展的情况,所以要有一定的余料。过大了你是一种浪费锅小了是不够啊
4. 谁有solidworks routing 管路设计的教程基础到高级的
solidworks管路设计,我的方法是:
建立好各种管接头,手工建模吧。还有直管,直管这里需要增加很多配置,在装配时需要多长配置多长。
然后一个一个装配上。这种方法不用routing这个模块。
工程图,还有就是能达到任何你要的效果。
5. 管路拆装实训报告
通过这周化工管道实训,我学会了很多:了解了化工管路的组成与安装的要求;对化工管路图进行识图、绘图;熟悉了常用管路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等等。 在周一的看视频中,我认识了很多管件,例如:闸门阀、截止阀、止逆阀、输水阀、减压阀等等,还有周二按照图纸上的要求找需要的管件,活接头、截止阀、内外螺纹接头等等。在周三的管道安装中,开始我们没有用高科技,比如:扳手等等,后来我们几个讨论一下觉得手工制作漏水的几率比机器制作大得多,综合考虑选择了机器制作。
在实训时,由于自己动手操作了,所以对化工管道的拆装有了深刻的映像还有就是在接管道的时候要从下到上的顺序,先把大体的接好再接小物件,最重要的是活接头的地方一定要用扳手拧紧,以防管路漏水。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大家深受鼓舞和教育,我们不仅学到了技能,更培养了吃苦耐劳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团队精神的支持下,我们小组实训取得了圆满成功,可见团队精神在鼓舞人心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6. 装修的水管试压标准是什么
水管试压标准指的是水管在测试压力时的标准水压,生活中水管的试压标准为9-10公斤的水压一般保持压力时间30分钟。
水管是供水的管道,现代装修水管都是采用埋墙式施工,水管主要是金属管,如内搪塑料的热镀铸铁管、铜管、不锈钢管等。
7. 现需设计一套实验装置
答案: 解析: (1)A接GFIB接DEC (2)负 (3) (4)淀粉KI溶液变蓝 (5)11
8. 液压管路设计问题,谁来帮帮我啊
管路设计的话,我之前用的solidworks,里面的三维曲线,然后扫描的,觉得用着还可以吧。
但能够管路里面液体动态的,还真是没有见到过。
9. 管路拆装的实训心得
通过这周化工管道实训,我学会了很多:了解了化工管路的组成与安装的版要求;对化工管路权图进行识图、绘图;熟悉了常用管路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等等。
在周一的看视频中,我认识了很多管件,例如:闸门阀、截止阀、止逆阀、输水阀、减压阀等等,还有周二按照图纸上的要求找需要的管件,活接头、截止阀、内外螺纹接头等等。在周三的管道安装中,开始我们没有用高科技,比如:扳手等等,后来我们几个讨论一下觉得手工制作漏水的几率比机器制作大得多,综合考虑选择了机器制作。
在实训时,由于自己动手操作了,所以对化工管道的拆装有了深刻的映像还有就是在接管道的时候要从下到上的顺序,先把大体的接好再接小物件,最重要的是活接头的地方一定要用扳手拧紧,以防管路漏水。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大家深受鼓舞和教育,我们不仅学到了技能,更培养了吃苦耐劳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团队精神的支持下,我们小组实训取得了圆满成功,可见团队精神在鼓舞人心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10. 高温内压疲劳爆破实验装置是台什么样的设备,参数是多少
高温内压疲劳爆破实验装置采用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与板卡数据采集系统相融合,全自动控制的液压系统,专门针对承压管路或者其他承压部件来设计制造的高温内压疲劳爆破实验装置。
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实验工况具有高温、高压、高精度、压力疲劳、应变疲劳等特点,系统一共分为铅铋合金介质大管件疲劳试验模块,铅铋合金介质小管件爆破和疲劳试验模块,铅铋合金介质大管件爆破试验模块,水介质大管件疲劳试验模块,水介质小管件爆破和疲劳试验模块,水介质大管件爆破试验模块,水介质常温高压外压坍塌试验模块、水介质高温低压外压坍塌试验模块共八大模块。
主要技术参数(此参数是根据某企业的技术规格试验得技术参数):
电源:AC380V±10%,50Hz±2%,总功率320Kw
气源:干燥洁净的压缩空气4~7bar
冷却水源:水温低于25℃,水压大于2bar,冷却水流量15m³/h
液压油源系统
功率:压动力站的主功率约250KW(以实际设计为准)
系统额定流量:480L/min(以实际设计为准)
系统额定压力:28MPa(以实际设计为准)
电压及电流:AC380V±10%, 50Hz±2%
冷却方式:水冷
铅铋合金介质试验系统
试验介质
介质:铅铋合金液态金属
液化温度:70~80℃
液化方式:
1、 介质箱干化加热方式;
2、 管道外壁缠绕伴热带加热防固化方式。
介质箱大小:60L
介质箱材质:不锈钢材质
介质箱辅助配套:液位检测、便利开启加油盖,排液,擦净清洗,温度测量等等
供液方式:溶体式齿轮泵输送
输送方式特点:高粘度,大密度高温液体介质的强力输送
大管件疲劳系统
管件规格:0.5L≤管件容腔大小≤70L,如长1200mm,φ328mm不锈钢管等大直径管材
疲劳管件芯轴:根据相应规格提供管件内芯轴,减少管件内液体容腔。
管件连接方式:
1、 输入连接方式:特殊耐疲劳焊接,再转为高压锥面密封锁紧连接方式;
2、 输出连接方式:特殊耐疲劳焊接堵头。
最大疲劳压力值:100Mpa
疲劳频率:0~1Hz(频率越大,膨胀量越小)
脉冲压力发生器:伺服增压缸
增压缸规格:活塞/活塞杆-行程:152/80-300
增压缸增压比:3.61:1
增压缸增压腔容积:1.51L
脉冲压力实现原理:电液伺服控制技术实现
压力检测方式:压力传感器检测
压力传感器量程:0~120Mpa
压力传感器精度:±0.125%FS
增压缸位移检测方式:磁滞伸缩位移传感器检测
位移控制精度:0.1mm
位移传感器量程:350mm
位移传感器精度:±0.05%FS
应变检测方式:高温点焊型应变片检测
应变片工作温度范围:800℃
应变片连接方式:点焊连接
应变片规格:3mmx10mm方形
应变片数量:2件(一件用于做管件轴向应变测量和控制,一件用于管件径向应变测量和控制)
应变片位置:800℃高温炉内管件表面
试件膨胀量:膨胀量≤1L(频率越大,膨胀量要求越小)
脉冲控制方式:
1、 压力闭环控制方式;
2、 位移闭环控制方式;
3、应变轴向/径向闭环控制方式。
贯穿补液功能:具有试验时管件贯穿继续补液继续进行疲劳试验功能
贯穿补液方式:高温介质从环境箱出来经过冷却系统冷却至一定低温后再经过溶体式齿轮泵灌入供液系统,并经过管道快速加热系统将铅铋合金加热到与环境温度一致。此过程维持脉冲压力峰值和谷值不变化,形成一个开式的循环系统。
小管件疲劳/爆破系统
管件规格:管件容腔大小≤0.5L,如长150mm,外径9.5mm锆管或小直径管材
管件连接方式:输入/输出连接方式,双卡套连接
最大疲劳/爆破压力:224Mpa
疲劳频率:0~5Hz(频率越大,膨胀量越小),最大频率可到10Hz(峰值和谷值不同时实现)
爆破升压速率:0~500Mpa/min任意可设定
脉冲/爆破压力发生器:伺服增压缸
增压缸规格:活塞/活塞杆-行程:54/18-400
增压缸增压比:8:1
增压缸增压腔容积:101.736mL
脉冲/爆破压力实现原理:电液伺服控制技术实现
保压时间:可任意设定
压力传感器量程:0~250Mpa
压力传感器精度:±0.25%FS
位移传感器量程:550mm
试件膨胀量:膨胀量≤100mL(频率越大,膨胀量要求越小)
脉冲控制方式
1、等升压速率增压和等体积增压控制方式;
2、位移闭环控制方式;
大管件爆破系统(膨胀量及容腔无限制)
管件连接方式
1、输入连接方式:特殊耐疲劳焊接,再转为高压锥面密封锁紧连接方式;
2、输出连接方式:特殊耐疲劳焊接堵头。
增压原理:先导气驱增压泵增压
增压原理特点:气动泵增压不需要考虑管件内容腔过大供压问题,可以无限内容腔供压实现爆破。
先导气控制方式:电气比例控制技术
最大爆破压力:310Mpa
升压速率控制方式:电气比例控制技术
压力传感器量程:0~350Mpa
气氛高温实验舱
工作温度:RT~600℃(最大极限温度800℃)
气氛保护:防止高温下管件氧化
炉膛尺寸:1000X1000X1800mm(宽*高*深),共1.8m³
加热元件:310S电热管(Cr20Ni80)
升温速率:10~20℃/Min(推荐10℃/Min以内)
温区个数:3温区独立控温
温场均匀性:≤±5℃(600度测温)
温度传感器:K型热电偶
开门方式:侧开门结构
控温方式:采用PID方式调节,可以设置30段升降温程序
风机个数:4个
电机功率:1.5KW
总计功率:60KW(以实际设计为准)
配置:带照明、门限位,超温报警等等
水介质试验系统
试验介质:水
使用温度:常温
供液方式:气驱增压泵输送
应变检测方式:常温黏贴型应变片检测
应变片工作温度范围:常温
应变片连接方式:胶水黏贴连接
应变片数量:1件双轴型应变片(一轴用于做管件轴向应变测量和控制,一轴用于管件径向应变测量和控制)
应变片位置:常温炉内管件表面
贯穿补液功能:具有试验时管件贯穿继续补液做脉冲功能
贯穿补液方式:常温介质从环境箱出来经过回液泵回收液体,在气驱增压泵的作用下再次打入压力交变系统中。此过程维持脉冲压力峰值和谷值不变化,形成一个开式的循环系统。
增压缸规格:活塞/活塞杆-行程:54/18-500
压力控制精度:±1%
大管件爆破系统
常温实验舱
工作温度:RT
炉膛尺寸:1000X1000X1500mm(宽*高*深),共1.8m³
固定台架:铝型材框架
常温高压坍塌装置
最大坍塌压力:200Mpa
坍塌供压升压速率:0~300Mpa/min任意可设定
反应釜承压能力:最大200Mpa
反应釜温度:常温
反应釜内胆规格:φ80mm,深度500mm有效空间
釜体材质:耐高压腐蚀合金
辅助机构:电动升降,便于管件放入和取出
配置性:带限位报警、超温报警等
高温低压坍塌装置系统
压力传感器量程:0~50Mpa
反应釜承压能力:最大35Mpa
反应釜温度:MAX600℃
加热方式:外部加热丝导热
温度精度:±3℃
加热功率:6KW
控温模式:2测2控
反应釜内胆规格:φ200mm,深度300mm有效空间
空压机系统
外形尺寸:LxWxH=670mmx450x500mm
模块化方式:一体式结构
安装位置:设备内置安放
工作原理方式:活塞式
排气压力:1.0Mpa
排气流量:0.8m³/min
电机功率:5.5KW
接口尺寸:G3/4寸内牙规格
噪音水平:65dB
设备重量:265kg
计算机控制系统
波形控制:采用智能电液伺服控制技术,疲劳次数在可控范围内任意设定。
试验波形:正弦波、梯形波、三角波等
伺服控制系统:
1.闭环控制周期:1s
2.采样精度:16位
3.反馈采样通道:12模拟量输入
4.伺服控制轴:2轴输入
5.控制信号:压力、应变、位移
应变采集系统:
1.采集精度:16位
2.采集通道数:32模拟量通道
3.采用西门子LMS(指定型号及指定相关参数)
液位报警、泄漏报警、异常报警过载保护、超温报警、和安全停机等功能,并设有报警界面,可实时监控系统报警。
实时显示温度、压力、应变上下限,试验次数,压力-时间曲线等信息,自动生成试验数据报告。
系统设有基本设置界面,对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应变片、伺服阀等元件参数设置,更换元器件时,输入更新元器件参数即可完全替代。
PC机
下位机:美国高速控制器
上位机:联想塔式服务器计算机
软件
控制软件:高温内压疲劳爆破实验装置控制软件
报告格式:Word、Excel、TXT等其他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