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学生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 一个放热反应)。
(1)MnO 2 +4HCl(浓) MnCl 2 +Cl 2 ↑+2H 2 O ;< (2)2Cl 2 +2Ca(OH) 2 =CaCl 2 +Ca(ClO) 2 +2H 2 O (3)①冷却B装置(或将B装置放在冷水浴中); ②氯气中含有HCl,会与氢氧化钙反应[2HCl+Ca(OH) 2 =CaCl 2 +2H 2 O]; 在A与B 之间连接一个装有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4)吸收未反应完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
Ⅱ (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弧形轨道末端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钢球从
1)4Hh (2) 小于(3)轨道的摩擦以及有一部分机械能转换为小球的转动动能。
Ⅲ 为探究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①为使实验达
(1)①因为此装置来证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因此就要将该装置放在光下;②观察是否有气泡进入试管,如果有气泡进入试管,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③氧气有助燃的性质,此装置中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能够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复燃,说明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从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 (2)根据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 光 |
Ⅳ 为d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某同学设计d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瓶中的植物是正常生长的活体生物).
(二)复在光照条件e,植物可以进行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对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干扰,所以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时,需要将植物放在黑暗无光的环境中,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二)黑暗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以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瓶内的压强减小,红色液滴向左移动,但是不能确定的是此时植物有没有进行无氧呼吸,液滴移动的距离表示的是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的量. (3)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应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分解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所以碳酸氢钠溶液主要影响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5)将广口瓶放在较强光照e,植物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释放氧气,红色液滴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 (二)光合&nb下p; (二)左&nb下p;&nb下p;&nb下p;不能&nb下p;&nb下p;是&nb下p;&nb下p; (3)NaHCO3 暗&nb下p; (5)右
Ⅳ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当用力挤压装满水的玻璃瓶,会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明显
A、玻璃管越细,玻璃瓶受力发生的形变引起液柱的变化越明显.此说法错误; B、细玻璃管内专水面上升的原属因是玻璃瓶发生形变.此说法错误; C、此实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此说法错误; D、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瓶受力发生的微小形变用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来放大.此说法正确. 故选D.
Ⅵ 某学生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后温度将
(1)①加热条件下,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反应方程式为:MnO 2 +4HCl(浓) MnCl 2 +2H 2 O+Cl 2 ↑; ②该反应中,部分氯元素化合价升高,部分化合价不变,所以盐酸有还原性和酸性,故选ac; ③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气,但稀盐酸和二氧化锰不反应,且参加反应的盐酸有一半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若有0.4molHCl参加反应,可制得氯气2.24L,故选C; 故答案为:MnO 2 +4HCl(浓) MnCl 2 +2H 2 O+Cl 2 ↑;ac;C; (2)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空,但氯气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无毒物质,所以D中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 故答案为:NaOH溶液,吸收氯气等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3)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Cl 2 +2Ca(OH) 2 =Ca(ClO) 2 +CaCl 2 +2H 2 O,故答案为:2Cl 2 +2Ca(OH) 2 =Ca(ClO) 2 +CaCl 2 +2H 2 O; (4)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了Ca(ClO 3 ) 2 ,为避免副反应发生,应该降低温度,所以可以采取将U型管置于冷水浴中的措施, 故答案为:将U型管置于冷水浴中; ②盐酸易挥发,加热过程中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能和碱反应,所以反应方程式为:Ca(OH) 2 +2HCl=CaCl 2 +2H 2 O,为避免副反应发生,可以在B、C之间连接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故答案为:Ca(OH) 2 +2HCl=CaCl 2 +2H 2 O;在B、C之间连接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
Ⅶ 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叶的蒸腾作用。取三支试管,各注入相同体积的清水,分别插入一颗大
Ⅷ 某学生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据此回
(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发生反应MnO2+4HCl(浓) △ | .
Ⅸ (1)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
①根据某段的平均速度等于中时刻的速度,则有:v5= = =1.00m/s ②由纸带可知,计数点7往后做内减速运容动,根据作差法得: a= = (0.0660+0.0460)?(0.106+0.0861) | (2×0.1)2 |
=-2.00m/s 2. 在减速阶段产生的加速度的力是滑动摩擦力和纸带受的阻力,所以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素的真实值偏大. 故答案为:1.0,2.0,偏大.
Ⅹ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该同学开始实验时情形如图所示,接通电源释
(1) ①打点计时器接了直流电;②重锤离打点计时器太远 (2)1.18m/s 0.690J 0.692J在实验误差充许回的范围内重锤下落过答程机械能守恒
与某同学设计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暖气螺丝阀门
发布:2025-10-03 04:28:42
浏览:239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