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收集气体装置图,这个....请解释一下
是万能瓶吧?
我一般分三种情况:
1、装满水,一般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就回是储气),应该短答管进气,长管出水。
2、装一半左右的液体,也叫洗气瓶,用于干燥、除杂,应该长管进气,短管出气。
3、空瓶,一般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待收集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应该短进长出,待收集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应该长进短出
如果是防倒吸的安全瓶,最好短进短出,也可短进长出。
2. 简述发现火灾后,在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的自动、手动方式均失效的情况下,可采用什么方式进行灭火如何操作
系统具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控制启动方式。
1自动控制方式:
当防护区长期无人值班或很少有人出入时,应将火灾报警控制器上的控制方式选择键置于“自动”位置,同时将防护区门外的手动\自动转换开关置于“自动”状态。此时控制系统处于自动工作状态,当防护区发生火灾时,气体灭火系统自动完成防护区内的火灾报测、报警联动控制及喷气灭火整个过程。防护区内的单一探测回路探测火灾信号后,控制盘启动设在该防护区内的警铃。同时向FAS系统提供火灾预报警信号。同一防护区内的两个回路都探测到火灾信号后,控制盘启动设在该防护区域内外的声光报警器,经过30秒延时后,火灾报警控制器输出24V直流电,启动灭火系统。灭火剂经管网释放到防护区,控制面板喷放指示灯亮,同时报警控制器接收压力讯号器反馈信号,开启防护区内门灯,避免人员进入,直至确认火灾已经扑灭。
设置于防护区门外的手动\自动转换开关应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且应采取有效防止误操作的措施。在系统处于自动工作状态下,当报警系统误报警进入延时时间时,手动\自动转换开关应能停止系统喷放灭火药剂。
2手动控制方式
当防护区经常有人工作时且有人值班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系统误动作,应将火灾报警控制器上的控制方式选择键置于“手动”位置,并将防护区门外的手动\自动转换开关置于“手动”状态。此时系统处于手动控制状态。当防护区发生火灾时,火灾探测器将探测到的火灾信号输送给控制器,控制器立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发出联动信号,但不会输出启动灭火系统信号,此时需要经值班人员确认火灾后,按下控制器上相对应防护区的紧急启动按钮,即可按预先设定的程序启动灭火系统,释放七氟丙烷气体进行灭火。这种手动控制,实际上还是通过电气方式的手动控制。手动启动后,系统将不经过延时而被直接启动,释放灭火剂。
3应急机械手动控制方式
在发现火灾后,系统自动、手动两种启动方式均失灵的情况下,可在储瓶间内实行应急机械手动控制方式,人为开启启动装置,进行灭火。应急机械手动操作实际上是机械方式的操作,此时可通过操作设在钢瓶间的气体钢瓶瓶头阀上的手动按钮来开启整个气体灭火系统。手动按钮上应挂有明显防护标志,防止人员误操作。
3. 求简单的机械装置图。
这是我画的一种限位装置的图片,仅供参考。
4. 气体灭火系统主要有哪三种控制方式
1、手动控制:将气体灭火控制器上控制方式选择键,拨到“手动”位置时,灭火系统处于手动控制状态。当保护区发生火情,可按下紧急启停按钮或控制器上启动按钮,即可按规定程序启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在自动控制状态,仍可实现电气手动控制。
2、自动控制:将气体灭火控制器上控制方式选择键,拨到“自动”位置时,灭火系统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当保护区发生火情,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报警灭火控制器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发出联动指令,关闭联锁设备,
经过一段延时时间,发出灭火指令,打开电磁阀释放启动气体,启动气体通过启动管道打开相应的选择阀和容器阀(瓶头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3、机械应急手动操作:当保护区发生火情,控制器不能发出灭火指令时,应通知有关人员撤离现场,关闭联动设备,然后拔出相应启动瓶组启动阀上的手动保险夹卡片,压下手柄即可打开启动阀,释放启动气体,即可打开选择阀、容器阀(瓶头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如此时遇上启动阀维修或启动钢瓶中启动气体压力不够不能工作时,这时应首先打开相对应灭火区域的选择阀手柄,敞开压臂,打开选择阀,然后打开该区域的容器阀(瓶头阀)上的手动手柄开启容器阀(瓶头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4)气体应急机械操作装置图扩展阅读
气体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电气火灾;
2、固体表面火灾;
3、液体火灾;
4、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注除电缆隧道(夹层、井)及自备发电机房外,K型和其他型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不得用于其他电气火灾。
气体灭火系统不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硝化纤维、硝酸钠等氧化剂或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
2、钾、镁、钠、钦、锆、铀等活泼金属火灾;
3、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
4、过氧化氢、联胺等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火灾;
5、可燃固体物质的深位火灾。
5. 消防系统中的应急机械启动功能,是什么样启动的与自动启动和手动启动有什么区别
消防系统中的应急机械启动功能是手动闭合消防水泵启动的。
因信号线路或消防水泵控制箱的控制线路故障,导致不能自动或手动启动消防水泵时,通过消防水泵控制箱门上的机械应急启动装置,直接手动闭合消防水泵的主接触器来启动消防水泵。
应急机械启动功能与自动启动和手动启动的区别是:
1、在自动或手动按钮启动消防水泵时,是星三角降压启动,启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4 倍;在机械应急启动消防水泵时,是三角全压启动,启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7 倍。
2、机械应急启动装置安装在控制柜内,串联在主回路上,不需要额外增加电缆、开关等电气元器件或柜体。
3、机械手动应急启动装置,此设备装置有星三角和自耦降压两种启动方式。
(5)气体应急机械操作装置图扩展阅读
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标准11.0.12条规定,本条为强制性条文(黑体字),压力启动、远程启动和硬拉线启动都是通过继电器来实现自动启泵的。
若继电器和弱电信号故障不能自动启动消防泵时,应依靠消防泵控制柜设置的“机械应急启动装置”直接启动消防泵,当弱电信号和硬拉线启泵继电器故障且消防泵控制柜内二次线路故障和电器故障不能使消防泵自动或手动启动。
所以在火警紧急情况下,本条强制规定只要在正常供电情况下,无论消防泵控制柜内控制线路损坏如何,都能强制直接启泵,以保证火灾时扑救及时性,该“机械应急启动装置”是通过机械连锁装置直接传动,来实现直接启动消防泵的装置。该装置可配置星三角启动和降压启动两种方式。
“机械应急启动装置”启动手柄平时处于停止状态(带锁),紧急火警时必须由被授权的管理人员操作。
机械应急启动装置带锁,平时由有权限的人保管,且此时从报警到消防泵正常供水的时间不大于5min,这个时间包含了管理人员从控制室到泵房的时间以及包括消防泵从强制启动到正常供水的时间。
6. 求消防水泵机械应急启动装置的图片
1.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标准规定,若继电器和弱电信号故障不能自动启动消防泵时,应依靠消防泵控制柜设置的“机械应急启动装置”直接启动消防泵。
“机械应急启动装置”启动手柄平时处于停止状态(带锁),紧急火警时必须由被授权的管理人员操作。
2. “机械应急启动装置”输出和原控制柜内输出端子相连接,以实现应急直接启动消防泵。启动时手动启动手柄按下90°,消防泵依据所配电器采用星三角启动、降压启动方式启动,停泵由有管理权限的人手动停泵(不可自动停泵或火警时手动停泵)。
(6)气体应急机械操作装置图扩展阅读:
水泵线路的敷设
在许多设计图纸中发现:消防水泵的供配电线路、控制线路多穿PVC管进行保护,并从吊顶内走线。
笔者认为这种走线方法欠妥。尽管《建规》只要求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明敷时穿金属管,没有要求暗敷时穿金属管保护。
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以下称《民规》)24.8.5条要求:消防联动控制、自动灭火控制等的线路,应采用阻燃电缆穿钢管暗敷在不燃烧体结构层内,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cm,当必须明敷时,应在金属管上采取防火措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以下称《自动报警规范》)第8.2.2条对此也做出了相应规定。
我们知道,消防水泵在火灾发生后一段时间内仍要发挥作用,来完成对建筑火灾的扑救工作。
因此在这段时间内,仍要保证水泵线路的安全。对于配电室与电气竖井距离较远,消防用电设备容量较大,线路无法暗敷的,可以在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后敷设在吊顶内。
在这种情况下应避免采用耐火槽盒,因为吊顶也是火灾多发地段,敷设在吊顶内的线路火灾时并不安全,而且槽盒仅能防止外部燃烧对线路的破坏,无法防止槽盒内线路自身故障造成的火灾。
建议消防水泵等重要消防设备采用耐火电缆供电,以保证发生火灾时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受影响继续工作。
7. 七氟丙烷灭火装置如何操作工作原理
七氟丙烷灭火装置,主要指的是柜式(无管网)装置,罐体内储存着七氟丙烷灭火剂,主要靠控制系统给启动信号,电磁阀动作,启动喷气进行灭火。
重庆九霄科技
8. 消防水泵 机械应急启动装置 图片
1.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标准规定,若继电器和弱电信号故障不能自动启动消防泵时,应依靠消防泵控制柜设置的“机械应急启动装置”直接启动消防泵。
“机械应急启动装置”启动手柄平时处于停止状态(带锁),紧急火警时必须由被授权的管理人员操作。
2. “机械应急启动装置”输出和原控制柜内输出端子相连接,以实现应急直接启动消防泵。启动时手动启动手柄按下90°,消防泵依据所配电器采用星三角启动、降压启动方式启动,停泵由有管理权限的人手动停泵(不可自动停泵或火警时手动停泵)。
(8)气体应急机械操作装置图扩展阅读:
水泵线路的敷设
在许多设计图纸中发现:消防水泵的供配电线路、控制线路多穿PVC管进行保护,并从吊顶内走线。
笔者认为这种走线方法欠妥。尽管《建规》只要求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明敷时穿金属管,没有要求暗敷时穿金属管保护。
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以下称《民规》)24.8.5条要求:消防联动控制、自动灭火控制等的线路,应采用阻燃电缆穿钢管暗敷在不燃烧体结构层内,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cm,当必须明敷时,应在金属管上采取防火措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以下称《自动报警规范》)第8.2.2条对此也做出了相应规定。
我们知道,消防水泵在火灾发生后一段时间内仍要发挥作用,来完成对建筑火灾的扑救工作。
因此在这段时间内,仍要保证水泵线路的安全。对于配电室与电气竖井距离较远,消防用电设备容量较大,线路无法暗敷的,可以在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后敷设在吊顶内。
在这种情况下应避免采用耐火槽盒,因为吊顶也是火灾多发地段,敷设在吊顶内的线路火灾时并不安全,而且槽盒仅能防止外部燃烧对线路的破坏,无法防止槽盒内线路自身故障造成的火灾。
建议消防水泵等重要消防设备采用耐火电缆供电,以保证发生火灾时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受影响继续工作。
9. 关于IG541气体灭火系统机械应急启动的疑问:现有541系统一套(如图),
图片不是很清晰,根据图我能看到,你这系统应该是3个防护区,有31个灭火剂瓶,然后应该还有3个氮气启动瓶。
图中所标的31号瓶应该是灭火剂瓶,而非氮气启动瓶。
采取机械应急启动时,有2种方式:
1、找到对应防护区的氮气启动瓶,将保险卡扣拆掉,用手按下启动瓶的启动阀,即可。
驱动气体会自动打开对应的选择阀,然后打开对应的灭火剂储瓶,灭火剂输送至对应防护区。
2、若氮气启动瓶失效,需要找到对应防护区的选择阀,打开选择阀。然后找到防护区所对应的所有灭火剂储瓶,先导阀逐个打开,释放灭火剂至对应防护区。
重庆九霄科技
10. 机械应急启泵装置的设置规定有哪些
消防水泵控制柜应设置机械应急启泵功能,并应保证在控制柜内的控制线路发生故障时由有回管理答权限的人员在紧急时启动消防水泵。机械应急启动时,应确保消防水泵在报警后5min内正常工作。
上述规定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压力开关、流量开关等弱电信号和硬拉线是通过继电器来自动启动消防泵的,如果弱电信号因故障或继电器等故障不能自动或手动启动消防泵时,应依靠消防泵房设置的机械应急启动装置启动消防泵。
当消防水泵控制柜内的控制线路发生故障而不能使消防水泵自动启动时,若立即进行排除线路故障的修理会受到人员素质、时间上的限制,所以在消防发生的紧急情况下是不可能进行的,为此上述规定使得消防水泵只要供电正常的条件下,无论控制线路如何都能强制启动,以保证火灾扑救的及时性。
该机械应急启动装置在操作时必须由被授权的人员来进行,且此时从报警到消防水泵的正常运转的时间不应大于5min,这个时间可包含了管理人员从控制室至消防泵房的时间,以及水泵从启动到正常工作的时间。
消防水泵及控制柜示意如图4-35所示,机械应急启泵装置如图4-36所示。
图4-36机械应急启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