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实验现象
(1)实验室制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氯气;除杂时先除去氯化氢版,再除去水蒸气权,最后收集;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采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时应从长管进短管出;
故答案为:稀盐酸改用浓盐酸;B应在A的左边;C中进气管应该长,排气管应该短;
(2)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Cl 2 +H 2 O=HClO+HCl,盐酸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用于漂白,所以溶液红色褪去,盐酸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HCl+AgNO 3 =AgCl↓+HNO 3 ,所以在E装置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有白色沉淀生成;Cl 2 +H 2 O=HClO+HCl、HCl+AgNO 3 =AgCl↓+HNO 3 ;
(3)氯气有毒,为防止污染空气,应用碱液来吸收:Cl 2 +2OH - =ClO - +Cl - +H 2 O;
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Cl 2 +2OH - =ClO - +Cl - +H 2 O.
㈡ 根据米勒的实验性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装置中将水加热成沸水的目的是什么(2)用正负极的用
如图,在米勒的模拟实验,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大气”.
(1)米勒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无机物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因此,在实验时,要模拟大气的环境,左下角的烧瓶中盛放的是蒸馏水,加热的目的是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使空气中有水蒸气这一成分,同时提高气体的温度,促进气体的流动.
(2)装置内电极的作用是火花放电,为原始大气相互反应合成有机物提供能量.模拟自然界里的闪电.
(3)图中右上角的烧瓶模拟的是模拟原始地球环境(原始大气环境),因为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4)C处为取样活塞,若取样鉴定,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5)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6)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故答案为:(1)使空气中有水蒸气这一成分,同时提高气体的温度,促进气体的流动.
(2)自然界里的闪电;
(3)原始大气环境
(4)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5)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6)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
㈢ 如图为“用DIS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1)图1是本实验的装置图,图中①是位移传感器的_____
(1)图1是本实验的装置图,图中①是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接收器固定在轨道上;内
因为要探索“加速容度和力的关系”所以应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
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由实验原理:mg=(M+m)a
得a=
mg |
M+m |
Mmg |
M+m |
mg | ||
1+
|
F |
m |
F |
a |
1 | ||
|
1 | ||
|
2 |
2.4 |
㈣ 水的电解实验中的实验装置分析图
(1)在分解水时,在电极上有气泡生成,由于b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回少,应是氧气,检验的操作是答:打开活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
(2)水电解过程中,由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生成的氧气与氢气体积比为1:2,由于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的分子数相同,所以水电解后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是1:2;
(3)水电解实验的主要实验目的是探究水的组成.
故答为:(1)有气泡产生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位,慢慢打开活塞(2)电 化学 1:2 (3)D.
㈤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装置图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装置图如下:
(5)康维氏扩散皿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使用禁忌
12岁以下儿童可能引起瑞夷综合症(Reye's syndrome)高尿酸血症,长期使用可引起肝损害。妊娠期妇女避免使用。饮酒者服用治疗量阿司匹林,会引起自发性前房出血,所以创伤性前房出血患者不宜用阿司匹林。
剖腹产或流产患者禁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使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的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溶血恶化;新生儿、幼儿和老年人似对阿司匹林影响出血特别敏感。治疗剂量能使2岁以下儿童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发热、过度换气及大脑症状。
肠胃出血或脑出血的危险可能会抵消少量服用阿司匹林所带来的益处。
研究人员分析了居住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的2万名年龄为70岁到74岁之间的老年男性和妇女的健康数据库,通过电脑运行该数据库,然后把每天服用阿司匹林的利与弊的临床试验结果输入到电脑中。
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发现,服用少量阿司匹林可预防710名老年人患心脏病,54名老年人避免了中风,但却有1071名老年人出现肠胃出血,129名老年人出现脑出血。不过,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对他们的寿命则没有影响。
已经有多项研究证实,阿司匹林有助于预防可导致梗死或中风的血栓的形成,但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之一则是,长期服用会导致出血,出血部位因个人情况而有所不同。
美国健康指南推荐:心血管和冠心病高危人群每天要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75至150毫克。而该项研究则认为,迄今为止对老年人来说,“应该抵抗这种盲目服用阿司匹林的诱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乙酰水杨酸
㈥ 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放好仪器,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
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心.
把蜡烛放在A点,此时物距大于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若把蜡烛移动到C点,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
故答案为:同一高度;倒立;缩小;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