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冲压空气涡轮发电机在飞机上的作用是什么其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冲压空气涡轮(RAT)是利用飞机的动能的工作的。从飞机上应急放下一个螺旋桨,由急速的气流冲动这个螺旋桨,原理和风车一样,来带动与它相连的电机或液压泵,所以这个装置叫冲压涡轮(RAT)。 在飞机发动机空中停车时,应急动力系统为飞机提供紧急动力及电源,用于重新启动发动机、保证飞机操作系统、液压系统和电子设备的应急供能、供电。
在高空发生空中停车后,可由EPU提供应急的电源和液压源,保证飞机能被操纵,飞行员将飞机降到可以用APU起动发动机的高度和速度后,重新在空中起动发动机。如果空中起动不成功,EPU一直提供操纵能量让飞行员操纵飞机滑翔落地。
飞机正常的电源和液压源都来自发动机,由发动机上安装的发电机提供电源,液压泵提供液压源,所以一旦发动机空中停车,将失去这两个重要的能源。
电源的用处不用说了,液压源也极其重要,因为飞行操纵系统的舵面都由液压来操纵,它们是飞机不能失去的能源,否则飞机将无法操纵。
一旦空中停车(发动机停止运行),就要保证这两个重要的能源供应,使飞行员还能操纵飞机。
B. 螺旋桨飞机的螺旋桨变距杆主要作用是什么
您说的是直升机的旋翼变距杆还是固定翼飞机的螺旋桨变距杆?
如果是直升机的旋翼变距杆,是用来增大或减小旋翼的迎角改变升力的大小。
用在固定翼飞机上的没有螺旋桨变距杆螺旋桨叫做定距螺旋桨,(这里说的螺旋桨迎角通常在固定翼飞机上叫螺旋桨攻角),定距螺旋桨只有在一个前进速度和转速比的情况下,或者说只有在某一个攻角时,螺旋桨效率最高,此时的攻角叫做最有利攻角。
固定翼飞机的螺旋桨变距杆,是为了改变螺旋桨的迎角适应不同的航速,是为了适应飞行速度的大小,前进速度越高,所需要的螺旋桨攻角越小,前进速度越小所需要的螺旋桨攻角越大,飞机在飞行中状态是多变的,螺旋桨相对气流方向也经常改变,要随时获得较高的螺旋桨效率,应该随时调节螺旋桨桨叶的攻角,使得螺旋桨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攻角接近最有利攻角,所以设置了变距杆结构。
C. 螺旋桨工作原理。。。。
直升机螺旋桨工作原理如下:
(1)螺旋桨旋转时,桨叶不断把大量空气(推进介质)向后推去,在桨叶上产生一向前的力,即推进力。桨叶上的气动力在前进方向的分力构成拉力。在旋转面内的分量形成阻止螺旋桨旋转的力矩,由发动机的力矩来平衡,桨叶剖面弦(相当于翼弦)与旋转平面夹角称桨叶安装角。
(2)螺旋桨旋转一圈,以桨叶安装角为导引向前推进的距离称为桨距。为了使桨叶每个剖面与相对气流都保持在有利的迎角范围内,各剖面的安装角也随着与转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这就是每个桨叶都有扭转的原因。
(3)螺旋桨效率以螺旋桨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表示。随着前进速度的增加,螺旋桨效率不断增大,速度在200~700公里/时范围内效率较高,飞行速度再增大,由于压缩效应桨尖出现波阻,效率急剧下降。
螺旋桨在飞行中的最高效率可达85%~90%。螺旋桨的直径比喷气发动机的大得多,作为推进介质的空气流量较大,在发动机功率相同时,螺旋桨后面的空气速度低,产生的推力较大,这对起飞(需要大推力)非常有利。
(3)螺旋桨的恒速传动装置的主要作用扩展阅读:
历史起源
1、古代的车轮,即欧洲所谓“桨轮”,配合近代的蒸汽机,将原来桨轮的一列直叶板斜装于一个转毂上。构成了螺旋的雏型。
2.古代的风车,随风转动可以输出扭矩,反之,在水中,输入扭矩转动风车,水中风车就有可能推动船运动。
3.在当时,已经使用了十几个世纪的古希腊的阿基米德螺旋泵,[1]它能在水平或垂直方向提水,螺旋式结构能打水这一事实,作为推进器是重要的启迪。
伟大的英国科学家虎克在1683年成功地采用了风力测速计的原理来计量水流量,于此同时,他提出了新的推进器——推进船舶,为船舶推进器作出了重大贡献。
D. 螺旋桨飞机的螺旋桨有什么作用 对于飞机起飞有什么影响
1、产生向上的升力用来克服直升机的重力。即使直升机的发动机空中停车时, 驾驶员可通过操纵旋翼使其自转,仍可产生一定升力,减缓直升机下降趋势。
2、产生向前的水平分力克服空气阻力使直升机前进,类似于飞机上推进器的作用(例如螺旋桨或喷气发动机)。
3、产生其他分力及力矩对直升机;进行控制或机动飞行,类似于飞机上各操纵面的作用。
4、抵消大螺旋桨“静动”的-根据动量守恒原理,连接体的总动量守恒,如果顶部螺旋桨转动,下面的客舱会以相反的方向以较慢速度转动(因为质量大),所以要有一个尾浆,保持驾驶舱方向。
(4)螺旋桨的恒速传动装置的主要作用扩展阅读:
螺旋桨飞机的结构特点:
1、螺旋桨飞机的结构比较复杂。为了降低转速和提高螺旋桨效率,绝大多数发动机装有减速器。这类飞机的发动机装有滑油散热器。液冷活塞式发动机还装有冷却液散热器。
2、桨毂和发动机均有流线型外罩,以减小阻力。机身前部的发动机和螺旋桨往往影响飞行员的视线,个别飞机将发动机安排在座舱下方,用一长轴与机头的螺旋桨相连,如美国的P-39战斗机。有的飞机将座舱偏置在机翼一侧来改进前方视线,成为特殊的不对称飞机,如德国的BV-141飞机。
头部装有机枪的拉进式战斗机需要采用协调机构,以保证子弹从旋转着的螺旋桨桨叶中间发射出去。有的飞机将机炮炮管装在螺旋桨轴内,炮弹由桨轴内的炮管射出。
3、螺旋桨旋转时产生一个反作用扭矩,大功率发动机的飞机常用较大的垂直尾翼或偏置垂直尾翼产生的力矩来加以平衡,也可以采用反向旋转的同轴螺旋桨来抵消反作用扭矩,如苏联的安22飞机。
4、现代的螺旋桨飞机多采用桨叶角可调的变距螺旋桨,这种螺旋桨可根据飞行需要调整桨叶角,提高螺旋桨的工作效率。
E. 飞机上i d g是什么功能
Integrated drive generator,整体驱动发电机。发动机转子驱动附件齿轮箱,齿轮箱将转速传递给IDG,在IDG内通过恒速传动装置,使转速恒定,输出恒频400Hz的交流电。
F. 波音737维护手册里的CSD是什么意思
CSD === constant speed drive
恒速传动装置
G. 螺旋桨的几何参数
螺旋桨旋转时,桨叶不断把大量空气(推进介质)向后推去,在桨叶上产生一向前的力,即推进力。一般情况下,螺旋桨除旋转外还有前进速度。如截取一小段桨叶来看,恰像一小段机翼,其相对气流速度由前进速度和旋转速度合成(图1 )。桨叶上的气动力在前进方向的分力构成拉力。在旋转面内的分量形成阻止螺旋桨旋转的力矩,由发动机的力矩来平衡。桨叶剖面弦(相当于翼弦)与旋转平面夹角称桨叶安装角。螺旋桨旋转一圈,以桨叶安装角为导引向前推进的距离称为桨距。实际上桨叶上每一剖面的前进速度都是相同的,但圆周速度则与该剖面距转轴的距离(半径)成正比,所以各剖面相对气流与旋转平面的夹角随着离转轴的距离增大而逐步减小,为了使桨叶每个剖面与相对气流都保持在有利的迎角范围内,各剖面的安装角也随着与转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这就是每个桨叶都有扭转的原因。
螺旋桨效率 以螺旋桨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表示。输出功率为螺旋桨的拉力与飞行速度的乘积。输入功率为发动机带动螺旋桨旋转的功率。在飞机起飞滑跑前,由于前进速度为零,所以螺旋桨效率也是零,发动机的功率全部用于增加空气的动能。随着前进速度的增加,螺旋桨效率不断增大,速度在200~700公里/时范围内效率较高,飞行速度再增大,由于压缩效应桨尖出现波阻,效率急剧下降。螺旋桨在飞行中的最高效率可达85%~90%。螺旋桨的直径比喷气发动机的大得多,作为推进介质的空气流量较大,在发动机功率相同时,螺旋桨后面的空气速度低,产生的推力较大,这对起飞(需要大推力)非常有利。 为了解决定距螺旋桨高、低速性能的矛盾,遂出现了飞行中可变桨距的螺旋桨。螺旋桨变距机构(图2a)由液压或电力驱动(图2b)。最初使用的是双距螺旋桨。高速时用高距,低速(如起飞、爬升状态)时用低距,以后又逐步增加桨距的数目,以适应更多的飞行状态。最完善的变距螺旋桨是带有转速调节器的恒速螺旋桨。转速调节器实际上是一个能自动调节桨距、保持恒定转速的装置。驾驶员可以通过控制调节器和油门的方法改变发动机和螺旋桨的转速,一方面调节螺旋桨的拉力,同时使螺旋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在多发动机飞机上,当一台发动机发生故障停车时,螺旋桨在迎面气流作用下像风车一样转动,一方面增加飞行阻力,造成很大的不平衡力矩,另外也可能进一步损坏发动机。为此变距螺旋桨还可自动顺桨,即桨叶转到基本顺气流方向而使螺旋桨静止不动,以减小阻力。变距螺旋桨还能减小桨距,产生负拉力,以增加阻力,缩短着陆滑跑距离。这个状态称为反桨。
为了提高亚音速民用机的经济性和降低飞机的油耗,70年代后期美国开始研究一种多桨叶螺旋桨,称为风扇螺旋桨(图3)。它有8~10片弯刀状桨叶,叶片薄,直径小。弯刀形状能起相当于后掠翼(见后掠翼飞机)的作用,薄叶片有利于提高螺旋桨的转速。它适用于更高的飞行马赫数(M=0.8)。由于叶片较多,螺旋桨单位推进面积吸收的功率可提高到300千瓦/米2(一般螺旋桨为80~120千瓦/米2)。
H. 直升飞机的主螺旋桨和尾翼有什么作用
比如说主螺旋桨顺时针旋转,它就给机身一个顺时针方向的力,使机身有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倾向,尾翼给机身一个反方向的力,抵消主旋翼给机身的力,使机身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