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图所示,用来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是( )A.B.C.D
A、读图可知,B装置将通电导线放在小磁针之上,是用来研究通电导体周围是否存在磁场的实验,即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实验;
B、装置让通电导体放在磁场中,它会受到力的作用,这是用来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或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实验;
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研究的是电磁感应的实验;
D、该装置给带铁芯的线圈通电,可以吸引小铁钉或大头针,是用来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
故选C.
❷ 如图(a)为一研究电磁感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电流传感器(电阻不计)能将各时刻的电流数据实时通过
(1)由I-t图象可知,当金属杆达到稳定运动时的电流为1.60A,
杆受力平衡,由平衡条件得:mgsinθ=BIL,
解得:B=
=
T=0.625T,
由图可知,当t=0.5s时,I=1.10A;
P=I
2R=1.10
2×1.0W=1.21W;
(2)1.2s内通过电阻的电量为图线与t轴包围的面积,由图知:
总格数为129格(126~135格均正确)q=129×0.1×0.1C=1.29C(1.26C~1.35C格均正确),
由图知:1.2s末杆的电流I=1.50A,
感应电流I=
=
,
金属杆速度:v=
,
解得:v=3.6m/s,
通过电阻的电荷量:
q=I△t=
△t=
?
?△t=
=
,
金属杆移动的距离:x=
,
解得:x=3.096m,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gxsinθ=
mv
2+Q,
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Q
R=
Q,
解得:Q
R=1.2J;
(3)由图象分析,金属杆在1.6s内随着位移的变大,做加速度逐渐变小的速度变大的直线运动;
1.6s~2.0s内随着位移的变大,做匀速直线运动;2.0s时刻断开电键,
2.0s~4.0s金属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a=5m/s
2.图象如图所示:
图象

答:(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0.625T,在t=0.5s时电阻R的热功率为1.21W;
(2)估算0~1.2s内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及在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1.2J;
(3)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
❸ 如图所示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1)ab棒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可以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向
(1)ab棒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可以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说明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可以判断导体a端是电源的正极.
(2)保持电路闭合,当导线a、b向左运动和向右运动时,检流计的指针会向左和向右偏转,表明导线中的感应电流方向导体运动方向有关.
(3)增加切割磁感线的长度、增强磁场、增大导体的运动速度都可以增大感应电流.
故答案为:(1)a;(2)导体运动方向;(3)把导线制成线圈(答案不唯一).
❹ 如图是关于电磁现象的实验,能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的装置是()A.B.C.D
A、装置让通电导体放在磁场中,它会受到力的作用,这是用来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或内通电导体在磁容场中受力)的实验,故不符合题意;
B、装置将通电导线放在小磁针之上,是用来研究通电导体周围是否存在磁场的实验,即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实验,故不符合题意;
C、装置中,若开关闭合,金属棒左右切割磁感线运动,此时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是电磁感应实验装置,故符合题意;
D、装置让通电线圈放在磁场中,它会受到力的作用,这是用来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或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实验,即电动机的原理实验,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