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械式立体停车库设计规范有哪些
天马华源武汉办为你解答:1.0.1为使机械式停车库(场)(以下简称停车库)的设计符合相关建设项目的使用要求和城市交通等的管理要求,特别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本市新建的停车库设计。扩建或改建的停车库设计可参照执行。
1.0.3停车库配置的停车设备,其安全和性能均应符合该设备现行的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定。
1.0.4停车库的设计必须安全可靠,方便高效,并符合城市规划、交通、消防和环保以及停车信息发布等方面的要求。
1.0.5停车库及其各项配套设施的设计,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
1.0.6停车库及其各项配套设施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和本市相关标准的规定。
3.0.1停车库的规划、选址和总平面布置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与建筑配套建设的停车库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
3.0.2停车库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和建库地点的交通环境情况来确定,并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装置尺寸
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一般以长、宽、高来描述装置的外形尺寸,图1.5-1和图1.5-2为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外形尺寸的表示方法,用户可根据实际的停车空间,采用不同的停车
图1.5-1半地下式外形尺寸表示方法
图1.5-2全地上式外形尺寸表示方法
5.1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外形尺寸中长、宽具体要求 车型 设备装置尺寸范围 备注 长L(mm) 宽W(mm) 小型车 5000~5300 2250~2350 中型车 5300~5500 2350~2450 推荐选用 大型车 5500~5800 2400~2550 推荐选用 特大型型车 5800~6300 2550~2700 5.2升降横移类停车库装置尺寸中高度要求 型式 停车设备层数 设备装置尺寸范围 备注 高 H(mm) 地面上 二层停车库 3500~3650 三层停车库 5650~5900 四层停车库 7450~7700 五层停车库 9300~9550 半地下 底坑一层 1900~2100 地面上高度要求与上同 注:以上所标注的尺寸均为设备要求的净尺寸,此范围内不能设置风管、消防管等设备。如需设置风管、消防管,可安装在行车道的上方。
6. 有效停车位的计算与控制单元的划分
升降横移式类停车设备工作时要留有交换车位,即空车位。因此,其有效停车数量的计算并不是地面停车位数与层数的简单叠加。通常把较大型的车库划分成若干个单元,一个单元只能按先、后一人进行存、取车的操作,不能两人或多人同时进行。因此,单元若划分得太大,会降低存、取车的效率;单元划分太小,会减少停车位数量,降低土地的使用率。根据经验,一个单元负责5~16辆车较为合适。
一个单元的有效停车位=N+∑(N-1)i-1 (带半地下或全地下停车位的除外)
其中:N:连基数,即一单元的首层车位数(含空车位)
i:层数
7. 选用要点
7.1 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应设紧急停止开关,防止超限运行装置,汽车长、宽、高限制装置,阻车装置,人车误入检出装置,载车板上汽车位置的检测装置,防止载车板坠落装置以及警示装置等。
7.2 装有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室内环境应设置良好的通风换气装置。
7.3 装有机械式停车设备的环境应具有良好的照明和应急照明。
7.4 为保证停车设备内部及下部不积水,应配备完善有效的排水设施。
7.5 装有机械式停车设备的环境应符合GB 50067的消防要求。
7.6 在排除其它外声干扰的情况下,停车设备产生的噪声应不大于80dB(A);安装在地下室时,噪声应不大于85dB(A)。
7.7 JB/T8713-1998规定,根据经济合理和使用方便的原则,单套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的存容量为3~43辆。
7.8 单车最大进(出)时间为35~170s。
7.9 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出入口的高度一般应不小于1800mm,停车设备内部人的通道的高度一般应不小于1800mm,通道的宽度应在适停车辆车宽的基础上增加500mm以上。
3. 城市道路智慧停车场管理系统怎么设计的啊
城市道路智慧停车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设备、车道管理设备搭建的一套对停车场车辆出入、场内车流引导、停车费收取工作进行管理的网络系统。将无线通信技术、移动终端技术、GPS定位技术、GIS技术等综合应用于城市停车位的采集、管理、查询、预订与导航服务,实现停车位资源的是实时更新、查询、预订与导航服务一体化,实现停车位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停车场利润的最大化和车主停车服务。例如迪蒙·智慧停车系统,结合城市发展的特点来进行设计,既对城市起到了保护作用,又起到了该有的功能,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讲,是缓解一部分停车压力,也很亲民。简单来说,智慧停车场的“智慧”就体现在:“智能找车位+自动缴停车费”。服务于车主的日常停车、错时停车、车位租赁、汽车后市场服务、反向寻车、停车位导航。参考网络:城市道路智慧停车场管理
4. 目前路边停车的管理设备有哪些
高位视频:
一个高位视频能够管理6-8个车位,厂家会理论上宣称管理8个车位,不过还要根据内具体情况来判容断。
优点:完全不需要人进行管理,24小时计费,无感计费。缺点:贵!贵在施工很复杂,需要和各种政府单位打交道,建设费用很高,后期维护费用也不低,适合一线城市的使用。其他城市可作小规模的停车示范区域使用。
视频桩:
一个视频桩可以管理1-2个车位,安装在两个车位之间管理两个车位没有问题。
优点:能够24小时无人进行停车管理。缺点:因为也需用通电通网,施工费用也不低。同时因为属于地位视频,容易被人工损坏与遮挡。
地磁:
地磁检测器,主要埋在车位下方,用于检测车辆,同时能够通过车辆进出场,获悉停车时间。
优点:能够精确记录停车时间
缺点:不知道车辆车牌,同时有可能受到外界干扰。
视频巡检车:
视频巡检车主要通过移动抓拍的方式捕获路边停车车牌,通过高精度GPS或者拍摄地面地标来对应车牌与位置的关系。
优点:管理车位数量较多,管理成本较低
缺点:如果没有地磁配合,主要通过轮巡的方式进行车辆停放计时,可能会产生计时误差,少计时。
5. 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国家标准
停车设备现有标准如下:
1.机械式停车设备类别、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8713-1998 (10元)
1998年3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发布 1998年7月1日实施
2.机械式停车设备通用安全要求 GB17907-1999 (10元)
1999年11月23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2000年6月1日实施
3.简易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8909-1999 (10元)
1999年6月28日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 2000年1月1日实施
4.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8910-1999 (10元)
1999年6月28日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 2000年1月1日实施
5.垂直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10215-2000 (12元)
2000年8月31日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 2001年1月1日实施
6.垂直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10475––2004 (12元)
2004年10月20日国家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 2005年4月1日实施
7.巷道堆垛类机械式停车设备JB/T10474––2004(12元)
2004年10月20日国家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 2005年4月1日实施
8. 平面移动类机械式停车设备JB/T10545––2006(12元) 2006年10月1日实施
9. 汽车升降机类JB/T10546––2006(12元) 2006年10月1日实施
10.机械式立体停车库 (26元)
11.中国城市停车的出路(光盘20元)
12. 机械式停车设备相关法规与政策选编(100元)
6. 城市路边智慧停车解决方案提供商
近些年,国内所有城市都开始道路两侧划停车位,这也是国际上普遍的做法。城市道路属于公共资源,政府直管或通过企业竞标进行市场化运作都是合法的,针对后者,政府则应该强化监督者身份,对企业停车资源商业化管理设置统一、合理标准,这是目前绝大部分城市道路停车位管理面临的最大障碍。例如迪蒙智慧路侧停车系统由信息采集前端、运营管理后台、服务综合云平台三大模块组成,具有车位实时数据采集、状态监控、车位查找、停车绑定、在线支付及执法监管等强大功能,目前,随着车联网、大数据、电子识别以及线上支付各项技术相继成熟、突破,路侧智慧停车成为现实,有望告别过去乱象丛生的低端停车生态,解决了传统停车管理智能化水平低、操作程序繁琐、用户体验感差等问题,实现了停车智慧化、管理可视化和运营高效化。
7. 国内城市路边智能停车收费系统是怎么设计的
智慧泊车收费系统主要是体现在智慧两个字,再结合停车,构成的一个系内统,分发挥物联网技术的强容力推动作用,并且还解决了停车场难找、车位紧张、等位耗时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公众,建设智慧泊车管理系统,可借鉴迪蒙·智慧停车收费系统,它是采用物联网技术对停车场进行管理,并综合使用了车位检测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和电子化收费技术来监管路侧停车场的使用及收费。疏导交通,缓解停车难、乱停放、 停车纠纷和因停车导致的交通拥堵问题, 实现车辆快速通行,方便车主停车!
8. 普通车道式停车位与机械式停车位的差别
机械的更加专业
机械(英文名称:machinery)是指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机械就是能帮人们降低工作专难度或省属力的工具装置,像筷子、扫帚以及镊子一类的物品都可以被称为机械,他们是简单机械。而复杂机械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通常把这些比较复杂的机械叫做机器。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来看,机构和机器并无区别,泛称为机械。
机械,源自于希腊语之Mechine及拉丁文Machina,原指"巧妙的设计",作为一般性的机械概念,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主要是为了区别与手工工具。现代中文之"机械"一词为机构为英语之(Mechanism)和机器(Machine)的总称。机械的特征有:机械是一种人为的实物构件的组合。机械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故机器能转换机械能或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是现代机械原理中的最基本的概念,中文机械的现代概念多源自日语之"机械"一词,日本的机械应用品对机械概念做如下定义(即符合下面三个特征称为机械Mac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