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制冷片的电流和电压
你好:
——★1、半导体制冷片,是利用半导体 PN 结的 帕尔贴 效应来制冷的:当半导体制冷片接通电源后,制冷片 PN 结的两面,就会产生温差的,最高温差,可达到 60 ℃。
——★2、半导体制冷片的额定电压,一般为 12V ,也有少量额定电压 6V 、和 3V 的;工作电流有 3A 、5A 、8A 等几个档次。
B. 制冷片型号有什么区别
制冷片型号的区别是,同样尺寸同样产冷功率下,TES的元件数量要比TEC多。
制冷片的内部是N型和P型半导体的串联然后再并联,故在前面的条件下,TES的电压比TEC大,TEC的电流比TES小。
制冷片也叫热电制冷片是一种热泵,它的优点是没有滑动部件,应用在一些空间受到限制,可靠性要求高,无制冷剂污染的场合。
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可以实现制冷的目的,它是一种产生负热阻的制冷技术,其特点是无运动部件,可靠性也比较高。
制冷片是由半导体所组成的一种冷却装置,于1960年左右才出现,然而其理论基础Peltiereffect可追溯到19世纪。
同时也是兼职研究这现象的物理学家才发现背后真正的原因,这个现象直到近代随著半导体的发展才有了实际的应用,也就是致冷器的发明注意,这时叫致冷器,还不叫半导体致冷器。
由许多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之颗粒互相排列而成,而NP之间以一般的导体相连接而成一完整线路,通常是铜铝或其他金属导体,最后由两片陶瓷片像夹心饼干一样夹起来,陶瓷片必须绝缘且导热良好。
C. 电学,关于制冷片电源选用的问题
是这样的,制冷片在不同电压下的额定电流也不一样,额定功率也不一样,只是有一个范围。
12v时额定电流为4.7A,意思是只要电源不超过12V,电流就不会超过4.7A。此时额定功率则为12*4.7=52.4W
那么如果你用12V4A的电源,电源能提供的功率只有48W,不足以提供52.4W的功率,虽然制冷片仍可正常工作,但最终将会烧毁电源(或大大缩减电源寿命)。
用电流6A或18A的12V电源,电源功率比制冷片大,就不会损坏电源。
要注意的是,如果用15V的电源,那么制冷片的功率就是15.0*6.3=94.5W,同样需要大于这个功率的电源。(功率即电流乘以电压)
D. 关于半导体制冷片的电压问题
12V,最大电流只有2A,要是电源有过流保护就会保护了,不再输出电流.
如果没有保护,可能会烧坏保险丝或者电源.
如果是线性电源,内阻大,允许短路使用,就是说短路电流也是2A.那接上以后工况是这样来的,制冷片的电流是2A,制冷片电压降低到4.8V左右,应该不能正常工作,因为制冷片内部可能是级连的,达不到工作电压就不能正常工作.
所以不要接这个电源.一定要用足够容量的电源.
额定电流就是在额定电压下通过的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