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空气能热泵制冷剂有哪些
分为以下几种:
R22冷媒:R22是单一制冷剂,学名叫做二氟一氯甲烷,沸点大约为-41℃。这种冷媒无色、无异味,在空调系统中使用最广泛,尤其是在分体空调还有中央空调系统中,可以说随处可见。但是,它有一个最大的不足,那就是它其实是氟利昂家族的一员,排入空气中,有可能对臭氧层造成破坏,产生环境问题。
R134A冷媒:R134A的成分跟其他制冷剂的成分有所不同,它不含有氯离子,不具备毒性,在空气中也不可燃,也不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看起来似乎很完美,但是它的沸点却比较低,只有-26.5℃,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它被应用于热泵中,一旦环境温度降低,那么这种冷媒的气化量会大幅降低,导致热泵制热效率下降。因此,这种冷媒应用不如R22广泛,一般用于室内或者热带。
R140A冷媒:R140A冷媒是科学家们为了针对愈发恶化的环境而研发的一种环保制冷剂。它跟R134A类似,无色、易挥发、不可燃。成分中含有R32和R125冷媒,沸点大约在-51℃左右,不含氯离子,也不会破坏臭氧层,水溶性与R22不分伯仲,但是制冷量有了明显提高。目前,这种冷媒已经被我国知名空气能企业纽恩泰投入到北方采暖中广泛应用,在北京密云区、房山区、通州区的“煤改电”中得到了充分的使用,为北方重现绿水蓝天做出了突出贡献。
R290冷媒:R29是另一种新式环保冷媒,无色、微溶于水,不含臭氧。但是安全系数却不够高。如果与空气混合,有一定概率发生燃爆,如果遇到明火,很容易诱发事故。目前来看,行业中习惯用纯度高的R290制冷剂来作为感温工质。从我国不断强调节能环保的发展思路来看,空气能热泵的冷媒发展,也在遵循环保无污染的思路。未来的热泵市场,环保冷媒必将占有一席之地。
Ⅱ 空气源热泵采用什么制冷剂(雪种)比较好呢
目前倾向于选用R134a作为空气源热泵产品的制冷剂。x0dx0a由于空气源热泵产品热泵加热水的温度一般在55~60度,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如果使用最常见的R22做为制冷剂则其冷凝压力会达到23bar,在室外环境温度较低的时候,空气源热泵运行时的蒸发压力很低,此时压缩机的吸排气压缩比很高,对压缩机的可靠运行比较不利。x0dx0a如果选择R134a作为制冷剂,其冷凝压力可以降低很多,比如在60度左右时其冷凝压力只有17bar,总体压缩比降低,对压缩机的安全运行比较有利,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x0dx0a在使用R134a作为制冷剂时,空气源热泵系统管路中的水分含量一定要低,以免残余水分和R134a发生化学反应而出现变质。
Ⅲ 常见的空气能热泵制冷剂有哪些
空气能是通过冷媒制冷,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常见的空气能制冷剂有哪些?
1. R22冷媒。这种制冷剂是单一结构,无色无味,在空气能热泵行业中使用最广泛。
2. R134A冷媒。这种冷媒沸点较低,所以如果使用在空气能热泵上会导致其制热效率下降,更多用于室内。
3. R140A。这款是针对恶化环境的一种环保冷媒,在煤改电中得到充分利用。
4. R290冷媒。属于环保型冷媒,具有无色、微溶于水、不含臭氧的特点。
Ⅳ 地源热泵的制冷剂是什么
地源热泵是利用一定深度的地下水恒温的特性给建筑物提供热源和冷源。
制冷剂是一种通过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通过制冷剂本身的状态变化而吸收被冷却的介质的热量,可能是水或者是空气,通过冷凝器的过程,经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周围的空气或者水然后进行冷凝。冷凝剂具有很好的物理特性,较高的传热系数,并且能保证在最高的工作温度下不分解。
地源热泵制冷剂—制冷剂的特性与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
首先制冷剂之所以能够制冷是因为制冷剂能够完成热力循环,低温时候能够吸收被冷却物质的热量,然后在比较高的温度下将热量转移到冷却水或者是空气中,而地源热泵制冷原理正是运用制冷剂制冷的这一特性,传统的空调制冷一般会将室内空气的热量转移到室外来,无疑加重了温室效应,而地源热泵则是利用了土壤具有很好的吸热能力,地源热泵中的制冷剂将吸收的室内空气的热量吸收转移到地下水或者是地下的土壤中去,这样就避免了将热量直接流失到大气中去,很好的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传统的空调在制冷方面也需要使用制冷剂,但是将热量直接排放到了室外,而地源热泵在制冷的时候将热量排放到了土壤之中,土壤具有很好的吸热能力,夏季存储下来的热量就可以在冬天通过地源热泵释放出来,达到二次利用的效果,正是这样的工作原理使得地源热泵在制冷制热方面有很好的优势,节能减排,符合大众的需求。
Ⅳ 热泵机组使用 何种制冷剂
按照一般的定义,“热泵”是一种能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位热,经过电力做功,输出可被人们所用的高品位热的设备,是一种节能、环保、清洁的采暖和热水设备。
热泵是利用制冷剂常温下气态超低温或加压下液态的特性,将低温热源收集起来,通过压缩气态制冷剂从而得到高温热源的一种装置。
简单的说,热泵是一种利用制冷剂转换热量的装置。
所以理论上说,制冷系统所用的制冷剂,热泵系统全都可以采用,譬如R22、R407c、R134a、氨水都可以,还可以和制冷系统一样使用混合制冷剂。但是具体到实际情况,则要考虑制热的温度,制热效率等问题,需要对制冷剂进行精心选取。
参考;
众所周知,水往低处流。而欲将水提升或传输时,则须依靠某种动力驱动的水泵。同样道理,热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而欲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也必须依靠使用某种动力驱动的装置—热泵。这也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所阐述的:热不可能自发地、不付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当热泵在将热由低温物体传至高温物体的过程中,在低温物体一端,由于热的失去而产生制冷效应,在高温物体一端,则由于热的获得而产生制热效应。因此,热泵工作的过程中,制冷与制热两种效应是同时并存的。概括地说,就是一个过程,两种效应。但在实际应用中,或用其制冷,或用其制热,或用其轮换制冷制热,或用其同时制冷及制热。同时制冷及制热除外,热泵单独用作制冷或制热时,其相对的另一种效应是不加以利用的。
长期以来,热泵的制冷功能在空调等领域应用相当广泛,而其制热功能的应用则相对推迟和少了许多。原因并不复杂,天然冷源的作用十分有限,正是为了追求人工冷源,人们开发和逐渐完善了制冷机—应用其制冷功能的热泵。而热却可以通过柴草煤炭以及油气等的燃烧很容易地获得。不必要花费过多的金钱去购置热泵这种精密的设备,和交付昂贵的电费。上世纪七十年代能源危机之后,人们开始对可以利用低品位热能的热泵重视起来。国内从九十年代开始,由于第一、热泵制造技术的引进,使其性能提高,售价降低;第二、环保意识日渐提高;第三、电力供应状况的改善,用电政策发生转变等原因,热泵的制热功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制冷与制热双功能的大气源热泵应用渐多,地下水水源热泵也开始在建筑空调甚至采暖系统中使用。
正所谓存在决定意识,由于长期以来在空调领域内,热泵主要用于制冷,理论著述也多以制冷为主线,一般只在末尾单列热泵章节,简略表述其制热功能。论著也多以空调制冷或空调冷源为名。而在以热泵为名的专著中,则以其制热功能为主要内容。对于热泵,实际上存在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按照狭义理解,只有以制热或制热兼制冷为目的时,才称其为热泵。并且定义,以空气或水为低温热源的热泵,为空气源热泵和水源热泵。装有四通换向阀、制冷制热双功能者,也被称为“热泵式”或“带热泵的”等等。而广义的理解,热泵的功能即包括制冷,也包括制热,或制冷兼制热。制冷机实际上是用作制冷的热泵。也可以说,制冷机即热泵,或确切地说,制冷机是热泵的一种类型。因此,在空调领域认识这一概念应该统一为空调热泵,而非空调制冷与热泵分立。
Ⅵ 地源热泵中的载冷剂是什么
1、地源热泵中的载冷剂是水和防冻液的混合物。最常用的防冻液是乙烯乙二醇(ethylene glycol)和丙稀乙二醇(propylene glycol)。
2、选择载冷剂需考虑以下各点:
①冻结温度低,必须低于制冷的操作温度;
②传热分系数大,即热导率和热容要大,而粘度要小;
③性质稳定,腐蚀性小;
④安全无毒、价格低廉;
⑤价格便宜,便于获得。
Ⅶ 制冷剂是什么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冷媒、致冷剂、雪种,它是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
常见的制冷剂剂有:氨(R717)、氟利昂(R11、R12、R113、R114、R115、R500、R502等)、R-134a、R-404A制冷剂、R-410A制冷等。
1.按化学成分和组成分分类
(1)无机化合物制冷剂
氨(NH3);二氧化碳(CO2);水(H2O)用在大中型冷库,对于无机化合物制冷剂,国际上规定的代号为 R 及后面的三位数字,其中第一位为 “ 7 ” 后两位数字为分子量。如水 R717;
2.根据制冷剂常温下在冷凝器中冷凝时饱和压力Pk和正常蒸发温度T0的高低,一般分为三大类
(1)低压高温制冷剂
冷凝压力Pk≤2~3Kg/cm2(绝对),T0 >0℃如R11(CFCl3),其T0=23.7℃。
(2)中压中温制冷剂
冷凝压力Pk< 20Kg/cm2(绝对),0℃< T0 >-60℃。如R717、R12、R22等。
(3)高压低温制冷剂
冷凝压力Pk≥20Kg/cm2(绝对),T0≤-70℃。如R13(CF3Cl)、R14(CF4)、二氧化碳、乙烷、乙烯等。
Ⅷ 超低温泳池热泵用的是什么类型的制冷剂
能做低温热泵制冷剂有很多种,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有R410a、R32等。现在最常用的是R410a,该种制冷剂性能很好,低温制热效果很好,能效比也很高。
Ⅸ 游泳池恒温除湿热泵常用的制冷剂有哪些各自有什么优缺点
现在空气源热泵通常使用R407C与R410A。
氟利昂制冷剂分类:
1.氯氟烃类产品,简称CFC。主要包括R11、R12、R113、R114、R115、R500、R502等,由于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最大,被《蒙特利尔议定书》列为一类受控物质。
2.氢氯氟烃类产品,简称HCFC。主要包括R22、R123、R141b、R142b等,臭氧层破坏系数仅仅是R11的百分之几,因此,目前HCFC类物质被视为CFC类物质的最重要的过渡性替代物质。在《蒙特利尔议定书》中R22被限定2020年淘汰,发展中国家在2030年全面禁用。
3.氢氟烃类:简称HFC。主要包括R134A、R125、R32、R407C、R410A、R152等,臭氧层破坏系数为0,但是气候变暖潜能值很高。在《蒙特利尔议定书》没有规定其使用期限,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中定性为温室气体。
目前所使用的所有制冷剂全部都是氟里昂制品,非氟里昂制冷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发出来。政府明令禁止的是第一类氯氟烃类产品,对于氢氯氟烃类产品和氢氟烃类制冷剂,还要有相当长的一段使用时间。
Ⅹ 空调里的冷媒是什么
冷媒是一种容易吸热变成气体,又容易放热变成液体的物质。早期冷冻厂用氨气当冷煤,氨在受压时,放热变成液体;当高压液体减压变成气体时,便会吸热。牋
新冷媒的意思是R410A冷媒,跟之前的冷媒R22比具有不破坏臭氧层,工作压力为普通R22空调的1.6倍左右,制冷(暖)效率高。新冷媒由两种准共沸的混合物R32和R125各50%组成,主要有氢,氟和碳元素组成(表示为hfc),具有稳定,无毒,性能优越等特点。牋
现在的新冷媒,和R22相比,相关参数都不如R22,唯一优点就是对臭氧层影响小。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不是制冷剂中的氟,而是制冷剂中的其他物质,新冷媒就是去除或减少那些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