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日本人认为静压导轨面严禁刮研
瑞士和德国的精密机床导轨面都是人工精细刮研达到精度的,导轨磨床的导轨也是人工精刮,静压导轨也不例外,这两个国家的精密机床是全世界公认的。当然,一般来说,现在导轨副中较长的一侧(或园环导轨的基座)是用精密机械加工(磨削,日本人叫研磨)来达到精度和光洁度要求,与之相配的工作台导轨部分人工精刮,你说的可能是基座(床身),光洁度不算要求高,但要达到上述平面度可能就要下一番工夫了。有一种耐磨涂层,工作台部分的导是在床身导轨精加工完成后以床身导轨为基准镜向涂层,待涂层在常温下经过一定时间固化后形成工作台导轨面(一般不再用人工刮研了)。日本人讲究效率和批量,也许这也是不让刮研的原因之一,他们认为没有效率和批量就没有效益可言,但日本生产100辆汽车所赚的利润还不够买一个LV的小提包,这也让日本人晕掉,其中道理对国人来说也不无可借鉴之处。
❷ 怎样维修机床导轨平面
机床导轨修理的常用方法有刮研修复法、配磨修复法、粘接修复法、电刷镀一钎焊法修复法等
刮研修复法
通过导轨与标准检具(或与其相配的件)配研和刮削,使导轨精度达到要求的修复方法。刮研修复法具有精度高、表面美观、存油情况良好和耐磨性好等优点,但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一般适用于高精度机床,或者条件较差的工厂和车间的设备修理。
配磨修复法
机床床身导轨和配合件(工作台、床鞍等)的导轨,都采用磨削加工来达到要求。因此不用手工刮研,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在工艺装备中要提供一套合格的导轨副研具。
粘接修复法
机床导轨局部磨损后,为了延长机床使用寿命,降低设备运行成本,采用聚四氟乙烯板代替金属板粘补导轨,修复磨损的导轨。
电刷镀一钎焊法
对于铸铁导轨而言由于铸铁导轨具有良好的减振耐磨性、稳定性、成本较低,一直是大多数机床设计人员的首选。但铸铁存在硬度低、组织疏松、毛坯缺陷多等弱点,承载较重的大型机床,容易造成导轨磨损、拉伤,从而降低了机床精度,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常采用电刷镀一钎焊法快速修复机床导轨的表面缺陷。
❸ 数控机床导轨研伤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缺润滑油,导轨有间隙进了脏东西,切削液不好和工作环境问题。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主要特点
1、对加工对象的适应性强,适应模具等产品单件生产的特点,为模具的制造提供了合适的加工方法;
2、加工精度高,具有稳定的加工质量;
3、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
4、加工零件改变时,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可节省生产准备时间。
❹ 车床导轨铲配什么意思
一般正规厂家生产机床的导轨都是现磨后铲刮的。
铣床(millingmachine)系主要指用铣刀在工件上加工多种表面的机床。通常铣刀旋转运动为主运动,工件(和)铣刀的移动为进给运动。它可以加工平面、沟槽,也可以加工各种曲面、齿轮等。铣床是用铣刀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的机床。铣床除能铣削平面、沟槽、轮齿、螺纹和花键轴外,还能加工比较复杂的型面,效率较刨床高,在机械制造和修理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
❺ 大修机床的各种要求
大修机床要先确认两个问题:
1:机床是否有值得维修的必要,机床本身质量不稳定,那么大修将没有很好的效果
2:原本质量稳定的机床,但是核心部件已经严重损坏,这种也不值得去大修了。非主要部件,还是可以进行修理的
大修的要求:
两个大方向:
1:机身与导轨的铲刮,一般用久的机床机身导轨损坏较多,需要重新铲刮,按照铲刮点面的需求进行铲刮,在导轨的直线度需要保持在0.005mm以内,油路的清理
2:各零件磨损的更换,丝杆,轴承,轴承座等零部件磨损更换。
个人建议,不是所有机床都适合大修,需要衡量其价值。大修后的机床很多不能使用保持长久,很多的费用可能还不低。仅供参考
❻ 车床刮研
车床导轨的刮研,可以用大拖板相互配刮,但得要专门从事刮研的钳工才行,在刮研的同时,还要用水平仪在车床的纵横两个方向上反复检查才行,一般精度的车床,刮研点6-8点/25x25也就可以了.
❼ 磨床前轴承为什么要经过刮研
刮研是利用刮刀、基准表面、测量工具和显示剂,以手工操作的方式,边研点边测量,边刮研加工,使工件达到工艺上规定的尺寸、几何形状、表面粗糙度和密合性等要求的一项精加工工序。由于使用的工具简单,通用性比较强,加工余量少,而达到的精度非常高,因此广泛地应用在机器和工具的制造及机械设备的修理工作中。通常机床的导轨、拖板,滑动轴承的轴瓦都是用刮研的方法作精加工而成的。
刮研的作用主要有:
①补偿零件加工、装配和安装偏差,包括尺寸、几何形状和相对位置偏差等;
②接触点使工件表面形成微浅凹坑,还可形成油楔作用,以利于形成液体动压润滑。
❽ 什么是刮削及刮削原理
刮削是机械制造和修理中最终精加工各种型面(如机床导轨面、连接面、轴瓦、配合球回面等)的一答种重要方法。
刮削一般由钳工手持刮刀操作,有平面刮削和曲面刮削两种方法。刮刀一般用碳素工具钢或轴承钢制造,后端装有木柄,刀体部分淬硬到HRC60左右,刃口经过研磨,磨损后可进行复磨。工件表面先经切削加工,刮削余量为 0.05~0.4毫米。平面刮削的操作分推刮和拉刮两种。 刮削真正的作用是提高互动配合零件之间的配合精度和改善存油条件,刮削运动的同时工件之间研磨挤压对工件表面的硬度有一定的提高,刮削后留在工件表面的小坑可存油从而使用配合工件在往复运动时有足够的润滑不致过热而引起拉毛现象. 刮削一般平面时选用长条形的刮刀,材料一般为弹簧钢(用废旧轴承回炉锻打也可),可直接把刀头热处理后用于精刮,也可焊上合金刀片用于粗刮. 刮削回转面是一般用三角刮刀,材料一般为高碳钢.如刮削车床的主轴铜套,用行灯照明,用肘部的力量刮削,用红丹粉显点.这方面任何机械也代替不了. 刮削的同时要分时段测量形位公差,同时注意研点要求,要接近公差标准是注意提高刮研点数,在达到精度要求时同时点数也要达到检验要求才算成功刮削.
❾ 机床导轨如何维修铲刮
有抖动了吗?导轨如果磨损了,是不能铲刮,只能用导轨磨,大拖板是可以铲的,把上面的东西拆光,翻过来,擦干净,用印红涂上去,然后在导轨上磨,看点数,越多越好。用定制的白钢刀来铲,铲的时候要打表,看它与主轴的纵横向平行度。得专业人士才能干。
❿ 机床导轨面的刮花是怎么刮的,用什么样的刀,求具体方法
机床导轨面的刮刀就是平面刮刀,像扁铁的样子,头部没有尖角,淬了火,在油石上磨成直角。切削刃就是端面和侧面直角相交的交线。刮刀的尾部装了一个扁圆形的木柄。
刮削时要把木柄顶在人的肚皮右部,要用肚皮的挺力通过刮刀体传到刮刀切削刃在导轨面上刮削。因刮刀体有弹性,所以可以刮出花斑,有的能刮出燕子形的花纹。
具体刮削方法:
1.一般不刮机床导轨面(机床导轨面不很长的可以刮),机床导轨面先用机床专用的导轨磨床磨平磨直,接着安装好机床床身,校正导轨面的平直度和平行度。
2.在导轨面上涂上红丹,把相配的拖板与之对研,把拖板上显示出来的红斑刮去。经过多次反复对研,拖板上显示出来的红斑点越来越多,越来越密,越来越均匀,说明两者配合越来越好。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3.最后是刮花,刮花不用对研。但要在两个交叉的方向均匀地刮出燕子形的花纹。
4.擦去面上剩余的红丹,涂上润滑油。
刮花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保存润滑油和提高美观度。
这是机械钳工的基本操作方法,过去应用非常普遍,现在很少看到。它的精度远高于机械加工,在高精度要求的地方还少不了它。如现在在许多地方,压力机工作台的精加工还要经过刮削。还有,不带垫料的密封处也要经过刮削。